- 年份
- 2024(12568)
- 2023(18280)
- 2022(15899)
- 2021(15071)
- 2020(12728)
- 2019(30017)
- 2018(29486)
- 2017(56199)
- 2016(30457)
- 2015(35032)
- 2014(34963)
- 2013(34806)
- 2012(32090)
- 2011(28974)
- 2010(28677)
- 2009(26734)
- 2008(26598)
- 2007(23081)
- 2006(19865)
- 2005(17760)
- 学科
- 济(123509)
- 经济(123375)
- 管理(85693)
- 业(82327)
- 企(68076)
- 企业(68076)
- 方法(60806)
- 数学(53614)
- 数学方法(52972)
- 中国(33885)
- 财(32862)
- 农(32139)
- 制(27368)
- 学(26900)
- 银(26132)
- 银行(25985)
- 业经(25916)
- 贸(24927)
- 贸易(24910)
- 行(24497)
- 易(24133)
- 地方(22867)
- 务(21501)
- 财务(21420)
- 财务管理(21372)
- 农业(21366)
- 融(21192)
- 金融(21188)
- 企业财务(20263)
- 理论(19184)
- 机构
- 大学(437257)
- 学院(433397)
- 济(177093)
- 经济(173431)
- 管理(170503)
- 理学(147632)
- 研究(147041)
- 理学院(145980)
- 管理学(143367)
- 管理学院(142597)
- 中国(116529)
- 京(93337)
- 科学(91561)
- 财(80703)
- 农(74843)
- 所(74447)
- 中心(68207)
- 研究所(68049)
- 业大(66134)
- 财经(65260)
- 江(62265)
- 经(59432)
- 农业(59225)
- 北京(59167)
- 范(55883)
- 师范(55304)
- 经济学(54079)
- 院(52995)
- 州(50916)
- 经济学院(48920)
- 基金
- 项目(296341)
- 科学(232468)
- 基金(216666)
- 研究(212351)
- 家(189389)
- 国家(187885)
- 科学基金(161120)
- 社会(133247)
- 社会科(126308)
- 社会科学(126275)
- 基金项目(114541)
- 省(114037)
- 自然(106658)
- 自然科(104193)
- 自然科学(104163)
- 自然科学基金(102309)
- 教育(97949)
- 划(96897)
- 资助(90861)
- 编号(85688)
- 成果(69113)
- 重点(66385)
- 部(65863)
- 发(62162)
- 创(60822)
- 课题(58681)
- 科研(57534)
- 创新(56918)
- 教育部(56290)
- 大学(55703)
- 期刊
- 济(185069)
- 经济(185069)
- 研究(127482)
- 中国(80288)
- 学报(72027)
- 农(66588)
- 科学(64986)
- 财(62778)
- 管理(59703)
- 大学(54051)
- 学学(50898)
- 融(47964)
- 金融(47964)
- 农业(44694)
- 教育(43416)
- 技术(37138)
- 财经(31796)
- 经济研究(30606)
- 业经(29184)
- 经(27088)
- 问题(24087)
- 业(24074)
- 图书(22038)
- 理论(21659)
- 贸(21272)
- 技术经济(21036)
- 版(20872)
- 统计(20734)
- 科技(19777)
- 实践(19693)
共检索到637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于研 魏文臻杰
本文运用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2013年的数据,通过联立方程组模型以及内生转换模型探讨去除商业银行存贷业务与表外业务的内生性影响。结果发现,净息差与表外业务的关系与传统理论吻合,为负相关。联立方程组模型并不能挖掘出导致样本发生选择性偏误的内生因素,而内生转换模型通过将表外业务的发达程度分为高、低两个体制,Ho-Saunders的净息差定价方程在高体制中更显著,并要求更小的风险回报,说明商业银行通过表外业务的扩展,不仅平滑了利润,而且对冲净息差定价中的非系统性风险。但是不同性质的商业银行在运营抉择时所产生的样本自选择性偏误对净息差定价方程的影响不一。
关键词:
净息差 表外业务 内生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熊韬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不仅可以增加营收,而且进行对冲交易也能降低银行风险。本文以2010-2017年中国16家上市银行数据为样本,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了表外业务对银行的风险、盈利能力、杠杆和流动性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表外业务可以显著地提升银行的股本回报率和股票收益,与外汇风险、利率风险以及非系统风险成不显著负相关,但也提高了银行自身的系统性风险;表外业务活动对商业银行的业务流动性与杠杆率所起到的作用较小。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健全国内金融市场环境,加快银行体制和机构的改革,使商业银行合理科学地发展自身表外业务,把风险控制在合理的区间,以增强中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表外业务 风险 盈利能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邓伟 付雯雯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一直发展缓慢,近年来却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快速发展,成为银行盈利的新增长点。现有研究大多集中在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对业绩的影响方面,而对表外业务对传统存贷款业务影响的研究较少。本文分析了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现状和动因,并利用15家上市银行的数据从替代效应和溢出效应的角度对表外业务对传统业务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探索健康开展表外业务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 传统业务 表外业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甘金龙 郭帅
银行业利差是衡量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也是衡量银行业发展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机构,支撑着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着整个社会生活,银行业利差也由此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银行业利差越低,金融中介的社会成本就越低,社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昊
由美国次级贷款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美国多家银行陷入困境乃至破产,根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统计,2008年2月~2011年2月间,美国倒闭的银行已达344家。虽然银行倒闭原因众多,但归根结底是利润下降造成的,即使在金融体系最为发达的国家,商业银行的生存之本仍然依赖于传统存贷业务所获得的净利息收入。衡量银行净利息收入的主要指标是利差率(NIM),即贷款利息收入与存款利息支出之差与盈利资产或总资产之比,这是评价银行作为中介机构动员和配置资源效率的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窦俊贤
长期以来,较高的利息收入是各大商业银行利润的最主要贡献者。但是近年来,特别是在中国经济出现新常态的情况下,银行越来越注重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的平衡发展。本文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应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2008~2013年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进行回归,发现非利息收入占比、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与衡量银行绩效的总资产收益率ROA显著正相关,而非利息收入占比的平方与银行绩效显著负相关,表明非利息收入与商业银行绩效呈现出倒U型关系。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非利息收入 银行绩效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黄洁莉 汤佩 夏喆
以中国上市银行2007~2011年均衡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研究表外业务对银行风险输入与银行经营业绩的影响,得出中国上市银行表外业务与银行不良贷款率显著正相关,与银行当期基本每股收益有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第二期基本每股收益呈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其与第三期、第四期(即两年、3年后)银行基本每股收益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等结论,揭示了表外业务对银行风险输入即时性、业绩提升波动性与滞后性的诸多特征,为中国银行业表外业务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思考,并为相关监管部门的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银行表外业务 不良贷款率 基本每股收益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春志 范尧熔
银行贷款集中度与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联是金融危机之后监管改革的重要议题,但鲜有文献从行业、地区及客户细分的角度加以深入分析。鉴于此,本文选取中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7—2013年期间的面板数据,对上市商业银行贷款集中度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商业银行贷款行业集中度、地区集中度和客户集中度与其对系统性风险的贡献度之间分别存在正相关、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其可能原因在于企业关联性影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和银行对客户的监管效率作用。据此,中国商业银行应着力优化银行贷款结构,切实防范系统性风险,监管当局也应该就监管标准和监管导向问题作出妥善安排。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傅丽 石广玉
净利差作为我国商业银行重要的收入来源,其水平高低可以反映出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展程度。本文基于16家上市银行2006~2014年的面板数据,在传统的做市商模型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实际,将影响商业银行净利差的因素分类为风险角度、成本角度、宏观角度,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净利差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过程。最后基于实证结论,本文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和国家宏观调控两个层面提出银行自身应当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加强金融产品创新,转变盈利模式;政府应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强金融监管,保障金融市场稳定运行。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声意 张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靖 韩凯 姚苏芮
表外业务的复杂性、隐蔽性和破坏性等特征给监管层带来极大的挑战,出于风险和有效监督的考虑,需加强在利益相关者、商业银行和监管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本文通过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披露研究,找出我国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因,并给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建议和信息披露框架,为我国商业银行不断创新的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领域提供借鉴,为我国的相关监管部门在法规的制定上提供参考。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表外业务 会计信息披露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汉波 黄湘雄 闻穗华
加强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监测分析,是防范表外业务风险,促进表外业务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有鉴于此,笔者设计了一套涵盖表外业务量、风险和收益等内容的监测指标体系,并举例说明了如何运用纵向和横向比较法对表外业务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表外业务 金融监管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周鸿卫 胥荷香
在净利差决定的做市商模型框架内,本文根据表外业务、风险溢价和纯利差之间的内在关系,定义银行应对竞争的两类交叉销售策略,一类是银行对同一客户主动降低表内业务风险溢价以发展表外业务,表外业务与纯利差负相关;另一类是主动降低表外业务风险溢价以发展表外业务,表外业务与纯利差正相关。基于做市商模型分离出纯利差并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表外业务降低了表内业务风险溢价(主要是信用风险溢价),表外业务(主要是手续费及佣金类表外业务)和表内业务间存在交叉销售,发展表外业务是中国银行业应对市场竞争所运用的一种交叉销售策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徐婷婷 刘阳
在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商业银行在不断优化信贷投放行业结构以保障"供给侧"改革顺利进行的同时,更需推动自身发展、提高经营效率。本文以商业银行"三性原则"为基础,基于我国2008~2015年14家商业银行数据,研究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行业结构对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实证发现,样本期内各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波动较大,信贷投放结构对银行经营效率有较大影响。在转型时期,为提高经营效率,各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发展特点,构建合理信贷投放行业结构,国有控股类银行需大量增加制造业、商业金融业等行业的信贷投放;非国有控股类银行需适当增加房地产业信贷投放;而对农林牧渔及信息技术业各类银行的信贷投放基本无需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对中国商业银行净利差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
公司治理结构、多元化经营与绩效——基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2004—2013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中国上市银行同业业务扩张与银行风险——基于2007-2013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净利差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沪深上市银行2003年~2012年面板数据的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员工薪酬激励有效性的实证研究——基于上市商业银行2005—2013年的经验数据
2009~2013年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效率测评——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实证分析
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结构对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基于中国14家上市银行的实证分析
商业银行轻型化转型与系统性风险——基于我国上市银行2008-2017的实证研究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及其困境突破实证研究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的实证研究——基于2005年汇改以来数据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