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32)
2023(8325)
2022(6805)
2021(6129)
2020(5155)
2019(11477)
2018(10865)
2017(21672)
2016(11333)
2015(12613)
2014(12515)
2013(12266)
2012(11228)
2011(9991)
2010(10274)
2009(10372)
2008(9647)
2007(8850)
2006(8127)
2005(7867)
作者
(30554)
(25410)
(25036)
(24381)
(16040)
(12097)
(11612)
(9927)
(9431)
(9171)
(8841)
(8542)
(8260)
(8214)
(8104)
(7981)
(7501)
(7404)
(7366)
(6972)
(6418)
(6264)
(5838)
(5833)
(5807)
(5783)
(5720)
(5583)
(5119)
(4999)
学科
(41690)
经济(41606)
管理(38452)
(36487)
(33794)
银行(33648)
(32543)
企业(32543)
(32067)
(30335)
金融(30333)
(24375)
中国(19355)
(18168)
方法(16321)
数学(14306)
数学方法(14181)
(13747)
制度(13744)
(12306)
(12282)
财务(12280)
财务管理(12256)
业务(11817)
中国金融(11801)
企业财务(11777)
业经(11405)
体制(10961)
银行制(10294)
(10191)
机构
大学(155267)
学院(154148)
(70849)
经济(69326)
管理(58323)
中国(53383)
研究(50132)
理学(48509)
理学院(48070)
管理学(47491)
管理学院(47191)
(40388)
(31527)
(31374)
财经(30866)
银行(30199)
(28176)
(27948)
中心(26918)
(24929)
经济学(24424)
科学(24387)
(24338)
金融(23932)
(23694)
财经大学(23339)
经济学院(22156)
(21979)
人民(21259)
研究所(20666)
基金
项目(95974)
科学(76961)
研究(73063)
基金(72346)
(60867)
国家(60364)
科学基金(53343)
社会(49824)
社会科(47553)
社会科学(47544)
基金项目(37347)
(36440)
教育(33211)
自然(31813)
自然科(31123)
自然科学(31117)
自然科学基金(30600)
(29869)
资助(29679)
编号(28303)
(25407)
成果(24223)
(22480)
国家社会(21716)
重点(21582)
(21143)
(20440)
教育部(20377)
(20304)
创新(19907)
期刊
(77585)
经济(77585)
研究(54250)
(48379)
金融(48379)
中国(35351)
(33624)
管理(23855)
(20780)
学报(19262)
科学(18112)
财经(16848)
大学(16131)
学学(15440)
(14244)
教育(12406)
经济研究(12247)
技术(11415)
农业(10971)
业经(10605)
问题(9819)
理论(9657)
国际(9414)
(8957)
实践(8609)
(8609)
财会(8223)
农村(7963)
(7963)
会计(7380)
共检索到2597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可斌  
银行关联直觉上是降低企业融资约束的有效手段,但考虑到其与政治关联因素在企业融资约束影响中存在较大的互相干扰,且银行关联与融资约束间存在着显著的内生性,基于新兴国家背景的理论与经验研究仍然缺乏。利用一个考虑了银行关联与政治关联的独特研究设计,证明了在中国银行关联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受到政治关联的严格约束。在有政治关联的公司,银行关联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能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而在没有政治关联的公司,银行关联并不能发挥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因此,政治关联是银行关联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民营企业中银行关联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不明显,而国有企业则作用显著。由此可知:在中国银行关联通过间接机制而非直接机制对企业缓解融资约束发挥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可斌  
银行关联直觉上是降低企业融资约束的有效手段,但考虑到其与政治关联因素在企业融资约束影响中存在较大的互相干扰,且银行关联与融资约束间存在着显著的内生性,基于新兴国家背景的理论与经验研究仍然缺乏。利用一个考虑了银行关联与政治关联的独特研究设计,证明了在中国银行关联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受到政治关联的严格约束。在有政治关联的公司,银行关联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能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而在没有政治关联的公司,银行关联并不能发挥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因此,政治关联是银行关联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民营企业中银行关联对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海军  黄峰  
文章基于2011—2021年省级层面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民营企业融资约束指数,采用广义矩估计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了金融科技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效应与机制。研究表明:金融科技显著降低了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水平,且存在金融效率提升和营商环境优化两条实现路径;金融科技对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更强;地区策略选择具有差异,如东部和西部地区可选优化营商环境、中部地区可以选择提升金融效率。基于此,提出规范企业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等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海军  黄峰  
文章基于2011—2021年省级层面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民营企业融资约束指数,采用广义矩估计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了金融科技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效应与机制。研究表明:金融科技显著降低了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水平,且存在金融效率提升和营商环境优化两条实现路径;金融科技对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更强;地区策略选择具有差异,如东部和西部地区可选优化营商环境、中部地区可以选择提升金融效率。基于此,提出规范企业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等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尹筑嘉  曾浩  毛晨旭  
企业融资约束问题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障碍,董事网络作为目前普遍的一种社会现象,能否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本文以A股上市公司1999—2016年15696个有效样本为研究对象,检验了企业的董事网络对其融资约束的影响。在使用社会网络方法分析董事网络的关系强度、网络位置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后发现:董事网络确实能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公司网络中心度越高、结构洞位置越丰富,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缓解作用就越强,并且结构洞位置的作用强于网络中心度;在作用机制方面,董事网络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途径在于治理效应(抑制代理问题)与信息效应(减少信息不对称)。上述结论在尽可能控制内生性问题及调整模型和变量后依然稳健。因此,为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企业有必要进行董事关系网络投资,优先挖掘能产生更高效益的结构洞位置,促进个人社会资本更有效地向企业社会资本转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郑子龙  廉永辉  
小微企业融资难主要体现在融资渠道匮乏和融资成本过高两个方面,而社区银行能够通过业务模式创新降低交易成本与信贷成本来弥补传统金融机构的不足。本文构建了一个社区银行开展团体贷款的理论模型,论证社区银行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可行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玉明  赵瑞瑞  
融资约束是中小企业面临的普遍性难题,而共享金融这一新型金融业态是化解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但是,鲜有文献涉及共享金融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的研究。基于该理论缺口,本文在界定共享金融内涵,分析其去中介化、去信任化、去长尾化和去扰动化本质的基础上,针对化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构建了共享金融的低成本配置机制、信用评估机制和担保机制。研究发现,共享金融的低成本配置机制、信用评估机制和担保机制实现了金融资源公平、低信息成本、高效地流动与配置,弥补了传统金融的高风险、高信息不对称和高利率等天然缺陷,缓解了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兴全  申艳艳  尹兴强  
外资银行进入既能缓解融资约束,也能抑制代理冲突,那么外资银行进入究竟如何影响公司投资效率呢?文章运用2005-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外资银行进入可显著提高公司投资效率,而且这种效应在大规模公司中更加显著,表现出明显的"选摘樱桃"效应;与国有企业相比,外资银行进入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在民营企业,尤其是大型民营企业中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外资银行进入整体上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与抑制代理冲突提高了公司投资效率,而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更加显著;在民营企业中,外资银行进入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来提高投资效率,而在国有企业中,外资银行进入则通过抑制代理冲突来提高投资效率。文章补充和丰富了企业投资效率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也为如何更好地引导外资银行进入并发挥其积极作用提供了参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兴全  申艳艳  尹兴强  
外资银行进入既能缓解融资约束,也能抑制代理冲突,那么外资银行进入究竟如何影响公司投资效率呢?文章运用2005-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外资银行进入可显著提高公司投资效率,而且这种效应在大规模公司中更加显著,表现出明显的"选摘樱桃"效应;与国有企业相比,外资银行进入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在民营企业,尤其是大型民营企业中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外资银行进入整体上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与抑制代理冲突提高了公司投资效率,而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更加显著;在民营企业中,外资银行进入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来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罗知   王泽林   柏杨   单梦觉  
本文利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金融许可证信息和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以企业贷款可得性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密度上升对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银行总体密度上升有利于提高企业获得贷款的概率。相比中小银行,大型银行密度上升在整体上更有利于帮助企业获得贷款。(2)不同类型银行对贷款抵押品价值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大型银行密度上升会显著减少企业贷款所需的抵押品价值,但中小银行密度上升未能有效降低抵押品价值。(3)大型银行密度上升会显著促进信贷资质较优的中小企业获得贷款,中小银行密度上升则会显著促进信贷资质较差的中小企业获得贷款,在信贷市场中存在大型银行“摘樱桃”的现象。本文研究对不同类型银行发展如何有效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丛晓妮  李实萍  陈波  
选取我国969家A股上市公司数据,首先采用Logistic回归测算出企业的融资约束指数,其次以樊纲等学者公布的地区生产者合法权益保护指数和知识产权保护指数作为法制环境的评价指标,实证检验了法制环境对企业融资约束及融资方式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论:法制环境具有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效应;法制环境可以保障企业获取更多的内部融资;法制环境并不会提高甚至减少企业的外部融资;融资约束高的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对法制环境的改变更加敏感。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龙海明  蒋支政  李占国  
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视角出发,对基于抵质押制度和声誉机制共同激励的财务公司产业链金融信用风险控制机制进行研究。在一个中小企业类型为单边非完全信息结构的假设条件下,建立博弈模型分析抵质押制度与声誉机制共同激励下中小企业的行为选择,研究发现共同激励可以有效扩大财务公司的安全授信边界,既能确保财务公司控制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又能增加中小企业的授信额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邓建平  曾勇  
本文以我国2004~2008年800个民营上市公司样本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金融关联与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关系。研究发现,47.8%的民营企业存在金融关联的现象,金融关联能有效缓解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我们还发现,在金融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金融关联对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更为显著;政治关联程度较低的民营企业中,金融关联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较大;就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而言,金融关联比政治关联更有效。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玲丽  
外部融资约束一直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至今仍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文章基于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利用2006-2012年江浙沪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和双向固定效应估计方法,考察外资银行进入能否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研究发现,外资银行进入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其中主要受益者是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红丽  陈钊  
本文发现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技术溢出在行业内的水平溢出可以借助于行业间的联系效应而间接产生,即外资企业的技术先传递给上游供应商,再经由上游供应商传递给与外资企业处于同一行业的内资企业。这种水平溢出的传导机制与以往直接产生的水平溢出——竞争效应、示范效应和培训效应都不同。我们使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对FDI水平溢出中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进行了分离和识别,结果表明:随着外资企业本地化配套水平的提高,FDI的水平溢出效应显著增加,即FDI通过垂直联系而产生的间接水平溢出显著存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