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21)
2023(18088)
2022(15405)
2021(14327)
2020(11991)
2019(27412)
2018(26307)
2017(50434)
2016(27476)
2015(30574)
2014(29810)
2013(29347)
2012(27022)
2011(24113)
2010(24023)
2009(22288)
2008(21558)
2007(18548)
2006(16197)
2005(14659)
作者
(78648)
(65170)
(64525)
(61561)
(41627)
(31126)
(29454)
(25591)
(24855)
(22994)
(22181)
(22100)
(20545)
(20539)
(20355)
(19961)
(19380)
(19327)
(18778)
(18603)
(16232)
(15908)
(15795)
(14698)
(14546)
(14480)
(14398)
(14196)
(12966)
(12793)
学科
(103614)
经济(103493)
管理(79181)
(75357)
(62909)
企业(62909)
方法(49810)
数学(43282)
数学方法(42904)
(31302)
中国(30702)
(27528)
(25703)
(24072)
银行(23924)
业经(23374)
(22494)
(21953)
(21230)
贸易(21209)
(21208)
财务(21140)
财务管理(21069)
(20707)
企业财务(20179)
(18944)
金融(18943)
农业(18479)
地方(18453)
环境(16712)
机构
大学(383231)
学院(377628)
(154972)
经济(151957)
管理(149943)
理学(130297)
研究(130142)
理学院(128885)
管理学(126849)
管理学院(126179)
中国(104861)
(82673)
科学(79475)
(72720)
(66412)
(65398)
中心(59637)
研究所(59599)
财经(58984)
业大(58139)
(54084)
(52966)
农业(52597)
北京(52032)
经济学(47591)
(46972)
(46785)
师范(46257)
财经大学(44521)
(43358)
基金
项目(263512)
科学(206648)
基金(194102)
研究(188418)
(171804)
国家(170427)
科学基金(145224)
社会(121117)
社会科(115003)
社会科学(114972)
基金项目(102802)
(99094)
自然(95208)
自然科(92973)
自然科学(92946)
自然科学基金(91307)
教育(85115)
(85019)
资助(79802)
编号(74634)
成果(59976)
重点(59269)
(58981)
(54958)
(54735)
创新(51213)
国家社会(51149)
科研(51073)
教育部(50519)
课题(50379)
期刊
(159327)
经济(159327)
研究(113846)
中国(73854)
学报(65039)
(59437)
科学(57613)
(56639)
管理(52251)
大学(48843)
学学(46268)
(44410)
金融(44410)
农业(39864)
教育(35311)
财经(28873)
技术(27764)
经济研究(27491)
(24619)
业经(24591)
(21635)
问题(20769)
(18483)
理论(18386)
科技(18178)
图书(18082)
(17988)
技术经济(17021)
世界(16886)
实践(16598)
共检索到5565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晖  
从银行债权治理的监督作用和控制效应的视角,本文研究了银行债权治理是否影响独立审计质量这一问题。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11年间6 878个样本公司数据,研究发现,银行债权治理发挥了监督作用和控制效应,提高了独立审计质量,而且当公司进行向上盈余管理时,银行债权治理效应作用更大,审计质量相对更高。进一步分析发现,虽然我国当前对投资人、债权人保护的相关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需继续完善以进一步加强银行等外部人的治理力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邓莉  张宗益  李宏胜  
本文应用债权治理的相关理论,研究银行债权的公司治理效应。选择了上市公司2001~2004年作为数据窗口,共4816个公司的混合数据样本,对银行债权治理的现金流效应、代理成本效应、以及银行债权期限结构的治理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银行贷款无论短期还是长期,对借款公司的治理效应都没有显著影响,这说明我国银行对贷款人经营活动未能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雷强  
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银行债权对上市公司操控自由现金流行为的影响,而没有考虑到抵押贷款、再融资以及贷款类型等银行债权特征以及银行存款对自由现金流的影响。本文对银行债权特征对自由现金流约束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银行在抵押贷款、贷款类型和银行存款方面对上市公司操控自由现金流行为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但是再融资和自由现金流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可能是因为再融资贷款占比较低,自然银行对之影响较弱。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满四  邵国良  
本文以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广东的企业为样本,以相对较长时期的数据为证据,将银行债权细化为短期债权和长期债权,将上市公司细分为民营公司与国有公司,对银行债权的公司治理效应展开实证研究。研究进一步证明,我国银行债权在公司治理中的独特优势没有得到发挥,近年来银行对企业的财务约束虽然在不断加强,但财务约束仍只是简单的约束机制,可能进一步加剧企业融资难问题,并不能真正实现银企双赢。研究还得到了一些新的发现:银行债权对国有公司存在"财务软约束",而对民营公司则存在"市场软约束";在金融危机爆发时,银行债权对民营公司表现出更为有利的公司治理效应,而对国有公司却相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中胜  
运用主成分分析技术构建公司治理指数,并以此作为公司治理质量的衡量指标,考察了公司治理质量对审计师的选择、审计收费和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治理质量越高的公司,越倾向于选择高质量的审计师,也愿意支付更高的审计费用;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条件下,相对于公司治理质量高的公司,公司治理质量差的公司更容易获得标准无保留的审计意见,从而影响审计独立性和审计质量的提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严玉玲  
本文以A股上市公司2003-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以公司绩效为银行债权公司治理效应的衡量变量,实证研究了银行债权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治理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银行债权反而降低了上市公司的绩效。且相对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中银行债权负的治理效应更强。同时本文从动态演进的角度进行分析,发现银行债权在上市公司中负的治理效应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扭转,但银行债权的公司治理效应在我国仍然是负的。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旭  
公司债权人治理效应的发挥,依赖于负债融资的特征和债权人的监督、干预行为对公司治理产生的外部性作用。重点关注金融关联这一非正式制度安排对民营公司债权人外部性治理效应产生的影响。选取2009~2012年民营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民营公司债权人外部性治理效应及金融关联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短期借款对代理成本的外部性治理效应显著,而长期借款却推升了民营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金融关联能够稀释短期借款的治理作用,而在长期借款与代理成本的关系中却未表现出显著的调节效应。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文青  
从债务规模、债务期限、债务来源三个维度对上市公司的债权融资治理效率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债权融资没有发挥应有的治理效应;长期债务和企业债券融资的治理效用是显著的,而商业信用融资与银行借款均不能对上市公司经营者形成有效监督和制约,反而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上市公司的代理冲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肖丫苹  丁聪敏  
文章以后金融危机为时代背景,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投资不足的状况以及银行债权对企业投资不足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这一时期,我国近三分之二的上市公司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投资不足;而银行债权能够对企业投资不足起到缓解作用。进一步实证结果显示,银行债权对企业投资不足的缓解效应主要由长期银行债权来体现,短期银行债权在这方面的作用并不显著。对此研究不仅丰富了负债—投资领域的相关文献,而且为政府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以应对金融危机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宗义  刘亦文  
本文对我国银行在上市公司发挥公司治理作用的机制和途径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银行债权对上市公司的治理力度很弱。银行贷款无论期限长短,治理总体效应都为负,体现为对公司绩效的影响都是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治理机制的途径上,无论是短期贷款还是长期贷款,与公司管理成本费用率之间都是正相关关系,长期贷款与自由现金流量之间显著负相关;这说明银行的长期债权能发挥一定的监督作用,但由于长期贷款占比少,银行债权不能有效约束经理人。公司规模与公司绩效、自由现金流和管理成本费用率之间有显著的合理相关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亦春  李晚春  彭江  
本文使用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研究了紧缩货币政策下债权治理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存在"预算软约束",我国债权治理效果整体呈现不确定性,不能显著抑制上市企业的非效率投资。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债权各构成部分的有效性不一致:商业信用的治理作用显著,但银行贷款、企业债券的治理作用不明显;短期债权的治理作用显著,而长期债权不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紧缩货币政策下债权治理效果均得到增强。因此,可通过加速资本市场法制建设、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和推动银行业改革、规范货币操作以提高我国债权治理有效性。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佐发  
在我国上市公司重整实践中银行债权人经常成为被强裁的对象,而法院强裁的依据是清算价值标准。以这种标准为依据强裁严重损害了银行债权的利益。应该从银行债权充分参与重整营运价值分配的角度设定强裁的标准,并赋予银行债权人充分参与重整谈判的机会,以便从根本上保护银行债权在上市公司重整中的利益。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佐发  
在我国上市公司重整中银行债权经常成为被强裁对象,而法院强裁的依据是清算价值标准,这种标准严重损害了银行债权的利益。应该从银行债权人充分参与重整营运价值分配的角度设定强裁标准,并赋予银行债权人充分参与重整谈判的机会,以便从根本上保护银行债权在上市公司重整中的利益。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枫  
本文通过对债权银行改善债务公司治理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债权银行通过法律和贷款合约可以扩展自己在债务公司的监督权,获得改善债务公司治理的能力。同时,债权银行为了追求利益,加上政治、法律的引导和经济环境的促进,债权银行也有动机改善债务公司治理。笔者从能力、动机的角度结合中国实际进行分析,提出中国公司应该分三个层次建立公司治理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棉之  张中瑞  
资本结构通常被看成公司的治理机制,债权治理作为公司治理的一种重要方式,可以有效地抑制代理成本,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效率。选取2008、2009年沪深300成分股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对上市公司债权治理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当以不同的指标表示公司绩效时,债权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不同,长期资本负债比率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债权治理功能缺失或低效率,基于检验结果,上市公司应适当增大长期负债比例,优化公司资本结构,提高公司财务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