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60)
2023(8347)
2022(6901)
2021(6747)
2020(5680)
2019(13160)
2018(12599)
2017(24805)
2016(13057)
2015(14887)
2014(13978)
2013(13804)
2012(12990)
2011(11610)
2010(11365)
2009(10806)
2008(10987)
2007(9494)
2006(8543)
2005(8142)
作者
(34289)
(28754)
(28564)
(27609)
(18700)
(13580)
(13174)
(11094)
(10984)
(9999)
(9999)
(9738)
(9396)
(9271)
(9035)
(8833)
(8544)
(8500)
(8467)
(7712)
(7328)
(7056)
(6660)
(6645)
(6566)
(6391)
(6358)
(5959)
(5664)
(5568)
学科
(53043)
经济(52982)
(38447)
管理(37622)
(32708)
企业(32708)
方法(26610)
数学(24449)
数学方法(24332)
(21093)
(20306)
银行(20161)
(19220)
(18791)
中国(16898)
(15613)
财务(15606)
财务管理(15581)
企业财务(15139)
(13639)
金融(13639)
(12975)
贸易(12961)
(12783)
(11534)
(10618)
制度(10607)
业务(10407)
业经(10094)
(9973)
机构
大学(181314)
学院(175048)
(86485)
经济(85228)
管理(68065)
研究(64194)
中国(63459)
理学(57799)
理学院(57228)
管理学(56646)
管理学院(56314)
(43796)
(38695)
财经(34945)
科学(33059)
(32444)
(31477)
中心(31404)
经济学(29583)
研究所(28257)
(27389)
经济学院(26940)
财经大学(26891)
(26450)
银行(26292)
北京(25206)
(24474)
(24383)
(22989)
(22932)
基金
项目(113812)
科学(91910)
基金(89785)
研究(83390)
(78285)
国家(77766)
科学基金(67157)
社会(57757)
社会科(55195)
社会科学(55180)
基金项目(46387)
自然(41797)
自然科(40879)
自然科学(40871)
自然科学基金(40214)
资助(37787)
(36934)
教育(36580)
(33351)
编号(31001)
(28335)
国家社会(26501)
重点(25887)
中国(25852)
成果(25835)
教育部(25136)
人文(23525)
(23465)
(23276)
(22616)
期刊
(85241)
经济(85241)
研究(61239)
(40478)
金融(40478)
(36265)
中国(33073)
管理(24355)
科学(23793)
学报(23780)
(22559)
大学(19101)
财经(18802)
学学(18062)
(16051)
经济研究(15478)
农业(13079)
(13072)
国际(13003)
世界(12100)
问题(11736)
技术(10430)
业经(9923)
理论(9754)
教育(9619)
财会(9181)
会计(9094)
(8736)
实践(8397)
(8397)
共检索到2806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雷强  
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银行债权对上市公司操控自由现金流行为的影响,而没有考虑到抵押贷款、再融资以及贷款类型等银行债权特征以及银行存款对自由现金流的影响。本文对银行债权特征对自由现金流约束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银行在抵押贷款、贷款类型和银行存款方面对上市公司操控自由现金流行为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但是再融资和自由现金流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可能是因为再融资贷款占比较低,自然银行对之影响较弱。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沈红波  张广婷  阎竣  
银行贷款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司治理工具,能够约束公司自由现金流的代理成本。以往的研究往往关注银行贷款的融资功能,较少关注银行货款的微观治理功能。本文从银行贷款监督的理论框架出发,实证检验了银行贷款监督对自由现金流代理成本的约束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了政府干预对银行贷款监督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①对于低增长的公司,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越高,代理问题越严重。②短期银行贷款和长期银行贷款都能约束自由现金流量的代理成本,但短期银行贷款的监督作用更强。③进一步考虑政府的信贷干预,我们发现,在政府干预较弱的地区,短期银行贷款的监督作用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自由现金流代理成本问题,银...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晖  
从银行债权治理的监督作用和控制效应的视角,本文研究了银行债权治理是否影响独立审计质量这一问题。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11年间6 878个样本公司数据,研究发现,银行债权治理发挥了监督作用和控制效应,提高了独立审计质量,而且当公司进行向上盈余管理时,银行债权治理效应作用更大,审计质量相对更高。进一步分析发现,虽然我国当前对投资人、债权人保护的相关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需继续完善以进一步加强银行等外部人的治理力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邓莉  张宗益  李宏胜  
本文应用债权治理的相关理论,研究银行债权的公司治理效应。选择了上市公司2001~2004年作为数据窗口,共4816个公司的混合数据样本,对银行债权治理的现金流效应、代理成本效应、以及银行债权期限结构的治理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银行贷款无论短期还是长期,对借款公司的治理效应都没有显著影响,这说明我国银行对贷款人经营活动未能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肖作平  王璐  
本文基于会计信息质量视角,理论推演财务重述与银行贷款契约(贷款利率、贷款金额、贷款期限、贷款担保)之间的关系。进而将财务重述做进一步细分(重述形式、重述项目和重述发起者),并检验其对银行贷款契约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1)财务重述后,银行会提高贷款利率、减少贷款金额、缩短贷款期限、更可能使用贷款担保;(2)发布财务重述更正公告后,贷款利率更高、贷款担保更可能被使用;(3)涉及核心盈余项目的财务重述,贷款金额更少、贷款担保更可能被使用;(4)由外部被动发起的财务重述,贷款金额更少、贷款期限更短。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重达  尹训东  李阳  
在法律权利和执行能力对设立企业银行贷款合同的影响方面,传统研究主要关注债权人权利和财产权保护程度对企业银行贷款利差的影响,然而信贷信息共享可以直接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投资人的违约风险,所以笔者创新性地加入了信息共享变量来研究不同国家之间信贷信息共享程度、债权人权利和财产权保护的差别是否会影响所在国借款人的贷款利差。笔者选取2014至2016年间中国借给来自22个国家的借款公司的银团贷款数据,通过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国家的信贷信息共享程度越高,贷款利差越低。其次,不考虑信贷信息共享程度时,所在国债权人权利和财产权保护水平对贷款利差都有显著影响,法律对投资者的保护越好,企业承担的贷款利差越低。然而由于减少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共享这一变量的存在削弱了债权和财产权保护程度与贷款利差之间的负向关系。政策方面,笔者建议以建立信息机构增强信息共享为主,这对"一带一路"经济体有效获得资金支持具有显著意义。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肖作平  张樱  
本文从代理成本视角理论推演终极所有权结构(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现金流量权、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之间的分离度、金字塔层级、终极控制股东类型)对银行贷款契约(贷款利率、贷款金额、贷款期限、贷款担保)的影响机制。实证研究发现:(1)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越强、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之间的分离度越大、金字塔层级数量越多,银行贷款契约越紧缩(贷款利率越高、贷款金额越少、贷款期限越短、贷款担保越严格),反之亦然;(2)终极控制股东的现金流量权越多、终极控制股东类型是国有属性,银行贷款契约越宽松(贷款利率越低、贷款金额越多、贷款期限越长、贷款担保越宽松)。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唐建新  卢剑龙  余明桂  
本文以1990-2008年间非金融类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银行关系和政治联系是否影响银行贷款。研究结果发现,那些聘请了现在或曾经在银行工作的人士担任总经理或董事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但是,在没有银行关系的民营企业中,政治联系并不能促进企业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同时建立政治联系和银行关系的企业也没有能够比只建立其中一种关系的企业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这些结论表明,在中国基于非正式的关系确实可以给受到融资约束的民营企业带来银行贷款方面的融资便利。其中,银行关系相对于政治联系是一种更为普遍和有效的非正式关系。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郑军  林钟高  彭琳  
基于2007—2011年的上市公司样本,探讨内控质量以及金融发展水平对企业银行贷款的影响。分析发现:相对于内控质量低的企业而言,内控质量高的企业获取银行新增贷款的可能性显著更高;进一步,在金融发展落后的地区,内控质量的提高更能有效增加企业获取新增贷款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在中国金融发展较落后的制度条件下,提高内控质量是缓解融资约束的替代机制之一,有助于企业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祝继高  
本文研究了债权人对会计稳健性的需求。本文利用银行起诉上市公司违反债务契约的法律诉讼数据,分析银行是否要求被起诉企业采取更为稳健的会计政策(起诉前两年、前一年和当年),以及不同类型的银行对稳健性的需求是否存在差异。研究发现,相比未被银行起诉的企业,被银行起诉的企业会计政策更为稳健,而且非四大国有银行对会计稳健性的要求更高。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被银行起诉的企业在被起诉前贷款利率不断提高,这也间接支持了会计稳健性能够帮助银行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来保护自身利益。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肖丫苹  丁聪敏  
文章以后金融危机为时代背景,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投资不足的状况以及银行债权对企业投资不足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这一时期,我国近三分之二的上市公司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投资不足;而银行债权能够对企业投资不足起到缓解作用。进一步实证结果显示,银行债权对企业投资不足的缓解效应主要由长期银行债权来体现,短期银行债权在这方面的作用并不显著。对此研究不仅丰富了负债—投资领域的相关文献,而且为政府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以应对金融危机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戴晓凤  
由于金融全球化与自由化的发展 ,改变了传统的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中介制度运行环境 ,银行中介依靠与其客户建立的长期交易关系 ,将有关借款人信用的信息生产与风险负担结合在一起 ,从而在信息收集和处理方面所具有的优势逐步地丧失 ;同时 ,自有资本比率等规制性成本及其流动性交易成本的上升 ,又使银行中介在降低交易费用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 ,贷款债权流动化的产生和发展实际上是银行中介降低交易成本、寻求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所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龚柳元  毛道维  
选择2009年上市公司的银行贷款为研究样本,将其分为仅获得国有商业银行和仅获得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的两组相对立的样本,对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研究两种性质银行在选择贷款客户、贷款定价上的差异。以期对我国金融政策的完善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