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50)
2023(14052)
2022(12068)
2021(11412)
2020(9616)
2019(22294)
2018(21909)
2017(43510)
2016(23291)
2015(26133)
2014(26096)
2013(25798)
2012(23484)
2011(20702)
2010(20528)
2009(19300)
2008(19507)
2007(17321)
2006(15344)
2005(13858)
作者
(65563)
(54002)
(53805)
(51065)
(34775)
(25805)
(24742)
(21136)
(20621)
(19548)
(18580)
(18145)
(17309)
(17086)
(16856)
(16483)
(16271)
(15923)
(15621)
(15513)
(13236)
(13216)
(13206)
(12319)
(12184)
(12143)
(11987)
(11959)
(10663)
(10545)
学科
(93990)
(93082)
企业(93082)
(91945)
经济(91813)
管理(87539)
方法(46021)
数学(36364)
数学方法(36030)
(35973)
(28404)
财务(28345)
财务管理(28312)
业经(27703)
企业财务(27082)
(25370)
(22138)
银行(21991)
中国(20928)
(20488)
(19423)
技术(18519)
理论(18408)
(18125)
(16598)
(16558)
(16267)
金融(16266)
(16099)
贸易(16084)
机构
大学(329113)
学院(328784)
管理(139915)
(131194)
经济(128403)
理学(120424)
理学院(119208)
管理学(117613)
管理学院(116995)
研究(98747)
中国(84011)
(69085)
(66531)
科学(58287)
财经(53310)
(48428)
(48185)
(48049)
中心(46478)
(44782)
业大(44219)
北京(43554)
研究所(43157)
财经大学(40002)
(39978)
商学(39081)
(39064)
经济学(38889)
师范(38761)
商学院(38697)
基金
项目(218404)
科学(173583)
研究(161807)
基金(161277)
(137986)
国家(136742)
科学基金(120418)
社会(103018)
社会科(97724)
社会科学(97697)
基金项目(86378)
(84022)
自然(78977)
自然科(77183)
自然科学(77166)
自然科学基金(75847)
教育(73696)
(70042)
资助(66327)
编号(66155)
成果(52892)
(48745)
重点(47346)
(46754)
(44107)
课题(43396)
创新(43323)
教育部(42838)
项目编号(42742)
人文(42480)
期刊
(143587)
经济(143587)
研究(98526)
中国(57260)
(56931)
管理(55447)
学报(45960)
科学(44105)
(43410)
金融(43410)
(38858)
大学(35631)
学学(33703)
教育(30299)
技术(27855)
财经(27099)
农业(25195)
业经(23672)
(22925)
经济研究(21909)
财会(18421)
问题(17887)
理论(17702)
技术经济(17239)
现代(16227)
实践(16133)
(16133)
会计(15810)
商业(15014)
图书(15013)
共检索到4867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璐  余丽霞  温文  
文章以银企债权理论为依据,以中国地方金融改革试金石的山东省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银行借款与公司业绩关系的相关制约机制。研究发现,银行借款并没有在公司经营中发挥特有的债权治理作用,说明银行并没有对贷款人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从借款期限和借款主体来看,短期银行借款比长期银行借款表现出更有利的提高业绩作用,而相比民营企业,银行借款的增加更加深国有企业经营状况的恶化。研究进一步发现,公司业绩提高时会使自己更受银行青睐,但这时公司反而会降低自己的银行借款金额。因此,有必要加强对银企之间制衡机制功能发挥的重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杜颖洁  杜兴强  
文章手工搜集了2004-2008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高管具有的银企关系和政治联系的数据,实证研究了银企关系、政治联系对民营上市公司银行借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企关系、政治联系均与民营上市公司的银行借款显著正相关。进一步,文章发现银企关系与政治联系均与民营上市公司的长期借款显著正相关,但仅有银企关系显著增加了民营上市公司的短期借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涛  周宁宁  张颖  胡浩  
本文以我国电力上市公司2005年至2008年度数据为样本,分析了债务借款水平与投资支出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债务可以发挥对电力上市公司投资支出的约束作用,长期债务的约束效果优于短期债务,银行借款的约束效果优于商业信用,长期借款的约束效果优于短期借款;长期借款与投资支出间负相关性,借新债还旧债现象导致短期借款无法发挥对投资支出的约束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邓路  刘瑞琪  江萍  
公司债务融资对投资行为的影响已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以往研究多是基于债务融资总额的角度,本文以2003-2015年中国资本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公司超额银行借款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司超额银行借款与过度投资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管理层自利会加剧公司超额银行借款的过度投资行为,而机构投资者持股则有助于缓解超额银行借款导致的过度投资。进一步考虑公司机构投资者稳定性后,发现机构投资者稳定性越强,对公司超额银行借款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越显著。本文首次从超额银行借款角度探讨了公司债务融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邓路  刘瑞琪  江萍  
公司债务融资对投资行为的影响已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以往研究多是基于债务融资总额的角度,本文以2003-2015年中国资本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公司超额银行借款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司超额银行借款与过度投资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管理层自利会加剧公司超额银行借款的过度投资行为,而机构投资者持股则有助于缓解超额银行借款导致的过度投资。进一步考虑公司机构投资者稳定性后,发现机构投资者稳定性越强,对公司超额银行借款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越显著。本文首次从超额银行借款角度探讨了公司债务融资对投资行为的影响,丰富了资本结构与公司投资领域的研究视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曾莲  
文章通过实证分析公司治理的董事会结构、监事会结构和所有权结构对上市公司借款成本的影响。结论表明董事会规模越大,独立性越强,借款成本越低。说明上市公司改进公司治理,增强企业绩效,能有效降低借款成本。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姚立杰  罗玫  夏冬林  
本文以中国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公司治理在银行信贷决策中的作用。通过检验公司治理水平对企业银行借款融资能力和融资成本的影响,我们发现,企业银行借款融资能力方面,无论长期借款还是短期借款,公司治理因素对企业银行借款融资能力均没有影响,银行更看重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银行借款融资成本方面,我们发现公司治理机制中只有监事会特征和股权集中度对企业银行借款融资成本有显著影响。具体地,监事会规模越大,融资成本越低;股权集中度越高,融资成本越高。本文结果说明公司治理因素在我国银行放贷决策中的作用有限。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叶志锋  胡玉明  
以1998年—2007年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中国银行业能否有效识别企业的会计操纵行为进行研究。选择经营现金流量处于微正区间(0~+0.02)的企业,考察银行对这些明显有会计操纵嫌疑企业的信贷风险控制效果。通过对不同经营现金流量区间企业的债务违约概率进行单变量比较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微正区间公司与负区间(-∞~0)公司的违约概率没有显著差别,但显著高于超微正区间(+0.02~+∞)公司。由此推断,中国银行业还不能有效识别企业的会计操纵行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郑路航  
代理成本假说认为短期债务比长期债务能够更加有效地缓解股东-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基于对该假说的认识,本文从银行与企业之间形成的长期借贷关系出发,检验了长期借贷关系如何影响银行对企业会计信息稳健性的需求。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长期借款在外部借款中的比例越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越不稳健,说明长期借贷关系降低了企业的会计稳健性,在加入控制变量之后得到了一致的结论;此外,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长期借款在外部借款中所占的比例与会计稳健性的负相关关系更弱,说明长期借贷关系对企业会计稳健性的治理作用受到所有权安排的影响和制约。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鲁平  杨湓来  康华  
本文讨论了我国商业银行制度变迁背景下银行借款与企业投资行为间的关系,并且分析了终极所有权对这种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借款与企业投资行为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不同期限银行借款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不一致,杠杆治理作用主要由长期银行借款来体现。随着商业银行的制度变迁,银行借款的治理作用逐渐加强。在商业化阶段短期借款由于预算软约束的存在表现为对投资的促进,而长期借款则抑制过度投资,但治理效果不显著;在市场化阶段,短期和长期借款均与投资支出显著负相关;股份化改革之后,银行借款对投资的抑制作用增强。同时,银行借款财务杠杆的治理效应在非国企中发挥更好,而在国企中,随着政府层级的降低,终极所有权对上市公司中...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石晓军  李杰  
商业信用和银行借款是我国企业最重要的两类短期融资来源,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随宏观经济周期变化的行为是两个重要的金融与经济问题。文章分别建立了混合样本的联立方程和分期联立模型,利用沪深两市1998-2006年上市公司的5 354个样本点数据展开实证。得到的关键结论有:两类融资之间的总体平均替代率约为17%;相关性检验认为替代系数与同步宏观经济指标GDP之间具有反周期性规律。提出了宏观政策设计和微观企业管理的相关建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迪  刘祖基  赵泽朋  
本文以我国2007-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供应链关系方面的一个重要特征——供应商/客户集中度,对于企业银行借款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供应商/客户集中度越高,企业的银行借款能力越强。具体表现为,当企业向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比例或向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比例较高时,其所获得的全部银行借款、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规模都会更大。进一步,本文发现,供应商/客户集中给企业带来的借款优势在其议价能力较高时表现的更为突出。但议价能力的这种调节效应,主要表现在供应商/客户集中度对企业全部银行借款和短期借款的影响中。本文结论说明,企业的供应链关系是银行在授信决策过程中予以考量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超林  杜金岷  苏柯  
文章探讨了货币紧缩政策对公司向银行的借款和商业信用的影响。利用联立方程组和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进行实证检验,结论表明:货币紧缩对银行借款存在负向影响,支持货币的信贷传导机制;货币紧缩对商业信用存在正向影响,支持商业信用的替代性融资理论。此外,在货币紧缩时期,公司的应收账款趋于减少,应付账款趋于增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邓路  刘瑞琪  廖明情  
本文基于权衡理论,考察了不同所有制公司超额银行借款行为。实证研究发现,不同所有制公司拥有的超额银行借款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国有上市公司的超额银行借款显著多于非国有上市公司;随着制度环境的改善,国有上市公司和非国有上市公司之间的超额银行借款差异减少;而在货币政策紧缩期和金融危机期间,国有上市公司和非国有上市公司之间超额银行借款的差异增大。本文的研究结论拓展了公司财务权衡理论的研究视野,并进一步证实了宏观环境的改变会对公司持有超额银行借款产生不同影响,同时为政府部门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监管机构完善信贷管理制度提高监管效率提供决策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