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44)
2023(8673)
2022(7222)
2021(6771)
2020(5571)
2019(13281)
2018(12389)
2017(24719)
2016(13153)
2015(15165)
2014(14725)
2013(14945)
2012(14077)
2011(12597)
2010(12491)
2009(11917)
2008(12198)
2007(10704)
2006(9420)
2005(8945)
作者
(35182)
(29099)
(29094)
(28035)
(18993)
(13918)
(13554)
(11297)
(11136)
(10395)
(10212)
(9981)
(9508)
(9368)
(9132)
(9051)
(8651)
(8615)
(8557)
(7859)
(7243)
(7196)
(6811)
(6774)
(6593)
(6547)
(6545)
(6161)
(5709)
(5688)
学科
(64050)
经济(63991)
(43238)
管理(41871)
(35943)
企业(35943)
方法(35047)
数学(32749)
数学方法(32659)
(22802)
(20264)
银行(20119)
(19203)
中国(18874)
(18733)
(16678)
财务(16671)
财务管理(16645)
企业财务(16169)
(14664)
金融(14664)
(14232)
贸易(14215)
(13960)
(13268)
业经(10788)
(10646)
制度(10643)
业务(10213)
(10027)
机构
大学(193977)
学院(187629)
(96760)
经济(95426)
管理(76287)
理学(65571)
理学院(65017)
管理学(64538)
管理学院(64179)
研究(63624)
中国(61112)
(47840)
(39975)
财经(38666)
(35656)
经济学(33001)
中心(30221)
经济学院(30082)
(29978)
科学(29854)
财经大学(29517)
研究所(26564)
北京(26040)
(25769)
(25714)
(24739)
银行(24617)
(24347)
金融(23945)
商学(23531)
基金
项目(118391)
科学(96271)
基金(93180)
研究(88334)
(79068)
国家(78521)
科学基金(69196)
社会(62272)
社会科(59618)
社会科学(59601)
基金项目(47932)
自然(42050)
自然科(41160)
自然科学(41152)
教育(40777)
自然科学基金(40543)
资助(40347)
(39576)
(34591)
编号(32496)
(30296)
国家社会(28002)
教育部(27486)
成果(26875)
中国(26268)
重点(26168)
人文(25939)
(24433)
(24190)
大学(23866)
期刊
(95495)
经济(95495)
研究(65046)
(39271)
(39174)
金融(39174)
中国(33946)
管理(28129)
科学(22454)
学报(21855)
财经(21061)
(20552)
大学(18410)
(17888)
经济研究(17397)
学学(17347)
(15109)
国际(14748)
技术(13444)
问题(13316)
世界(12779)
教育(12596)
农业(12247)
业经(11083)
统计(10210)
技术经济(10174)
财会(9759)
会计(9736)
理论(9696)
(8837)
共检索到2957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展斌  杨兴全  李庆德  
选取2004—2011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过度投资对盈余质量的影响,基于市场化进程和产权性质进一步检验了银行借款对企业过度投资及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企业过度投资金额越大,盈余质量越差,且自由现金流能够增强过度投资与盈余质量的负相关性。总借款、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均能削弱过度投资与盈余质量的负相关性,且长期借款对过度投资与盈余质量负相关性的削弱效果源于银行的监督治理。相对于总借款和长期借款而言,短期借款对自由现金流负面效应的削弱效果更显著。市场化进程的发展能够增强债权治理效果,且市场化进程对债权治理效果的改善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显著。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冯展斌  杨兴全  李庆德  
选取 2004—2011年 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过度投资对盈余质量的影响,基于市场化进程和产权性质进一步检验了银行借款对企业过度投资及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企业过度投资金额越大,盈余质量越差,且自由现金流能够增强过度投资与盈余质量的负相关性。总借款、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均能削弱过度投资与盈余质量的负相关性,且长期借款对过度投资与盈余质量负相关性的削弱效果源于银行的监督治理。相对于总借款和长期借款而言,短期借款对自由现金流负面效应的削弱效果更显著。市场化进程的发展能够增强债权治理效果,且市场化进程对债权治理效果的改善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显著。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赵刚  梁上坤  王玉涛  
会计稳健性在银行借款契约中居于重要地位。借款人采用高水平的稳健性可以帮助银行降低风险,相应地,银行会提供一定的优惠作为回报。使用手工收集的2000-200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单笔银行贷款为研究数据,我们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企业的会计稳健性越强,企业获得的每笔贷款金额越大,贷款期限越长,贷款的利率越低。另外,我们发现在法制环境越好,优惠政策越多,政府干预越少的地区,上述关系更为显著。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志锋  胡玉明  纳超洪  
以1998~2006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上市公司基于银行借款融资动机而进行的避免亏损的盈余管理。首先,将银行借款融资动机与其他动机的盈余管理区分开来,运用分布检验,得到样本公司基于银行借款融资动机的盈余管理证据。然后,运用Probit多元回归模型进行补充验证,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上市公司为了获得银行借款而进行盈余管理。在进行替换变量、控制内生性等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仍然成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尚娟  韩忠雪  黄军荣  
文章从企业投资效率的角度研究我国银行信贷的有效性问题。结果表明,过度投资的企业比投资不足的企业获得更多的长期贷款,短期借款则没有显著差异。对于过度投资企业来说,过度投资程度越大,企业获得的长期借款越多,短期借款没有显著差异;而对于投资不足的企业来说,投资不足程度对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都没有显著影响。文章的研究丰富了信贷资源配置方面的研究,也为我国银行的信贷决策和改革提供依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杜颖洁  杜兴强  
文章手工搜集了2004-2008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高管具有的银企关系和政治联系的数据,实证研究了银企关系、政治联系对民营上市公司银行借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企关系、政治联系均与民营上市公司的银行借款显著正相关。进一步,文章发现银企关系与政治联系均与民营上市公司的长期借款显著正相关,但仅有银企关系显著增加了民营上市公司的短期借款。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祝继高  陆正飞  张然  叶康涛  
作为国内最大的金融中介机构,银行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上市公司披露的长期借款信息为研究对象,发现银行作为中介机构具有一定的信息优势,银行借款信息能够预测公司未来的财务业绩。本文还发现,政府干预并未显著降低银行借款信息的有用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银行借款信息构建了对冲策略,买入获得信用借款且借款利率不高于央行设定的基准利率的公司,卖出获得非信用借款且借款利率高于央行设定的基准利率的公司,该对冲策略可获得显著的超额回报。这说明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并未完全理解银行借款所包含的信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林华  
本文以房地产上市公司为切入点分析借款费用会计准则对企业融资和经营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从企业融资活动看,由于新准则拓宽了可资本化借款费用和符合资本化条件资产的范围,因而其实施与房地产企业的长期融资增长显著正相关,但无法决定长期融资实际水平。第二,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看,由于新规定在一般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决定方面给予企业选择空间,从而给企业提供了新的盈余管理途径;新准则实施前后房地产企业的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项目盈余管理行为有明显不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林华  
本文以房地产上市公司为切入点分析借款费用会计准则对企业融资和经营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从企业融资活动看,由于新准则拓宽了可资本化借款费用和符合资本化条件资产的范围,因而其实施与房地产企业的长期融资增长显著正相关,但无法决定长期融资实际水平。第二,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看,由于新规定在一般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决定方面给予企业选择空间,从而给企业提供了新的盈余管理途径;新准则实施前后房地产企业的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项目盈余管理行为有明显不同。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王兵  
盈余质量和资本成本一直是西方实证研究的热点,以2001年~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采用DD模型和Jones模型计量盈余质量,检验公司盈余质量对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盈余质量显著影响公司资本成本,公司盈余质量越高资本成本越低。按照产权性质分类回归的结果表明,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越高资本成本越低,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市场能区分质量好坏的公司,能有效引导资源优化配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傅蕴英  赵晶  
本文以2007-2012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在不同金融市场化水平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对其银行借款融资的影响。研究表明:高质量的信息披露有助于上市公司获得银行借款,并且信息披露质量对非国有上市公司借款融资的影响更为明显;在进一步考察中发现,信息披露质量对借款融资的影响程度有赖于金融市场化水平,金融市场化水平越高,信息披露质量对获得银行借款的影响也就越显著,这表明随着金融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进行贷款决策时加强了对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考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君潞  郭牧炫  李泽广  
本文研究了银行竞争对大型企业借款期限结构的影响,通过构建委托代理模型,细分了银行竞争对企业借款期限结构存在的双重效应——"客户争夺效应"和"代理成本效应"。前者激励银行对优质客户展开争夺,将延长贷款期限作为竞争手段之一;后者则增加了银行的代理成本,缩短了企业的借款期限。采用1998~2007年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证实,银行竞争对借款期限的影响主要由"代理成本效应"的强弱决定,该效应越强的地区,上市公司获得的借款期限越短;不同地区银行竞争的"代理成本效应"和"客户争夺效应"相对强弱不尽相同,法律制度越好、政府干预企业越少的地区,"代理成本效应"较弱。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戴亦一  张鹏东  潘越  
本文首次利用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失信被执行人数据(俗称"老赖")度量地区诚信水平,并以2003—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地区诚信水平对上市公司银行借款比例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诚信水平较高的地区,上市公司在失信环境下能够获得更多的银行借款。机制检验的结果表明,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更高、受外部监督更多,能够缓解失信环境下企业违约风险的提高。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当银行作为原告方的诉讼中"老赖"比例越高时,失信环境对上市公司银行借款比例的作用更加显著;而当企业遭遇行业危机或企业所在城市信用体系建设相对完备时,地区诚信水平的影响会被削弱。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本文从银企借贷的视角解释了地区诚信水平对企业融资和发展的作用,也为企业获取信贷资源、缓解融资难问题提供了可行路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知柱  吴粒  许波  
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Khan和Watts(2007)构建的公司层面盈余稳健性度量方法,实证考察了盈余稳健性对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盈余稳健性能够显著抑制中国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并降低过度投资行为对自由现金流量或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敏感度,从而提高投资效率。因此,中国会计稳健性原则的发展对资源配置效率提高起到了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周泽将  杜颖洁  杜兴强  
手工搜集了2004-2008年中国资本市场国有上市公司关键高管(董事长、总经理)政治联系的经验数据,并明确划分政府官员类政治联系与代表委员类政治联系,实证研究了政治联系等因素对国有上市公司银行借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上市公司的银行借款与政治联系、政府官员类政治联系显著正相关,但与代表委员类政治联系无显著的相关性。在低制度环境组下,银行借款和政治联系、政府官员类政治联系显著正相关。在地方所有的国有企业中,银行借款与政治联系、政府官员类政治联系和代表委员类政治联系均显著正相关,但在中央所有的国有企业中,银行借款仅与政治联系、政府官员类政治联系显著正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