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56)
- 2023(7946)
- 2022(7043)
- 2021(6651)
- 2020(5940)
- 2019(13756)
- 2018(13721)
- 2017(27064)
- 2016(15125)
- 2015(17544)
- 2014(17819)
- 2013(17698)
- 2012(17025)
- 2011(15105)
- 2010(15450)
- 2009(14907)
- 2008(15498)
- 2007(14439)
- 2006(12416)
- 2005(11489)
- 学科
- 济(59227)
- 经济(59165)
- 管理(43590)
- 业(42653)
- 企(35913)
- 企业(35913)
- 方法(30950)
- 数学(27392)
- 数学方法(27075)
- 财(21663)
- 银(19656)
- 银行(19511)
- 制(18554)
- 行(18074)
- 务(15636)
- 财务(15614)
- 财务管理(15567)
- 农(15452)
- 企业财务(14827)
- 中国(14791)
- 学(14401)
- 融(13239)
- 金融(13237)
- 贸(11727)
- 贸易(11717)
- 度(11640)
- 制度(11629)
- 易(11377)
- 业经(11036)
- 地方(10606)
- 机构
- 大学(220469)
- 学院(217737)
- 济(86614)
- 经济(84505)
- 管理(80539)
- 研究(73952)
- 理学(67843)
- 理学院(67049)
- 中国(66323)
- 管理学(65723)
- 管理学院(65324)
- 京(47393)
- 科学(46656)
- 财(45555)
- 农(43141)
- 所(39574)
- 中心(36967)
- 江(35706)
- 研究所(35697)
- 财经(35040)
- 农业(34417)
- 业大(33503)
- 经(31561)
- 北京(29992)
- 州(28567)
- 银(28116)
- 范(27844)
- 师范(27499)
- 经济学(26992)
- 银行(26981)
- 基金
- 项目(136129)
- 科学(105207)
- 基金(98440)
- 研究(95900)
- 家(86398)
- 国家(85708)
- 科学基金(72074)
- 社会(58486)
- 社会科(55350)
- 社会科学(55328)
- 省(52467)
- 基金项目(52092)
- 自然(48220)
- 自然科(47080)
- 自然科学(47065)
- 自然科学基金(46226)
- 划(44872)
- 教育(44777)
- 资助(42206)
- 编号(39361)
- 成果(33325)
- 重点(31101)
- 部(30526)
- 发(28119)
- 创(27076)
- 科研(26971)
- 课题(26843)
- 教育部(25749)
- 大学(25671)
- 计划(25634)
共检索到3421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晓玲 陈晓丹
基于信息不对称和债权人保护视角,文章运用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检验了债务契约需要实际控制人与政府有关联这一非正式指标。研究表明,有关联的企业更容易得到银行贷款;这种关联身份不仅能够减少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使有关联企业获得更多的新续贷款和长期借款,并且当出现债务契约冲突的时候,也能作为一种协调机制,起到保护债权人利益的作用。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杨辉
现代银行产品的营销策略已经从“以产品为中心”逐渐发展成为“以客户为中心”的层面,即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信贷客户经理和企业间的“博弈”,在达到营销银行产品目的的同时使企业融资达到最优化。现代意义的客户经理不仅要熟悉原有的贷款操作流程,更多的是要扮演企业融资策划师的角色。本文试从银行信贷客户经理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现有不同融资渠道成本进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融资方案做出具体的情景分析,以揭示银行客户经理对各种融资渠道特征的了解和融资规划的最优化设计在信贷营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力求为银行信贷产品的营销提供一条新思路。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梁涛
当前我国银行业过度信贷集中问题突出,不仅降低了银行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大银行危机发生的概率,而且加剧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同时在客观上形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增加了我国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本文对银行信贷集中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解释,并且提出了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和社会征信体系、鼓励银行进行贷款模式的创新、发展适合中小企业的信贷产品、设立存款保险机构、加强对银行信贷集中的监控和引导的对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志辉 王近 李源
基于信贷约束下的单部门模型,本文从理论层面阐释了银行信贷、资产价格与企业债务负担之间的作用机制,并采用有向无环图分析方法、脉冲响应分析和预测方差分解技术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债务水平不断上升并达到担保约束后,外部融资成本会相应上升,并压低资产价格,促使内生的担保约束进一步束紧,银行信贷也随之紧缩。根据预测误差方差分解结果,与杠杆率相比,债务负担比率对银行信贷和资产价格的波动具有更高的解释比例,这表明债务负担比率在衡量企业债务负担上更具有效性。因此,应尝试不同行业或地域内企业部门债务负担比率的计算与监测,这不仅有助于优化信贷结构,降低系统性风险,而且能够为我国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企业去杠...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谢获宝 郭方醇
本文选取2010年至201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综合收益信息对银行债务契约的信息增量作用进行了。结果表明,其他综合收益对银行信贷规模的确定不存在显著的信息增量;在银行债务契约中,综合收益与净利润相比也不具有信息增量。因此,本文建议编制详细的企业收益表或单独的综合收益表,完善综合收益的披露现状,以提高银行对综合收益信息的重视。
关键词:
净利润 综合收益 债务契约 增量信息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飞
基于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了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信贷渠道与商业信贷渠道。研究发现,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上市公司的银行信贷融资下降,商业信贷融资上升,易遭受信贷歧视的非国有上市公司银行信贷下降幅度更大,而国有上市公司商业信贷增加的幅度更大;而在货币政策宽松时期,非国有上市公司与国有上市公司相比,其银行信贷融资上升的幅度更大,商业信贷融资的变化则没有显著差异。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詹向阳
论企业不良债务的解脱与银行信贷资产的保全詹向阳一、问题的提出企业不良债务与银行不良债权,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中同一个矛盾的两种表现,或者说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结果。由此而引起的企业不良债务的解脱与银行信贷资产的保全问题,在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胡援成 张文君
国际金融危机后实施的"金融救市"政策是导致地方政府债务迅速扩张的外部因素,地方政府债务的迅速扩张又反过来加剧了银行的信贷风险,为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埋下隐患。实证研究发现,金融危机后实施的救市政策构成了商业银行"对政府债权"的显著差异与结构突变;商业银行"对政府债权"对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和存贷比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债务扩张 信贷风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麦勇 韩丽贤 陈科
通过对2007—2013年城市商业银行的数据分析,发现城市商业银行信贷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和京津一带。通过运用Hotelling模型并对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大连银行和成都银行进行案例分析,阐明城市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空间扩张受经济发展水平、开放程度、信息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得出与已有文献不同的结论:城市商业银行信贷跨区域的扩张,不仅没有导致恶性竞争,反而从微观层面改善了区域的金融生态,信贷跨区域增长有助于降低区域内银行的信贷风险。
关键词:
城市商业银行 跨区域贷款 金融生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陆正飞 祝继高 孙便霞
已有研究表明会计信息影响债权人的决策和产权保护。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对会计信息债务契约有用性的影响。论文发现,对于盈余管理程度不同的上市公司,新增银行长期借款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上述结论在控制了借款期限、借款类型等因素以后依然成立。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损害了会计信息的债务契约有用性。
关键词:
盈余管理 会计信息 银行借款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茫茫 王红建 李青原
本文以金融危机期间我国天量信贷扩张为背景,基于会计盈余信息的银行债务契约有用性这一视角,研究政府干预下的信贷刺激政策如何扭曲银行债务契约及其产生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天量信贷致使会计盈余信息在银行债务契约中的有用性出现显著性下降,表明银行债务契约被严重扭曲,且国有企业的银行债务契约被扭曲程度更高。经济后果检验显示:金融危机之后银行债务具有更高的违约风险,且国有企业的违约风险显著更高,进一步检验价值效应还发现金融危机期间的天量信贷刺激政策虽有助于提升企业短期业绩,却降低了企业长期业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雷晓宁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银行体系积累了大量不良贷款,加剧了我国银行系统风险,然而,银行系统采取严格信贷监管,防范不良贷款再生的系列措施后,却出现了严重的信贷紧缩现象,使信贷管理陷入两难境地。本文从深入分析政府与国家银行的契约关系入手,从银行角度揭示了信贷管理两难的制度原因,并提出了明确的对策主张。
关键词:
契约 信贷紧缩 不良贷款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俞兆云 陈飞翔
本文从引入第三方信用担保的角度,探讨防范中小企业信贷市场逆向选择发生的银行信贷契约设计问题。研究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考虑到银行内部信贷治理机制因素,银行基层机构将对高风险中小企业实行高担保、高贷给率;对低风险中小企业实行低担保、低贷给率。另外,引入担保企业的前提条件是其能够有效缓解银行与中小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起信息桥梁的作用,防范信贷市场逆向选择的发生。
关键词:
逆向选择 信用担保 信贷契约设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千红 宋维
关系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为银行构建新型信贷契约提供了基础。本文的研究着眼于抵押不足的借款者,从银行占优的立场出发,以借款者通过收益共享方式自发组成的团体为研究设定,从形成团体连带责任关系分析入手,提出银行为具有连带责任关系的团体成员提供贷款的契约设计。研究结果表明,银行可以通过设计契约在连带责任的团体贷款下实现最大化利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阳 黄苏华
本文以2014—2019年我国上市民营企业为样本,研究家族控制对银行信贷契约的影响以及信息透明度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非家族企业,家族企业能享受更为宽松的信贷契约,即信贷成本和担保借款比例更低,并且随着家族控制程度的提高,会加强这一有利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信息透明度与家族控制对信贷契约的影响具有替代效应,即当企业信息透明度提升,信息不对称缓解,家族控制对信贷契约的有利影响会减弱。
关键词:
家族控制 信息透明度 信贷契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