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81)
- 2023(18645)
- 2022(15765)
- 2021(14685)
- 2020(12434)
- 2019(28506)
- 2018(28113)
- 2017(55179)
- 2016(29749)
- 2015(33734)
- 2014(33524)
- 2013(32787)
- 2012(29927)
- 2011(26684)
- 2010(26673)
- 2009(24633)
- 2008(24146)
- 2007(21314)
- 2006(18692)
- 2005(16600)
- 学科
- 济(116795)
- 经济(116657)
- 管理(85410)
- 业(83488)
- 企(68716)
- 企业(68716)
- 方法(58370)
- 数学(51393)
- 数学方法(50585)
- 中国(32975)
- 财(31145)
- 农(30758)
- 制(27051)
- 银(26711)
- 银行(26563)
- 业经(26198)
- 行(25004)
- 学(24888)
- 地方(22176)
- 融(21714)
- 金融(21712)
- 理论(20883)
- 务(20773)
- 财务(20681)
- 农业(20654)
- 财务管理(20632)
- 贸(20165)
- 贸易(20147)
- 企业财务(19623)
- 易(19553)
- 机构
- 大学(418198)
- 学院(416078)
- 管理(164916)
- 济(163284)
- 经济(159713)
- 理学(142390)
- 理学院(140891)
- 管理学(137928)
- 管理学院(137215)
- 研究(135604)
- 中国(110944)
- 京(88921)
- 科学(85063)
- 财(77938)
- 农(71949)
- 所(67661)
- 中心(64408)
- 业大(63961)
- 财经(62586)
- 江(62040)
- 研究所(61807)
- 经(57036)
- 农业(56589)
- 北京(55791)
- 范(52406)
- 师范(51767)
- 州(50536)
- 经济学(50174)
- 院(49461)
- 财经大学(46998)
- 基金
- 项目(287600)
- 科学(225904)
- 基金(209756)
- 研究(205554)
- 家(183912)
- 国家(182424)
- 科学基金(157244)
- 社会(128884)
- 社会科(122120)
- 社会科学(122084)
- 省(112132)
- 基金项目(110058)
- 自然(104952)
- 自然科(102570)
- 自然科学(102543)
- 自然科学基金(100702)
- 教育(95878)
- 划(94825)
- 资助(88673)
- 编号(83152)
- 成果(66331)
- 重点(64498)
- 部(63118)
- 发(60025)
- 创(59493)
- 课题(57361)
- 科研(55825)
- 创新(55548)
- 教育部(54223)
- 大学(53750)
- 期刊
- 济(170707)
- 经济(170707)
- 研究(123632)
- 中国(79007)
- 学报(68755)
- 农(64147)
- 科学(62003)
- 管理(60028)
- 财(59928)
- 融(53674)
- 金融(53674)
- 大学(52461)
- 学学(49636)
- 教育(44676)
- 农业(42128)
- 技术(37148)
- 财经(30652)
- 经济研究(27832)
- 业经(27635)
- 经(26004)
- 问题(22205)
- 业(22113)
- 理论(20748)
- 统计(20315)
- 版(19967)
- 图书(19855)
- 技术经济(19839)
- 科技(19183)
- 实践(18989)
- 践(18989)
共检索到6120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赤 凌毓秀
精准科学地度量和描述信用风险及传染机制有利于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高效健康发展和货币市场系统性风险的防范。运用修正KMV模型测度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在不同时期的信用风险,并采用最小生成树(MST)算法考察银行间信用风险的传染机制。结果显示:政策性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发行的产品在各个时期信用风险均处于较低水平;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发行的产品违约率前期略高于前两类银行,但后期明显下降;后三类银行位于银行股票收益率网络的中心位置,具有传递信息和维系网络稳定的重要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欧阳秀子
本文以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对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比较分析,试图找出适合我国实际的信用风险模型,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通过研究,本文得出KMV模型在我国目前比较适用,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该模型运用于我国应该采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信用风险 KMV模型 实证分析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项以提高流动性和融资为目的的金融创新,与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一道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加入WTO后我国金融业面临的激烈竞争,以及商业银行改善资产质量、加强流动性管理的迫切需求,使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得到金融界广泛的关注。一、本质:旨在提高资产流动性的金融创新工具所谓资产证券化,是指通过特设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大远 薛昶
随着中国金融业2006年12月全面对外开放日期的临近,所有中资商业银行的改革都进入了加速期。而中国银行大量不良贷款的的解决,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竞争力。本文指出信贷资产证券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信贷资产 证券化 风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姚禄仕 王璇 宁霄
作为现代金融市场最重要的创新工具之一,国内外理论界和银行界普遍认为资产证券化对于银行有着改善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加流动性和提高收益水平等多方面的作用。然而,这些效应并不是必然的。本文选取全球资产证券化市场最为成熟的美国市场数据,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生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资产证券化能提升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降低融资成本、增强盈利能力与效率、优化贷款组合构成,但是在降低流动性风险和提升贷款组合质量方面的效果并不明显。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格兰杰检验 资本充足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史国庆 刘传哲 冯淑惠
资产证券化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融资创新方式,而且具有能使银行管理人员自律的约束机制。本文推导得到两个模型:(1)银行所要求的贷款质量模型;(2)资产证券化信用评级机构所要求的贷款质量模型。通过对两个模型的比较,推论出银行若实施资产证券化,将减少代理问题的产生,有助于提升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水平。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银行代理问题 贷款质量模型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晓 李佳
基于经济下行背景,本文研究了资产证券化对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经济下行压力下,资产证券化有助于降低银行信用风险,并且这种缓解作用在非上市银行与规模较低银行中更为显著;按不同微观特征分组后发现,若银行资产流动性、资本规模、盈利性越低,及风险资产占比越高,资产证券化越有利于降低信用风险,因此监管当局应逐步为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提供空间,并规范业务主体行为,防止对资产证券化功能的过度使用。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金融风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陶涛
针对影响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风险的各种决定因素,文章运用层次分析法,构造综合评价模型评价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风险,探讨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风险模型在中国应用的现实约束;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按照风险的重要性程度进行排序,找出最需关注的"四大风险",提出解决和控制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的具体防范措施。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朝辉 张明洁 杨帆 李焱
一、引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商业银行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是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由此导致的信用风险日益加剧,有效识别和防范信用风险对中国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和整体发展都十分重要。
关键词: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KMV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红霞 幸丽霞
本文基于银行经营管理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原则,构建商业银行证券化融资行为动机的Logistic模型,选取国内2005-2014年间42家商业银行成功发行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良贷款率和资产收益率指标对资产证券化选择有显著影响,具有较低不良贷款率和较高资产收益率的商业银行开展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动机更强;短期内,资本充足率、存贷比可能影响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融资选择;长期来看,付息债务融资成本上升以及流动性管理压力逐步增大将成为驱动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融资的直接动因。总之,资产证券化将会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重要的融资手段、资本管理和流动性管理工具。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红军
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逐步从理论的探索、实践的个案走向改革的前台,好的金融产品一定要有好的机制与 之相适应才能发挥其信用增强、风险规避的作用,本文拟从制度设计的角度来探讨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问题。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特殊目的载体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佳 杨艾琳 王旭
文章利用我国ST和非ST的上市公司真实数据,对KMV模型进行修正,引入了基于EGARCH的KMV模型计算单个资产的违约概率。进一步分别采用二元正态-Copula、二元t-Copula以及二元阿基米德-Copula包括Gumbel-Copula、Clayton-Copula和Frank-Copula函数对信用资产组合的违约相关性进行建模,研究多资产间的联合违约概率。研究结果表明,修正的KMV模型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Clayton-Copula函数对联合违约概率拟合更好。研究结果有助于商业银行预测各企业的信用风险大小及可能性,提升应对风险的能力,以维护我国金融市场安全稳健运行。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刘丹 杨松令 石倩倩
本文采用2012-2017年我国银行业的全样本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方法(PSM-DID)克服样本选择性偏误,并选取2014年银监会发布的备案制作为准自然实验验证稳健性,对我国银行实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全样本银行中,实施资产证券化的银行显著降低了银行的经营风险,但是在融资成本和盈利能力方面没有显著效果。②采用备案制后,实施资产证券化的银行显著降低了融资成本和经营风险,但盈利能力提升不显著。③进一步研究发现将基础资产作为表外处理的实施资产证券化的银行,以对公贷款作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以及非国有银行的证券化能通过降低融资成本和经营风险提高银行绩效。基于此,本文建议:首先,可以适度提高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力度,以降低融资成本、降低经营风险。第二,为控制银行风险,我国应禁止多层打包再证券化的操作,保持表外处理基础资产的透明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庭强 何建敏 尹群耀 吴亚丽
近年来,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迅速发展已引起了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国际组织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对信用风险转移研究的基础上,从银行信贷行为视角对信用风险转移市场信用风险传染的特征、实现路径进行了评述分析,针对CRT市场上信用风险传染研究的不足,提出了未来研究值得关注的三个主要方面。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柳勇 王礼月
在传统KMV模型基础上引入资产价格跳跃因子,基于Merton期权定价模型构建了LJDKMV模型,选取2012~2016年产能过剩行业的58家上市发债主体为研究对象,利用极大似然法估计跳跃风险,并计算出违约距离(DD)计量信用风险。研究发现,包含资产价格跳跃的LJD-KMV模型适用于我国的信用风险计量研究。进一步研究发现,产能过剩行业中,煤炭、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股价跳跃风险较大,西南、东北、华东、华北地区上市公司股价跳跃风险较大;钢铁行业和东北地区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最大;跳跃风险与信用风险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