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63)
- 2023(4529)
- 2022(3830)
- 2021(3500)
- 2020(2926)
- 2019(7001)
- 2018(6628)
- 2017(14737)
- 2016(7416)
- 2015(8685)
- 2014(8815)
- 2013(8935)
- 2012(8420)
- 2011(7652)
- 2010(7673)
- 2009(7406)
- 2008(7516)
- 2007(6922)
- 2006(6158)
- 2005(5741)
- 学科
- 济(42275)
- 经济(42239)
- 方法(26276)
- 数学(24364)
- 数学方法(24304)
- 业(24294)
- 管理(22248)
- 企(20745)
- 企业(20745)
- 银(17499)
- 银行(17354)
- 行(16094)
- 制(14655)
- 融(11954)
- 金融(11954)
- 财(9849)
- 业务(9629)
- 度(9298)
- 制度(9296)
- 中国(9101)
- 贸(8894)
- 贸易(8884)
- 易(8610)
- 银行制(8258)
- 农(7412)
- 业经(7035)
- 务(6537)
- 财务(6535)
- 财务管理(6521)
- 企业财务(6348)
- 机构
- 大学(116241)
- 学院(113219)
- 济(59126)
- 经济(58196)
- 管理(49697)
- 理学(42394)
- 理学院(42114)
- 管理学(41852)
- 管理学院(41639)
- 中国(37232)
- 研究(33034)
- 财(29455)
- 银(24478)
- 财经(24249)
- 银行(23478)
- 京(22814)
- 经(22277)
- 行(21814)
- 经济学(20811)
- 经济学院(19139)
- 融(18842)
- 财经大学(18667)
- 金融(18584)
- 中心(18070)
- 江(17297)
- 农(15928)
- 商学(15262)
- 商学院(15142)
- 所(14804)
- 北京(14207)
- 基金
- 项目(70885)
- 科学(58300)
- 基金(56680)
- 研究(51983)
- 家(46926)
- 国家(46627)
- 科学基金(42557)
- 社会(37541)
- 社会科(36136)
- 社会科学(36127)
- 基金项目(29406)
- 自然(26286)
- 自然科(25802)
- 自然科学(25799)
- 自然科学基金(25414)
- 资助(25154)
- 省(24988)
- 教育(24328)
- 划(20646)
- 编号(18870)
- 部(17912)
- 国家社会(16728)
- 教育部(16705)
- 人文(16262)
- 重点(15029)
- 成果(14970)
- 创(14754)
- 大学(14534)
- 社科(14318)
- 制(14153)
共检索到1792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翔睿 张玉凯
文章通过多投入多产出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竞争度进行了精准测度。在此基础上,对银行信贷业务竞争与信用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银行信贷业务竞争呈激烈趋势,城市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垄断性强于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利润边际效应"和"风险转移效应"的作用下,信贷市场竞争与信用风险承担呈"U型"关系,过度的竞争或垄断都会导致银行承担更高的信用风险。银行上市、稳健的资本结构能够降低信用风险承担,规模扩张会增加信用风险承担。
[期刊] 征信
[作者]
高杰英 褚冬晓 廉永辉
市场竞争影响企业资本配置效率,银行信贷对这一竞争机制有重要调节作用。根据2007—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建立了投资—投资机会敏感性模型,模型结果表明:第一,市场竞争有利于提升企业资本配置效率,宽松的信贷有利于市场竞争发挥正向调节作用;第二,银行信贷调节作用明显,银行信贷与股权治理机制为替代关系,与信息披露、管理层激励机制为互补关系,银行信贷对于市场竞争发挥资本配置作用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关键词:
市场竞争 资本配置效率 银行信贷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董晓林 熊健 张晔
基于2011—2019年中国171家商业银行数据,从市场竞争和技术赋能的视角出发,分析并检验金融科技发展对银行信贷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显著促进银行信贷供给增加,且通过市场竞争和技术赋能两个渠道对银行信贷供给起促进作用。相较于地方性、小规模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对全国性、大规模银行信贷供给的促进作用更大;金融科技发展对高经济发展水平地区银行信贷供给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对低经济发展水平地区银行信贷供给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金融科技 银行信贷 市场竞争 技术赋能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韩平 席酉民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金融体制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回顾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历程可以看出,政府的改革思路是:由于国有专业银行经营机制落后,缺乏活力,政府希望通过设立一些非国有金融机构以及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参与国内金融市场平等竞争,打破金融业的垄断局面,从而借助外部刺激推动国有专业银行最终向现代商业银行转轨。 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陆续出现了一批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商业银行,此外还有各地城市信用合作社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伴随我国经济对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课题组 戴春林 刘任捷 王军 葛祥 高珍 丁正斌 杨琳
信贷竞争力是衡量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表现为在有效控制风险前提下的市场拓展能力。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经营无论是在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等显性竞争力指标方面,还是在组织流程、营销能力、风险控制等隐性竞争力指标方面,与国内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或国外商业银行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据此,本课题提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以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信贷竞争力现状,准确理解信贷竞争力的特质,科学把握信贷竞争力的基本点;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探索从信贷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组织流程、风险管理、服务创新、文化建设等6个方面提升信贷竞争力的具体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一程 宋清华
文章应用基于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我国14家上市银行2008—2014年间市场竞争、特许权价值和银行稳健性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研究发现:市场竞争会减弱银行具有的特许权价值,而特许权价值的自律效应可以有效控制银行的不良贷款水平并提升其盈利能力。另一方面,银行市场势力的强大也可能增加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并由此导致银行的利润损失。因此,我国银行业市场处于"竞争-稳定"与"竞争-脆弱"相协调的状况。
关键词:
市场竞争 特许权价值 银行稳健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曹衷阳 刘敏 张宏伟
运用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从国际视野角度对1998~2007年间国有商业银行对外投资与市场竞争力作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投资正效应对市场竞争力在投资后第一、二年表现明显,第三年不再显著,第四年负面效应逐渐显露。但从长期来看,国有商业银行海外投资与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总体成正向关系。
关键词:
跨国投资 市场竞争力 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陈坤 黄婉 王攀娜 贺康
本文以2011-2020年中国59家上市银行年度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中国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盈余持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通过加剧商业银行信贷市场竞争进而导致其盈余持续性下降,信贷市场竞争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这一负向效应在存款成本较高和中间业务发展程度较低的银行中更加显著;在全国性银行和区域性银行之间,这种负向效应并不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郑斌 王晓芳
本文利用博弈理论分别构建了在利率管制和市场化环境下的异质性银行垄断竞争模型,对大型和中小型银行贷款供给的政策敏感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在利率管理制价格约束环境下,银行间竞争表现为规模博弈,大型商业银行的政策敏感性要强于中小银行。而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价格博弈是商业银行竞争的主要形式,大型商业银行的政策敏感性弱于中小银行。同时,在实际业务操作中,0.9倍基准利率仍然是实际贷款利率浮动下限。随后本文分析了信贷市场供需结构,并结合银行微观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支持了理论模型的研究结论。因此,货币政策调控信贷供给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信贷市场供需状况和异质性银行的政策敏感性,通过加强结构型工具的作...
关键词:
价格约束 垄断竞争模型 政策敏感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振业 邓光军 曾勇
以网点规模表征银行规模,从网点吸收存款以支撑贷款业务的角度构建有信贷资金约束的贷款竞争模型,研究外资银行入股对引资银行以及本地信贷竞争的影响。结果表明:只要外资银行改善引资银行的技术水平,贷款市场竞争就会加剧;大银行的市场份额较多,贷款市场竞争加剧对其利润的负面影响较大,大银行为避免这种影响不会过度参与竞争。最后指出,决策层应制定政策以引导优质外资银行入股本地小银行以促进贷款竞争。
关键词:
外资银行 网点规模 信贷竞争 资金约束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邹朋飞
本文在充分控制"大而不倒"监管效应、资产多样化效应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美国、日本等9个国家2523家银行1999~2007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非信贷市场竞争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随着银行市场势力的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也跟着提高;随着竞争程度的提高银行整体稳定性降低;随着人均GDP的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性提高,银行整体稳定性提高;随着银行总资产的增长,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降低,整体稳定性也降低。研究结果支持"竞争—脆弱假说",即非信贷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激发了银行的规模扩张冲动,降低了资本充足水平,降低了银行业的整体稳定性。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舒军 彭建刚
从存贷款利率、货币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和理财产品收益率四个方面,建立测度利率市场化水平的指标体系,通过对1986~2013年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历程的梳理,构建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VAR模型,对利率市场化指数与银行信贷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短期信贷和经济增长都产生了正面影响,能够提升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但这种作用存在明显滞后性。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信贷配置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莉亚 余晶晶 杨金强 朱小能
在"十三五"规划大力强调金融机构改革的形势下,2015年名义上走完最后进程的利率市场化是否会推动银行业竞争环境改变,促使银行信贷结构调整以提高其经营效率,成为银行业深化改革的重要现实问题。为此,本文探讨了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竞争影响商业银行信贷结构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对2007—2014年中国银行业微观数据的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竞争有利于调整银行信贷结构,但会促使银行追求信贷扩张的冒险行为;(2)中小规模、低流动性水平、低资本充足率水平的银行的信贷结构调整更积极,并且更易寻求信贷扩张;(3)竞争加剧促使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莉亚 余晶晶 杨金强 朱小能
在"十三五"规划大力强调金融机构改革的形势下,2015年名义上走完最后进程的利率市场化是否会推动银行业竞争环境改变,促使银行信贷结构调整以提高其经营效率,成为银行业深化改革的重要现实问题。为此,本文探讨了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竞争影响商业银行信贷结构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对2007—2014年中国银行业微观数据的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竞争有利于调整银行信贷结构,但会促使银行追求信贷扩张的冒险行为;(2)中小规模、低流动性水平、低资本充足率水平的银行的信贷结构调整更积极,并且更易寻求信贷扩张;(3)竞争加剧促使银行进一步增加对长期贷款的信贷资源配置。最后本文从改善银行业市场环境和银行业监管措施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