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4481)
2022(3961)
2021(4055)
2020(3365)
2019(7841)
2018(8029)
2017(15312)
2016(8856)
2015(10447)
2014(11091)
2013(10681)
2012(10271)
2011(9060)
2010(9629)
2009(9236)
2008(9801)
2007(9392)
2006(8589)
2005(8353)
2004(7447)
作者
(26188)
(21447)
(21289)
(20798)
(13799)
(10495)
(10025)
(8469)
(8339)
(8222)
(7575)
(7394)
(7017)
(6959)
(6932)
(6565)
(6424)
(6387)
(6385)
(6333)
(5734)
(5498)
(5279)
(5077)
(5067)
(4993)
(4900)
(4786)
(4563)
(4338)
学科
(28027)
经济(27977)
管理(24162)
(21039)
(18036)
企业(18036)
(17423)
银行(17278)
(16038)
(15922)
(10631)
制度(10625)
(10427)
金融(10426)
方法(10262)
业务(10193)
中国(9840)
(9535)
(8981)
银行制(8710)
数学(7880)
理论(7732)
数学方法(7598)
(7292)
业经(6830)
(6622)
(6537)
(6198)
贸易(6186)
(6163)
机构
学院(122659)
大学(121805)
中国(43325)
(42855)
经济(41354)
研究(40325)
管理(39850)
理学(30783)
理学院(30391)
管理学(29594)
管理学院(29376)
(27784)
(26497)
(25171)
银行(24172)
科学(24122)
(23757)
(22621)
(22117)
(22019)
中心(21635)
(19963)
财经(19165)
研究所(18785)
北京(18538)
(17168)
师范(16988)
(16956)
农业(16943)
(16310)
基金
项目(62241)
研究(48711)
科学(45898)
基金(41085)
(34663)
国家(34258)
科学基金(28146)
社会(26658)
(25089)
社会科(24895)
社会科学(24886)
教育(23837)
编号(22336)
成果(21040)
(20560)
基金项目(20505)
资助(19200)
自然(17650)
自然科(17191)
自然科学(17189)
自然科学基金(16851)
课题(16379)
(14242)
(14033)
重点(14026)
项目编号(13468)
(13235)
大学(12538)
(12507)
(11970)
期刊
(60575)
经济(60575)
研究(45969)
(34386)
金融(34386)
中国(33716)
(23447)
(21653)
教育(21297)
学报(18787)
管理(16822)
科学(15828)
大学(14430)
学学(13091)
农业(11840)
技术(11795)
财经(10483)
业经(9630)
(8901)
图书(8500)
理论(8183)
经济研究(7618)
问题(7586)
农村(7517)
(7517)
实践(7474)
(7474)
(7119)
论坛(7119)
国际(7079)
共检索到227654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春  
本文从实践中的问题出发,以合同法及银行监管规则为基础,以商业银行的市场化发展为趋向,探讨了银行信贷合同中的利息法律问题,以供审判实务参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善昂  李廿庆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银企信贷关系和银行信贷内部管理两个方面。信息不对称造成了信贷管理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降低了借贷市场的效率,加剧了信贷风险。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核心是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机制,以实现对借款企业的有效监控;解决银行内部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通过构筑银行企业文化、建立信贷激励机制和完善信贷内控制度等方面入手。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曹淑江  
笔者研究了我国高校银行贷款的决策权利配置和还贷责任分配的法律问题。由于公立高校预算约束是软的,如果赋予公立高校银行贷款的独立决策权,必然导致学校贷款过多、支出随意等现象。高校银行贷款的决策权必须受到严格的限制,必要时政府应该取消高校法人的这种独立决策权。公立高校法人没有充分的独立的财产支配权,公立高校不能破产,政府必然补充承担高校法人银行贷款的连带责任。应该完善法律,进一步明确高校法人享有的民事权利、承担的民事义务和责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太峰  马海霞  
无论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考察,还是从我国证券市场平稳发展方面来考虑,信贷资金入市都是非常必要的。信贷资金入市的途径可以有以下几种: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对券商实施股票质押贷款;开办个人股票质押贷款和企业股票质押贷款;商业银行为券商提供除自营之外的其他业务贷款;开办股票信用交易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姚然良  
关于改善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探讨中国银行浙江海宁支行副行长姚然良当前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改善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不仅关系到金融体制改革能否得以深化,同时关系到银行与企业能否顺利实现机制转换,因此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认真探讨。(一)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红艳  张桂霞  
本文针对“套牢”下的信贷集中行为,从行为金融学视角剖析了其形成原因,并进一步分析了处置效应与羊群行为如何导致“套牢”下的信贷集中及其产生的根源,最后从行为金融学视角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尧  
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背景下,我国宏观经济调整对于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信贷量的经济周期性变化。针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力图保持经济上行趋势的情况,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现状及信贷风险的来源进行分析,从增强银行自主决策水平、改善银行信贷管理内部环境等方面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信贷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风险,因而必须加强风险管理。但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无论从管理理念和方式,还是从管理条件和环境来看,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必要认真探讨并加以解决。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谢哲军  周冬飞  
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提高的十大法律问题谢哲军,周冬飞一、关于诉讼时效问题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对此,《民法通则》作了三项规定:其一、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从知道到应当...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春  
提前收回贷款作为银行在借款人出现违反合同约定义务时可以寻求的救济方式,由国际商业贷款业务的惯例转化为法律所确认的权利,充分反映了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着重于预防的特性。近年来国内各商业银行已经注意运用该项规则保障贷款安全,但由于我国法律规定概括性的特点和商业实践的复杂性,因银行提前收回贷款引发的相关权利性质定位、行使机制的构建、法律后果等问题,仍值得进行讨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瞿森垓  罗冶文  
法律未对人民银行贷款进行完善的规定。本文对人民银行贷款在法律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完善法律的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龙海明  王志鹏  
本文基于全球102个国家2004-2012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研究了征信系统和法律权利保护对银行信贷规模和信贷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征信系统在促进银行信贷规模增长的同时,促使银行承担更多风险,但征信深度与征信广度相比,在扩大信贷规模并降低信贷风险方面都有更好的表现,公共征信和私营征信两类征信系统并存的混合征信系统是更为合理的现实选择。法律权利保护在扩大信贷规模的同时又降低了信贷风险,其与征信系统的共存对信贷市场有积极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龙海明  王志鹏  
本文基于全球102个国家2004-2012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研究了征信系统和法律权利保护对银行信贷规模和信贷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征信系统在促进银行信贷规模增长的同时,促使银行承担更多风险,但征信深度与征信广度相比,在扩大信贷规模并降低信贷风险方面都有更好的表现,公共征信和私营征信两类征信系统并存的混合征信系统是更为合理的现实选择。法律权利保护在扩大信贷规模的同时又降低了信贷风险,其与征信系统的共存对信贷市场有积极影响。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营  马莉  
本文从地区腐败的角度探究法律环境与城商行信贷之间的关系,发现同一层面的官员腐败行为对不同性质城商行的影响不同,地市范围腐败程度越高,非国有控股城商行贷款规模越高、中长期贷款比例越高、房地产业贷款比例越高,最终银行风险越高,而对国有控股城商行的影响弱于前者;不同层面的官员腐败对不同性质城商行的影响不同,省范围腐败的影响主要在于省内跨市经营的城商行,对两类城商行贷款期限结构的影响相反,省范围腐败与国有控股城商行短期贷款比例负相关、与中长期贷款比例正相关,而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并不确定。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