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87)
- 2023(9297)
- 2022(7547)
- 2021(6962)
- 2020(5913)
- 2019(13034)
- 2018(12651)
- 2017(24889)
- 2016(12874)
- 2015(14068)
- 2014(13387)
- 2013(13123)
- 2012(11827)
- 2011(10181)
- 2010(10483)
- 2009(10339)
- 2008(10627)
- 2007(9881)
- 2006(8873)
- 2005(8437)
- 学科
- 业(76364)
- 企(72112)
- 企业(72112)
- 管理(56316)
- 济(55368)
- 经济(55299)
- 业经(26230)
- 方法(22627)
- 财(21611)
- 农(21091)
- 制(20253)
- 银(19056)
- 银行(18911)
- 技术(18811)
- 务(17899)
- 财务(17896)
- 财务管理(17887)
- 行(17591)
- 企业财务(16927)
- 农业(16299)
- 数学(14984)
- 数学方法(14902)
- 中国(13484)
- 技术管理(13327)
- 策(13047)
- 划(12190)
- 企业经济(12112)
- 理论(12106)
- 融(11918)
- 金融(11918)
- 机构
- 学院(179078)
- 大学(171416)
- 济(80944)
- 经济(79563)
- 管理(78509)
- 理学(66228)
- 理学院(65736)
- 管理学(65206)
- 管理学院(64872)
- 中国(52093)
- 研究(50270)
- 财(39940)
- 京(34758)
- 财经(31039)
- 江(29650)
- 农(28263)
- 经(28135)
- 银(26078)
- 中心(25765)
- 科学(25678)
- 银行(25030)
- 经济学(24135)
- 州(23996)
- 商学(23904)
- 商学院(23713)
- 行(23413)
- 所(23365)
- 财经大学(22759)
- 业大(21860)
- 经济学院(21829)
- 基金
- 项目(109532)
- 科学(89777)
- 研究(85849)
- 基金(81092)
- 家(67398)
- 国家(66671)
- 科学基金(61061)
- 社会(57741)
- 社会科(54944)
- 社会科学(54931)
- 省(45055)
- 基金项目(42985)
- 教育(37807)
- 自然(37189)
- 自然科(36447)
- 自然科学(36441)
- 自然科学基金(35928)
- 划(34783)
- 编号(34059)
- 资助(31325)
- 创(30929)
- 业(30640)
- 创新(27625)
- 成果(25935)
- 制(24662)
- 发(24240)
- 部(24059)
- 国家社会(23957)
- 重点(23626)
- 课题(22650)
共检索到288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徐飞
银行信贷是企业创新活动重要资金来源,然而,银行针对企业创新活动的信贷业务存在着风险与收益不对称问题,即银行不分享企业创新成功的收益,却承担企业创新失败的风险。风险与收益的不对称性会抑制银行支持企业创新的积极性,甚至可能抑制企业持续创新投入。因此,本文基于已有研究,构建银行贷款前偏好企业低创新、贷款后抑制企业创新投入的分析框架,进一步提出银行信贷强度可能加剧企业陷入持续低创新困境的假说,并基于2007—2017年A股非金融业上市公司样本,验证银行信贷强度与企业持续低创新关系。本文研究显示:(1)银行信贷更偏好前期低创新企业;(2)银行信贷强度会抑制企业创新再投入;(3)银行信贷最终增加了企业持续低创新频率、抑制了企业持续高创新频率,即加剧企业持续低创新困境。进一步检验表明,加强银行业竞争、降低四大国有银行寡头垄断,有助于缓解银行信贷对于企业低创新偏好。根据本文研究结论,政府不能简单通过行政手段要求银行以正常信贷条件,甚至低息信贷条件来支持企业创新,行政干预反而造成银行信贷市场失灵。政府应当从风险补偿、政策性支持和银行业竞争出发,构建政府、银行、企业多维度互动的持续创新体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德昌
近年来我国银行为避免企业信用状况不良导致的违约风险问题,对信息不透明、信用风险高的中小企业普遍采取严格的抵押品型信贷配给,而中小企业介入信贷市场普遍受到抵押资产不足的约束。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长期密切合作是实现银行抵押资产观念创新、建立声誉机制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信贷 中小企业 抵押品 中小银行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达勇 董必荣
融资约束是中小企业创新的重要掣肘,信贷支持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重要手段。但是,信贷支持是否真的有利于中小企业创新尚未得到实证上的检验。为此,本文参照2021年发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以2010—2020年上市中小企业为样本,检验了银行信贷对中小企业双元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信贷对中小企业开发性创新投入表现出明显的促进效应,而对探索性创新投入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效应,银行信贷的风险规避特征显著。机制检验表明,融资约束缓解和信号传递效应促进了中小企业开发性创新投入,投资挤占效应和风险传导效应抑制了中小企业探索性创新投入。进一步分析表明,银行机构竞争弱的城市银行信贷抑制中小企业探索性创新投入的效应更强,银行信贷有效促进风险承担水平高的中小企业探索性创新投入,银行信贷对中小企业双元创新投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短期。本研究为银行信贷对中小企业双元创新投入的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有助于中小企业更好地理解双元创新投入的影响机制,更合理地制定创新战略,对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促进银行机构竞争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吕怀立 李婉丽
随着金融创新活动的不断推进,我国金融体系的非银行信贷增长迅速。本文选取2007年至2012年我国私有上市企业数据,研究金融管制和创新环境下私有企业非银行信贷融资与应计质量之间的关系。我们研究发现,应计质量影响到企业非银行信贷融资的获取,表现为应计质量越高的企业,越容易获取非银行信贷融资。但是,金融创新活动减弱了应计质量对非银行信贷融资的这一正向作用,即在金融创新激烈的年度区间,由于非银行金融机构间的竞争加剧,迫使他们在信贷发放中对应计质量的依赖作用减弱,这无疑增加了金融系统的信贷风险。本文的研究不仅拓展了应计质量能够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理论成果,而且对创新环境下的金融监管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建军
本文以2010—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对企业银行借款规模、期限结构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企业绿色创新的调节作用以及产权性质的异质性影响。研究表明,企业银行借款规模、期限结构均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显著正相关;企业绿色创新显著加强了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对银行借款规模、期限结构的影响;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银行借款规模和期限结构与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且绿色创新在其中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最后,本文提出政策建议:政府应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尤其要督促企业对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和资源能源节约量的定期定量披露;企业应主动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并加强环境信息披露;国有企业应大力加强绿色创新;银行应严格落实绿色信贷政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琛
微小企业融资长期被正规金融机构边缘化的原因在于为其提供贷款"成本高、抵押难、风险大"。与大银行相比,中小银行在获取"软信息"、降低单位交易成本、防范信用风险等方面更具比较优势,中小银行通过信贷机制的创新向微小企业提供贷款能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实现金融机构、微小企业、政府等主体的共赢。本文基于数理模型简要论证了微小企业融资难,且其融资困境的化解在于信贷机制的创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台州市商业银行小本贷款案例分析得出相应结论,为微小企业融资市场正在不断深化的中国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微小企业融资 小本贷款 信贷机制创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雷晓宁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银行体系积累了大量不良贷款,加剧了我国银行系统风险,然而,银行系统采取严格信贷监管,防范不良贷款再生的系列措施后,却出现了严重的信贷紧缩现象,使信贷管理陷入两难境地。本文从深入分析政府与国家银行的契约关系入手,从银行角度揭示了信贷管理两难的制度原因,并提出了明确的对策主张。
关键词:
契约 信贷紧缩 不良贷款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何勇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在社会融资体系中渐次发生弱化,信贷市场呈现出渐进萎缩的困境。对此,我国商业银行积极实行业务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实施战略转型的选择。然而,我国商业银行以信贷业务快速扩张为标志的传统业务发展方式不仅没有明显的转变,似乎正在和愈发偏离其战略转型的初衷和预期。因此,从实证上透视、分析和充分揭示其信贷业务快速扩张的动因,评估其未来发展所面临的风险,选择应对的策略则是非常迫切的。
关键词:
困境 选择 商业银行 信贷 扩张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姜振水
一、当前信贷管理工作存在诸多不适应,矛盾突出,是制约农行信贷经营效益提高的关键点和根本点(一)信贷观念不适应。农行信贷人员受传统工作习性的影响,市场竞争意识差,应变能力差。一些人员沉湎于官办银行,信贷权力意识较重,客户服务意识淡薄,“等、要、靠”严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守淦
本文从发展循环经济内在要求及特点角度,揭示了建立循环经济模式必然生成银行信贷运行的新轨迹,迫切要求银行努力创新信贷产品和信贷管理,使信贷成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力杠杆。
关键词:
循环经济 银行信贷 创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胜华
试论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创新李胜华一、创新信贷管理思想:从计划管理转向前景管理。我国传统的信贷管理思想是以战略目标计划为依据的模式,多年来,它一直左右着我国金融企业的信贷管理制度,并且对信贷管理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它是按照严格的逻辑和数据行事方式...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薛继增
金融产品创新作为金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金融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都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深入分析金融产品创新对银行信贷运行的影响,探讨相应的管理措施,提高风险防范和控制能力,对于商业银行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和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艳
主要分析了技术创新企业利用向商业银行贷款这种传统融资渠道时所遇到的限制和困难,并对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行为进行了探讨,指出由于技术创新企业存在比较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无法提供有效担保等情形,商业银行在支持技术创新方面的效率并不高。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信贷配给 信息不对称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易宜红 易毅娟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实现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一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2006年10月30日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至此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已初步形成。按照财政部的统一部署,我国1400多家上市公司已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并且计划2008年底在我国所有集团公司中执行,力争2010年底在全国所有大、中型企业中全面推广。届时全国绝大部分企业将按照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对外提供会计信息。银行作为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及时、准确地掌握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