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04)
2023(6014)
2022(5057)
2021(4660)
2020(3834)
2019(8724)
2018(8461)
2017(17635)
2016(9338)
2015(10307)
2014(10474)
2013(10240)
2012(9681)
2011(8751)
2010(8995)
2009(8549)
2008(8482)
2007(7802)
2006(7208)
2005(6714)
作者
(25140)
(20797)
(20399)
(19987)
(13390)
(9651)
(9593)
(8052)
(7922)
(7850)
(7030)
(6854)
(6776)
(6694)
(6658)
(6514)
(6283)
(6017)
(5996)
(5877)
(5336)
(5230)
(4901)
(4864)
(4790)
(4753)
(4748)
(4631)
(4178)
(4075)
学科
(40128)
经济(40102)
(25716)
管理(25161)
(20640)
企业(20640)
(17494)
银行(17349)
(16122)
(15134)
方法(14266)
数学(12600)
数学方法(12453)
(11775)
地方(11373)
中国(10767)
(10717)
金融(10717)
(9892)
制度(9891)
业经(9833)
业务(9728)
产业(9294)
(8623)
银行制(8367)
(8251)
贸易(8243)
(8103)
(8019)
农业(7535)
机构
学院(128189)
大学(124894)
(60993)
经济(59741)
管理(52257)
理学(43657)
理学院(43295)
研究(42874)
管理学(42844)
管理学院(42595)
中国(42446)
(29463)
(25755)
(25184)
银行(24243)
(22644)
财经(22337)
中心(22038)
科学(21992)
(21669)
(20463)
(20160)
(19670)
经济学(18861)
研究所(18035)
(17646)
经济学院(17047)
财经大学(16501)
北京(16342)
(15897)
基金
项目(78993)
科学(63636)
研究(62285)
基金(57438)
(47422)
国家(47042)
科学基金(41662)
社会(40795)
社会科(38998)
社会科学(38993)
(31636)
基金项目(29382)
教育(27609)
(25650)
编号(25516)
自然(24719)
资助(24226)
自然科(24117)
自然科学(24114)
自然科学基金(23707)
成果(20862)
(19301)
课题(18054)
(17765)
重点(17449)
(17263)
发展(16734)
国家社会(16543)
(16468)
(16301)
期刊
(69819)
经济(69819)
研究(45932)
(34760)
金融(34760)
中国(26844)
(20890)
管理(20070)
(18546)
科学(13875)
业经(12189)
学报(12007)
教育(11883)
财经(11222)
技术(11178)
经济研究(11125)
农业(10410)
大学(10105)
(9680)
学学(9589)
问题(9149)
国际(8078)
(7976)
理论(7684)
农村(7301)
(7301)
实践(6960)
(6960)
技术经济(6873)
现代(6759)
共检索到2139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毛葛民  钟华广  
加强宏观调控,不能仅限于严格控制信贷投放和货币发行的总量。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多方面采取配套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措施是解决好银行信贷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问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曾庆全  王兰芬  方庆忠  
为了贯彻“治理整顿”的方针,解决当前国民经济总供给与总需求及其内部构成比例失衡的矛盾,国务院1989年3月颁布了《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对我国当前需要重点支持或严格控制的产业、产品的生产、基建、技术改造,作了详细的规定。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调整大城市农业银行信贷结构,对于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天时  祝继高  
本文分析了地方政府产业政策对城市商业银行贷款行业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未受地方政府产业政策支持的行业和企业,受地方政府产业政策的行业和企业,其贷款额度在城市商业银行贷款总计中占比更低;并且,上述影响在商业银行市场集中度较高的地区更显著。这说明,地方政府产业政策对大型商业银行的贷款引导作用,会对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配置产生挤出。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未实施薪酬延付的城市商业银行,已实施薪酬延付的城市商业银行向产业政策支持行业企业发放的贷款更有利于提高银行绩效。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评估产业政策的微观经济后果,提高中小银行经营效率,以及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毕德富  平晓冬  周涛  
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置是经济科学发展的关键。本文在研究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之间作用机理的基础上,结合对淄博市、东营市和莱芜市三地市的实证分析,考量了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配合的实施效果和制约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因素,并对如何加强产业政策与信贷政策协调、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鲁艳荣  
银行信贷资产业务面临的问题一是经济下行压力使市场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当前,我国经济总体下行压力凸显。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势必导致经济会在一定时期内处于阵痛期。而作为与宏观经济息息相关的银行信贷业务,不可避免地承受着来自新常态的趋势压力,集中体现在有效信贷需求的疲软。《中国银行业2016年发展报告》预计2016年实际新增信贷在12万亿元左右,商业银行有效信贷投放压力增大是不争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战明华  
以金融摩擦条件下修正的状态证实模型为基础,本文首先对银行信贷渠道影响信贷资源在产业间配置的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假说,并利用差异中的差异交叉项模型对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到了如下主要结论:一是银行信贷渠道的强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结构性错配效应,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则显著地放大了这一效应;二是企业的国有属性强化了银行信贷渠道的信贷资源错配效应,但在考虑企业国有属性的条件下,紧缩性货币政策却对这种错配效应没有显著影响。不过尽管如此,由于国有比重在不同产业间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因而,总的来看,经济中国有比重的提高,仍对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信贷资源错配效应具有显著的强化作用。最后,本文从产业结...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邢天才  倪殿鑫  
现阶段中国商业银行信贷结构的变化,既是商业银行自身经营发展带来的结果,也是宏观经济形势发展变化与经济结构调整的结果。本文通过梳理现阶段中国商业银行信贷结构的演变及其产业结构效应,针对1985—2016年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商业银行短期和中长期贷款与贷款行业投向等数据,对现阶段商业银行信贷结构与产业结构演变之间关系进行协整分析。结果发现,现阶段中国商业银行信贷结构的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动之间存在着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同时当前商业银行信贷结构的"顺周期性"也得以验证。在现阶段中国商业银行信贷结构变化的过程中,不同的贷款期限结构对于产业结构的变动发展存在显著差异,这为现阶段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实践操作提供了更多理论支撑和经验依据。为此,本文最后给出了当前优化商业银行信贷结构的对策。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书涵  黄志刚  林朝颖  徐亚论  
定向降准政策是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常用的结构性货币政策之一,通过商业银行信贷渠道传导,故定向降准政策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和信贷投放方向的影响决定政策实施效果。本文通过对定向降准前后银行信贷总量和信贷分布变化的实证分析,研究政策对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定向降准能有效刺激商业银行增加信贷规模,对城市商业银行的激励作用强于农村商业银行;政策对引导银行信贷资金流向小微企业和农业起到一定作用,但对农业贷款的作用效果优于小微企业贷款;定向降准政策强度越强,对目标领域贷款投放刺激作用越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高玉泽  徐忠  
市场经济转型时期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我国中央银行的信贷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论述了信贷政策的实施依据、与货币政策的关系以及实施信贷政策需要关注的问题等,并对新时期如何提高信贷政策有效性提出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严涣  肖卫国  
在货币政策信贷传导不畅的背景下,本文利用SVAR模型实证检验财政政策对银行信贷的传导渠道。结果显示:税收收入变动可以通过外部融资溢价渠道、抵押品渠道和银行流动性渠道引起银行信贷反向变动;财政支出变动可以通过外部融资溢价渠道和抵押品渠道引起银行信贷同向变动,而通过银行流动性渠道引起银行信贷反向变动。因此,政府应加大财政支出规模和减税降费力度,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同时,需注重财政支出和税收收入两大财政政策工具的协调搭配,促进财政政策与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循环;还要注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银行层面的协调配合,共同把控市场流动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恩慧  许月丽  
本文通过对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存在性、影响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因素和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因素有银行集中度、银行业结构、银行业竞争度和银行规模,随着我国加深金融自由化和银行业对外开放,外资银行的进入促使我国银行业提高资本利用率,学习先进的经营管理技术和对新产品的开发力度,从而疏通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飞  
通过对中国银行业2006-2010年84家银行的数据建立Panel Data模型,本文分析了货币供应量和银行间市场利率对不同类型银行信贷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信贷要显著地受到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而外资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信贷要受到银行间市场利率的显著影响,农村商业银行没有显著地受到这些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另外,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信贷的影响,也与不同类型银行的规模、资本充足性、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特征有关。因此,中央银行在运用不同的货币政策工具时,要综合考虑不同类型的银行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反应。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叶建光  李艳红  
以上市公司披露的银行信贷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产业政策指导对企业贷款利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政策指导中的重点支持类企业和一般支持类企业往往获得了银行贷款的利率优惠,商业银行较好地落实了国家的产业政策;相比于民营企业,与政府有密切关系的国有企业获得了较低的贷款利率,商业银行的信贷决策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所有权金融歧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