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29)
- 2023(5763)
- 2022(5030)
- 2021(4903)
- 2020(4011)
- 2019(9499)
- 2018(9351)
- 2017(19301)
- 2016(10521)
- 2015(11694)
- 2014(11950)
- 2013(11771)
- 2012(11155)
- 2011(10286)
- 2010(10554)
- 2009(10291)
- 2008(10600)
- 2007(9861)
- 2006(9284)
- 2005(8796)
- 学科
- 济(40855)
- 经济(40821)
- 管理(31590)
- 业(29956)
- 企(25348)
- 企业(25348)
- 银(19040)
- 银行(18895)
- 方法(17747)
- 行(17521)
- 制(16846)
- 数学(15433)
- 数学方法(15245)
- 农(12532)
- 融(12464)
- 金融(12463)
- 财(12326)
- 中国(11205)
- 度(10849)
- 制度(10847)
- 业务(10349)
- 贸(10222)
- 贸易(10212)
- 易(10023)
- 策(9215)
- 银行制(8789)
- 业经(8608)
- 务(7605)
- 财务(7586)
- 财务管理(7568)
- 机构
- 大学(150817)
- 学院(149969)
- 济(68231)
- 经济(66698)
- 管理(58079)
- 中国(50137)
- 研究(49375)
- 理学(47593)
- 理学院(47147)
- 管理学(46512)
- 管理学院(46222)
- 财(37873)
- 京(31156)
- 财经(28694)
- 银(28621)
- 银行(27550)
- 经(25945)
- 行(25700)
- 江(25604)
- 中心(25174)
- 科学(25009)
- 所(24676)
- 农(21709)
- 经济学(21517)
- 研究所(21423)
- 财经大学(21400)
- 州(20977)
- 融(20819)
- 金融(20490)
- 北京(20280)
- 基金
- 项目(83154)
- 科学(66103)
- 研究(65322)
- 基金(61285)
- 家(50842)
- 国家(50350)
- 科学基金(43836)
- 社会(41877)
- 社会科(39844)
- 社会科学(39834)
- 省(30670)
- 教育(30598)
- 基金项目(30571)
- 编号(27573)
- 资助(27509)
- 自然(26692)
- 划(26149)
- 自然科(25997)
- 自然科学(25993)
- 自然科学基金(25566)
- 成果(24360)
- 部(19954)
- 课题(19044)
- 性(18378)
- 重点(18169)
- 教育部(17896)
- 人文(17500)
- 发(17191)
- 创(16898)
- 国家社会(16891)
共检索到2577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田祥宇 闫丽瑞
在全球经济复苏脚步放慢、国内经济环境日趋复杂的形势下,分析我国宏观经济的驱动因素、判别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内在联系的重要性凸显。本文基于我国2001年1月-2011年12月的宏观经济金融月度数据,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从内生影响的信贷投放、货币供应、资产价格等角度出发,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研究我国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各变量对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的贡献程度。实证结果表明,信贷渠道、货币渠道、资产价格渠道对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都会产生影响,但资产价格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当局可以考虑未来把资产价格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工具,合理调控资产价格,降低通货膨胀预期,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健...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资产价格 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飞
通过对中国银行业2006-2010年84家银行的数据建立Panel Data模型,本文分析了货币供应量和银行间市场利率对不同类型银行信贷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信贷要显著地受到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而外资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信贷要受到银行间市场利率的显著影响,农村商业银行没有显著地受到这些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另外,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信贷的影响,也与不同类型银行的规模、资本充足性、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特征有关。因此,中央银行在运用不同的货币政策工具时,要综合考虑不同类型的银行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反应。
关键词:
银行异质性 货币政策工具 银行信贷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恩慧 许月丽
本文通过对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存在性、影响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因素和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因素有银行集中度、银行业结构、银行业竞争度和银行规模,随着我国加深金融自由化和银行业对外开放,外资银行的进入促使我国银行业提高资本利用率,学习先进的经营管理技术和对新产品的开发力度,从而疏通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关键词:
外资银行 货币政策 银行信贷渠道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毛泽盛 许艳梅
运用CC-LM模型和我国相关月度数据,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发现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均存在明显影响,且对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影响大于扩张性货币政策。影子银行只是弱化了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效应,但并未从根本上消除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战明华
以金融摩擦条件下修正的状态证实模型为基础,本文首先对银行信贷渠道影响信贷资源在产业间配置的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假说,并利用差异中的差异交叉项模型对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到了如下主要结论:一是银行信贷渠道的强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结构性错配效应,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则显著地放大了这一效应;二是企业的国有属性强化了银行信贷渠道的信贷资源错配效应,但在考虑企业国有属性的条件下,紧缩性货币政策却对这种错配效应没有显著影响。不过尽管如此,由于国有比重在不同产业间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因而,总的来看,经济中国有比重的提高,仍对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信贷资源错配效应具有显著的强化作用。最后,本文从产业结...
关键词:
金融摩擦 银行信贷渠道 结构错配效应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战明华 李帅 罗诚剑
本文以纺织产业为典型案例,分析货币政策通过银行信贷渠道传导对纺织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过银行信贷渠道强化纺织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其实现机制是加速效应改变企业的外部融资边际溢价;在纺织产业链中处在不同层次的企业,货币政策通过银行信贷渠道对于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在制定货币政策过程中,既要关注总量也应关注结构,应考虑对纺织产业等传统产业的市场纠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凯 许承明 施静静
利用我国2002年至2015年的相关数据,结合"CC—LM"模型研究间接调控机制下我国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存在性问题。实证结果表明: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7天加权平均利率可以作为恰当的货币政策代理变量;在央行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过程中,货币政策依旧能够对银行的信贷量产生影响;我国存在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传导渠道。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银行信贷渠道 信贷市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董凯 王国林 吕礼涵 杜修立
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实践、金融市场形态及银行业结构等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围绕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特征、有效性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愈发普遍。目前,探讨新时期中国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特征的相关成果仍需进一步拓展和丰富,这对于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和货币政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TVP—SV—VAR模型,并结合2002年至2019年相关数据探究了新时期间接调控机制下中国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有效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利率冲击能够显著影响银行的存款量、贷款量以及最终产出和通货膨胀,间接调控机制下我国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有效,银行间7天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是有效的货币政策间接调控工具,现阶段的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依旧畅通。本文提出适时转变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重视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传导效果、加强金融监管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战明华 张成瑞 沈娟
本文聚焦了互联网金融发展如何影响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传导机理与传导效果问题。论文利用一个包括企业、家庭和银行的最优决策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影响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微观机理。研究主要得到如下结论:一是总体上互联网金融主要是通过降低金融市场的摩擦来弱化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二是微观机理上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影响,是通过影响银行负债结构、证券市场流动性和企业融资结构实现的。三是实证结果主要支持银行负债结构效应对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产生了显著影响。因参与证券市场规模不大以及金融资源错配与融资结构优化效应的彼此抵消,其他效应的影响不大。研究的政策含义是,货币政策的调整应当具有对金融市场结构的敏感性,而在考虑互联网金融的影响方面,应着重关注互联网金融带来的"鲶鱼效应",而非互联网金融本身的直接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蒋瑛琨 刘艳武 赵振全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向量自回归、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围绕国内外学者争议较多的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对中国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轨的1992年一季度至2004年二季度期间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90年代以后,从对物价和产出最终目标的影响显著性来看,贷款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M2,M1的影响最不显著,这表明,90年代以来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对物价和产出最终目标的影响稳定性来看,M1比较持久和稳定,其次是M2,最后是贷款。由于对最终目标影响稳定的中介变量更易于调控,因此就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而言,M1优于M2,M2优于贷款。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戴金平 金永军 刘斌
本文通过对在单一约束的商业银行利润函数中植入监管当局惩罚函数的静态理论模型的分析得出:监管当局以提高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行为不仅有效地影响了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和风险意识,而且强化了"逆风向行事"的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效应,接着本文对我国1998年以来经历的两次经济波动进行了实证分析,其结论是:1998年以来,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以降低坏账率、提高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行为强化了我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
关键词:
资本监管 银行信贷 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赵涛
2007年以来,针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央行不断加大了金融宏观调控的力度,增强调控的灵活性,货币政策先后经历了稳健、从紧到适度宽松的转变。在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持续推动下,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物价显著回落。然而,货币政策在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同时,但也暴露出一定的局限性。笔者认为,信贷渠道仍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如何调控商业银行信贷行为,放大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已成为当前央行面对的重大课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谢顺红 邵德标 蒋先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饶品贵 姜国华
本文结合企业产权性质,研究货币政策变化对银行信贷与商业信用互动关系的影响,以提供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的微观证据。基于我国特定货币政策环境定义的货币政策紧缩年度虚拟变量和银行家信心指数,本文研究发现,在货币政策紧缩期,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在银行信贷方面受到的冲击更大,但企业以商业信用作为替代银行信贷的融资方式以弥补资金供给缺口。本文的研究证据表明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微观机制在我国是存在的,同时也丰富了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互动关系的研究。理解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微观机制将有助于政策制定者确定更为合适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从而更好地发挥其调节经济发展速度的作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成都分行6市联合调查课题组 张晓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货币政策冲击与银行信贷行为的差异——基于银行信贷渠道理论的一种解释
货币政策、盈余管理与银行信贷融资
宏观审慎监管能否抑制银行信贷顺周期性?——基于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
货币政策立场与银行信贷的异质性反应——基于信贷传导渠道的理论解读与实证检验
信贷供给与经济波动:我国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微观检验
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传导效应分析——基于银行微观竞争水平的视角
货币政策对影子银行和银行信贷影响的非对称效应研究
非对称约束、银行间竞争与货币政策敏感性——基于商业银行信贷渠道的理论与实证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扩张与货币政策传导——基于银行信贷渠道的实证检验
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信贷调控效果的量级差异——基于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