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53)
2023(8298)
2022(7335)
2021(6839)
2020(6095)
2019(14423)
2018(14340)
2017(28387)
2016(15695)
2015(18005)
2014(18641)
2013(18509)
2012(17538)
2011(15732)
2010(15991)
2009(15297)
2008(15563)
2007(14474)
2006(12574)
2005(11566)
作者
(46508)
(38847)
(38657)
(37418)
(24801)
(18713)
(18129)
(15183)
(14822)
(14245)
(13306)
(13054)
(12424)
(12388)
(12376)
(12351)
(11967)
(11474)
(11369)
(11264)
(9807)
(9648)
(9577)
(8946)
(8854)
(8833)
(8809)
(8775)
(7950)
(7761)
学科
(64657)
经济(64595)
(42447)
管理(40099)
方法(33355)
(32042)
企业(32042)
数学(30025)
数学方法(29786)
(21764)
银行(21619)
(20162)
(19556)
中国(18771)
(18448)
(17116)
(15536)
金融(15534)
(12844)
贸易(12834)
地方(12753)
(12713)
(12502)
制度(12494)
(12481)
(11807)
财务(11781)
财务管理(11737)
业经(11540)
农业(11430)
机构
大学(224066)
学院(223468)
(94358)
经济(92180)
管理(83430)
研究(73282)
理学(69592)
理学院(68851)
中国(68274)
管理学(67637)
管理学院(67220)
(48339)
(47627)
科学(43845)
(41940)
(38247)
财经(37477)
中心(37141)
(36935)
研究所(34256)
(33815)
农业(33233)
业大(32763)
经济学(30472)
北京(30343)
(29756)
(29080)
经济学院(27925)
银行(27843)
财经大学(27794)
基金
项目(136795)
科学(105358)
研究(99394)
基金(98148)
(84854)
国家(84146)
科学基金(71083)
社会(61285)
社会科(57982)
社会科学(57962)
(53540)
基金项目(51470)
教育(46575)
自然(45935)
自然科(44836)
自然科学(44821)
(44816)
自然科学基金(44043)
资助(42698)
编号(41485)
成果(34383)
(30920)
重点(30800)
(28762)
课题(28510)
(27659)
科研(26758)
教育部(26445)
(26412)
大学(26314)
期刊
(103209)
经济(103209)
研究(73459)
中国(46057)
(43233)
金融(43233)
(39960)
(36975)
学报(34522)
科学(30268)
管理(28016)
大学(25547)
学学(24057)
农业(22060)
教育(21395)
技术(19800)
财经(19110)
经济研究(16588)
(16173)
业经(15744)
问题(13879)
理论(13289)
(12256)
实践(12156)
(12156)
技术经济(11968)
统计(11793)
(11450)
财会(11302)
(10664)
共检索到354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吴金忠  
本文从经济周期波动理论出发,以L市为例,剖析了银行信贷逆经济周期增长的基本表现,分析了银行信贷逆经济周期增长的原因,揭示了银行信贷逆经济周期增长需要关注的风险,并提出了应对金融风险的对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璐  
银行业的顺周期性既具有内生性,也与现行资本、拨备、公允价值计量政策有关。缓解顺周期性和建立逆周期调整机制,被一致认为是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成为国际监管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关监管当局已在朝着建立资本缓冲、实行前瞻性的拨备制度、改进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修订新资本协议这些方面努力。但银行业内生的顺周期性很难消除,确定合理的资本缓冲技术上非常困难,动态拨备机制的建立尚存争议,当前对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改变也并不能改变经济的实质。因此,增强风险管理能力仍然是永恒的主题,各种逆周期监管工具的设计还应抓紧研究,监管者应提高对经济变化和风险变化的敏感度。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许坤  苏扬  
本文主要考察我国银监会在2013年实施的逆周期资本监管对银行信贷的政策效果,政策前后可以视为一个典型的"准自然实验",构建了双重差分模型(DID)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逆周期资本监管政策的实施,不仅提高了监管压力较大银行的信贷增长,而且还降低了监管压力较大银行的信贷风险。说明了逆周期资本监管政策的逆周期操作效果显著。2逆周期资本监管政策实施后,因逆周期资本监管对风险权重的不同影响,监管压力较大银行在信贷结构中更侧重于抵押贷款、长期贷款和个人贷款。研究结论为我国开展逆周期资本监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谢哲军  
我国法律对银行信贷资产的保护十分明确,但现实的执行情况却比法律规定的要复杂、要困难,以致侵害信贷资产的现象屡屡发生。因此,对银行信贷资产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尤其是对利用企业改制和破产等逃废、悬空银行贷款的手段加以研究,以加强信贷资产的保障,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就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的防治做法律上的初步探讨,以期能促进对信贷资产的保护。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肖飞  史璐寒  
后金融危机时代,银行顺周期性仍然是金融监管的重点,过度的银行顺周期性使金融市场失去了长期均衡,导致经济过度波动,从而引发危机。《巴塞尔协议Ⅲ》提出逆周期监管工具,用于抑制商业银行信贷顺周期性问题;我国在2013年也出台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加强对逆周期的监管。虽然《巴塞尔协议Ⅲ》对商业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性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但是实际效果仍待检验。基于此,围绕商业银行信贷顺周期性的产生、成因及经济后果等方面,系统梳理了银行信贷顺周期性及其逆周期监管的相关研究,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洋  
本文运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构建理论模型,研究了银行信贷顺周期性的根源,从微观的风险偏好视角证明银行在放大经济周期中的角色。之后,选择中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作为样本,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与宏观经济因素之间的交互关系进行分析,表明中国商业银行信贷具有显著的顺周期性,银行自身供给因素在顺周期性中占据主要位置。在此基础上,再次运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构建理论模型,从微观的角度研究了监管当局对资产风险权重和资本充足率进行的逆周期调控对银行信贷风险资产结构的影响,并为监管当局如何进行逆周期调控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金城  李成  
商业银行信贷和资本监管具有顺周期性。银行信贷顺周期性导致经济繁荣时期的贷款扩张和经济衰退时的贷款紧缩。《巴塞尔资本协议Ⅱ》下的资本监管约束,在经济衰退时会促使银行形成信贷萎缩效应,影响和制约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发挥,次贷危机为《巴塞尔资本协议Ⅱ》下的银行风险管理和监管的创新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要减轻顺周期的影响,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需要建立逆周期动态调整的资本监管制度,构建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并协调运用与宏观经济运行相逆的货币政策,协调各宏微观监管部门,完善风险预警体系和银行的激励约束机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晓明  
本文从文献综述、理论探索、实证分析等方面研究了银行信贷与资产价格的顺周期关系,指出银行信贷过度介入股市和房市是资产价格大幅上涨和下跌的主要动因;反之,保持均衡的银行信贷增长率,则能够有效平抑资产价格波动。文章提出反周期信贷政策框架建议,尤其强调了信贷总量规模、均衡信贷增长率、选择性货币信贷政策工具等措施的重要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辛元  
文章基于中国上市银行1998-2013年的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16家中国上市银行信贷行为的周期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中国上市银行的信贷行为表现为阶段顺周期性和阶段逆周期性;银行规模对其周期性也有较大影响,规模较小银行或同一银行在规模较小阶段其信贷的逆周期性更显著。由于当前我国政府对宏观经济及银行行为的干预程度较大,银行监管当局所制定监管政策的针对性及有效性将受到很大削弱,因此文章建议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与银行的监管政策必须相互协调,这是未来防范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促进中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保持中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露洋  廖琪  
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2006~2012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资本金机制与贷款损失准备金机制对信贷风险的控制效应。研究发现,资本金机制具有良好的平滑信贷增长、降低商业银行风险偏好和减少信贷风险累积的逆周期效应;贷款损失准备金机制能较好地抑制商业银行信贷过度增长,其对信贷风险也具有跨周期的"以丰补歉"效应,但其对信贷风险的抵补具有一定的时滞。两大机制的结合对商业银行信贷起到了内置稳定器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弱化商业银行的顺周期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吕永刚  
进入后危机时代,中国要科学把握新兴产业成长规律,有效识别和防范其成长风险,推动新兴产业实现健康快速发展。当前,中国新兴产业成长风险主要表现为:主导技术不成熟;市场风险不确定;低端产能与虚假产能双过剩;产业价值链低端以及政府干预失当风险。风险防范的对策是:遵循产业发展规律,构筑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兴产业成长动态演化路径;采用创新风险管理策略,构建新兴产业风险规避与分散机制;推进产业链有效整合与延伸,提升新兴产业链协同发展能力;提升总量与优化结构并举,着力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市场需求。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育峰  李仲飞  周潮  
银行业是典型的亲周期性行业,这种亲周期性必然导致宏观经济的波动传导到银行业,引起银行业信用风险水平的变化。我们采用时域和频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银行信用风险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长短期存在非一致性,短期内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有利于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下降,而中长期内经济增长反而会导致银行信用风险水平的提高,我们认为这是伴随经济增长的信贷过度增长累积的系统性风险的滞后效应。因此,我们建议我国应该启动实施Basel III提出的逆周期资本缓冲政策,一方面可以保证金融机构在经济下行期稳定的信贷供给,另一方面可以防止经济上行期信贷过快增长累积系统性风险,从而减弱银行业的亲周期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课题组  戴春林  刘任捷  苏敬工  丁玉岚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转化、我国经济进入下行周期的大背景下,对经济周期中的银行信贷经营行为进行重点研究已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运用经济金融周期理论、不完全资本市场理论等,在深入分析经济周期与信贷经营关系的基础上,总结了经济周期对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的影响,并从信贷发展战略、信贷经营机制、信贷风险管理、信贷经营模式创新及信贷经营资源配置等方面,提出了应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对策建议,旨在进一步增强我国商业银行整体经营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国际一流金融企业。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润平  聂广礼  
本文以浙江省6 381家县域中小企业银行信贷数据为样本,分析中小企业生命周期与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关系,检验中小企业生命周期对信贷资产质量影响的传导机制。结果表明:处于不同生命周期中小企业的信贷资产质量从高到低的次序为成熟期、成立期、衰退期和成长期;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通过直接嵌入和间接嵌入两条路径影响信贷资产质量,其中,信用评级为间接路径的传导变量。因此,应强化生命周期的间接嵌入作用,做好中小企业信贷风险预警;建立中小企业信息数据库;建立基于生命周期的中小企业信贷资产管理长效机制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邓健  张玉新  
基于中国106家商业银行1998~2014年的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利用动态面板系统广义矩方法,本文分析了国有股权如何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周期性特征。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增速与宏观经济波动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这种逆周期性与银行的国有持股比例高度正相关,而银行资产负债表渠道的影响相对较小。另外银行信贷的逆周期性在经济紧缩期内表现更为明显,说明银行信贷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渠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