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54)
- 2023(19533)
- 2022(16974)
- 2021(15824)
- 2020(13548)
- 2019(31389)
- 2018(31015)
- 2017(60170)
- 2016(32522)
- 2015(37088)
- 2014(37231)
- 2013(36910)
- 2012(34358)
- 2011(31023)
- 2010(30970)
- 2009(29265)
- 2008(28861)
- 2007(25894)
- 2006(22919)
- 2005(20555)
- 学科
- 济(142606)
- 经济(142454)
- 管理(92845)
- 业(90161)
- 企(73958)
- 企业(73958)
- 方法(63961)
- 数学(55770)
- 数学方法(55033)
- 中国(36030)
- 财(35665)
- 农(34416)
- 学(32132)
- 制(30072)
- 地方(29074)
- 业经(28913)
- 银(28233)
- 银行(28085)
- 行(26541)
- 贸(24164)
- 贸易(24146)
- 融(23932)
- 金融(23928)
- 易(23343)
- 农业(23256)
- 务(23073)
- 财务(22986)
- 财务管理(22932)
- 理论(22335)
- 企业财务(21737)
- 机构
- 大学(474867)
- 学院(471103)
- 济(192779)
- 经济(188516)
- 管理(181928)
- 研究(162027)
- 理学(156301)
- 理学院(154507)
- 管理学(151389)
- 管理学院(150567)
- 中国(128583)
- 科学(101774)
- 京(101467)
- 财(89941)
- 农(84350)
- 所(83682)
- 研究所(76268)
- 中心(74597)
- 业大(73106)
- 财经(71564)
- 江(70910)
- 农业(66590)
- 经(64829)
- 北京(64305)
- 范(59857)
- 师范(59171)
- 经济学(58856)
- 院(58168)
- 州(57295)
- 财经大学(53149)
- 基金
- 项目(315136)
- 科学(245426)
- 基金(228676)
- 研究(222793)
- 家(201154)
- 国家(199525)
- 科学基金(169869)
- 社会(139414)
- 社会科(131986)
- 社会科学(131949)
- 省(122834)
- 基金项目(120414)
- 自然(113351)
- 自然科(110708)
- 自然科学(110673)
- 自然科学基金(108687)
- 划(103766)
- 教育(102635)
- 资助(96807)
- 编号(89545)
- 成果(72840)
- 重点(70826)
- 部(69077)
- 发(66380)
- 创(64148)
- 课题(61929)
- 科研(61368)
- 创新(59993)
- 教育部(58630)
- 计划(58512)
- 期刊
- 济(212501)
- 经济(212501)
- 研究(142536)
- 中国(90457)
- 学报(80879)
- 农(75122)
- 科学(71908)
- 财(70463)
- 管理(66367)
- 大学(60285)
- 学学(57150)
- 融(55133)
- 金融(55133)
- 农业(49753)
- 教育(45172)
- 技术(40888)
- 财经(35975)
- 经济研究(34576)
- 业经(32083)
- 经(30719)
- 问题(27039)
- 业(25865)
- 技术经济(24319)
- 统计(24275)
- 理论(23378)
- 版(22926)
- 图书(22592)
- 策(21355)
- 贸(21186)
- 科技(21149)
共检索到7091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育峰 李仲飞 周潮
银行业是典型的亲周期性行业,这种亲周期性必然导致宏观经济的波动传导到银行业,引起银行业信用风险水平的变化。我们采用时域和频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银行信用风险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长短期存在非一致性,短期内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有利于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下降,而中长期内经济增长反而会导致银行信用风险水平的提高,我们认为这是伴随经济增长的信贷过度增长累积的系统性风险的滞后效应。因此,我们建议我国应该启动实施Basel III提出的逆周期资本缓冲政策,一方面可以保证金融机构在经济下行期稳定的信贷供给,另一方面可以防止经济上行期信贷过快增长累积系统性风险,从而减弱银行业的亲周期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谢清河
当前受美国次贷危机等一系列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中国银行业正面对中国经济伴随全球经济进入下行周期的挑战。针对经济增长下行周期中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相应的对策建议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符合现代商业银行发展规律的经营管理理念;尽快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坚持稳定的信贷投放并保持适度的灵活性,实现银行和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健全和完善金融监管机制,促进商业银行的稳健发展;加快金融生态建设,为商业银行稳健持续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
金融经济周期 银行风险 信贷环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孟卫东 孙广绪
本文使用国内14家上市银行2002-2012年的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利用单步系统GMM估计法,研究了经济周期和监管变化对银行资本缓冲、风险和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我国银行资本缓冲与经济周期呈现正相关关系。资本监管的变化使得银行资本缓冲呈现出更强的逆周期性;(2)我国银行风险的周期效应不明显,监管变化显著影响银行风险;(3)我国银行绩效的周期效应不明显,资本监管的变化对绩效影响不显著;(4)资本缓冲会显著增加银行的绩效,而其对银行风险影响不明显。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孟卫东 王祥
本文以我国16家上市银行2002至2012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单步系统GMM估计,对上市银行经济周期和收入多元化对资本缓冲和银行风险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关键词:
资本缓冲 经济周期 风险 收入多元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贾文学
近年来,很多经济现象及研究都表明商业银行在信贷活动中带有明显的亲周期性(Procyclicality)。具体表现为,商业银行在经济开始出现疲软的时候由于更多的考虑到信用贷款的偿付可能,更加倾向于紧缩其信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树生 王文峰
《巴塞尔协议Ⅲ》要求各国监管当局制定逆周期缓冲资本监管框架,并根据需要计提逆周期缓冲资本,以保护银行业免受信贷过度投放导致的潜在损失。本文选取1994~2013年中国经济金融数据对逆周期缓冲资本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逆周期缓冲资本机制在中国金融监管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可行性。由此,本文提出完善逆周期监管指标体系以及制定逆周期监管政策和工具的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崔婕 沈沛龙
本文使用中国银行业2004~2013年季度数据验证信贷/GDP指标是否能运用于中国银行业计提逆周期资本缓冲。结果表明,构建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的指标信贷/GDP比值在样本期内的波动与中国银行业信贷波动情况基本一致,该指标可以充分反映此期间信贷波动的实际情况。信贷/GDP与其长期趋势偏离度(GAP)是预测中国银行业危机的有效指标。建立多元化逆周期资本监管机制,必须缓解最低资本要求的顺周期性,构建前瞻性的损失准备金计提制度,实行配套的宏观经济政策,即监管部门的逆周期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协调。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黄宪 熊启跃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如何通过资本充足率监管缓释银行信贷行为的亲周期效应、增强银行业在经济周期波动中的稳健性成为理论界和学术界高度关注的议题。本文对宏观经济波动下银行资本缓冲的调整行为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采用1998~2011年全球100个国家1708家商业银行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商业银行不具备逆周期调节资本缓冲的行为特征,其资本缓冲与宏观经济波动呈现负向变动关系;第二,银行资产风险承担水平在经济上行(下行)周期的提高(降低),是造成资本缓冲呈现亲周期
关键词:
资本缓冲 宏观经济波动 逆周期调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柯孔林 冯宗宪 陈伟平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引起了人们对银行资本缓冲经济周期行为更为广泛的关注。本文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银行资本缓冲与经济周期及相关决定性因素的关系进行估计。研究结果表明,2002—2009年,中国上市银行资本缓冲具有逆周期行为,该特征并未因商业银行产权性质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其主要来源于银行资本金及风险加权资产与经济周期之间显著相关性的共同作用,政府注资、上市融资等资本补充渠道是短期内提高银行资本缓冲的重要外源途径,建立市场化的长效资本金补充机制、确定适度的资本缓冲区间是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的重点议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蒋海 罗贵君 朱滔
最优资本缓冲的持有或计提,是商业银行降低经营成本、有效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因而其周期性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16家上市银行为研究样本,采用1998年至2011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对商业银行资本缓冲的周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上市银行的资本缓冲具有显著的逆周期性,《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实施和货币当局的逆周期货币政策强化了资本缓冲的逆周期性特征。
关键词:
资本缓冲 逆周期 GMM估计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楠 陈暮紫 陈敏
本文通过趋势外推法、VAR方法、ARIMA模型对信贷余额/GDP进行了估计,并预测信贷余额/GDP及其与长期趋势的偏离度等相关经济指标,基于预测结果外推12个月后的逆周期资本数额。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法不仅对商业银行逆周期资本的长期设置估计精度较高,且可以对2011年出现的逆周期资本由增加到释放的拐点给出前瞻性判断。该方法可为银行信贷投放和管理、监管机构逆周期资本操作提供借鉴。信贷余额/GDP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大小,可以作为中国逆周期资本计提的主要参考指标。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曼斯·爵蒙 克罗多·布睿 兰诺德·甘白科特 甘布利·杰米 卡罗斯·恰特 胡妍斌
本文提供了设计反周期资本缓冲的一些经验教训和方法选择,主要贡献在于分析了用于指引资本缓冲建立和释放的条件变量。不同反周期资本措施的主要区别在于条件变量是银行特定的还是系统性的,前种方法对特定构成要素的数量要求巨大,相比之下系统性的方法更具优势。作为资本缓冲增加进度和规模信号的最佳变量未必是指引资本缓冲释放时机和程度的最佳变量。信贷/GDP比率是指引建立阶段开始的最好变量,总损失的某种衡量,与信贷条件指标一起,可以很好地发出释放资本的信号。不过,现阶段设计完全以规则为基础的机制不太可能,不同程度的主观判断不可避免。此外,本文还认为,减少最低资本要求的敏感性是可靠的反周期缓冲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关键词:
金融稳定 顺周期性 反周期资本缓冲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翟光宇 刘萌萌
从《巴塞尔协议Ⅲ》设立逆周期资本缓冲的原因出发,分析了逆周期资本缓冲计提的参考指标GAP。在论述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计算了我国2005—2014年34个季度数据的GAP,并将其与上证所A股平均市盈率、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相对比,结果显示GAP在我国有一定的适用性。实证分析了我国上市银行资本缓冲的周期性,结论表明我国上市银行的资本缓冲在样本期内具有显著的顺周期性。股份制银行和三家城商行资本缓冲的顺周期性更为显著,国有银行更依赖于次级债和贷款损失准备对资本缓冲进行调整。根据研究结论,认为我国监管当局应加快出台明确的逆周期资本缓冲的建立机制。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徐岩岩 赵正龙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是否存在亲周期性特征,银行内部评级模型如何反映经济周期对违约风险的影响,这些问题一直是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难点问题。本文通过BP滤波法剥离出交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周期性波动项与GDP产出缺口,研究表明二者之间存在同步的负相关性,即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具备亲周期性。对此,本文结合业界经验与内部评级实践,提出了在内部评级模型中反映亲周期特征的操作方法,一是在主标度中引入调整因子,二是直接在内部评级模型中引入宏观经济指标,期望对国内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建设和完善提供借鉴。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唐安宝 解鹏 李星敏 何凌云
对宏观经济波动下中国银行业资本缓冲与信贷风险周期性行为特征进行理论分析,基于此提出研究假设,进而利用2004~2012年中国16家上市银行的年度面板数据构建联立方程对该问题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中国上市银行资本缓冲、信贷风险与经济周期正相关;(2)在经济上行期和经济下行期,经济周期均对资本缓冲有正向影响,而经济周期对信贷风险的影响是非对称的,在经济上行期为正向影响,在经济下行期为负向影响;(3)银行资本金与经济周期正相关,加权风险资产与经济周期负相关,这种变动特征强化了资本缓冲的逆周期性。
关键词:
资本缓冲 信贷风险 经济周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