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46)
- 2023(7525)
- 2022(6227)
- 2021(5639)
- 2020(4391)
- 2019(10142)
- 2018(9870)
- 2017(19400)
- 2016(10171)
- 2015(11630)
- 2014(11837)
- 2013(11787)
- 2012(11417)
- 2011(10611)
- 2010(10741)
- 2009(10101)
- 2008(10221)
- 2007(9517)
- 2006(9008)
- 2005(8766)
- 学科
- 济(51476)
- 经济(51436)
- 管理(27944)
- 业(27604)
- 企(21300)
- 企业(21300)
- 银(20411)
- 银行(20266)
- 行(19063)
- 中国(17812)
- 地方(17049)
- 制(16047)
- 方法(15673)
- 融(14843)
- 金融(14843)
- 农(13472)
- 数学(13219)
- 数学方法(13133)
- 业经(12919)
- 度(10440)
- 制度(10438)
- 业务(10356)
- 财(10119)
- 地方经济(9609)
- 发(9276)
- 农业(9154)
- 银行制(8897)
- 贸(8677)
- 贸易(8660)
- 学(8280)
- 机构
- 学院(151472)
- 大学(151038)
- 济(66158)
- 经济(64689)
- 管理(57316)
- 研究(56264)
- 中国(51773)
- 理学(46143)
- 理学院(45618)
- 管理学(45068)
- 管理学院(44760)
- 京(34020)
- 财(33218)
- 科学(30980)
- 所(28714)
- 中心(27319)
- 江(25495)
- 农(25332)
- 研究所(25240)
- 财经(25159)
- 银(24923)
- 银行(23873)
- 经(22653)
- 北京(22473)
- 行(22229)
- 州(21769)
- 范(20546)
- 经济学(20400)
- 师范(20352)
- 院(19634)
- 基金
- 项目(88247)
- 科学(69503)
- 研究(67777)
- 基金(62871)
- 家(53472)
- 国家(52984)
- 科学基金(45689)
- 社会(42980)
- 社会科(40850)
- 社会科学(40840)
- 省(34495)
- 基金项目(32401)
- 教育(29772)
- 编号(28715)
- 划(28577)
- 自然(27512)
- 自然科(26879)
- 自然科学(26876)
- 自然科学基金(26406)
- 资助(26345)
- 发(24863)
- 成果(24685)
- 发展(20445)
- 展(20084)
- 课题(19595)
- 重点(19595)
- 部(19057)
- 创(18002)
- 项目编号(17978)
- 国家社会(17678)
共检索到2684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聂万良 解翔
银行信息非对称与市场开发聂万良解翔所谓信息非对称,是指参与市场交易的一方无法观察到或无法获知另一方的完全信息时所出现的非对称情况。正是因为银行在信贷管理过程中无法或不完全获知包括滞后获知贷款客户的真实信息(如项目盲目上马、自有资金不实、管理者素质不适...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段小波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银行信贷段小波一、非对称信息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交易中,当交易双方获得某一事件的真实信息的程度存在差异时,或者说,当交易一方知道得比另一方多时,交易双方就存在非对称信息,或者说,交易双方的信息是不对称的。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程婵娟
随着金融国际化浪潮的到来 ,一方面 ,金融交易的规模急剧增大 ,另一方面金融交易结构复杂化 ,使金融活动的透明度降低 ,风险加大。同时对金融监管当局准确及时把握相关信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金融市场又存在非对称信息。本文的研究正是围绕如何降低非对称信息风险、提高中央银行非现场监管效率这一问题展开的。
关键词:
非对称信息 非现场监管 效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志华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银行信贷风险的识别与控制王志华引言银行是经营货币资产、接受信用的特殊经济机构。商业银行以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为经营目标,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和自我约束的经营原则。我国所颁布的《商业银行法》标志着国内除中国人民银行以外的其...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蓝虹 穆争社
本文以金融产权的特征与非对称信息的相互作用所造成的金融市场的萎缩为逻辑起点,说明了金融市场萎缩对商业银行、投资者以及社会(政府)利益的损害,阐述了信息劣势方借助信息甄别行为,强制商业银行进行信息披露,消除非对称信息,消灭金融市场萎缩现象的问题。指出,由于投资者信息甄别行为的规模不经济以及外部性问题,致使强制商业银行进行信息披露的主体是政府而非投资者;提出了商业银行强制性信息披露的目标是形成对商业银行的分离均衡,遵循的原则是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以此为基础,论证了商业银行强制性信息披露的边界。
关键词:
非对称信息 强制性信息披露 分离均衡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徐海宁
世博会的市场定位是主要用于高新技术产品展览与交易一种市场形式,也是参展各国展示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场所。世博会的经济功能是在非对称信息的市场博弈中,实现高新技术产品的信号传递和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因而是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世博会的政府举办与财政担保更是增强了其声誉效应,这同时具有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双重作用。世博会是中国联接世界市场的直通车。市场是资本的土壤,是财富的天堂。中国能够在把握这一历史机遇中与世界共享财富的辉煌。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志刚
一、我国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现状我国1984年首先开办个人住房贷款,1998年以来随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已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从2002年以来,居民个人购房贷款余额直线上升,至2006年底,居民个人购房贷款余额2.25万亿元,比年初增加3300亿元。目前,上海市在房价大幅下跌之后,已经出现个人购房贷款集体违约的情况。上海市2005年末个人住房贷款出现连续3个月以上违约户数达7869户,同比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毛泽盛 许艳梅
运用CC-LM模型和我国相关月度数据,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发现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均存在明显影响,且对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影响大于扩张性货币政策。影子银行只是弱化了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效应,但并未从根本上消除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秀林 穆争社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杜晓蓉 黄忠强 王燕娜
一、研究现状自从2000年以来,中国开始快速积累外汇储备,目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经跃居全球首位。以预防动机模型、缓冲库存模型等为基础的传统储备需求理论已经无法解释中国超常规模的外汇储备积累。从本质上看,一国外汇储备增长与该国国际收支顺差有密切关系。就此看来,中国外汇储备是长期"双顺差"的结果。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朱晋娴 刘阳
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以存贷差收入为主的传统盈利模式受到了极大挑战。各银行通过发展非利息收入调整收入结构,实现多元化经营。文章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7—2015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银行改变收入结构增加非利息收入能够显著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但对国有大型上市商业银行与全国性股份上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相反。因此,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开展非利息收入应充分考虑自身情况,增强风险意识。
关键词:
收入结构变动 银行风险 上市商业银行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冯学锋
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银行并购市场上,信息不对称可能会导致并购银行放弃了优质银行而并购了低质量的银行,或者付出比实际价值更高的成本并购了目标银行。二者都加大了银行并购的成本,影响并购效果。设立最优契约,甄别质量高低银行,同时针对经营层拥有的私人信息,股东从监督和激励两个方面诱导经营层的行为与股东利益一致,是解决银行并购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并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