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84)
2023(7894)
2022(6505)
2021(5844)
2020(5031)
2019(11161)
2018(10817)
2017(20726)
2016(11130)
2015(12448)
2014(12600)
2013(11960)
2012(11137)
2011(9760)
2010(10102)
2009(9826)
2008(9160)
2007(8406)
2006(7525)
2005(7098)
作者
(31615)
(26002)
(25429)
(24721)
(16310)
(12338)
(11883)
(10154)
(9800)
(9475)
(8930)
(8900)
(8472)
(8313)
(8177)
(8053)
(7688)
(7548)
(7325)
(7185)
(6511)
(6397)
(6192)
(5946)
(5945)
(5887)
(5822)
(5676)
(5314)
(5167)
学科
(38843)
经济(38794)
管理(33952)
(33743)
银行(33598)
(31990)
(31563)
(30006)
金融(29999)
(28001)
企业(28001)
(21162)
中国(18887)
(17646)
方法(15970)
数学(14126)
数学方法(14009)
(13298)
财务(13263)
财务管理(13241)
企业财务(12740)
(12395)
制度(12389)
中国金融(11904)
业务(11783)
(11328)
银行制(10260)
地方(9637)
(9558)
业经(9281)
机构
学院(144534)
大学(143853)
(60052)
经济(58517)
中国(53512)
管理(51603)
研究(49788)
理学(42199)
理学院(41786)
管理学(41098)
管理学院(40861)
(34612)
(31238)
(30748)
银行(30052)
(27990)
科学(27870)
(27247)
中心(26860)
财经(26240)
(25175)
(23768)
(23734)
(23314)
金融(22875)
研究所(22486)
农业(21551)
业大(20368)
(20120)
人民(20075)
基金
项目(91482)
科学(71048)
研究(67403)
基金(65749)
(57213)
国家(56702)
科学基金(48330)
社会(42588)
社会科(40525)
社会科学(40516)
(36853)
基金项目(34146)
教育(30693)
自然(30478)
(30273)
自然科(29737)
自然科学(29728)
自然科学基金(29206)
资助(27666)
编号(26967)
成果(22841)
重点(21144)
(19973)
(19538)
(19509)
课题(19507)
(18438)
创新(18376)
国家社会(17734)
科研(17633)
期刊
(65257)
经济(65257)
研究(49611)
(47572)
金融(47572)
中国(34414)
(30367)
(24241)
学报(23843)
科学(20033)
管理(19600)
大学(18158)
学学(17472)
教育(14643)
财经(14059)
农业(13679)
(11910)
技术(11491)
经济研究(11266)
业经(9566)
理论(8884)
财会(8739)
实践(8037)
(8037)
会计(7922)
问题(7865)
农村(7190)
(7190)
中国金融(7178)
(7168)
共检索到2461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巴曙松  
近年来,商业银行体系存在的不良资产问题开始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即使是在传统的“一逾两呆”(逾期、呆滞、呆帐)统计体系中,商业银行体系的不良资产比率也相当高;如果1999年按预定计划实行新的、与国际接轨的五级风险资产分类办法,商业银行体系的不良资产比...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韩良  董越  
本文对银行不良资产的估价问题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尝试建立了银行不良资产的估价体系。本文首先提出了对银行不良资产估价应该具备的制度环境;在对不良资产的特点和估价对象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银行不良资产的价值是由不良资产的基础价值和期权价值两部分组成的结论。针对不良资产的基础价值的估价问题,本文系统构建了模拟清算价格的评估方法。对于不良资产的期权价值问题,本文在提出不良资产的期权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了实物期权定价方法的分析框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迈耶·J·戈登  李曜  
本文针对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是否会对中国金融体系构成威胁的问题,提出了如下观点: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主要是政策性贷款,是在经济体制转型中逐渐形成的,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制度原因;不良贷款的处置损失将在未来由国家财政、中央银行和国有银行之间分担,未来分担损失降低了对当前金融体系的冲击;在对中日两国银行不良贷款处置问题进行比较后,发现中国由于拥有国家政府担任主导者和终极责任承担者的角色,与日本相比,中国不良资产的处置进程迅速并且前景甚佳;随着中国的经济改革进程,中国人民的财富安全性和经济安全性在不断提高,这将有助于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和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孔仙娥  
2007年下半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宏观经济与银行不良资产之间的内在联系被银行业普遍关注。在我国经济进入下行周期的大背景下,对银行新增不良资产进行重点研究显得十分迫切。本文在研究宏观经济波动与银行信贷经营的关系,分析宏观经济波动对不良资产影响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止信贷资产质量大幅波动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曹军新  熊海斌  邱家明  
当前金融业巨额不良资产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掣肘,地方金融不良资产处置问题也列入议事日程。本文运用金融改革协调配套推进论,基于构建金融不良资产处置体系的整体目标,回顾其历史发展的五个阶段与宏观演进,分析金融不良资产处置体系构建中由于金融整体改革缺位等因素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和障碍,进而提出以处理好五大关系为核心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晓峰  
一、八十年代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变化,加大了宏观金融调控的难度 80年代以来,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宏观金融调控日益困难:(1)财政性存款与银行自有资金的比重大幅度下降,财政性存款从1978年占全部资金来源的18.4%,下降到1985年的17.2%,再下降到1991年的6.7%,同期银行自有资金比率下跌15.4个百分点.这无疑加重了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难度,(2)城镇储蓄存款的比重大幅度上升,由1978年的8.2%上升到1991年的33.9%.虽然1992年居民存款增长幅度比前几年有所下降,但预计仍将增加25%左右.如果从存款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敬文  
我国设立信达、长城、华融、东方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是面向21世纪的金融体制改革与国企改革的重要战略举措。资产管理公司及类似的机构在国际上并不鲜见,韩国、美国、马来西亚等国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应当指出,资产管理公司应在市场化、阶段性、相对独立的基础上运作;对银行不良资产的剥离应分步进行,剥离不良贷款的资金应主要通过金融创新来取得,通过杠杆收购实现不良资产的转让;不良资产处置的主要方向是债转股、证券化与灵活出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肖冰  
一.我国现行的宏观金融调控体系 我国现行的宏观金融调控体系可概括为三个组成部分,即:计划制定、资金分配、调控手段。 所谓计划制定,指的是人民银行总行每年制定年度性信贷计划。该计划的制定是根据国家计委下达的指令性计划,再根据经济增长率和物价上涨因素以及其因素影响(比如货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家鑫  
近几年来,多次出现货币信贷投放失控,之后紧急压缩,强化宏观控制。尤其是去年八月以后抽紧银根,限时压缩超规模贷款;人民银行直接从专业银行存款帐户扣收临时借款,专业银行于是强压企业贷款,采取只收不放的非常措施。这是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稳定金融的大局所必需。。无庸讳言,这样做的结果,使金融和经济的正常运行受到一定影响,不少基层行所面临开不了门的困境。影响之大,处境之难,是江西等不少省任何一年所没有的。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黄燕君  郑小胡  
分析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经实证研究得出:由于银行存在巨额不良资产,产生了提高银行贷款利率、扩大存贷利差、转嫁银行损失、冲击货币政策、影响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等方面的金融抑制效应;可以通过发放国企与非国企合作投资项目贷款的方式来降低银行不良资产增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锡良  罗得志  
文章旨在研究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根源。全文立论的基点在于 :不良资产是在以银行垄断为起点的信用体系逆向演进过程中形成的 ,有深刻的制度性原因。通过严密的逻辑推演 ,文章指出我国银行不良债权的信用、金融层面的根源在于 :银行垄断下的信用抑制与风险转嫁 ;信贷交易的内部性上升。就银行业的发展而言 ,只有真正的多元化的、以交易为核心的金融过程才能产生优化资源配置且优化风险配置的稳定力。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尹矣  高尚华  
本次次贷危机给美国金融业留下了巨额不良资产,但在政府的积极支持下,美国各大金融机构在管理和处置不良资产方面形成了独具特点的管理理念和处置模式。本文通过对美国大型金融机构管理和处置不良资产的理念、模式、体制机制、方式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国内商业银行实际,提出了不良资产处置管理的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磊  
不良资产处置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核心。我国已经成立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 C)集中处置不良资产,银行也积极进行资产保全,但由于种种原因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率并不令人满意。今后可以采取多元化方式处置不良资产,提高处置效率。AM C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市场化运作机制,实现处置方式商业化;国有商业银行要积极进行产权改革,并完善银行自主性处置不良资产的机制;国家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建设,加强宏观调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