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65)
2023(16711)
2022(14413)
2021(13686)
2020(11537)
2019(26418)
2018(26312)
2017(50433)
2016(28128)
2015(31467)
2014(31546)
2013(30929)
2012(28687)
2011(25664)
2010(26005)
2009(23767)
2008(23745)
2007(21487)
2006(19164)
2005(17384)
作者
(82221)
(68158)
(67710)
(64839)
(43652)
(32607)
(30971)
(26621)
(25983)
(24852)
(23370)
(23184)
(22076)
(21961)
(21614)
(21032)
(20398)
(20271)
(19795)
(19554)
(17189)
(17050)
(16739)
(15627)
(15421)
(15317)
(15183)
(15092)
(13887)
(13642)
学科
(101970)
经济(101844)
管理(85875)
(79179)
(67952)
企业(67952)
方法(45074)
数学(37911)
数学方法(37403)
(31454)
中国(28807)
(28425)
(28161)
(25701)
(25575)
银行(25428)
(23981)
业经(23754)
地方(21633)
(20314)
财务(20224)
财务管理(20181)
(19729)
金融(19721)
理论(19477)
企业财务(19214)
(18363)
农业(18350)
(18161)
贸易(18144)
机构
大学(389941)
学院(388665)
管理(152919)
(149725)
经济(146001)
研究(134807)
理学(129467)
理学院(127903)
管理学(125703)
管理学院(124935)
中国(106935)
(84870)
科学(84740)
(74881)
(69309)
(67305)
研究所(63037)
中心(62141)
(61171)
业大(58337)
财经(57921)
北京(53818)
农业(52821)
(52595)
(51873)
师范(51299)
(49465)
(49371)
经济学(43616)
财经大学(43070)
基金
项目(259260)
科学(202620)
研究(188141)
基金(186588)
(163882)
国家(162483)
科学基金(138228)
社会(115167)
社会科(109007)
社会科学(108976)
(101298)
基金项目(98487)
自然(91874)
自然科(89687)
自然科学(89663)
自然科学基金(88063)
教育(86910)
(86133)
资助(77701)
编号(76998)
成果(64072)
重点(58571)
(56817)
(54797)
课题(54293)
(53172)
科研(49789)
创新(49618)
教育部(48140)
大学(47729)
期刊
(170122)
经济(170122)
研究(119181)
中国(80372)
学报(64886)
(60166)
管理(59617)
科学(59245)
(58738)
大学(48345)
(47576)
金融(47576)
教育(46179)
学学(45439)
农业(39862)
技术(33284)
财经(28519)
业经(27249)
经济研究(26076)
(24320)
(22239)
问题(21443)
图书(20744)
理论(19334)
(18547)
科技(18442)
现代(18154)
技术经济(18084)
实践(17660)
(17660)
共检索到5972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崔晓芙  
通过对流动性概念、流动性管理理论进行梳理,然后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结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不同类型机构、不同金融工具之间、金融市场内部及不同时点上的流动性差异较大。对我国央行流动性管理有效性进行的实证检验显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净投放、贷款基准利率对超额存款准备金率都有很好的调节效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基准利率对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的影响也符合预期。最后,从加强流动性预期管理等方面对我国流动性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买建国  
流动性管理历来被商业银行视为金融风险管理的重点。商业银行要在保证一定的盈利水平下,对资产与负债结构进行有效地匹配,防范流动性风险,避免由于银行资产与负债非预期变化产生的流动性问题,使银行面临支付困难或流动性过剩压力。在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一直是金融界讨论的热点话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货币信贷处中国人民银行宜昌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易寿生  马骏  孔迅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外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剧烈变化,尤其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的影响,我国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也呈现较大的波动性,但银行流动性过剩的总体格局仍然没有改变。如何有效解决银行流动性问题,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而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是央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以湖北宜昌市为样本,对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需求变动的特点、央行政策工具的实施效应,以及央行流动性调控的局限性和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就当前加强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监测与调控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道万  
目前,流动性过剩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这一现象在我国近年来表现尤为突出,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资产价格泡沫,都与流动性过剩有关。对于流动性过剩现象及风险,必须要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和认识,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管理方案。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郭少明  陈东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经济和金融运行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流动性过剩",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商业银行存贷比持续下降、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增速差距拉大以及商业银行持有的央行负债比重不断上升。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经济及金融形势来看,我国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短期内难以缓解。持续的流动性过剩压力导致商业银行面临更为复杂的市场经营风险,陷入多重挤压的盈利和两难选择等经营困境。从现实来看,利率(货币市场收益率)的变动直接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从预期看,一轮新的升息周期即将来临,利率市场化迫在眉睫,我国商业银行越来越多地暴露在了利率风险之下。然而,在持续8年的降息周期中,我...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金钊  王玲  王茜  
本文从银行的目标比率视角出发,探究中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效率和模式,以及不同流动性充裕程度和不同所有制银行的异质性。研究发现,中国商业银行会围绕目标流动性比率调整流动性结构;中国商业银行倾向于减少短期和易受冲击的负债,增加长期稳定的负债和资产;不同所有制银行的管理模式并不相同,主要是由于市场竞争力、融资渠道、融资成本和投资多元化程度存在差异。上述结果表明,中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效率有所提升,但还存在融资和投资渠道单一、过度依赖传统流动性工具等问题。本研究为探讨中国微观银行行为提供了新的证据和视角,为当下中国流动性监管改革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崎  
影子银行是一种行使传统银行功能,但运作模式完全不同于传统银行的融资方式。影子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以证券化的方式创造流动性,这是一种广义的、内生于金融市场内部的流动性扩张,在过去几年导致整个社会可贷资金总量的快速增加。影子银行提供的流动性对市场变化的敏感性较高,容易在短期内出现从流动性过剩到流动性紧缩的转变,造成宏观经济的不稳定。因此,一国政策当局应加强对影子银行体系所创造的流动性的管理,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陆磊  
中国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影响当前货币政策的重要冲击因素。造成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在于短期的银行上市筹资因素、中期的人民币升值因素和长期的高储蓄率因素。流动性过剩导致了低利率和信贷投放高涨,价格指数间的传递关系被屏蔽,将可能造成中国经济面临“投资膨胀-通货紧缩”压力。文章提出,有必要在承认高储蓄率和国际收支失衡的前提下,通过综合性的货币政策组合全面治理流动性过剩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夏红芳  
从2003年开始,我国银行体系就已出现广义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存贷差比例加大及贷款增长过快等流动性过剩现象。近5年来,尽管宏观调控措施和力度丝毫没有减弱,但流动性过剩问题仍然没有得到缓解。2008年1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1.78万亿元,同比增长18.94%,增幅比上年末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田代臣  王东刚  
造成当前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因素很多,本文以广西为实证,从研究国库资金的运行规律出发,分析国库资金影响银行流动性的机制以及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最后提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协调搭配以缓解我国流动性的问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晏俊  李虹含  
一旦银行体系出现流动性囤积现象,商业银行流动性供给这一核心职能就难以发挥作用。中国银行体系的存贷差高达约30万亿,大量流动性资产留存于银行体系不仅会降低银行经营效率,更会导致实体市场中流动性紧张。本文引入外汇占款、证券市场月度筹资额、现金需求比率、储蓄倾向和宏观经济预警指数等指标,利用VAR模型对流动性囤积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商业银行体系过度囤积流动性的对策,包括拓宽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全面提升银行业的流动性管理水平,扩大内需,适当降低储蓄率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隋洋  白雨石  
本文简要研究以流动性覆盖率为代表的巴塞尔Ⅲ流动性监管对银行业的影响以及银行的对策。以流动现金流匹配模型为工具,本文将流动性覆盖率等监管指标的各项假设参数纳入模型中,测算出各项资产负债业务的流动性和利率风险中性价格,以及各业务的流动性风险溢价或成本,从而推断出监管新规对银行业务盈亏和经营导向的影响。主要结论:流动性覆盖率等巴塞尔Ⅲ流动性指标将促使银行争揽个人和小企业存款,降低对同业存款的依赖;引导银行更重视活期结算类存款,降低吸收定期存款的积极性;提高对国债、央票、政策金融债的市场需求,相对减少金融机构债(包括CD)的需求;给予存放和拆放同业更多的风险成本优势,抑制银行的放贷冲动。同时,中资银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梅向东  裘骆红  
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日常经营中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虽然在多数情况下流动性风险是次生风险,但由于其对商业银行的支付能力和经营持续性会产生更直接的冲击,因而一直备受国际金融界的高度关注。巴塞尔新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秉德  庞晓波  李文  
文章在应用"双重目标,双重工具"货币模型基础上分析了宏观流动性对银行系统流动性的影响机制。选择Copula方法测度了二者的相依结构:国内方面,M2/GDP同SHIBOR之间具有Clayton Copula的相依结构,即银行系统不能适应"收缩"的货币政策;国际方面,外汇占款同SHIBOR之间具有t Copula相依结构,即外汇占款对银行流动性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对于央行研究与施行宏观审慎监管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