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96)
- 2023(9998)
- 2022(8706)
- 2021(7846)
- 2020(6956)
- 2019(15950)
- 2018(15735)
- 2017(30782)
- 2016(17039)
- 2015(19328)
- 2014(19900)
- 2013(19486)
- 2012(18520)
- 2011(16648)
- 2010(16724)
- 2009(15592)
- 2008(15839)
- 2007(14679)
- 2006(12533)
- 2005(11519)
- 学科
- 济(67261)
- 经济(67176)
- 管理(46047)
- 业(44099)
- 企(35653)
- 企业(35653)
- 方法(33857)
- 数学(30055)
- 数学方法(29771)
- 制(21657)
- 银(21617)
- 银行(21472)
- 行(20129)
- 财(19612)
- 农(18159)
- 中国(17863)
- 学(16071)
- 融(15476)
- 金融(15468)
- 业经(12927)
- 地方(12881)
- 度(12709)
- 制度(12701)
- 务(12350)
- 财务(12316)
- 财务管理(12285)
- 体(12244)
- 贸(11932)
- 贸易(11926)
- 企业财务(11685)
- 机构
- 大学(246067)
- 学院(244322)
- 济(99081)
- 经济(96763)
- 管理(90207)
- 研究(85254)
- 理学(76785)
- 理学院(75890)
- 管理学(74458)
- 管理学院(74006)
- 中国(70527)
- 科学(53843)
- 京(52655)
- 农(50844)
- 财(48382)
- 所(44985)
- 研究所(41021)
- 中心(40762)
- 农业(40693)
- 业大(40075)
- 江(38561)
- 财经(38168)
- 经(34612)
- 北京(32883)
- 经济学(31075)
- 范(30976)
- 州(30974)
- 师范(30549)
- 院(30093)
- 财经大学(28468)
- 基金
- 项目(161238)
- 科学(125142)
- 基金(116305)
- 研究(113885)
- 家(102978)
- 国家(102163)
- 科学基金(85722)
- 社会(70723)
- 社会科(67036)
- 社会科学(67011)
- 省(63874)
- 基金项目(61407)
- 自然(56488)
- 自然科(55199)
- 自然科学(55176)
- 自然科学基金(54233)
- 划(54017)
- 教育(53107)
- 资助(48671)
- 编号(45725)
- 成果(37934)
- 重点(37018)
- 部(35925)
- 发(34125)
- 创(33116)
- 课题(32413)
- 科研(31670)
- 创新(31130)
- 计划(30982)
- 性(30321)
共检索到3711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凌亢 赵旭
我国金融改革的实践表明 ,银行体系的稳定是以牺牲银行效率为代价的。本文在分析 Gorton &Winton理论模型的基础上 ,探讨了我国银行体系效率与稳定性的关系 ,认为银行倒闭是不可避免的 ,虽会带来银行体系的不稳定 ,但银行体系效率提高而增加的福利远大于因银行倒闭而损失的福利。现阶段应把银行体系的效率放在首位 ,建立多种所有制、竞争性的商业银行体系、促使银行并购、构建存款保险制度、加强国际金融合作是提高银行效率的关键。
关键词:
银行福利 效率 稳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凌亢 赵旭 张彦伟 吴九红
我国金融改革实践表明 ,银行体系的稳定是以牺牲银行效率为代价的。本文运用Gorton&Winton理论模型 ,对我国银行体系效率与稳定性关系的分析表明 ,银行倒闭是不可避免的 ,虽会带来银行体系的不稳定 ,但因银行体系效率提高而增加的福利远大于因银行倒闭而损失的福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白钰杰 边宽江
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关系到一国的金融安全,进而影响一国整体经济的发展进程。本文通过Lasso变量选择方法,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因素模型的解释变量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实际GDP增长率、CPI增量、汇率、M 2以及外资银行资产占比5个因素对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显著。该结果与以往大多数文献所使用的解释变量基本一致,说明Lasso方法在计量经济学模型变量选择问题中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艳艳
把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分为三个子系统,从功能的角度对我国影子银行体系进行界定和估算,根据金融稳定的内涵从金融机构平稳运行、金融市场平稳运行、金融市场抵御外来冲击的能力和资产价格平稳四个方面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金融稳定性指数,并用FGLS模型实证分析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发现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对金融稳定性有显著的影响,但是有滞后期,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不容忽视。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艳艳
把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分为三个子系统,从功能的角度对我国影子银行体系进行界定和估算,根据金融稳定的内涵从金融机构平稳运行、金融市场平稳运行、金融市场抵御外来冲击的能力和资产价格平稳四个方面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金融稳定性指数,并用FGLS模型实证分析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发现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对金融稳定性有显著的影响,但是有滞后期,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不容忽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春红 徐奎
本文选取1987-2012年的年度数据,从信贷需求的角度估测我国影子银行的规模;以银行危机先行指标为基础,构建银行稳定性指标BSSI来监控中国银行体系的抗冲击能力和稳定程度;模拟数据构造模型实证研究二者关系,得出影子银行发展对银行体系稳定性双重影响的结论。
关键词:
影子银行 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 双重性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占怡 王龙
本文基于1990—2012年的数据,在测量我国影子银行规模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稳定性综合评估指数,对影子银行与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观察。认为,2010年以来,我国影子银行呈快速增长态势,已经改变了我国银行业主导的金融体系和风险结构,是当前影响银行体系稳定性的重要因素,需要从强化影子银行监管和推动经济结构尽快转型等方面加以改善。
关键词:
银行体系 影子银行 稳定性指数 因子分析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冯飞宇 何望
西方七国银行体系稳定性之比较冯飞宇,何望随着银行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商业银行在业务经营过程中难免发生风险,出现破产倒闭的情景。了解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方法,借鉴他们先进的管理经验,为帮助我们现在的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是很有指导意义的。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桂霞 许长新
本文通过模型对有无存款保险的银行获得相同收益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得出在有相关法律约束的条件下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有助于中小银行经营风险的减小,从而有助于银行体系的稳定。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稳定性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
银行体系稳定 存款保险 银行竞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邓超 唐莹 杨文静
笔者基于国内影子银行现状,结合最新数据分析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以及金融监管体系的稳定性产生的影响。笔者认为,应根据影子银行体系对金融体系不同组成部分稳定性产生的不同影响,正确把握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关系,为金融自由化创造良好环境,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稳定健康成长和经济发展。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金融稳定 金融监管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邹薇
随着中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中国银行体系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能否有效抵御冲击、维护稳定成为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以银行危机先行指标为基础构建的银行体系稳定性指标——BSSI能更好地监控中国银行体系的抗冲击能力和稳定程度,防范银行体系的不稳定演变成银行危机,确保在金融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中国银行体系的竞争力和效率。
关键词:
银行体系 稳定性 BSSI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华 卢孔标
本文在回顾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引进外资银行的历史及相关理论实证研究中发现,外资银行已经成为许多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银行部门中的现实的竞争力量,外资银行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银行体系的影响,也从提升一国银行部门的信息披露和监管水平,提高到银行业务的溢出效应,再进一步上升至改善一国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增强一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等宏观层面。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罗建
银行体系不稳定性就是各种金融、经济变量异常波动和各经济主体行为异常导致的银行体系发生危机的可能性。以危机是否爆发为临界点,银行体系不稳定分为两种状态:银行危机和潜在银行危机。潜在银行危机的后果有可能是爆发银行危机,也有可能其潜在不稳定性得以逐渐消除,最终达到稳定的状态。从根本上说,银行体系的不稳定性是由于实体经济对其的影响造成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党超
本文研究了国际资本流动的直接传导机制、间接传导机制和继发传导机制对中国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通过选取多个与传导机制和银行稳定性经营有关的指标,采用IBSS模型、多元回归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的敏感变动情况。研究认为,直接传导机制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力大于间接传导机制,间接传导机制大于继发性传导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方方 方霄
本文主要研究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利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综合指数,并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经研究发现,目前国际短期资本流入对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并未产生不利影响,反而出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