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38)
- 2023(13725)
- 2022(11259)
- 2021(10420)
- 2020(8897)
- 2019(19815)
- 2018(19820)
- 2017(37272)
- 2016(20264)
- 2015(22529)
- 2014(22334)
- 2013(21461)
- 2012(19447)
- 2011(17230)
- 2010(17678)
- 2009(17049)
- 2008(17294)
- 2007(15849)
- 2006(14288)
- 2005(13416)
- 学科
- 业(87350)
- 企(81770)
- 企业(81770)
- 管理(78019)
- 济(76809)
- 经济(76677)
- 制(30602)
- 财(30069)
- 业经(29881)
- 方法(29110)
- 农(25885)
- 银(23705)
- 银行(23559)
- 行(22171)
- 中国(21764)
- 务(21486)
- 财务(21452)
- 财务管理(21424)
- 技术(20661)
- 数学(20508)
- 企业财务(20295)
- 数学方法(20286)
- 体(20095)
- 农业(18069)
- 理论(17542)
- 融(16866)
- 金融(16859)
- 体制(16660)
- 策(16179)
- 划(15686)
- 机构
- 学院(279613)
- 大学(274463)
- 济(115730)
- 经济(113299)
- 管理(111067)
- 理学(93321)
- 理学院(92426)
- 管理学(91219)
- 管理学院(90676)
- 研究(90261)
- 中国(79156)
- 财(61743)
- 京(58118)
- 科学(51166)
- 农(46816)
- 江(46547)
- 财经(46397)
- 所(44851)
- 中心(42405)
- 经(41948)
- 研究所(39613)
- 业大(37872)
- 北京(36550)
- 州(36523)
- 农业(36456)
- 经济学(34515)
- 财经大学(34002)
- 院(33149)
- 范(32498)
- 师范(32124)
- 基金
- 项目(174929)
- 科学(139365)
- 研究(133219)
- 基金(126150)
- 家(108253)
- 国家(107210)
- 科学基金(93879)
- 社会(85306)
- 社会科(80803)
- 社会科学(80786)
- 省(70730)
- 基金项目(66206)
- 教育(61125)
- 自然(58667)
- 划(57364)
- 自然科(57355)
- 自然科学(57337)
- 自然科学基金(56422)
- 编号(53583)
- 资助(50026)
- 成果(44191)
- 创(42739)
- 重点(39169)
- 业(39086)
- 制(38986)
- 创新(38922)
- 部(38608)
- 课题(38237)
- 发(37598)
- 国家社会(35079)
- 期刊
- 济(139928)
- 经济(139928)
- 研究(90044)
- 中国(66458)
- 财(53946)
- 管理(49859)
- 农(44741)
- 融(41926)
- 金融(41926)
- 学报(37940)
- 科学(37243)
- 教育(33753)
- 大学(30380)
- 农业(28941)
- 学学(28634)
- 技术(27307)
- 业经(24720)
- 财经(24479)
- 经济研究(21284)
- 经(21101)
- 业(17656)
- 问题(17121)
- 技术经济(15471)
- 财会(15112)
- 现代(14326)
- 科技(14034)
- 会计(13893)
- 贸(13221)
- 商业(13183)
- 世界(12865)
共检索到453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林晓芳
一、我国银行体系的现况及主要隐患 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化对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的措施。其中,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取消了政府的直接拨款,而引入有息的银行贷款。然而,由于贷款者(国有银行)与借款者(国有企业)同属于国家所有制,贷款仅仅是资金在国有部门内部的流动,因而借款者根本不重视借款的偿还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大量“三角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唐健
国有商业银行与企业制度创新□刘唐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以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产权重组为重点的企业制度创新正在迅速推进。所谓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与现代化大生产相适应的企业组织形式,它具有“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建光
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对国有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影响及对策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吴建光一、国有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面临国有企业制度创新新形势1、国有企业改革重点已由放权让利的政策调整转向企业制度创新。1979年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放在简政放权、减税让利...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晶萍 刘希宋
本文在明确界定国有商业银行企业制度概念和作用的基础上 ,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企业制度创新的动因 ,设计了国有商业银行企业制度创新的总体框架 ,即建立以股份化的产权制度为基石、以多元利益主体法人治理制度为核心、以全能制经营制度为运行方式、以科学的管理制度为保障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镇湘
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与企业制度创新曹镇湘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国有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同时强调要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二者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统一整体。企业制度创新必须以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相配套,社...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隆昌 杨密珍
论企业制度改革对专业银行的冲击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王隆昌上海财经大学杨密珍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发表以来,我国的企业改革进入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进行综合改革的新阶段。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志昂
现代企业制度与商品流通体系改革陈志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深化改革、奠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的关键。本文试从商品流通体系的定义出发,从资源配置角度探讨现代商品流通体系中市场、企业和政府的关系,评析我国商品流通体系所存在的问题,由此认识现代企业制度在深化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戒骄 徐孝新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国有企业微观组织形态和政企关系发生了深刻变革,对国有企业性质、功能与存在依据的认识不断深化,总体实现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兼容和共生发展。国有企业制度创新从解决紧迫的实际问题入手,微观组织形式上从扩权让利、政企分开发展到公司制改造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宏观管理上将国有企业管理从一般政府职能中剥离出来,建立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管理体制。新时代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必须坚持国有企业性质和功能并体现国家战略目标,从以下三个关键点发力:创新企业治理,实现坚持党的领导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统一;以资本投资运营为手段,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改革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体制,规范出资人与企业关系,实现国有企业管理从"管资产"为主向"管资本"为主的转变。
[期刊] 改革
[作者]
贺阳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改革走上制度创新之路贺阳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这对我国的企业改革来说,是一大突破。搞活企业,几乎从中国改革一开始就被提上重要日程。1984年党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宋立
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宋立随着改革实践的深化和改革理论的突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微观组织重组层面的展开已不可避免地推进到了整个微观基础再造中最复杂、最难以推进的金融领域,推进金融业尤以国有银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最迫切。为此,需对金融...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管理信息体系研究小组
资金、信息、人才是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三大核心要素。信息作为银行经营的核心要素之一,信息流已是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生命线,管理信息能力(效率)已成为衡量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本文从研究西方商业银行管理信息体系发展情况和工商银行管理信息体系的现状入手,提出了构建工商银行管理信息体系的系统架构和组织架构的初步设想。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月坤
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作为两种不同的企业经营管理策略和方式具有异质性。本文探讨了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的内涵,并对企业文化变革与企业制度创新的内在一致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企业文化 变革 企业制度 创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郑家圣
论我国专业银行商业化过程中的企业制度创新郑家圣在组建国家政策性银行的同时,加快促进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这是国家对金融体制改革作出的重大决策之一。实施这一决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场对涉及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现代银行企业制度、运作机制及其相关环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石泉
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转变企业经营机制问题,到现在已确五年时间。党的“十四大”报告又把这一问题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认为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所在。然而这几年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工作却是困难重重,相当部分的国有企业的机制并没有转变过来。目标与现实如此之大的差距,使我们不能不对转变企业经营机制的工作进行反思,继续探索企业机制转换的途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曹凤岐 贾春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