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71)
- 2023(9744)
- 2022(7996)
- 2021(7655)
- 2020(6522)
- 2019(14768)
- 2018(14620)
- 2017(27619)
- 2016(15425)
- 2015(17344)
- 2014(17712)
- 2013(17413)
- 2012(16046)
- 2011(14420)
- 2010(14855)
- 2009(13887)
- 2008(14631)
- 2007(13493)
- 2006(11834)
- 2005(11178)
- 学科
- 管理(50416)
- 济(49577)
- 经济(49496)
- 业(45712)
- 企(39539)
- 企业(39539)
- 制(24278)
- 银(23640)
- 银行(23495)
- 方法(22977)
- 行(22016)
- 财(20003)
- 数学(18017)
- 数学方法(17789)
- 中国(17780)
- 融(16844)
- 金融(16837)
- 学(14604)
- 度(14587)
- 制度(14578)
- 理论(14032)
- 务(13768)
- 财务(13720)
- 财务管理(13676)
- 企业财务(13092)
- 体(12830)
- 业经(11996)
- 农(11755)
- 业务(11419)
- 险(11151)
- 机构
- 大学(217472)
- 学院(211529)
- 管理(80506)
- 济(80256)
- 经济(77833)
- 研究(73983)
- 中国(67427)
- 理学(65628)
- 理学院(64800)
- 管理学(63658)
- 管理学院(63205)
- 京(48424)
- 财(47464)
- 科学(43937)
- 所(37987)
- 农(37453)
- 江(35544)
- 中心(35529)
- 财经(35421)
- 研究所(34053)
- 经(32269)
- 北京(30990)
- 业大(29983)
- 农业(29605)
- 州(28908)
- 银(27595)
- 院(27008)
- 范(26859)
- 财经大学(26804)
- 师范(26516)
- 基金
- 项目(131215)
- 科学(101696)
- 基金(94832)
- 研究(94642)
- 家(83383)
- 国家(82638)
- 科学基金(69985)
- 社会(58004)
- 社会科(54708)
- 社会科学(54691)
- 省(49962)
- 基金项目(48920)
- 自然(46368)
- 自然科(45301)
- 自然科学(45281)
- 教育(45139)
- 自然科学基金(44521)
- 划(43114)
- 资助(40428)
- 编号(38189)
- 成果(33287)
- 重点(29802)
- 部(29495)
- 课题(27681)
- 创(26792)
- 性(26614)
- 发(25616)
- 科研(25518)
- 教育部(25282)
- 创新(25035)
共检索到3530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费方域 江鹏 陈笛霏
本文指出次贷危机之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来源已由来自银行间的债务违约转变为来自银行间内生的流动性风险所导致的价格反馈,因此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监管是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核心之一,而且实现手段有数量监管和价格监管两种,数量角度的流动性监管可通过巴塞尔协议III中规定的流动性监管指标实施,而价格角度的流动性监管可通过央行的货币政策实现。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道万
目前,流动性过剩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这一现象在我国近年来表现尤为突出,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资产价格泡沫,都与流动性过剩有关。对于流动性过剩现象及风险,必须要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和认识,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管理方案。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黑洞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邵轶烨
现代经济学理论表明,银行体系的发展对于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银行作为信息生产和风险管理的专业机构,通过聚集储蓄、分配资源、监督企业、为管理不同类别风险提供金融工具等途径加速社会资本积累和有效配置,并有效消减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尹龙
一、引言迄今为止,在金融理论界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规范银行监管的理论,银行监管工作常常被看作是一项“艺术化”的工作。不言而喻,各国银行监管都或明或暗地与一些基本理论假定、理论规范相联系。监管体制、监管方式、监管规则等可以根据需要不断变换,隐藏于监管制度背后的监管理论假定一旦形成后,却往往不易变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真
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从一个新的视角——影子银行体系来分析现代金融体系,并重构现代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影子银行体系的有效监管必须具有翔实的微观基础,比如体系边界、风险特征及表现形式等。国际上对影子银行体系并无公认的定义。影子银行具有证券化程度高、信息不透明、杠杆率较高等特征,这直接引致其存在诸多内生性金融风险,国际社会倾向于采用"类银行化"的监管路径对影子银行进行金融监管。国际社会采取的一系列法律、政策措施对我国影子银行监管具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影子银行体系 金融风险 国际法律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梅向东 裘骆红
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日常经营中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虽然在多数情况下流动性风险是次生风险,但由于其对商业银行的支付能力和经营持续性会产生更直接的冲击,因而一直备受国际金融界的高度关注。巴塞尔新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良
为了反映金融市场的最新发展和从市场动荡中获取教训,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其2000年发布的《银行机构流动性管理的稳健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于2008年9月发布了《稳健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原则》。其从独立性、透明度两方面强调了监管机构良好的治理结构对构建强有力的银行流动性风险框架的重要性;明确银行公司治理中流动性风险管理利益攸关各方的职责;重构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则框架。我国应从改进流动性指标、强化流动性风险的治理、体现激励相容等角度吸收和借鉴国际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完善我国流动性风险监管体系。
关键词:
流动性风险 银行监管 稳健管理 银行治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道富
本文从流动性的概念界定入手,结合巴塞尔III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框架和指标,分析了我国现有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我国流动性管理应进一步改进的方向。认为,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应与宏观流动性的监测和管理相配合;应建立流动性风险的扩散指数,综合各银行流动性状况的变化情况;应区分流动性的监管指标和监测指标,并分不同类型的银行进行分类管理;应监测并管理事实上的金融集团的流动性风险;应由业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共同推进。
关键词:
流动性风险 巴塞尔协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梁琪
影子银行应该说发展还是非常快的,中国一些国际权威机构都对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给了一个界定。但是我们想谈的不是影子银行,我们想谈的是影子银行当中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引用对影子银行的一个规范定义,那就是国务院107号文的定义。国务院107号文对中国影子银行给了三个部分的界定。第一块,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完全无监管的信用中介机构。第二块,不持有金融牌照,存在监管不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类承曜
本文从一个逻辑一致的角度对银行监管理论进行全面回顾,特别是分析银行监管各方面理论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首先回顾了论证银行监管必要性的文献并根据监管理论文献提出了对最优的银行监管体系的设计原则进行了梳理;接下来重点评述了研究各种银行监管方法的文献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进行了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志洋
宏观审慎监管需要微观基础。研究商业银行偿付能力风险与流动性风险和银行体系风险的关系,有助于监管当局制定合适的监管工具,有效管理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中国未曾爆发过真正意义的银行业危机,因而研究影响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因素成为难题。在借鉴风险二维定义属性基础上,本文对商业银行偿付能力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如何影响银行业稳定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商业银行偿付能力上升时,银行风险承担会上升,进而增加银行倒闭的预期损失;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上升也会增加银行倒闭的预期损失;商业银行偿付能力提高时,流动性风险会降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上升时,偿付能力风险也上升。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志洋
宏观审慎监管需要微观基础。研究商业银行偿付能力风险与流动性风险和银行体系风险的关系,有助于监管当局制定合适的监管工具,有效管理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中国未曾爆发过真正意义的银行业危机,因而研究影响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因素成为难题。在借鉴风险二维定义属性基础上,本文对商业银行偿付能力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如何影响银行业稳定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商业银行偿付能力上升时,银行风险承担会上升,进而增加银行倒闭的预期损失;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上升也会增加银行倒闭的预期损失;商业银行偿付能力提高时,流动性风险会降低;
[期刊] 改革
[作者]
林晶 张昆
"影子银行"体系是指一般银行之外的信用媒介主体及其活动,它们发挥着与商业银行同样的职能。随着"影子银行"体系在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其高杠杆率、期限错配、信息不透明等特点愈加凸显,使得社会中的流动性被大量释放,房地产业、金融业被推向高潮,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了严重的系统性风险。和国外相比,我国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影子银行"体系,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和监管经验,引导其规范发展,并将其作为银行体系的有益补充。
关键词:
“影子银行”运作 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侯书威
本文通过分析中央银行最优流动性管理和银行最优流动性资产持有量的差异,认为中央银行应当约束外生的固定商业银行流动性资产比重,这一比重应显著高于银行自身的最优化决策。但目前的流动性监管指标时点性较强,难以及时、准确反映商业银行流动性资产比重变化及由此形成的潜在流动性风险。据此设计一套流动性监测指标,通过每日监测商业银行流动性资产比重的变化反映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并通过实证检验其有效性,为有效监测商业银行流动性资产变化和风险波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
流动性 指标体系 中央银行 地方中小银行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许建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