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14)
- 2023(16514)
- 2022(14280)
- 2021(13542)
- 2020(11485)
- 2019(26294)
- 2018(25793)
- 2017(50837)
- 2016(26991)
- 2015(30455)
- 2014(30403)
- 2013(29758)
- 2012(27280)
- 2011(23964)
- 2010(23865)
- 2009(21723)
- 2008(21553)
- 2007(18705)
- 2006(15973)
- 2005(13702)
- 学科
- 济(103325)
- 经济(103204)
- 管理(82100)
- 业(78895)
- 企(64894)
- 企业(64894)
- 方法(53961)
- 数学(47684)
- 数学方法(47104)
- 财(38766)
- 中国(29210)
- 农(27800)
- 制(26090)
- 银(25023)
- 银行(24876)
- 行(23329)
- 业经(22524)
- 务(22207)
- 财务(22138)
- 财务管理(22069)
- 企业财务(20995)
- 地方(20473)
- 学(20127)
- 融(19625)
- 金融(19622)
- 农业(18480)
- 理论(18309)
- 贸(18123)
- 贸易(18110)
- 易(17572)
- 机构
- 大学(371595)
- 学院(369855)
- 管理(153062)
- 济(148179)
- 经济(145062)
- 理学(132917)
- 理学院(131607)
- 管理学(129353)
- 管理学院(128685)
- 研究(113414)
- 中国(94441)
- 财(78419)
- 京(76733)
- 科学(68392)
- 财经(60129)
- 农(55735)
- 经(54802)
- 中心(54677)
- 所(54044)
- 业大(53170)
- 江(53077)
- 研究所(48947)
- 北京(47793)
- 范(45670)
- 经济学(45580)
- 师范(45264)
- 财经大学(45088)
- 农业(43502)
- 州(43319)
- 经济学院(41499)
- 基金
- 项目(257579)
- 科学(203781)
- 基金(189333)
- 研究(189273)
- 家(162886)
- 国家(161557)
- 科学基金(141340)
- 社会(120664)
- 社会科(114449)
- 社会科学(114420)
- 基金项目(100583)
- 省(99147)
- 自然(92120)
- 自然科(89999)
- 自然科学(89979)
- 自然科学基金(88357)
- 教育(87644)
- 划(83134)
- 资助(78786)
- 编号(77401)
- 成果(61827)
- 部(57553)
- 重点(56456)
- 创(53425)
- 发(52662)
- 课题(51626)
- 教育部(50388)
- 国家社会(49827)
- 创新(49787)
- 科研(49668)
- 期刊
- 济(151060)
- 经济(151060)
- 研究(111972)
- 中国(67063)
- 财(63721)
- 学报(54406)
- 管理(52651)
- 科学(50053)
- 农(48688)
- 融(46153)
- 金融(46153)
- 大学(42544)
- 学学(40265)
- 教育(36580)
- 技术(32003)
- 农业(31993)
- 财经(29333)
- 经(24785)
- 经济研究(24775)
- 业经(24655)
- 问题(19488)
- 理论(19197)
- 实践(17683)
- 践(17683)
- 图书(17668)
- 技术经济(17613)
- 财会(17509)
- 统计(17411)
- 版(16843)
- 科技(16266)
共检索到536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童
银行个人理财客户的购买决策建立在对理财产品整体评估的基础上。本文对感知价值的内涵进行理论拓展与创新,提出银行个人理财客户对理财产品的感知价值是感知利益与感知风险的权衡,并归纳了感知利益与感知风险的构成维度。根据感知利益与感知风险水平差异对个人理财客户类型进行识别,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整体及各客户类型感知利益与感知风险对感知价值及购买意愿的综合影响效应。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惠晓峰 孙嘉鹏
论文使用信用矩阵对选自某商业银行的贷款的样本组合进行了风险测度。确定了模型的基本参数,建立起符合该银行实际情况的信用矩阵模型,得到了样本组合1年期市场价值的分布,并计算出分布的方差、标准差和7个不同置信度下的百分位水平值,以及所有单笔贷款的风险值,从而完成了样本组合风险的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对样本组合进行了总风险分析、边际风险分析和风险收益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样本组合给出了具体的信贷决策建议。最后,对信用风险模型的优势及其对改进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的现实意义做出了评价。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信用矩阵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童
本文以具有高利益与高风险特征的现代服务业为研究背景,基于感知利益与感知风险权衡视角探讨了不同类型顾客的顾客参与服务创新机制。首先,探讨了感知利益与感知风险对于顾客参与服务创新的影响作用,顾客参与服务创新对于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以及感知关系质量对于顾客参与服务创新及创新绩效影响关系的调节作用,并据此构建出"现代服务业顾客参与服务创新机制模型"。其次,基于感知利益与感知风险权衡视角对现代服务业顾客进行了识别,分别探讨了各类型顾客的顾客参与服务创新机制。本文弥补了以往顾客参与理论忽视服务创新背景下的顾客参与及不同类型顾客参与服务创新机制研究的缺陷,以期为打开顾客参与服务创新内在机制的黑箱提供有效指导...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邹薇 李娜
笔者基于2011年上市银行数据,运用矩阵法对我国银行间市场风险的传递效应进行模拟研究,并考虑到非银行金融机构在银行同业交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将非银行金融机构交易数据纳入模型进行重新测算。结果表明我国银行间市场上系统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增大,表现为风险传染源银行数量的增加和风险传递范围的扩大。
关键词:
银行间市场 矩阵法 风险传递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高扬 王林
本文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自上而下压力测试模型进行了设计,基于Z-Shift转换矩阵进行压力结果的细化和向下传导。相较目前主流的WilSon压力测试模型,本研究在体系上增加了风险等级转移思路,使得相关测试结果的分析维度更丰富,结果更全面。本文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对提升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和资本管理能力,满足监管要求具有一定现实参考意义。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压力测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童
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结合深度访谈与内容分析的结果,构建了银行理财顾客感知利益的构成维度,通过对1 010位银行个人理财顾客的调研数据验证了量表的信度与效度。不仅为后续学者的研究提供了参考,而且为弥补银行理财产品营销实践中的不足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银行理财 顾客感知利益 量表开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林萌菲 张德鹏 薛东飞
在顾客选择日趋多样化的环境下,如何促进顾客参与、提高顾客满意度,从而维持顾客忠诚,成为企业进行顾客管理的重要课题。基于社会心理学视角,本研究以银行理财顾客为例,探讨认知因素(感知风险、感知利益)、情感因素(顾客满意度)、行为因素(顾客参与)在顾客忠诚态度形成过程中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顾客满意与顾客参与均对顾客忠诚有显著的积极影响;顾客满意和顾客参与在感知利益与顾客忠诚之间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了解影响顾客忠诚态度形成的因素,并由此提出提升顾客感知收益水平、降低顾客的感知风险水平以及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林萌菲 张德鹏 薛东飞
在顾客选择日趋多样化的环境下,如何促进顾客参与、提高顾客满意度,从而维持顾客忠诚,成为企业进行顾客管理的重要课题。基于社会心理学视角,本研究以银行理财顾客为例,探讨认知因素(感知风险、感知利益)、情感因素(顾客满意度)、行为因素(顾客参与)在顾客忠诚态度形成过程中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顾客满意与顾客参与均对顾客忠诚有显著的积极影响;顾客满意和顾客参与在感知利益与顾客忠诚之间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了解影响顾客忠诚态度形成的因素,并由此提出提升顾客感知收益水平、降低顾客的感知风险水平以及识别忠诚顾客等管理启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童
针对银行理财产品营销实践中仅仅关注顾客感知风险的片面做法,从感知利益与感知风险的双重视角对影响理财顾客感知价值的核心权衡因素进行了测评。结合文献回顾与内容分析的结果,构建了银行理财顾客感知价值权衡因素测评指标体系,从感知利益与感知风险的构成维度开发出一套测度量表,并通过对1 010位银行个人理财顾客的调研验证了量表的信度与效度。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梁峰
论文选取辽宁省丹东市的一家农商行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并获取截面数据。基于GE矩阵模型等战略研究方法来研究其绿色金融就绿色信贷部分的授信业务开展状况,从其绿色信贷总体中随机抽取十大绿色信贷客户的资料与数据作为样本数据,分析并将客户进行分类从而选出这家农商行的最优目标客户。其中选取两类影响因素,分别是这家农商行主要绿色信贷的客户对银行的吸引力和其客户在众多授信对象中的竞争力,建立静态的GE矩阵,根据趋势预测其竞争状况从而进行客户分类,进而能够选择出达到最优经济效益的客户层次,重点关注目标客户群。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梁峰
论文选取辽宁省丹东市的一家农商行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并获取截面数据。基于GE矩阵模型等战略研究方法来研究其绿色金融就绿色信贷部分的授信业务开展状况,从其绿色信贷总体中随机抽取十大绿色信贷客户的资料与数据作为样本数据,分析并将客户进行分类从而选出这家农商行的最优目标客户。其中选取两类影响因素,分别是这家农商行主要绿色信贷的客户对银行的吸引力和其客户在众多授信对象中的竞争力,建立静态的GE矩阵,根据趋势预测其竞争状况从而进行客户分类,进而能够选择出达到最优经济效益的客户层次,重点关注目标客户群。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国靖 张蕾
信贷项目风险评估已逐渐成为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一项核心内容,对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平衡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指出了巴塞尔预期损失模型在国内商业银行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传统商业银行信贷项目风险评估风险集的缺陷,设计了可用于商业银行信贷项目风险评估的风险矩阵,探讨了国内商业银行运用风险矩阵方法进行信贷项目风险评估的关键方法体系,给出了国内商业银行基于风险矩阵的信贷项目风险评估流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赫 任金政 王贝贝
根据1678个有效样本数据,构建了基于PLS-SEM的双准则的行为模型,探究风险与价值对个人互联网理财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主观感受对个人行为结果具有重要影响,需要对决策准则的概念进行合理拓展,最终构建的风险感知和价值感知双准则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个人互联网理财行为。双准则中,风险准则占据主导地位,且以心理风险、财务风险两个维度最为突出;价值准则受风险准则的负向影响,其功能价值维度最为重要。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樊其琦 蔡大海 吴萌
长期的低收益率与刚性兑付使得客户对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形成了保本保息的扭曲认识。理财产品的规范化与监管新规的执行引起了理财产品的大幅亏损,导致客户的不满及银行与客户关系的恶化。理财产品风险分级与客户风险类型不匹配可能是问题背后的潜在原因。为此,本文重新审视和检验商业银行理财风险测评的效果。通过行为实验,本文将风险测评问卷、经典的彩票选择测试和新兴的炸弹诱导测试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发现风险测评问卷度量的风险厌恶程度显著低于炸弹诱导测评,但与彩票选择测评无显著差异。三种测评方法的结果对风险追求客户的分类表现一致,但对风险厌恶客户的分类存在差异。另外,风险测评问卷将大部分客户划分为稳健与谨慎两类,导致客户类型的区分度不高。客户风险分类是风险测评的核心目的,因此银行需要更好地理解不同测评方法的差异,并慎重地选择测评方法。本研究为解决理财新规下的新问题提供了可能的思路,并为进一步改进理财风险测评提供了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海霞
少数大客户一直因其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而得到银行的青睐,特别是对规模较小的城市商业银行,贷款向这类客户集中成为普遍现象。然而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城市商业银行的客户贷款集中不但增大了银行的风险,而且还侵蚀了利润。贷款集中行为短期看似乎因大客户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而使贷款的安全性得到保障,但实际上最终会导致银行陷入风险和收益被一家或少数几家客户"套牢"的被动地位,加剧了城市商业银行的脆弱性。
关键词:
风险 收益 客户 贷款集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