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61)
2023(12905)
2022(10912)
2021(10376)
2020(8693)
2019(19930)
2018(19425)
2017(38965)
2016(20484)
2015(22593)
2014(22573)
2013(21887)
2012(20047)
2011(17787)
2010(17488)
2009(15784)
2008(15340)
2007(13185)
2006(11361)
2005(10013)
作者
(54498)
(45389)
(45193)
(43211)
(29213)
(21814)
(20773)
(17509)
(17386)
(16218)
(15323)
(15306)
(14255)
(14248)
(14239)
(14129)
(13623)
(13240)
(13168)
(13069)
(11190)
(11179)
(10808)
(10510)
(10357)
(10265)
(10161)
(9765)
(8982)
(8857)
学科
(78221)
经济(78147)
管理(60344)
(58853)
(49392)
企业(49392)
方法(40014)
数学(36061)
数学方法(35594)
(24362)
(22741)
银行(22595)
(21341)
(21207)
(20823)
中国(20609)
(16928)
金融(16927)
业经(16610)
(16295)
(16293)
贸易(16282)
财务(16250)
财务管理(16225)
(15918)
企业财务(15508)
农业(13658)
地方(13366)
(13103)
(12677)
机构
学院(275131)
大学(274081)
(118977)
经济(116678)
管理(111648)
理学(96582)
理学院(95689)
管理学(94158)
管理学院(93643)
研究(86655)
中国(74783)
(57803)
(54624)
科学(49166)
财经(46243)
中心(43391)
(42347)
(42090)
(41029)
(40105)
经济学(38066)
业大(37810)
研究所(37190)
财经大学(35041)
经济学院(34558)
北京(33357)
农业(32949)
(32672)
(32394)
师范(32347)
基金
项目(189096)
科学(151527)
基金(141415)
研究(138663)
(121927)
国家(120948)
科学基金(106256)
社会(90859)
社会科(86428)
社会科学(86412)
基金项目(74287)
(72313)
自然(68881)
自然科(67369)
自然科学(67352)
自然科学基金(66178)
教育(64711)
(61093)
资助(58361)
编号(54995)
成果(43683)
(43456)
重点(42065)
(40136)
(39758)
国家社会(38382)
教育部(38245)
创新(37454)
人文(37381)
课题(37078)
期刊
(119779)
经济(119779)
研究(81977)
中国(48452)
(45303)
(44902)
金融(44902)
管理(40565)
学报(38088)
(36952)
科学(36481)
大学(30262)
学学(28955)
教育(24498)
技术(23784)
农业(23560)
财经(23273)
经济研究(20464)
(19924)
业经(19281)
问题(15631)
理论(14422)
(14014)
实践(13100)
(13100)
技术经济(12838)
统计(12669)
国际(12561)
现代(12069)
(12017)
共检索到4042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劼  
银行业内在的顺周期性被认为是导致金融失衡并触发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银行在经济处于衰退阶段显现出的信用紧缩行为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力,从而影响到经济复苏的节奏、力度和持续性。这一现象无法通过经典的派生存款理论加以解释。分析在传统的存款准备金约束之上加入了监管资本约束条件,从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角度解释了银行信贷顺周期性的形成机理,并分析了双重约束下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原因与特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劼  
银行业内在的顺周期性被认为是导致金融失衡并触发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银行在经济处于衰退阶段显现出的信用紧缩行为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力,从而影响到经济复苏的节奏、力度和持续性。这一现象无法通过经典的派生存款理论加以解释。分析在传统的存款准备金约束之上加入了监管资本约束条件,从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角度解释了银行信贷顺周期性的形成机理,并分析了双重约束下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原因与特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琨  谭小芬  
通过分析微观层面的中国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发现中国银行业的资本增速存在顺资产价格周期性,且这在中、小型银行、资产价格危机期间表现得更为明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层面利用FASVAR模型检验了银行资本扩张的顺资产价格周期性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结果显示: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资本渠道在中国是存在的,即货币政策通过影响资产价格来影响银行的资本约束和资产扩张,最终传导给实体经济。此外,发现货币数量通过这一渠道的作用强于利率调控的作用。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白俊  秦翔  
以2005~2015年A股上市公司的季度数据为样本,从公司投资角度切入,检验商业信用是否会对紧缩货币政策下企业投资减少效果产生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当货币政策紧缩时,总体上商业信用并不会影响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资的作用效果;如将样本数据分为国企与非国企,由于商业信用的影响,国企的投资并未因货币政策紧缩而减少,即仅就国企而言,商业信用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了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得到该结果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货币政策在信贷渠道传导的调控作用在不同银行业集中度下的强弱程度不同,另一方面是由于企业在不同市场化程度下获取商业信用的难易程度不同。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白俊  秦翔  
以20052015年A股上市公司的季度数据为样本,从公司投资角度切入,检验商业信用是否会对紧缩货币政策下企业投资减少效果产生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当货币政策紧缩时,总体上商业信用并不会影响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资的作用效果;如将样本数据分为国企与非国企,由于商业信用的影响,国企的投资并未因货币政策紧缩而减少,即仅就国企而言,商业信用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了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得到该结果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货币政策在信贷渠道传导的调控作用在不同银行业集中度下的强弱程度不同,另一方面是由于企业在不同市场化程度下获取商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陆晓明  
与以往的紧缩周期相比,联储这次面对的通胀、经济增长和金融市场状态有新的特征,相应地,紧缩的动因及效果也不尽相同。本文分析联储政策立场逆转背后的逻辑,目前的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中所处位置,紧缩的步骤及工具组合;探讨政策紧缩对控制通胀的效果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政策紧缩对金融市场及银行业的影响。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李若愚  
2017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增势好于预期,尤其是欧元区复苏势头较强。受全球经济持续好转推动,美日欧等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收紧迹象日益明显。然而本文认为,以美欧为首的全球货币政策转向历程还存在变数。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代军勋  海米提·瓦哈甫  
由于银行特质性的差异,不同银行对货币政策信号的敏感性不一样,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和货币政策的最终效果。随着我国银行业资本约束的建立和强化,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和信贷行为也会发生调整,从而有可能加剧银行特质性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本文基于我国银行业资本约束的大背景,利用广义矩估计方法 (GMM),将货币政策信号、银行特质性与银行风险承担状态有机统一起来,通过选取更具现实性的风险承担指标,对不同货币政策信号下我国银行业的不同风险承担状态进行了实证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我国货币政策信号对不同特质性的商业银行的不同风险承担的影响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异,从而导致不同特质性的商业银行的货币政策敏感性大相径庭。由...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长青  
选取我国17家商业银行2006-2017年数据构建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变化会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有效性产生影响。当银行集中度较高时,银行集中度与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有效性间呈正向变动关系;但是反向关系存在于较低银行集中度时,临界点位于银行集中度为39.795%时。中小型银行的信贷增速较之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受到货币政策影响更大。银行集中度越低意味着竞争程度越强,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的有效性越高。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亚明  段奇奇  
基于TVP-VAR模型,本文重点对经济周期、影子银行、货币政策的动态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一是影子银行具有顺周期性,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得顺周期行为具有时变性;二是影子银行降低了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M2作为数量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值得商榷;三是影子银行对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均具有正向作用,且该作用具有长期性。影子银行对宏观经济的冲击会间接地影响到影子银行自身的运行,形成正反馈环机制,放大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增加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最后,文章从影子银行顺周期问题的治理、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的转变以及影子银行的规范发展三个方面给出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兆旺  刘阳  王琛玥  
信贷渠道是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本文使用我国14家上市银行2006年第1季度至2016年第1季度的面板数据,研究商业银行资本约束对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大型商业银行,资本约束越强,货币政策传导效果越好,而对于股份制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情况正好相反;经济增速越快,资本约束对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的影响越强;资本约束越弱,扩张性货币政策传导效果越好,而紧缩性货币政策传导效果不受资本约束的影响。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是:货币当局实施宏观金融调控,应充分考虑到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对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的敏感性,有针对性地使用调控工具;银行业监管机构要考虑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性,在经济周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军泽  杨柳勇  
本文通过对我国货币政策低效的原因进行分析,考察了当前制约货币政策选择的一些深层次因素,如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银行信贷渠道狭窄等,并就如何提高货币政策效率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郭栋  
特别国债的发行为政府货币政策组合提供了新的操作工具,该文利用"资产不完全替代条件下的货币政策"理论、"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理论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就特别国债的政策目标、其短期和中长期的经济影响以及政策实施的有效性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研究,结合资金市场的利率变化,对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和资金交易策略提出参考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飞  郑霄鹏  翁伟斌  
基于国内1999—2014年134家银行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分析在三种不同的利率水平下,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机制的运行以及监管政策在不同的利率水平下是否对银行的信贷产生挤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的利率条件下,我国银行的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机制存在。(2)对大型银行来说,不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如何变化,资本充足率的提高不会对银行信贷规模产生限制;对城商银行来说,当货币政策较为宽松时,监管政策趋严不会对信贷产生影响,但当货币政策趋紧时,此时若监管政策也趋紧对银行的信贷时会产生一定的限制作用。(3)不管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