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72)
2023(9241)
2022(7891)
2021(7245)
2020(6428)
2019(14830)
2018(14461)
2017(29152)
2016(15678)
2015(17638)
2014(17773)
2013(17920)
2012(16867)
2011(15130)
2010(15148)
2009(14006)
2008(14447)
2007(13228)
2006(11240)
2005(10354)
作者
(46606)
(39142)
(38890)
(37472)
(24901)
(18824)
(17972)
(15132)
(14533)
(13934)
(13307)
(13058)
(12535)
(12366)
(12321)
(12280)
(11948)
(11535)
(11350)
(11227)
(9708)
(9632)
(9612)
(8925)
(8871)
(8856)
(8800)
(8580)
(7962)
(7810)
学科
(65352)
经济(65284)
(45212)
管理(44905)
(36905)
企业(36905)
方法(34515)
数学(31078)
数学方法(30833)
(21813)
银行(21668)
(20682)
(20273)
(20221)
中国(16607)
(16229)
(15915)
金融(15913)
(13551)
(13527)
财务(13508)
财务管理(13470)
企业财务(12906)
业经(12722)
(12476)
贸易(12469)
(12146)
(11940)
制度(11931)
地方(11140)
机构
大学(228947)
学院(226139)
(97145)
经济(95132)
管理(87152)
研究(75070)
理学(74907)
理学院(74085)
管理学(72898)
管理学院(72476)
中国(64768)
(47990)
(47442)
科学(45458)
(41935)
(38764)
财经(38569)
中心(36679)
研究所(35267)
(35148)
业大(34337)
(34276)
农业(33461)
经济学(31902)
北京(29548)
经济学院(29233)
财经大学(29169)
(27457)
(27067)
师范(26743)
基金
项目(150168)
科学(118267)
基金(111682)
研究(105762)
(97974)
国家(97215)
科学基金(83111)
社会(68814)
社会科(65423)
社会科学(65404)
基金项目(59354)
(57154)
自然(54482)
自然科(53271)
自然科学(53253)
自然科学基金(52370)
教育(48942)
(48627)
资助(46478)
编号(41116)
(34691)
重点(33899)
成果(33433)
(31144)
(30943)
教育部(29797)
科研(29745)
国家社会(29266)
创新(29006)
人文(28628)
期刊
(98213)
经济(98213)
研究(67125)
中国(41522)
(39014)
学报(38215)
(36997)
金融(36997)
(36557)
科学(33720)
管理(29143)
大学(28454)
学学(27232)
农业(22850)
财经(20187)
教育(17502)
技术(17370)
(17221)
经济研究(16857)
业经(14767)
问题(13476)
(12780)
理论(12301)
技术经济(11568)
统计(11309)
(11141)
实践(11131)
(11131)
(11097)
财会(10332)
共检索到3353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闫龙光  
银行行业准入价值(Franchisevalue)作为一种隐性的资本源,对银行的风险选择行为和资本决策行为具有潜在的影响。本文进一步规范了行业准入价值的基本概念,分析了行业准入价值对银行业微观运营机制的影响,及管制政策对行业准入价值的潜在影响。银行业安全网各项管制政策在不同的政策层面对行业准入价值发生效应,对行业准入价值的适度保持具有潜在的影响,特别对有关市场相关的行业准入价值的产生和保持具有直接的关系。这就为如何制订和实施审慎的管制政策提出了要求。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谊  蒲勇健  樊杲  
作为当代银行监管的重要手段,存款保险和资本充足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前人对于两者各自的监管效果及用途研究得已比较透彻,但对两者间的相关性和共同作用研究明显不足,本文在回顾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地构建两者之间相关性的模型,得出了监管者如何选定适当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水平使得银行在信贷过度冒险行为与过度审慎之间找到均衡,增进社会福利。同时结合当前中国隐性存款保险的实际背景,运用计算机仿真和曲线拟合进行实证,得出存在最优的资本使得社会福利最大化,在满足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条件下,监管资本最佳与资本补充的外生成本两者不可得兼的重要结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辉  
金融开放后 ,我国银行业的客户和信贷风险替代效应、利润替代效应不可避免。同时 ,由于信息约束的存在 ,“租金返还”和资金供给量减少等现象也将出现。而出于对风险的过分回避 ,监管当局对市场准入的严格限制 ,也不利于提升具全面竞争力的银行体系。因此 ,加快资金价格改革步伐、寻求新利润流的来源、化解信息约束条件、增加多层次的金融机构等途径也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必须选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胡俊伟  
本文回顾了十年来我国银行监管政策的变化,并与G20相关国家进行了对比,分析其顺周期性,在此基础上指出未来监管周期性的变化方向。通过研究发现,2003年以来我国银行资本监管经历了两个阶段,监管力度呈不断加强的趋势。2003-2012年10年间,银行资本监管表现为逆周期性的年份为2003-2007年、2009-2010年,共计7年;表现为顺周期的年份为2008年、2011年以及2012年,共计3年。从周期性的发布来看,经济上升时期银行资本监管能够很好地保持逆周期性,如2003-2007年以及2010年;但在经济下行时期,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较强。此外,随着我国银行监管的强化,加上未来经济增速预期放缓...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巴曙松  张晓龙  朱元倩  
各国银行业拨备监管体系存在的差异主要有三大方面:贷款种类划分方式的不同、一般准备的二级资本属性存在争议、巴塞尔协议Ⅲ的实施进度有差别。针对现行拨备监管体系暴露的缺乏协调性问题及其与资本和银行盈利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提高国际银行业拨备监管的有效性,必须完善以下措施:第一,提高拨备监管指标的可比性,为银行业提供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第二,建立动态的拨备计提机制;第三,建立统一的一般准备计提方案;第四,统一贷款损失准备的资本属性;第五,完善监管指标,调高指标的有效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光宇  蒲勇健  
本文通过商业法规对银行透明度要求进行分析,借鉴德国银行业重视发挥银行股东、次级债持有者等市场参与者作用,通过股票价格等关键市场指标增强透明度监管的经验,并针对我国银行透明度监管存在的问题,提出应着力改善银行股权结构,将国有股股东转变为真正的市场参与者,鼓励上市、发行次级债,严格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信息披露要求,成为加强银行监管,维护银行和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辅助手段。
[期刊] 预测  [作者] 梁艳  原毅军  杨乾坤  
2007年次贷危机和2011年欧债危机,都更加突显银行业监管的重要性和改革的必要性。本文通过构建银行和监管机构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二者动态博弈与相互学习作用,推导出在资本监管约束下,银行业采取低风险策略的理想区域和向理想区域转化的有效途径,得到资本监管约束有效降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激励的条件是存在破产风险、加大监管惩罚力度和市场约束作用,有效地论证资本监管约束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影响的动态作用机理,并提出银行业监管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正阳  
银行业作为整个金融体系的核心,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推动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银行业运行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都会给整个金融系统带来巨大的冲击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因此,为保障整个银行体系的健康稳定发展,银行监管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选取世界银行2008年公布的银行监管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对中国-印度型与德国-美国型两种不同的监管模式的监管效率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中国-印度监管模式的国家监管效率并不理想,而且应当效仿德国、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推行金融自由化。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徐静  姚奕  
2010年11月召开的G20峰会审议通过了Basel III改革议案,新方案提出了一系列更高的监管新标准,有助于提升银行系统稳健性,同时也给银行带来较大的资本压力,进而影响银行的业绩。本文在综述巴塞尔III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国内银行业实施巴塞尔III的优势和劣势,建议银行持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深化新资本协议应用范围,结合风险成本和资本成本,有效评估各类业务综合成本收益率,合理开展资产配置和差异化业务策略的制定与实施,提高银行开展业务的主动性和议价能力。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贺敬芝  
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一方面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另一方面针对原有监管体制中的漏洞推行了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改变了过去长期实行的"双层多头"金融监管体制,出台了《多德-弗兰克法案》,提高了监管标准,以增强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美国银行业也因此持续推进了经营结构的优化调整,逐步适应了危机后的监管环境,近期整体上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翟金林  周强  
1988年的《统一资本计量与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及1999年的《新的资本充足比率框架》等后续文件是国际银行业监管史上划时代的纲领性文件,它推动了风险监管的规范和统一,并成为国际银行业监管信用风险的指导蓝本和实践框架。对这一框架的分析研究既是把握信用风险监管最新趋势的基础,也是指导我国银行信用风险监管实践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巴塞尔协议》及后续文件关于银行业信用风险的监管演变分析,探讨银行信用风险及其风险暴露的计量、银行最低资本充足的标准要求及资本充足率的计算等,为防范银行业信用风险进行技术及理论上的铺垫。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宝林  刘百花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琼  
宏观经济的周期性特点早已成为理论共识并得到实践检验。银行业对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产生了放大作用,并在相当程度上积聚了更大的风险,因此对亲周期现象成因的研究十分关键。该文通过梳理、归纳和进一步的分析认为,亲周期性的产生主要来自内生外生两方面:银行业的内在特质以及它在宏观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导致;外部监管部门的监管理念、监管政策、各类监管工具的加剧,对于监管而言,"亲周期"监管效应不仅完全违背了实施监管的初衷,还加剧了金融和经济波动。该文认为,对该问题的研究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缺陷,并从银行业自身和外部监管两方面出发,分别对两种来源的亲周期效应的产生机理进行综述,针对部分原因提出建设性解决方案,最后引出对巴塞...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钱海刚  王常雄  孔貌  
次贷危机的引爆充分暴露了杠杆比率过高的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资本充足监管对银行的战略意义再次凸显,对资本充足监管有效性的分析也显得更加重要。目前,我国银行资本充足水平达标并不是来自外部资本市场和银行绩效的提升,而是监管上级的压力。在对我国14家上市银行2006-2007年的混合数据回归分析后发现,和国际著名的银行不同,我国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监管有效性并不明显。其中的原因可能包括:银行的垄断竞争的行业特征、政府对银行的隐性担保以及不完善的制度环境。目前,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得资本充足监管越来越被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共同认可,作为《巴塞尔协议》的签约国,资本充足监管的正常化以及制度化才是正确的选择。要提高资本...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贺文峰  
文章基于90年代以来大量监管文件和数据,对中国银行业资本监管体系的演进过程进行了梳理,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详细分析了资本定义、风险权重、资本计量方法、资本监管体系和违规惩罚措施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和演变过程。揭示了中国银行业资本监管的发展动态与脉络,展示了中国银行业资本监管体系从简单的资产负债管理到基于内部评级法的组合管理,从单一风险管理到全面风险管理,从微观监管到宏观审慎监管的演变过程。最后,为进一步改进资本监管,文章提出了资本监管的改进建议,如监管当局应重视银行风险行为的异质性,制定差异化的监管政策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