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61)
- 2023(13727)
- 2022(11106)
- 2021(10163)
- 2020(8614)
- 2019(19049)
- 2018(18375)
- 2017(36067)
- 2016(18809)
- 2015(20474)
- 2014(19960)
- 2013(19897)
- 2012(18138)
- 2011(16105)
- 2010(16427)
- 2009(15764)
- 2008(15378)
- 2007(14177)
- 2006(12519)
- 2005(11782)
- 学科
- 业(85318)
- 济(82012)
- 经济(81937)
- 企(78430)
- 企业(78430)
- 管理(69206)
- 方法(36414)
- 银(33817)
- 银行(33672)
- 行(32100)
- 融(30413)
- 金融(30413)
- 业经(29334)
- 财(28748)
- 数学(28164)
- 数学方法(27975)
- 制(26978)
- 中国(26473)
- 农(25093)
- 务(21645)
- 财务(21628)
- 财务管理(21605)
- 技术(21131)
- 企业财务(20591)
- 农业(18971)
- 体(16426)
- 地方(16144)
- 理论(16060)
- 策(14809)
- 体制(14732)
- 机构
- 学院(266193)
- 大学(261237)
- 济(119995)
- 经济(117910)
- 管理(108738)
- 理学(92824)
- 理学院(91992)
- 管理学(90924)
- 管理学院(90423)
- 研究(83790)
- 中国(78890)
- 财(59119)
- 京(53206)
- 科学(47233)
- 财经(46835)
- 农(43808)
- 经(42637)
- 江(41463)
- 中心(41165)
- 所(41087)
- 经济学(38313)
- 研究所(36817)
- 业大(35625)
- 财经大学(34952)
- 经济学院(34889)
- 农业(34172)
- 银(33631)
- 州(33573)
- 北京(33167)
- 商学(32584)
- 基金
- 项目(171617)
- 科学(138767)
- 基金(128029)
- 研究(126601)
- 家(110018)
- 国家(109031)
- 科学基金(96693)
- 社会(85000)
- 社会科(81133)
- 社会科学(81118)
- 省(68185)
- 基金项目(67498)
- 自然(61101)
- 自然科(59857)
- 自然科学(59840)
- 自然科学基金(58934)
- 教育(56039)
- 划(54960)
- 资助(51503)
- 编号(47775)
- 创(42812)
- 业(39151)
- 创新(39038)
- 部(38279)
- 重点(38180)
- 发(37511)
- 成果(37281)
- 国家社会(36261)
- 制(34097)
- 教育部(33648)
- 期刊
- 济(131387)
- 经济(131387)
- 研究(83213)
- 中国(54383)
- 融(51900)
- 金融(51900)
- 财(49467)
- 管理(47318)
- 农(40971)
- 科学(36232)
- 学报(35451)
- 大学(28033)
- 学学(27108)
- 农业(26340)
- 财经(24772)
- 技术(23648)
- 业经(22775)
- 经济研究(21685)
- 经(21397)
- 教育(19695)
- 业(16734)
- 问题(16558)
- 技术经济(16435)
- 科技(14727)
- 现代(13977)
- 财会(13732)
- 商业(13640)
- 贸(13362)
- 理论(12806)
- 国际(12615)
共检索到4159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茂林 王子路 何光辉 王宇琨
银行业作为中国金融体系和企业信贷供给主体,其技术创新在普惠金融方面的作用很少被研究。本文首先利用基于语义的机器学习技术衡量了中国商业银行的金融科技创新质量,然后将其与2011~2021年2亿条全国工商企业注册数据匹配,考察银行金融科技对创业活动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商业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主要表现为数量竞争,而创新质量提升趋势不明显。银行金融科技对城市创业活动产生结构性普惠效应:一方面,银行金融科技有利于促进小规模市场主体创业,并且主要覆盖传统信贷资源薄弱地区和融资约束较为严重的高启动资金行业;但另一方面,银行金融科技的普惠效应主要来源于大型银行信贷扩张,中小银行因竞争压力加大导致其贷款数量和质量下降。进一步研究表明,银行金融科技与互联网金融科技的作用效应存在互补性,不仅能有效促进互联网金融科技落后的城市创业,同时能显著拉动经济增长。本研究对于深入理解银行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变革与机遇和数字金融对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卜亚
对于本次危机的根源,国内外学者比较一致的观点是,金融创新过度而缺乏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在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创新的背景下,如何借鉴危机前后国外银行业金融创新的经验和教训,促进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更好、更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首先基于利率、汇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提高,金融脱媒以及银行资本约束等动因视角详细分析了我国银行业金融产品创新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积极效应进行分析,如缓解期限错配现象、加强风险管理能力,提高资本充足率、加强市场约束,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推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潘光伟
只有坚持商业可持续原则,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才能确保普惠金融发展可持续,路走的越长越远越稳越好普惠金融是由联合国在2005年宣传小额信贷年时提出的,强调立足机会平等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普惠金融应体现包容性和普适性,从三个层面加以推动发展:一从宏观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叶莉 王荣
基于中国2011-2018年非金融类上市企业数据,综合讨论金融科技与银行业竞争共同作用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金融科技可有效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且银行业竞争增强了金融科技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同时,融资约束是金融科技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中介,金融科技能够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推动企业技术创新,银行业竞争对融资约束的中介路径产生着前半段路径为正向和后半段路径为负向的调节效应,即银行业竞争能够加强金融科技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而减弱融资约束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文章完善了企业技术创新驱动因素研究,对经济下滑阶段下新兴金融科技与传统银行业的合作共赢以及企业技术创新驱动力不足问题的缓解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晓鹏 姜凌 王蜀凡
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省际创业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提升地区创业水平,且存在明显空间溢出效应。就不同维度而言,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和数字化程度显著提升了地区创业水平,使用深度则不显著。就不同功能而言,数字普惠金融的支付功能和信贷功能显著提升了地区创业水平,且有较强空间溢出效应,保险功能则不显著。机制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升地区融资可得性和消费需求促进地区创业,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距离杭州较近地区普惠性特征更加显著。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蒋含明
金融发展和银行业市场结构对创业型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有着直接影响,是影响中小企业创业活力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中国大陆231个城市1990~2009年历年第一次登记注册的民营企业数量作为衡量中小企业创业活跃程度的指标,建立面板数据联立方程,采用完全信息极大似然估计和三阶段最小二乘估计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银行业市场结构对于我国中小企业创业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展程度的提高有效降低了银行业的垄断水平,对区域内中小企业创业的间接促进效应甚至超过了其直接促进效应;银行业垄断性市场结构对于中小企业创业产生了阻碍作用;分区域的回归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和银行业市场结构对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创业的影响要显著...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超林 杨竹清
基于金融地理结构视角,结合银保监会披露的商业银行网点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以企业周边银行网点数量测度企业面临的银行业竞争程度,研究银行业竞争对小微企业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周边银行网点数量增加能够显著缓解小微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说明银行业竞争有效发挥了普惠效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相比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网点扩张的普惠效应更强;银行业竞争的普惠效应随银企距离的缩短而强化。机制检验表明,银行网点数量的增加通过提高小微企业的长期债务融资,并降低其债务融资成本,从而缓解其面临的融资约束。进一步分析发现,银行业竞争有助于提高小微企业的投资水平和投资效率;在研究样本期内考虑金融科技的影响后,银行业竞争的普惠效应依然显著。建议金融管理部门继续推进银行市场化改革,构建多元化的银行竞争体系,加快完善中小银行的空间布局。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小莉
11月25日,中国民生银行在京举办行庆20周年系列庆典活动——普惠金融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研讨会,来自政府机构、金融同业机构、小微企业等社会各界约200余人参会。中国民生银行行长助理林云山在研讨会上指出,普惠金融将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催化剂和助推器,银行开展普惠金融服务的市场空间巨大。中国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粟勤 孟娜娜
基于2006—2011年31个省级区域的经济与金融数据,构建静态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对法制环境、银行业市场结构与普惠金融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区普惠金融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且法制环境、银行业市场结构对普惠金融的影响存在空间关联效应。地区法制环境的改善既能够直接对普惠金融产生积极促进作用,又能够通过优化银行业市场结构进而对普惠金融产生积极影响;地区银行业市场结构的优化有助于促进普惠金融的持续发展。不同地区法制环境、政府作为和经济发展水平作用下的银行业市场结构(HHI)调整都对普惠金融产生一定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汤继强 李婷 张兴焱 牟思蓓
文章基于我国2011—2019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数字普惠金融、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机制、空间效应和区域异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快速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影响,并且科技创新是其中的不完全中介,三者之间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本地区三者之间的交互影响是正向的,但对非本地区却呈现抑制作用,产生虹吸效应;以上影响机制具有明显的异质性,东部和西部地区三者之间相互关系与整体基本一致,且影响效应更强,但无论是否考虑中介效应,中部地区的影响均不明显。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阮银兰
本文针对当前经济金融环境下金融创新的正负效应、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所面临的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若干具体措施,旨在使银行业金融创新健康成长。
关键词:
金融创新 金融风险 风险防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蔡鄂生
本文认为,金融创新是"双刃"工具,风险与收益并存,银行业经营发展应坚持审慎原则。文章提出,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应始终坚持"成本可算、风险可控、信息充分披露"的基本准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开展金融创新,持续提高针对金融创新活动的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加强投资者教育,提升金融消费者对创新产品的认知能力。
关键词:
银行业 金融安全 金融创新 风险管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海燕
商业银行支付创新应注重将线下和线上两个服务渠道进行整合,从而更好地服务客户、服务实体经济、助力普惠金融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金融企业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普惠金融应具备两个特点:一是低成本、便捷可得。成本低,才能覆盖更为广泛的人群;金融产品和工具简单易懂,才能为老百姓所接受和使用。二是安全、可持续。金融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不能只顾发展不顾风险,只有保障客户资金安全,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浦发银行采取措施加强金融业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通过创新支付结算,为普惠金融探索新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玲玲 李烨 陈松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给绿色技术创新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传统金融业和新时代数字技术融合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重要影响。文章选取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绿色技术创新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融资约束和研发投入在数字普惠金融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ESG评级在数字普惠金融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起调节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不同地理区域、环境治理水平、CEO金融背景下存在差异。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春志 杨瑞桐
分析银行业市场结构通过企业创新渠道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机理,以2005—2018年中国内地30个省域数据为样本,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以银行集中度衡量的银行业市场结构对企业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影响存在空间相关性;企业创新在银行业市场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起中介作用,即弱化大银行在金融市场的主导地位能够鼓励企业创新进而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结论为优化我国金融体系结构、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等经济决策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银行业市场结构 企业创新 产业结构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