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82)
2023(13726)
2022(11786)
2021(11286)
2020(9537)
2019(21877)
2018(21527)
2017(42349)
2016(22352)
2015(25277)
2014(25177)
2013(24913)
2012(22948)
2011(20349)
2010(20471)
2009(19330)
2008(18327)
2007(16189)
2006(14364)
2005(12943)
作者
(63676)
(52304)
(52010)
(49536)
(33493)
(25099)
(24058)
(20487)
(20197)
(18896)
(18260)
(17580)
(16597)
(16461)
(16246)
(16042)
(15680)
(15339)
(15049)
(14924)
(12942)
(12896)
(12727)
(11880)
(11810)
(11769)
(11732)
(11571)
(10551)
(10179)
学科
(84429)
经济(84337)
(69025)
管理(68216)
(57726)
企业(57726)
方法(40989)
数学(35535)
(35363)
银行(35216)
数学方法(35174)
(33523)
(32319)
金融(32318)
中国(30134)
(27483)
(25606)
(21110)
业经(20240)
(20050)
财务(19985)
财务管理(19945)
企业财务(19151)
地方(17917)
(17459)
理论(16238)
农业(14902)
技术(14857)
(14340)
制度(14325)
机构
大学(311342)
学院(307397)
管理(128046)
(122022)
经济(119105)
理学(109199)
理学院(108113)
管理学(106461)
管理学院(105907)
研究(97514)
中国(89256)
(66166)
(62243)
科学(58409)
财经(49403)
中心(49009)
(47428)
(45810)
(44822)
(44819)
业大(43124)
研究所(42903)
北京(42299)
(38065)
财经大学(37250)
(37103)
经济学(36946)
师范(36771)
农业(35788)
(35727)
基金
项目(207914)
科学(163377)
研究(153625)
基金(151649)
(130160)
国家(129060)
科学基金(112281)
社会(96346)
社会科(91384)
社会科学(91364)
基金项目(80914)
(80090)
自然(73030)
自然科(71334)
自然科学(71320)
自然科学基金(70073)
教育(69197)
(67191)
资助(63320)
编号(63317)
成果(51601)
(45819)
重点(45351)
(43538)
(42738)
课题(41970)
项目编号(40572)
创新(40564)
科研(39948)
教育部(39842)
期刊
(127041)
经济(127041)
研究(96615)
中国(60756)
(56703)
金融(56703)
(48623)
学报(45808)
管理(44993)
科学(41682)
(40208)
大学(34718)
学学(32529)
教育(28786)
农业(26022)
技术(25040)
财经(24388)
(20427)
经济研究(20147)
理论(19352)
业经(19299)
图书(18978)
实践(18092)
(18092)
科技(15660)
问题(15580)
技术经济(14742)
财会(14493)
情报(14371)
现代(13928)
共检索到468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阎庆民  谢翀达  骆絮飞  
本文简述了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特点,研究提出以"目标"和"过程控制"为导向的信息科技风险核心监管指标构建方法,并建立了一套指标体系,可用于监管部门对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风险的动态监测和预警。在信息科技风险资本计量方面,基于损失数据、情景分析、BEICF(业务经营环境和内部控制因素),构造了信息科技风险资本单独计量的框架,设计出"时间+金额"的科技风险损失(间接损失)量化方法,提出了基于标准法和损失分布法的信息科技风险计量模型。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汪杰东  
本文研究了国际、国内关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评估标准和监管要求,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和应对策略。为了增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能力,有效促进中国商业银行健康发展,中国监管机构应结合国际准则和国内实际情况,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新模式。中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应建立国际监管机构改革动向和国内监管要求的跟踪及应对机制,强化风险约束和资本约束的经营理念,优化资本结构,加强金融创新业务管理,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水平,全面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栾福茂  李华  尹雷  
交叉金融业务是我国银行业探索混业经营的重要实践,在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存在较大风险,需要加强监管。但在目前分业监管模式下,我国银行业交叉金融业务监管存在制度建设滞后、多头监管、缺乏有效监管、监管"穿而不透"、监管约束力有限和现行监管与服务实体经济监管目标存在一定冲突等问题。因此,应预见性地推出相关监管政策,加强监管机构间协调监管,加快建立混业视角风险监管体系,建立完善的监管配套机制,出台支持实体经济的监管政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海虹  
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与金融风险防范问题刘海虹1978年以来,金融部门的多元化改革打破了“单一银行”体系,非银行金融机构获得了生存的空间和发展机会。10多年来,非银行金融机构增长迅速,对金融领域乃至全社会都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我们知道,经济越发达,非...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海虹  
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与金融风险防范问题刘海虹1978年以来,金融部门的多元化改革打破了“单一银行”体系,非银行金融机构获得了生存的空间和发展的机会。10多年来,非银行金融机构增长迅速,对金融领域乃至全社会都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我们知道,经济越发达,...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郭敏  
近来银行业金融机构抵贷资产迅速增加,但因缺乏统一规范,抵贷资产在接收、管理、处置变现环节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规范。本文对抵贷资产接收、管理、处置变现环节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把好抵贷资产入口关、加强对抵贷资产的全过程管理等具体对策。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王东  刘强  徐尚悦  
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了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应对复杂的国际金融环境、稳定国内的金融秩序同时面对同行业的竞争,需要专注于自身金融核心业务的创新和发展,因此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选择了将自身的IT技术领域部分或者全部外包给IT外包公司,利用其IT技术领域的专长,作为自身运营、创新、发展的科技支撑。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IT外包公司的引入,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是降低了银行在IT建设上投入的综合运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雨丝  
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的繁荣发展以及金融体系的逐渐丰富,国内金融领域混业运营趋势日益明显,跨领域、跨市场交叉金融项目迅速发展,尽管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了用户多样化的融资要求,但以此引起的监管套利、风险重叠等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诸多银行资本借道流进了限制性行业,严重影响到宏观政策的作用。为此,需要深入探究交叉金融项目的发展原因、业务形式以及风险特点等,逐步优化监管体制。文章首先介绍了交叉金融项目的主要模式、潜藏风险以及管理现状,然后详细阐述了有效的监管策略。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奚宾  
新常态下,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金融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面临着巨大挑战。近几年来,非银行金融机构快速发展,但违约事件频繁发生,折射出非银行金融机构自身和监管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基于新常态下金融市场环境的新变化提出了包括整合监管架构、提高监管能力、加强执法力度和整合其他信息在内的多项监管建议,以期促进非银行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作功  杨茂巧  何赛  
《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要求从区域和机构两个维度对普惠金融发展情况进行评价,但现有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集中在对区域普惠金融发展的评价上。在借鉴《G20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和中国人民银行2018年普惠金融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由使用情况、可得性、服务质量等3个维度以及账户等15个二级指标和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区域占比等61个三级指标组成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金融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颜新秀  王睿  
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风险集中被定义为任何可能造成巨大损失(相对于银行的资本、总资产或总体风险水平)、威胁银行健康或维持核心业务能力的单个风险或风险组。风险集中产生于银行资产、负债或表外项目(无论产品或服务),既可以出现在交易过程中,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程瑶  
文章拟从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与银行监管的相互关系入手,分析金融工具准则相关核心内容与银行内部风险管理和外部监管的相互关系。从会计准则制定目标与银行风险管理及外部监管两大逻辑起点出发,认为会计准则目标与监管的差异,导致了银行会计实务的难题。最后,提出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与银行业风险管理及外部监管协调的策略建议——使用"级别较高"的分类金融工具准则,以期对金融市场健康运行提供裨益。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葛春尧  徐光耀  
本文介绍了并表监管的理论基础,探究了并表监管的本质特征,分析了加强银行业资本监管的原因及2008年2月中国银监会颁布的《银行并表监管指引(试行)》在实行过程中可能碰到的难点,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史岩  
在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维护中国银行业的公平和有效竞争,对涉嫌损害竞争的垄断行为进行规制,已成为当前中国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然而,由于反垄断机构和银行业监管机构在执法和监管过程中职责不清,削弱了《反垄断法》的有效实施,阻碍了金融市场化的改革进程。通过对两机构监管职责进行比较,总结两机构的国际协调经验,最后提出了我国两机构关系构建的政策性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