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57)
2023(11593)
2022(9688)
2021(8980)
2020(7432)
2019(16640)
2018(15942)
2017(31397)
2016(16319)
2015(18070)
2014(17282)
2013(16891)
2012(15709)
2011(14102)
2010(14620)
2009(13802)
2008(13214)
2007(12284)
2006(11155)
2005(10328)
作者
(43449)
(36121)
(35841)
(34200)
(23179)
(17193)
(16326)
(13870)
(13719)
(13174)
(12233)
(11995)
(11803)
(11494)
(11362)
(11289)
(10781)
(10512)
(10417)
(10217)
(9093)
(8721)
(8524)
(8337)
(8231)
(8167)
(8084)
(8068)
(7279)
(7234)
学科
(60003)
经济(59949)
(56918)
管理(53420)
(48252)
企业(48252)
(33932)
银行(33787)
(32222)
(30242)
金融(30241)
中国(24898)
方法(23130)
(22475)
(20949)
数学(19756)
数学方法(19547)
(19128)
技术(17837)
业经(16415)
(15367)
贸易(15349)
(15048)
地方(14809)
(13468)
(12926)
制度(12922)
技术管理(12771)
农业(12554)
(12250)
机构
学院(221515)
大学(216742)
(100652)
经济(98555)
管理(89591)
理学(75827)
理学院(75136)
管理学(74297)
管理学院(73842)
研究(72834)
中国(69063)
(49572)
(44102)
财经(38262)
科学(38019)
中心(37057)
(35314)
(34909)
(34716)
(33767)
(32582)
银行(32483)
经济学(31318)
研究所(31091)
(30291)
(28938)
财经大学(28488)
经济学院(28315)
(28092)
北京(28065)
基金
项目(139975)
科学(112510)
研究(108593)
基金(101883)
(86285)
国家(85495)
科学基金(75253)
社会(70938)
社会科(67669)
社会科学(67655)
(55936)
基金项目(52663)
教育(49365)
自然(45766)
(45596)
自然科(44828)
自然科学(44821)
自然科学基金(44118)
编号(43739)
资助(41490)
(35750)
成果(35720)
创新(32383)
(31675)
(31440)
重点(31184)
课题(30991)
国家社会(29338)
(28423)
(28240)
期刊
(111178)
经济(111178)
研究(74041)
(51627)
金融(51627)
中国(48795)
(37595)
管理(37163)
(30606)
科学(26306)
学报(24752)
教育(24101)
大学(20094)
技术(19525)
财经(19329)
农业(19038)
业经(18998)
学学(18922)
经济研究(18623)
(16597)
问题(13703)
(13077)
国际(12887)
技术经济(11999)
理论(11957)
(11315)
论坛(11315)
科技(11213)
现代(11020)
商业(10838)
共检索到3590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卜亚  
对于本次危机的根源,国内外学者比较一致的观点是,金融创新过度而缺乏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在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创新的背景下,如何借鉴危机前后国外银行业金融创新的经验和教训,促进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更好、更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首先基于利率、汇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提高,金融脱媒以及银行资本约束等动因视角详细分析了我国银行业金融产品创新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积极效应进行分析,如缓解期限错配现象、加强风险管理能力,提高资本充足率、加强市场约束,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推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平  
本文分析了银行业创新的现状和问题,讨论了金融创新对银行业的积极意义,并提出了促进银行业金融创新的有关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郭媛媛  林鸿  
本文通过选取多家国有和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从可量化的新业务的增长情况、资产负债结构的变化、盈利状况的变化等方面来讨论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绩效,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对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绩效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目前银行业金融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茂林   王子路   何光辉   王宇琨  
银行业作为中国金融体系和企业信贷供给主体,其技术创新在普惠金融方面的作用很少被研究。本文首先利用基于语义的机器学习技术衡量了中国商业银行的金融科技创新质量,然后将其与2011~2021年2亿条全国工商企业注册数据匹配,考察银行金融科技对创业活动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商业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主要表现为数量竞争,而创新质量提升趋势不明显。银行金融科技对城市创业活动产生结构性普惠效应:一方面,银行金融科技有利于促进小规模市场主体创业,并且主要覆盖传统信贷资源薄弱地区和融资约束较为严重的高启动资金行业;但另一方面,银行金融科技的普惠效应主要来源于大型银行信贷扩张,中小银行因竞争压力加大导致其贷款数量和质量下降。进一步研究表明,银行金融科技与互联网金融科技的作用效应存在互补性,不仅能有效促进互联网金融科技落后的城市创业,同时能显著拉动经济增长。本研究对于深入理解银行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变革与机遇和数字金融对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  
创新是银行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我国即将加入WTO,银行业面临全面开放的背景下,我国银行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快改革,创新求存,创新图强,创新发展。本文以广东银行业的业务创新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试图全面分析我国银行业务创新及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重从政策层面探讨相关对策,以期促进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莉  陈立文  
随着2007年WTO过渡期的结束,外资银行将以更快的速度进入我国。外资银行的进入,在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金融安全问题。为此,应对外资银行进入的宏微观效应进行评估,并运用理论模型,分析外资进入的替代效应与进入后的监管信息约束效应。面对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在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相对较弱的现实情况下,为避免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造成过度损害,有必要采取相应的保护策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银行业务创新”课题组  
本文以广东省银行业产品创新为个案 ,研究中国加入WTO背景下我国金融发达地区产品创新的现状 ,对货币和金融安全的影响 ,以及所面临的体制性约束 ;并在商业银行、同业公会和监管当局三个层次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徐琼  朱奕  
在WTO后过渡期,作为商业银行竞争有力武器的金融产品创新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创新存在品种少、规模小、效率低等问题,应该从体制、管理与技术等方面予以进一步完善,以保证金融产品创新功能的正常发挥。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丽杰  
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现状与展望导师秦池江教授研究生李丽杰我国金融业与理论界对金融创新的关注日益增加,但多侧重于对西方国家金融创新的历史背景、原因、历程及内容的研究。这篇论文则是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角度展开论述,探讨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现状及...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阮银兰  
本文针对当前经济金融环境下金融创新的正负效应、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所面临的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若干具体措施,旨在使银行业金融创新健康成长。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剑平  
本文通过对西方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时间层次和内容层次的分析指出 ,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 ,总是与其所处的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和金融环境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近四十年来西方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的特征和趋势表现为金融产品组合一体化不断提高的金融产品的衍生交易化、资产证券化和银证保产品组合化。目前中国银行业所处的阶段 ,与西方金融业在 80年代的阶段特征有着极强的相似性。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资产证券化的创新以及银证保组合产品的创新将成为中国银行业金融产品创新的重要方向和趋势。为此 ,中国银行业必须作好相应的准备 ,分层次、有重点地推进金融产品创新。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蔡鄂生  
本文认为,金融创新是"双刃"工具,风险与收益并存,银行业经营发展应坚持审慎原则。文章提出,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应始终坚持"成本可算、风险可控、信息充分披露"的基本准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开展金融创新,持续提高针对金融创新活动的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加强投资者教育,提升金融消费者对创新产品的认知能力。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波  杨陈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是银行发展的重要手段,面对国际大银行的竞争,我国的商业银行近来加快了业务创新力度,但是总的情况并不理想。本文主要运用金融约束理论来分析商业银行创新面临的限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杏花  李抗  
开放体系下 ,我国银行业发展的诸多问题中 ,金融创新缺乏活力是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金融创新是新世纪金融业发展的动力之源 ,是开放体系下我国银行业竞争力提升的主要途径。从创新的机制、政府角色、技术、人才、服务质量与服务意识、法律等方面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