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051)
- 2023(21727)
- 2022(18525)
- 2021(17200)
- 2020(14744)
- 2019(33666)
- 2018(33272)
- 2017(64162)
- 2016(34983)
- 2015(39324)
- 2014(39206)
- 2013(38949)
- 2012(35894)
- 2011(32348)
- 2010(32445)
- 2009(30351)
- 2008(29598)
- 2007(26552)
- 2006(23193)
- 2005(20807)
- 学科
- 济(136843)
- 经济(136665)
- 管理(102913)
- 业(99507)
- 企(83355)
- 企业(83355)
- 方法(63169)
- 数学(54996)
- 数学方法(54294)
- 财(39788)
- 中国(38746)
- 农(37646)
- 制(35936)
- 银(35769)
- 银行(35621)
- 行(33922)
- 融(32933)
- 金融(32927)
- 业经(31722)
- 学(30741)
- 地方(28171)
- 务(25781)
- 财务(25687)
- 财务管理(25629)
- 贸(25589)
- 贸易(25571)
- 农业(24994)
- 易(24859)
- 企业财务(24362)
- 技术(23687)
- 机构
- 大学(498963)
- 学院(498118)
- 济(197958)
- 经济(193597)
- 管理(191319)
- 研究(168703)
- 理学(165012)
- 理学院(163143)
- 管理学(160072)
- 管理学院(159193)
- 中国(133451)
- 科学(106711)
- 京(106135)
- 财(93871)
- 农(92121)
- 所(86662)
- 业大(79701)
- 研究所(79083)
- 中心(78984)
- 江(74748)
- 财经(74686)
- 农业(72955)
- 经(67738)
- 北京(66663)
- 范(62750)
- 师范(61919)
- 院(60642)
- 经济学(60504)
- 州(60498)
- 财经大学(55601)
- 基金
- 项目(338990)
- 科学(263941)
- 基金(244811)
- 研究(239925)
- 家(216341)
- 国家(214579)
- 科学基金(182366)
- 社会(149918)
- 社会科(142209)
- 社会科学(142168)
- 省(133833)
- 基金项目(129839)
- 自然(121251)
- 自然科(118410)
- 自然科学(118374)
- 自然科学基金(116253)
- 划(112794)
- 教育(110519)
- 资助(101846)
- 编号(96576)
- 成果(77768)
- 重点(76740)
- 部(73875)
- 发(72180)
- 创(70436)
- 课题(67139)
- 创新(65948)
- 科研(65716)
- 计划(63685)
- 大学(62596)
- 期刊
- 济(213014)
- 经济(213014)
- 研究(143436)
- 中国(97493)
- 学报(87593)
- 农(83095)
- 科学(76488)
- 财(73885)
- 管理(68980)
- 大学(65018)
- 学学(61902)
- 融(61039)
- 金融(61039)
- 农业(54828)
- 教育(49303)
- 技术(43679)
- 财经(37073)
- 业经(34786)
- 经济研究(34084)
- 经(31754)
- 业(28590)
- 问题(27856)
- 版(25153)
- 科技(24652)
- 技术经济(24549)
- 理论(23948)
- 业大(22610)
- 统计(22344)
- 图书(22101)
- 实践(21707)
共检索到7362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汪上达
银行市场结构和贷款结构的变动可能会通过引导资金资源在产业间的分配,最终影响各产业发展。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及SYS-GMM估计,考察了我国银行业结构改变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中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整体样本下,我国银行业中非国有银行比重上升不仅有利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也能促进高级化发展;银行贷款结构中商业贷款比重上升,有利于产业结构高级化,但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不明显。银行结构会通过技术进步和融资约束减轻两个机制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是正向的,而融资约束减轻的影响机制对合理化和高级化的方向相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汪上达
银行市场结构和贷款结构的变动可能会通过引导资金资源在产业间的分配,最终影响各产业发展。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及SYS-GMM估计,考察了我国银行业结构改变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中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整体样本下,我国银行业中非国有银行比重上升不仅有利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也能促进高级化发展;银行贷款结构中商业贷款比重上升,有利于产业结构高级化,但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不明显。银行结构会通过技术进步和融资约束减轻两个机制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是正向的,而融资约束减轻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秋海
银行市场结构和贷款结构的变动可能会通过引导资金资源在产业间的分配,最终影响各产业发展。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及SYS-GMM估计,考察了我国银行业结构改变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中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整体样本下,我国银行业中非国有银行比重上升不仅有利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也能促进高级化发展;银行贷款结构中商业贷款比重上升,有利于产业结构高级化,但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不明显。银行结构会通过技术进步和融资约束减轻两个机制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是正向的,而融资约束减轻的影响机制对合理化和高级化的方向相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喻微锋 曾茹苑
基于"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利用我国2004—2017年31个省区市的省级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银行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小银行占比的增加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该作用在东中西部地区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中小银行占比增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中西部地区则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对区域差异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外商投资水平、财政收入水平、市场化水平、自然资源水平以及人力资源水平因素的不同门槛值区间内,中小银行占比增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具有程度和方向上的显著差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超峰 孔蕊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金融集聚影响产业结构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中部六省1997-2019年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对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间的关系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各省金融集聚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中部地区金融集聚通过技术进步显著地促进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级化方向发展,但金融集聚的扩散效应不显著。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加强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利用中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强化金融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同时,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金融创新,发挥金融集聚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潇颖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是关键问题。金融发展和技术进步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19952014年我国金融发展、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了金融发展与技术进步。金融发展与技术进步有着相互促进的关系。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升级 VAR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钱水土 李正茂
本文分析了金融结构通过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产生的不同作用机理,并通过具有代表性的30个包含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数据,检验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效果。实证结果表明,在考虑技术转移的情况下,适宜的金融结构可通过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升级有较显著的正向作用,而金融发展水平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果并不显著为正。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殷晓彦 崔占峰
技术进步是否能够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并促进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水平的提高,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所必须探究的重要问题。这一作用与技术进步的有偏性密切相关。论文从宏观角度入手,选取2003—2017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偏向性技术进步对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地区技术偏向性进步指数的提高显著减少了污染物排放量,提高了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水平,且这一结果在不同区域间未见差异。多元中介效应检验证明,这一促进作用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实现。考虑稳健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殷晓彦 崔占峰
技术进步是否能够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并促进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水平的提高,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所必须探究的重要问题。这一作用与技术进步的有偏性密切相关。论文从宏观角度入手,选取2003—2017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偏向性技术进步对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地区技术偏向性进步指数的提高显著减少了污染物排放量,提高了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水平,且这一结果在不同区域间未见差异。多元中介效应检验证明,这一促进作用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实现。考虑稳健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宜庆 李菁昭 汤文静 匡熠
基于2014Q1-2016Q1时期中国省际季度面板数据,采用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分析了互联网金融与技术进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与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性和空间依赖性;互联网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的总体空间溢出效应,"硬性"技术进步对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有显著的驱动作用,"软性"技术进步更倾向于推动省份内产业结构高级化、邻近省份产业结构合理化;互联网金融和技术进步的交互作用未显著影响产业结构升级;样本期内互联网金融与技术进步耦合协调度较高的地区更倾向于具有较高的产业结构升级水平。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中翘 刘耀阳 陈汉臻
为探究技术进步在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中的中介效应,本文选取2005—2017年我国31个省(区、市)相关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金融发展深化水平显著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贷存比显著抑制了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到强烈的促进作用;(2)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通过两条路径,一是直接效应,二是以技术进步为中介的间接效应。因此,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提升金融供给的质量和效率,实施金融创新,增加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效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雪兰 龚元
本文运用2003-2007年39个行业196220家工业企业数据,以中间投入为不可观测生产率冲击的代理变量,通过生产函数估计和产出增长分解,并引入多马权重估算产业增长的资源再配置效应及技术进步效应,以此为基础分析银行业市场结构与产业增长的关联。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中国银行业集中度影响产业增长的主要路径为资源再配置而非技术进步;银行业集中度的下降有利于产业增长中资源再配置效应的发挥;银行业竞争度与产业增长的资源再配置效应之间呈现出"U"型的非线性关系;信息透明度的提高可促进产业资源再配置与技术进步;产业政策能够激励重点鼓励行业开展技术创新。因而,要发挥银行业市场结构优化对产业增长的促进作用,应培育多元化金融产业主体,畅通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促进银行业良性竞争;创新降低信息不透明度的信息生成与沟通机制,着力提高产业信息透明度;密切银行业结构优化政策与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的配合,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企业优化资源配置以及追求技术进步的内在动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雪兰 龚元
本文运用2003-2007年39个行业196220家工业企业数据,以中间投入为不可观测生产率冲击的代理变量,通过生产函数估计和产出增长分解,并引入多马权重估算产业增长的资源再配置效应及技术进步效应,以此为基础分析银行业市场结构与产业增长的关联。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中国银行业集中度影响产业增长的主要路径为资源再配置而非技术进步;银行业集中度的下降有利于产业增长中资源再配置效应的发挥;银行业竞争度与产业增长的资源再配置效应之间呈现出"U"型的非线性关系;信息透明度的提高可促进产业资源再配置与技术进步;产业政策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程中华 刘军 李廉水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对中国雾霾减排至关重要。基于2003-2016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对雾霾减排的影响效应。研究结论表明:从整体层面看,在产业结构调整的雾霾减排效应当中,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雾霾减排效应较强,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对雾霾减排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在技术进步的雾霾减排效应当中,技术效率改善的雾霾减排效应较强,而科技进步对雾霾减排的促进作用相对很弱。同时,这些雾霾减排效应还受到城市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阶段的约束。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雾霾减排更多地受益于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而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可以从技术效率改善中获得更强的雾霾减排效应。工业化初期阶段城市的雾霾减排更多地受益于技术效率改善,而工业化中期阶段城市和后期阶段城市可以分别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发展中获得更强的雾霾减排效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文倩 张羽
哪种金融结构更有利于经济发展在学术界并未达成共识,基于银行和金融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不同功能,借助1995—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金融结构、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是通过低风险特征和高风险特征的技术进步实现的;作为金融结构的两方面,基于银行的间接融资有利于促进低风险特征技术推动的产业结构升级,而基于金融市场的直接融资有利于促进高风险特征技术推动的产业结构升级;当金融结构的调整满足产业结构升级的需求时,即金融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匹配度升高时,可通过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经济增长。进一步的拓展研究表明,数字金融的发展和区域市场化程度的加深,有利于促进以上这种匹配度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推动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