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28)
- 2023(5243)
- 2022(4494)
- 2021(4350)
- 2020(3536)
- 2019(8405)
- 2018(8160)
- 2017(17108)
- 2016(9241)
- 2015(10102)
- 2014(10409)
- 2013(10315)
- 2012(9790)
- 2011(8928)
- 2010(9056)
- 2009(8415)
- 2008(8456)
- 2007(7652)
- 2006(7104)
- 2005(6634)
- 学科
- 济(36094)
- 经济(36071)
- 管理(25184)
- 业(24262)
- 企(19973)
- 企业(19973)
- 银(17450)
- 银行(17305)
- 方法(16507)
- 行(16073)
- 制(15848)
- 数学(15238)
- 数学方法(15073)
- 财(10964)
- 融(10598)
- 金融(10598)
- 中国(10373)
- 农(9934)
- 度(9870)
- 制度(9868)
- 业务(9495)
- 贸(9048)
- 贸易(9038)
- 易(8889)
- 银行制(8253)
- 策(8063)
- 业经(7149)
- 体(7020)
- 地方(6880)
- 务(6455)
- 机构
- 学院(126838)
- 大学(125998)
- 济(59681)
- 经济(58408)
- 管理(49113)
- 研究(44088)
- 中国(43069)
- 理学(40844)
- 理学院(40456)
- 管理学(39931)
- 管理学院(39687)
- 财(30931)
- 京(26077)
- 银(23872)
- 财经(23536)
- 科学(23129)
- 银行(22973)
- 所(22033)
- 中心(21531)
- 经(21418)
- 行(21289)
- 江(20757)
- 研究所(19444)
- 农(19355)
- 经济学(19349)
- 融(17886)
- 金融(17630)
- 财经大学(17612)
- 经济学院(17536)
- 北京(16857)
- 基金
- 项目(76250)
- 科学(60600)
- 研究(57649)
- 基金(56339)
- 家(47518)
- 国家(47135)
- 科学基金(40920)
- 社会(37130)
- 社会科(35477)
- 社会科学(35473)
- 省(28553)
- 基金项目(28380)
- 教育(26821)
- 自然(25515)
- 资助(25275)
- 自然科(24907)
- 自然科学(24899)
- 自然科学基金(24501)
- 划(24252)
- 编号(23359)
- 成果(19934)
- 部(18189)
- 重点(17183)
- 发(16630)
- 课题(16521)
- 教育部(15994)
- 性(15705)
- 创(15554)
- 人文(15339)
- 国家社会(15265)
共检索到210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尹雷
本文利用1993~2011年有关中国银行业结构和中国货币政策的数据分析中国银行业结构对货币政策五个传导渠道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中国银行业结构弱化了信贷及货币供给量的传导效果,但随着中国银行业集中度的下降,这种弱化效果将会降低;中国银行业结构对利率传导渠道及资本市场传导渠道产生了负向作用,弱化了利率和资本市场的传导效果,随着中国银行业集中度的降低,利率和资本市场传导渠道的传导效果将会增强。中国银行业结构对汇率的传导效果影响不显著。上述结论表明:实施货币政策过程既要重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还要关注银行业结构的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宋长青 巴合提努尔·尔斯别克
本文在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系统GMM广义矩估计方法,以银行业微观结构特征为视角,对中国62家不同类型商业银行2003—2017年间资本充足率、资本规模和资产流动性等银行业微观结构特征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银行微观结构特征能够对货币政策银行信贷传导的有效性产生影响,资本充足率影响最为强烈,其次为资本规模,而资产流动性影响最弱。资本管制环境下,银行微观结构特征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效果的影响在中外资银行间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性。建议综合考虑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微观结构特征,针对资产规模和流动性等级不同银行实施差异化货币政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旭涛 胡莹
本文从实证角度考察了我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和竞争程度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作用。以CR4指标代表银行业市场集中度,以基于Panzar-Rosse模型的H统计量代表银行业竞争程度,通过建立VAR模型得出累积脉冲响应函数代表货币政策冲击。实证检验发现:我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与竞争程度对货币政策传导有着正向效应,对货币政策传导至中介目标M2的影响最大,对货币政策传导至最终目标GDP与CPI影响程度较小,我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明显高于竞争程度的影响。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强 李远航 廖宜彬
本文基于货币政策传导模式,对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及其货币政策传导效果进行分析,发现商业银行的一些结构特征,如行业集中度较高、组织行政化明显、盈利模式较单一等,导致货币政策信号漏损,传导效果下降。为了提高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必须加强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具体的优化路径包括:发展民营银行,优化市场结构;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优化产权和治理结构;推进综合化经营,优化盈利结构。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商业银行对于货币政策信号的理解能力,还能够促使其制定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信贷政策,从整体上提高国有商业银行行为与货币政策信号的匹配程度。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货币政策 传导效果 优化路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长青
选取我国17家商业银行2006-2017年数据构建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变化会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有效性产生影响。当银行集中度较高时,银行集中度与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有效性间呈正向变动关系;但是反向关系存在于较低银行集中度时,临界点位于银行集中度为39.795%时。中小型银行的信贷增速较之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受到货币政策影响更大。银行集中度越低意味着竞争程度越强,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的有效性越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飞 郑霄鹏 翁伟斌
基于国内1999—2014年134家银行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分析在三种不同的利率水平下,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机制的运行以及监管政策在不同的利率水平下是否对银行的信贷产生挤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的利率条件下,我国银行的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机制存在。(2)对大型银行来说,不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如何变化,资本充足率的提高不会对银行信贷规模产生限制;对城商银行来说,当货币政策较为宽松时,监管政策趋严不会对信贷产生影响,但当货币政策趋紧时,此时若监管政策也趋紧对银行的信贷时会产生一定的限制作用。(3)不管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飞 郑霄鹏 翁伟斌
基于国内1999—2014年134家银行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分析在三种不同的利率水平下,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机制的运行以及监管政策在不同的利率水平下是否对银行的信贷产生挤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的利率条件下,我国银行的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机制存在。(2)对大型银行来说,不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如何变化,资本充足率的提高不会对银行信贷规模产生限制;对城商银行来说,当货币政策较为宽松时,监管政策趋严不会对信贷产生影响,但当货币政策趋紧时,此时若监管政策也趋紧对银行的信贷时会产生一定的限制作用。(3)不管存款利率水平如何变化,监管政策不会对银行信贷产生限制。(4)对大型银行来说,在同一贷款利率水平下,监管趋严会降低信贷规模,对城商银行的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启示政策当局应协调好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注重银行微观特征,实行差异化的监管措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董华平 干杏娣
本文在构建银行业结构影响货币政策银行贷款渠道传导效率的古诺模型基础之上,通过选取5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105家城市商业银行从2000年至2012年共13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并运用个体固定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如下基本结论:竞争性的银行业结构有利于改善货币政策银行贷款渠道的传导效率。且采用不同的银行业结构衡量指标及对扩展的动态实证模型进行系统GMM估计保证了实证结果的稳健性。
关键词:
银行业结构 银行贷款渠道 传导效率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胡莹 仲伟周
基于垄断竞争的银行业市场结构,研究银行在受到资本充足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双重约束条件下,在面对货币政策冲击的情况下所做出的最优信贷决策行为。通过构造贷款市场总体均衡模型,得出以下结论:当银行满足资本充足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要求时,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传导渠道表现出有效性;而当贷款市场中的银行不能满足资本充足率或存款准备金率要求时,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传导渠道则表现出无效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增印 徐晓伟
对于中国以银行业为导向的金融市场而言,银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概述了银行业市场竞争度及其具体的测度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银行,运用非结构方法的Panzar-Rosse模型对1995~2014年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度进行测度,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建立VEC模型,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度对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洋
利用1992~2010年的经济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根据VAR模型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结果表明,银行业集中度与货币政策效果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影响显著: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集中度的不断下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逐渐变好。
关键词:
VAR模型 货币政策效果 银行业集中度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杜建华
本文基于银行业竞争差异的视角实证检验了中国货币政策紧缩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区域调控效果。研究发现:在货币紧缩之后,银行业竞争程度较低区域的上市公司的银行借款对货币政策的变动更敏感,而且这种效应在非国有上市公司样本中更显著,但是在国有上市公司样本中则不明显;进一步研究还发现,货币紧缩导致银行业竞争程度较低区域的非国有上市公司的银行借款相对于国有上市公司下降的幅度更大,而在银行业竞争程度较高的区域则不存在这种效应。研究结论表明,银行业竞争程度的提高有助于非国有上市公司抑制货币紧缩的不利影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莹 仲伟周
通过构造货币政策冲击下的贷款市场总体均衡模型,研究在受到资本充足率和存贷比约束的条件下,银行最优信贷决策行为。分析发现,在垄断竞争的银行业市场结构背景下,银行间在价格竞争方面表现出"战略互补"特征和由此带来的"模仿效应"。因而,当银行满足资本充足率和存贷比要求时,银行业传导的货币政策信贷渠道是有效的,而当贷款市场中的银行不能满足资本充足率或存贷比要求时,信贷渠道则表现出无效性。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红 葛恒楠
在信贷传导效果方面,银行规模越大,贷款增速越小;银行的流动性越高,资本充足率水平越高,贷款增速越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对贷款增速影响不明显。从宏观货币政策代理变量来看,7天同业拆借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信贷增速具有负向的影响;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对银行信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M2增速对银行信贷的影响不显著。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信贷的传导效果,央行应充分考虑银行信贷传导的异质性,实施差异化的货币政策调控,对银行资产规模进行合理控制,进一步加强对银行盈利性的管理。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银行异质性 信贷传导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