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81)
- 2023(13842)
- 2022(12104)
- 2021(11144)
- 2020(9372)
- 2019(21759)
- 2018(21449)
- 2017(43069)
- 2016(22696)
- 2015(25354)
- 2014(25430)
- 2013(25513)
- 2012(23710)
- 2011(21395)
- 2010(21365)
- 2009(19798)
- 2008(19179)
- 2007(16947)
- 2006(15272)
- 2005(13740)
- 学科
- 济(113486)
- 经济(113379)
- 管理(65516)
- 业(61395)
- 企(50991)
- 企业(50991)
- 方法(48755)
- 数学(43071)
- 数学方法(42727)
- 中国(25413)
- 地方(24408)
- 财(24296)
- 农(23867)
- 制(23451)
- 银(22580)
- 银行(22433)
- 学(22316)
- 业经(21706)
- 行(21045)
- 融(17807)
- 金融(17806)
- 贸(17139)
- 贸易(17127)
- 农业(16487)
- 易(16473)
- 务(15163)
- 财务(15104)
- 财务管理(15075)
- 地方经济(15067)
- 环境(15048)
- 机构
- 大学(332247)
- 学院(328272)
- 济(144674)
- 经济(141834)
- 管理(131871)
- 理学(114188)
- 理学院(112932)
- 研究(111753)
- 管理学(111182)
- 管理学院(110602)
- 中国(87980)
- 京(70109)
- 科学(65875)
- 财(65231)
- 所(55463)
- 财经(52950)
- 研究所(50365)
- 中心(50090)
- 农(49906)
- 经(48200)
- 江(47566)
- 业大(46262)
- 经济学(45661)
- 北京(44388)
- 范(41220)
- 经济学院(41057)
- 师范(40847)
- 院(40250)
- 财经大学(39589)
- 农业(38904)
- 基金
- 项目(221538)
- 科学(175195)
- 基金(163446)
- 研究(161582)
- 家(141264)
- 国家(140145)
- 科学基金(121440)
- 社会(104501)
- 社会科(99260)
- 社会科学(99235)
- 基金项目(86784)
- 省(84422)
- 自然(78337)
- 自然科(76517)
- 自然科学(76503)
- 自然科学基金(75205)
- 教育(73365)
- 划(70680)
- 资助(68505)
- 编号(64057)
- 成果(51637)
- 部(49884)
- 重点(49126)
- 发(47203)
- 创(45420)
- 课题(43565)
- 教育部(43457)
- 国家社会(43442)
- 人文(42452)
- 创新(42392)
- 期刊
- 济(159279)
- 经济(159279)
- 研究(104436)
- 中国(58239)
- 学报(49473)
- 财(48750)
- 管理(48747)
- 科学(46204)
- 农(43880)
- 融(40591)
- 金融(40591)
- 大学(37804)
- 学学(35952)
- 教育(29376)
- 农业(28877)
- 技术(27612)
- 财经(27562)
- 经济研究(26965)
- 经(23513)
- 业经(23043)
- 问题(20369)
- 技术经济(17957)
- 理论(17370)
- 实践(15538)
- 践(15538)
- 贸(15098)
- 统计(15066)
- 现代(14909)
- 商业(14825)
- 图书(14626)
共检索到489971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晓
本文将中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分为六大片区,利用协整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从1985-2013年所处经济环境不同的六个区域内银行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证明,在短期内,经济较发达地区,垄断的银行业结构会阻碍经济发展;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结论却与之相反;就长期而言,垄断的银行业结构一定会阻碍经济增长。此外,各地区经济发展与银行业集中度的相关关系不相同。
关键词:
银行业结构 经济结构 经济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毅
利用协整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河南省1985—2010年以集中度为指标的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和因果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河南省经济增长和银行集中度之间存在显著的长期负向均衡关系,但银行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助推作用尚不十分明显,更多地表现为先期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对银行业改革和发展的引导带动作用。据此认为,河南省应加大中小金融机构的引进培育力度,更好地支持小微和"三农"等实体经济发展。
关键词:
银行业结构 经济增长 协整分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阮敏
利用协整、格兰杰因果检验和Cholesky方差分解技术,分析我国1979-2006年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提出非国有银行的信贷余额的份额和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其信贷余额的增加能够促进经济增长;非国有银行的信贷余额比例的增加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因,而反之亦然。这说明由政府主导而不是由市场诱发的我国高度集中的银行金融体制的改革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尤其在中国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大发展阶段。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金虎斌
文章根据1990—2010年中部六省的面板数据,考察银行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控制了其他变量之后,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并且为了克服内生性,创新性地引入贷存比作为工具变量,估计的结果显示:中部六省的银行业规模变量对于经济增长并无显著效果,而银行业结构的优化却能促进经济增长。这样的结论可能是因为"门槛效应",所以中部六省更应该继续优化银行业结构,加大对中小型银行的扶持,促进银行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陈刚 冯艳 杨亮
何种金融结构更有利于经济增长是一个在理论上存在巨大分歧的问题,中国经济为经验验证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提供了一个非常理想的样本。本文以1995~2006年中国29个省级单位的经验数据为样本,采用Difference GMM和System GMM动态面板回归估计方法系统地检验了中国的银行集中度对经济增长及其两个组成部分(TFP增长和资本积累)的影响,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中国金融中介整体规模的扩张实际上并未对经济增长贡献更多,在这个环境下,中国当前较高的银行集中度是阻碍了经济增长,这主要表现为较高的银行集中度抑制了劳均资本的积累,其对TFP增长的影响在统计上却是不显著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毅夫 孙希芳
本文运用中国28个省区在1985—2002年间的面板数据,考察银行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文章对银行业结构的分析着眼于不同规模的银行在银行体系中的相对重要性,度量指标为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份额,即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外的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占各地区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比例。为了克服银行业结构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文章用1994年启动的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的政策因素来构造银行业结构的工具变量。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在中国现阶段,中小金融机构市场份额的上升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最优金融结构 银行业结构 经济增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冉光和 吴金乐
本文运用我国省市1995~2011年面板数据,分别以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为研究对象,分产业研究了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降低银行业集中度对总体经济具有促进作用,从产业细分角度看,却存在着差异,体现在银行业存贷款集中度的降低对第一、三产业增长的促进作用仍然显著,而对第二产业的增长则起阻碍作用,这种阻碍作用在东部地区不显著,而在中西部地区十分显著。
关键词:
银行业集中度 产业增长 产业转移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周凡
基于中国地级市数据,采用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探究竞争性的银行业结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结果表明,竞争性银行业结构通过信贷供给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U型"曲线效应:当竞争性的银行业结构未超过临界值时,银行业集中度的降低促进银行竞争,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区域信贷供给,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当竞争性银行业结构超过临界值后,银行业集中度的降低、银行竞争的提高反而会降低区域信贷供给,对区域经济增长造成抑制作用。研究表明,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落实需要平衡性银行业结构的支持。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邹薇 蒋泽敏
近年来,经济学家开始认识到银行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开始从各个不同方面研究银行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银行业结构通过影响银行在经济绩效、企业信息收集、贷款可得性三个方面的功能影响经济增长。现有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都表明,没有单一的银行业结构适合所有的国家。
关键词:
银行业结构 银行集中度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宇文 张美婷 毛超
通过采用存款集中度和贷款集中度刻画银行业市场结构,以与产业转移相关的广东省和湖南省为研究对象,利用2001—2011年的相关数据,研究了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整体上,存款集中度和贷款集中度与经济增长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两省各地的经济发展存在空间依赖性和空间溢出效应,湖南省降低存贷款集中度能促进经济增长,而广东省适度提高存贷款集中度有利于经济持续增长。当期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两省的存贷款集中度越集中,越不利于经济增长;跨期模型中的存贷款集中度对经济增长的负作用程度没有当期模型大,降低存贷款集中度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所下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冯尧 廖晓燕 彭欢
一、引言我国选择了渐进转型的改革方式,从纯粹的计划经济体制到价格双轨制改革再到市场经济的确立,早期的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非国有经济就是从扭曲的资源配置和短缺经济中寻找到市场机会,大量富有活力的非国有中小民营企业的产生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苏华 郭晓峰
针对当前各界给予储蓄增长率持续降低的关注,本文认为,储蓄的增长本身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并不十分确定的正向促进关系.其取决于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在当前普遍强调储蓄下降对经济增长所起的负面作用情况下,对银行业的健康发展确实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涉及到兑付风险、减少收入以及对股份制银行和上市银行的资本金影响。本文在实证检验了国内储蓄率变动的状况、原因之后.尝试从金融产品和国家税收政策等方面提出促进储蓄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储蓄率 经济增长 银行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四军 王欣
资本监管是银行业实施宏观审慎监管的核心内容,而银行资本在维持稳健经营和承担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银行信贷构成了实体投资的主要来源,银行信贷规模变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会造成经济的波动,侵害宏观经济增长。对我国银行业2003~2012年的情况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监管压力增大会导致资本不足,银行信贷规模减少,当期监管压力值对当期信贷规模的作用比滞后一期监管压力值对当期信贷规模的作用更大一些。信贷规模对GDP的冲击效应是正向的。银行业资本监管压力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这种效应一般持续8个季度,这种负面影响在经济衰退时期表现得更为显著。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季仙华 齐兰
本文采用多元VAR分析方法,对我国银行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银行效率对经济增长影响显著,并且银行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互动关系。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加快提升银行效率进而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