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28)
2023(12540)
2022(11021)
2021(10289)
2020(8844)
2019(20336)
2018(20078)
2017(39122)
2016(21027)
2015(23511)
2014(23507)
2013(23260)
2012(21682)
2011(19712)
2010(20098)
2009(18936)
2008(19059)
2007(17385)
2006(15374)
2005(14048)
作者
(60534)
(50255)
(50209)
(48173)
(32220)
(24104)
(23267)
(19465)
(19120)
(18385)
(17072)
(16799)
(16108)
(15965)
(15918)
(15735)
(15279)
(14840)
(14820)
(14523)
(12527)
(12494)
(12424)
(11498)
(11491)
(11399)
(11358)
(11352)
(10175)
(9938)
学科
(83112)
经济(83038)
管理(60595)
(57371)
(48051)
企业(48051)
方法(37911)
数学(33023)
数学方法(32587)
(25004)
(23429)
(23033)
(22230)
中国(22140)
银行(22085)
(20654)
(18738)
贸易(18722)
(18232)
业经(17831)
(16337)
(16294)
金融(16292)
地方(16056)
(15941)
财务(15898)
财务管理(15862)
企业财务(14959)
农业(14853)
理论(14264)
机构
学院(295752)
大学(294639)
(122782)
经济(119986)
管理(111878)
研究(100104)
理学(94140)
理学院(93154)
管理学(91385)
管理学院(90841)
中国(84325)
(62439)
(61777)
科学(59109)
(51310)
(50501)
中心(48272)
财经(47550)
(47328)
研究所(45806)
(42942)
业大(41909)
农业(39765)
北京(39673)
(37817)
经济学(37795)
(37659)
师范(37172)
(35537)
财经大学(35062)
基金
项目(186586)
科学(145388)
研究(138170)
基金(133654)
(115302)
国家(114359)
科学基金(97613)
社会(85328)
社会科(80930)
社会科学(80909)
(73430)
基金项目(69532)
教育(65006)
自然(62852)
(61426)
自然科(61251)
自然科学(61227)
自然科学基金(60113)
编号(57799)
资助(56473)
成果(48348)
重点(42481)
(41704)
课题(40208)
(40060)
(38311)
大学(36170)
科研(36140)
(35897)
教育部(35840)
期刊
(138075)
经济(138075)
研究(92024)
中国(60982)
(50104)
(45771)
(44257)
金融(44257)
学报(43462)
管理(43067)
科学(39791)
大学(32917)
教育(32313)
学学(30843)
农业(29275)
技术(27625)
财经(23758)
经济研究(22885)
业经(22751)
(20345)
问题(17972)
(16677)
(15969)
理论(15516)
国际(15068)
技术经济(14454)
统计(14080)
实践(14052)
(14052)
(13930)
共检索到4635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杜建华  
本文基于银行业竞争差异的视角实证检验了中国货币政策紧缩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区域调控效果。研究发现:在货币紧缩之后,银行业竞争程度较低区域的上市公司的银行借款对货币政策的变动更敏感,而且这种效应在非国有上市公司样本中更显著,但是在国有上市公司样本中则不明显;进一步研究还发现,货币紧缩导致银行业竞争程度较低区域的非国有上市公司的银行借款相对于国有上市公司下降的幅度更大,而在银行业竞争程度较高的区域则不存在这种效应。研究结论表明,银行业竞争程度的提高有助于非国有上市公司抑制货币紧缩的不利影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增印  徐晓伟  
对于中国以银行业为导向的金融市场而言,银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概述了银行业市场竞争度及其具体的测度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银行,运用非结构方法的Panzar-Rosse模型对1995~2014年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度进行测度,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建立VEC模型,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度对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旭涛  胡莹  
本文从实证角度考察了我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和竞争程度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作用。以CR4指标代表银行业市场集中度,以基于Panzar-Rosse模型的H统计量代表银行业竞争程度,通过建立VAR模型得出累积脉冲响应函数代表货币政策冲击。实证检验发现:我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与竞争程度对货币政策传导有着正向效应,对货币政策传导至中介目标M2的影响最大,对货币政策传导至最终目标GDP与CPI影响程度较小,我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明显高于竞争程度的影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傅利福  韦倩  魏建  
在构建金融自由化指数和Lerner指数的基础上,本文利用PSTR模型,探讨银行业集中与竞争的关系问题。实证结果表明:金融业开放程度是影响两者关系的关键因素。当金融业开放程度较低时,银业行集中度的降低可以促进竞争;当金融自由化水平超过临界值时,通过降低银行业集中度来促进竞争这一渠道基本不存在或者已经很弱。本文的政策含义是:相对集中的银行业产业组织体系将更有利于促进竞争,不应盲目新建过多中小银行,重点在于将现有中小银行做大做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旸  李天德  陈少炜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中不确定性的增强,研究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的新特征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选取了中美等6个国家作为样本。运用VAR模型以及最小二乘法对样本国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各国之间的经济联动性加强,非周期性波动因素的作用加大,政府的宏观政策在经济周期中的作用提高。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中国应对世界经济周期波动新特征的对策,即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建立健全非周期性波动因素的安全预警机制并合理有效地使用政府的政策调控工具。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云生  
近年来,针对日益显现的通货膨胀压力,央行实施了一系列基于总量调控的货币政策,但并未取得预期效果。本文认为区域差异性和经济结构性矛盾是导致这一状况形成的重要原因,而实施差别性金融宏观调控政策是改善宏观调控效果的有效路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文乐  王彬  王继晖  
本文首先在新凯恩斯垄断竞争模型框架基础上,建立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理论模型,通过对模型参数的校准、冲击因素脉冲影响的识别,较为详细地考察了国内货币政策、人民币汇率之间的动态关系及其对我国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货币政策调控和汇率波动都会对产出、通货膨胀产生明显的冲击效应,同时货币政策与汇率波动之间也存在着显著作用。而后,基于均值与波动方程的相关计量模型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与人民币汇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均值与波动溢出效应。考虑到我国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深入,资本逐步对外开放,中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之间联系更加密切,在存在升值预期的时候,单一的货币政策或是汇率政策无法实现经济均衡增长,...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郝联峰  
1994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把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作为监测目标,确定了三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指标,并按季度向社会公布执行情况。1998年取消了对国有商业银行多年来的贷款规模控制,央行宏观调控转为主要调控货币供应量,并灵活运用利率、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间接货币政策工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高勤  
本文基于1998~2014年中国银行业非平衡面板数据,建立银行资产配置的两阶段模型,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以Lerner指数衡量的银行竞争程度对货币政策银行贷款渠道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银行贷款渠道中,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率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发挥主要作用;(2)货币政策对银行贷款规模的作用受银行竞争程度影响,并且银行竞争程度的增加削弱银行贷款渠道的作用,这一效应主要通过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中小型银行传导。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尹雷  
本文利用1993~2011年有关中国银行业结构和中国货币政策的数据分析中国银行业结构对货币政策五个传导渠道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中国银行业结构弱化了信贷及货币供给量的传导效果,但随着中国银行业集中度的下降,这种弱化效果将会降低;中国银行业结构对利率传导渠道及资本市场传导渠道产生了负向作用,弱化了利率和资本市场的传导效果,随着中国银行业集中度的降低,利率和资本市场传导渠道的传导效果将会增强。中国银行业结构对汇率的传导效果影响不显著。上述结论表明:实施货币政策过程既要重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还要关注银行业结构的影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严佳佳  许莉莉  
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国际协调是构建更加开放、团结、普惠性全球经济金融系统的客观要求。本文创新性地突破独立分析边界,综合研究双支柱调控框架下两类政策的溢出效应及传导渠道。通过构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以及对比亚洲金融风暴、广场协议、后次贷危机时期国际协调的历史案例,本文论证只有对称性国际协调才能够实现帕累托最优。基于此,本文探讨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我国参与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国际协调的难点与对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范祚军  洪菲  
本文在梳理前期有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剖析统一货币政策执行与区域性政策扶持的两难选择出发,运用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对有关数据实证研究,得出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在区域间存在明显差异,并提出通过完善货币政策工具,优化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完善货币传导机制来解决这一问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新章  胡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传统上仅考虑封闭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政策的适用性值得重新思考。当考虑了贸易因素时可通过采用一个简单的模型对最优的竞争政策进行论证,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国内企业最优数量和在自由贸易背景下的全球最优企业数量是不尽相同的。采用“过于严格”竞争政策的国家会有相对全球最优企业数量更多的企业,这也意味着竞争政策的协调将减少该国的企业数量。在检验了存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国内和国外竞争政策的战略性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可以发现大国和小国对其他国家政策的反应机制完全不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志强  熊海芳  
银行竞争通过影响银行的信贷行为进而影响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传导效果。本文使用Boone指数衡量中国银行业贷款市场竞争程度及其变化,采用面板数据分析银行竞争对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传导的影响。在控制规模、流动性、资本和股权融资等银行异质因素和宏观因素后发现:银行竞争削弱了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效果,影响国有控股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贷款增长率的因素大不相同,流动性和资本充足率较低的银行受到的影响程度更大,2004年的监管改革提升了资本监管效果,2009—2010年的金融危机影响了银行竞争程度并弱化了货币政策传导效果。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平  
货币政策规则是中央银行为了保持通货膨胀和产出稳定并使经济更快发展所使用的货币政策的指导原则。目前,通行于各个国家的货币政策规则主要有利率规则和货币供应量规则。过去一段时间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都已逐渐从货币供应量规则过渡到利率规则,而在我国不管是应用方面还是理论研究方面,对于哪一个货币政策规则更适合我国始终都还没有定论。因此,本文试图在DSGE模型的框架下,对我国的货币政策规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得出,相比于货币供应量规则,利率规则下:(1)货币政策更有效;(2)技术冲击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和产出波动更小;(3)技术冲击对通货膨胀和产出的影响更短暂。因此,研究得出,我国更适合使用利率的货币政策规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