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59)
- 2023(14785)
- 2022(11992)
- 2021(11112)
- 2020(9540)
- 2019(21706)
- 2018(21043)
- 2017(41471)
- 2016(21566)
- 2015(23912)
- 2014(23320)
- 2013(23159)
- 2012(20812)
- 2011(18234)
- 2010(18237)
- 2009(17225)
- 2008(16438)
- 2007(14229)
- 2006(12354)
- 2005(11321)
- 学科
- 济(94236)
- 经济(94148)
- 业(92716)
- 企(85557)
- 企业(85557)
- 管理(76851)
- 方法(46851)
- 数学(38517)
- 数学方法(38123)
- 银(33997)
- 银行(33851)
- 财(33495)
- 行(32287)
- 业经(31294)
- 融(30913)
- 金融(30911)
- 制(28194)
- 农(27481)
- 中国(26337)
- 务(25388)
- 财务(25346)
- 财务管理(25318)
- 企业财务(24144)
- 农业(20386)
- 技术(18430)
- 体(17190)
- 地方(17099)
- 理论(16561)
- 策(15701)
- 划(15608)
- 机构
- 学院(298827)
- 大学(292908)
- 济(132113)
- 经济(129732)
- 管理(127245)
- 理学(109521)
- 理学院(108590)
- 管理学(107084)
- 管理学院(106527)
- 研究(86554)
- 中国(82565)
- 财(64675)
- 京(58972)
- 财经(52096)
- 经(47564)
- 科学(47399)
- 中心(44827)
- 农(44586)
- 江(44290)
- 经济学(41388)
- 所(40166)
- 业大(39161)
- 财经大学(39142)
- 经济学院(37762)
- 商学(36518)
- 商学院(36198)
- 北京(36096)
- 研究所(35833)
- 州(35805)
- 农业(34896)
- 基金
- 项目(199055)
- 科学(161362)
- 基金(150402)
- 研究(145998)
- 家(128033)
- 国家(126956)
- 科学基金(114316)
- 社会(97587)
- 社会科(93177)
- 社会科学(93157)
- 基金项目(80132)
- 省(77041)
- 自然(74041)
- 自然科(72538)
- 自然科学(72526)
- 自然科学基金(71307)
- 教育(66445)
- 划(63039)
- 资助(61456)
- 编号(57165)
- 创(44897)
- 部(44868)
- 重点(43441)
- 成果(43131)
- 发(41707)
- 国家社会(41378)
- 创新(41210)
- 业(40677)
- 教育部(39729)
- 人文(39606)
- 期刊
- 济(138851)
- 经济(138851)
- 研究(86277)
- 财(54788)
- 融(53835)
- 金融(53835)
- 中国(52113)
- 管理(51602)
- 农(40301)
- 科学(36976)
- 学报(35366)
- 大学(29221)
- 学学(28225)
- 技术(28071)
- 财经(26802)
- 农业(26168)
- 业经(24018)
- 经(22951)
- 经济研究(21756)
- 问题(18150)
- 教育(17965)
- 技术经济(17017)
- 财会(16842)
- 业(16426)
- 理论(15478)
- 现代(15339)
- 统计(15315)
- 策(14742)
- 会计(14496)
- 商业(14424)
共检索到4455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严涵 黄飞鸣
本文以2006-2020年中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银行业竞争与企业现金股利分配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银行业竞争能显著提升企业现金股利分配意愿和水平,融资约束是银行业竞争影响企业现金股利分配的重要渠道。金融科技发展使得银行业竞争对企业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更为显著,此影响在无银企关联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更强。
关键词:
银行业竞争 融资约束 金融科技 现金股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勇 王亮 宋丹丹
银行业竞争的制度环境差异是理解中国企业创新区域不平衡的重要切入点。本文基于嵌入性视角、利用2008—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和中国省级银行业竞争程度数据建立多层统计模型进行研究发现:中国融资约束显著抑制企业创新且存在地区差异,该现象可由代表企业金融生态环境的该省银行业竞争强弱来解释;中国旨在削弱银行业垄断的改革不仅直接促进了企业研发,而且通过调节融资约束效应提高了企业创新水平,证实了中国银行业竞争存在"市场力量假说";进一步对企业异质性的检验发现,中国银行业竞争存在规模歧视但未表现出所有制歧视。
关键词:
银行业竞争 融资约束 企业创新 多层统计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立华 张超林
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2003—2016年的样本数据,采用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实证检验银行业竞争对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银行业竞争降低了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对企业研发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而促进企业技术效率的提升;银行业竞争显著提高了企业经营绩效和企业价值。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蒋海 廖志芳
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障碍。基于投资的欧拉方程和一阶系统GMM估计方法,分析银行业竞争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结果强烈支持市场力量假说,即银行业竞争力的提高能够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此外,在对我国银行业结构的深入剖析中还发现中小银行的发展能够降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关于中国银行业竞争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关系经验证据的不足,为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和实证支持。
关键词:
中小银行 中小企业 银行业竞争 融资约束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金清 阚细兵
本文以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对中国银行业竞争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中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困境,而银行业竞争能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也即"市场势力假说"成立,这为中国近些年来的银行业市场化改革提供实证支持;第二,企业规模越大,企业的信息模糊程度越低,以及金融结构越是"市场主导型",则银行业竞争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果就越好。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中国应该继续推进银行业的市场化改革,促进银行业竞争,同时应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曲文俏 张涵 陈磊
金融体系为实体经济服务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的必要保障。研究发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银行业竞争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并非线性关系。银行业改革初期,银行竞争降低企业融资约束;在成熟期,银行分支机构过度竞争后,银行过度竞争加剧了企业融资约束。从企业所有制属性和企业规模的分组检验发现,相对国有企业及大企业等信息透明企业,民营企业及小企业等信息模糊企业因自身信息透明度较低,其融资约束受到银行竞争的影响大。因此,应当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因地制宜发展银行分支机构,以最优竞争水平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关键词:
融资约束 银行竞争 信息不对称 银企关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惠好 焦文妞
利用2007—2019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数据及中国银保监会的金融许可证信息,研究了银行业竞争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银行业竞争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负效应,且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并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银行业竞争对企业创新投入的负向影响在非国有企业、规模较小的企业以及全要素生产率较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银行业竞争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了企业的创新投入水平和金融化水平,而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投入具有挤出效应,这是银行业竞争抑制企业创新投入的主要原因。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雷辉 金敏
基于中国31个省份的相关数据,使用变异系数法构建银行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以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讨论竞争程度变化时银行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及变化。研究发现:银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当银行竞争程度较高时,缓解作用更加明显。同时,相对于民营中小企业,银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国有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更加明显,反映了当前银行在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时存在选择偏向问题。但随着银行竞争的提高,这种问题有所缓解。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常启国 胡国柳
基于中国银行业管制放松的特定背景,文章利用地级市层面的银行业分支机构数据,并结合2007—2019年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考察了城市“异质性”因素下,银行业竞争对企业创新关系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发展水平是影响银行业竞争与企业创新关系的重要异质性因素,在阜阳、六安和芜湖等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城市中,银行业竞争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U”型作用;而在北京、上海和天津等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城市中,则具有显著的“倒U”型作用。考虑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仍然稳健。作用机制检验表明,金融发展水平冲击使得中国银行业竞争与企业创新关系会发生“形状反转”现象,导致不同城市出现银行业竞争与企业创新的研究悖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邓丽纯
本文选择2009—2017年中小板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符合我国中小企业现状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和融资约束评价指标,并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融资约束的作用与影响机理进行实证研究,同时将银行业竞争引入两者关系研究中。分析发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与中小板企业融资约束之间显著负相关;银行业竞争与中小板企业融资约束之间显著负相关,同时银行业竞争正向调节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融资约束之间的相关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戴美虹
新发展格局下注重营商环境的优化,其中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至关重要,但少有文献从金融地理结构视角探究银行竞争对社会信用的影响。本文聚焦于微观层面企业失信问题,首先理论阐述了银行竞争对企业信用的影响效应。其次,基于中国2001—2013年微观数据证实了研究假说和推论:银行竞争能够降低企业成为失信被执行人的概率,增强企业信用,且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是银行竞争增强企业信用的作用机制。变更核心变量测度方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论依然稳健。此外,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银行竞争对企业信用的促进作用在大规模企业、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拓展性分析结果说明:儒家文化这类“非正式制度”同样有助于增强企业信用;银行竞争亦有助于增强商业信用、提升企业金融负债能力。本文为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微观证据,为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新启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春贤 张静
现金股利是投资者获取回报的重要方式,确保投资者获得合理回报既是上市公司履行股东受托责任的重要体现,也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基于公司财务特征分析企业融资约束及自由现金流与现金股利政策间的关系,探讨不同金融发展水平下公司财务特征变量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作用是否会发生变化,发现企业融资约束与现金股利政策之间呈负相关性,而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缓解公司融资约束与现金股利政策之间负相关性;自由现金流越充足的公司越愿意实施积极的现金股利政策,但伴随外界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公司自由现金流与现金股利政策之间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春贤 张静
现金股利是投资者获取回报的重要方式,确保投资者获得合理回报既是上市公司履行股东受托责任的重要体现,也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基于公司财务特征分析企业融资约束及自由现金流与现金股利政策间的关系,探讨不同金融发展水平下公司财务特征变量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作用是否会发生变化,发现企业融资约束与现金股利政策之间呈负相关性,而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缓解公司融资约束与现金股利政策之间负相关性;自由现金流越充足的公司越愿意实施积极的现金股利政策,但伴随外界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公司自由现金流与现金股利政策之间的这种关系会得到显著弱化。以上研究结果对正确认识金融发展如何对企业微观经济变量产生作用,进而影响公司财务决策具有一定帮助;同时,对现阶段如何通过市场手段克服半强制分红政策对融资约束企业造成的"监管悖论"具有一定政策启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蓉丽 江纳 李育昆 刘梦瑶
企业多元化经营受益于银行发放多元化经营所需资金贷款,受制于银行发挥债权人治理作用的外部监督。笔者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代理理论,以2004—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结合城市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银行分支机构准入管制放松对企业多元化经营是否有影响以及影响的方式、方向和程度。检验结果证实:银行分支机构准入管制放松与企业多元化经营显著正相关;在银行分支机构准入管制放松正向影响企业多元化经营过程中,银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增加企业管理层攫取私利行为具有中介效应;企业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和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发挥调节作用。本研究尝试性地将银行管制体制改革与企业多元化经营结合起来探究银行分支机构准入管制放松对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影响机理,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资源基础理论和代理理论的应用边界,丰富了银行管制和企业多元化经营的相关文献,研究结论能够为银行业体制改革和企业多元化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明明 刘海明
本文实证检验了银行业竞争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发现银行业竞争程度的提高会降低投融资期限错配程度。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成长性高的企业以及所在地区政府干预程度高的企业而言,银行业竞争降低投融资期限错配的作用更为显著。银行业竞争能够缓解投融资期限错配带来的投资不足问题和代理问题,减少投融资期限错配对公司绩效的负面影响。本文结果表明,银行业竞争程度的提高能够产生客户争夺效应和新型代理成本效应,进而影响投融资期限错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