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92)
- 2023(11826)
- 2022(10409)
- 2021(9919)
- 2020(8301)
- 2019(19207)
- 2018(19038)
- 2017(37722)
- 2016(20216)
- 2015(22741)
- 2014(22682)
- 2013(22570)
- 2012(20564)
- 2011(18612)
- 2010(18437)
- 2009(17069)
- 2008(16919)
- 2007(14812)
- 2006(12979)
- 2005(11651)
- 学科
- 济(76164)
- 经济(76080)
- 业(59956)
- 管理(59373)
- 企(50976)
- 企业(50976)
- 方法(38430)
- 数学(32686)
- 数学方法(32350)
- 银(21662)
- 银行(21515)
- 财(21481)
- 中国(21383)
- 制(20970)
- 行(20066)
- 农(17908)
- 业经(17555)
- 学(16691)
- 融(15584)
- 金融(15583)
- 务(15272)
- 财务(15213)
- 财务管理(15187)
- 理论(14857)
- 企业财务(14464)
- 贸(14348)
- 贸易(14336)
- 地方(14151)
- 易(13947)
- 和(13132)
- 机构
- 大学(284181)
- 学院(280324)
- 管理(117077)
- 济(109925)
- 经济(107380)
- 理学(100788)
- 理学院(99753)
- 管理学(98228)
- 管理学院(97722)
- 研究(87969)
- 中国(74631)
- 京(60514)
- 财(53552)
- 科学(53270)
- 财经(43176)
- 所(43058)
- 中心(41202)
- 农(40696)
- 江(40278)
- 业大(39513)
- 经(39323)
- 研究所(39030)
- 北京(38559)
- 范(35619)
- 师范(35352)
- 州(33494)
- 财经大学(32525)
- 经济学(32524)
- 院(31834)
- 农业(31828)
- 基金
- 项目(189754)
- 科学(149279)
- 研究(140201)
- 基金(138805)
- 家(118962)
- 国家(117960)
- 科学基金(102679)
- 社会(87852)
- 社会科(83195)
- 社会科学(83174)
- 基金项目(74337)
- 省(72719)
- 自然(67471)
- 自然科(65870)
- 自然科学(65857)
- 自然科学基金(64689)
- 教育(63898)
- 划(61287)
- 编号(57903)
- 资助(57808)
- 成果(46834)
- 部(42192)
- 重点(41242)
- 创(39193)
- 发(38456)
- 课题(38429)
- 教育部(36712)
- 项目编号(36680)
- 创新(36370)
- 科研(36314)
- 期刊
- 济(117517)
- 经济(117517)
- 研究(88298)
- 中国(51137)
- 管理(42050)
- 学报(41373)
- 财(40902)
- 融(38979)
- 金融(38979)
- 科学(38619)
- 农(36003)
- 大学(31705)
- 学学(29711)
- 教育(29709)
- 农业(23778)
- 技术(22724)
- 财经(21025)
- 业经(18708)
- 经济研究(17968)
- 经(17649)
- 理论(16362)
- 图书(15535)
- 实践(15159)
- 践(15159)
- 问题(14747)
- 技术经济(13277)
- 科技(13273)
- 现代(12839)
- 财会(12013)
- 业(11988)
共检索到4143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秋实 李兆君
在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有必要深入探讨竞争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进而判断竞争对银行业整体稳定性的影响,以便为制定金融监管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在相关研究中,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探讨银行特许权价值与风险承担行为之间的内在关系,许可证价值假说是其中心命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金融中介理论的发展,研究重点逐渐转向以特许权价值为纽带,直接采用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方法,探讨竞争与银行业稳定性的关系,其中心命题是市场势力假说。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庆君 何德旭
次贷危机、金融危机乃至主权债务危机持续牵动着金融从业者的神经,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尤其是银行系统的稳定性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在金融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日益发展的今天,银行业竞争的格局也在发生着深刻地变化,那么,市场竞争到底是有利于银行系统稳定还是不利于银行系统稳定?通过从特许权价值假说、竞争稳定假说以及市场竞争对银行稳定影响渠道等方面,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以期为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特许权价值 市场竞争 银行稳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燕平 韩立岩
本文以特许权价值与风险承担为主要研究视角,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下我国特许权价值经济效应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隐性保险降低了特许权价值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敏感性,特许权价值的自律机制不仅对国有银行几乎失效,而且对非国有银行的风险约束效应也不显著。如此说明当前中国商业银行受到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全面保护,从而弱化了开展全面风险管理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
特许权价值 隐性保险 风险承担 面板数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江山 佟孟华
金融科技发展给银行业带来了深刻变革,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实际成效也关系着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成败。本文从银行特许权价值的视角,为备受各界关注的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成效问题提供了一个解答。本文将特许权价值的约束设定纳入DLM理论模型,从效率和多元化的角度探讨金融科技通过特许权价值进而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机制,并利用2011—2020年230家中国商业银行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能够通过提高银行特许权价值的方式来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发展通过增加来自效率渠道和多元化渠道的特许权价值,进而实现银行风险承担的降低。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科技的冲击加剧了银行业的存款竞争与利率竞争,造成了市场相关特许权价值的丧失;对于地方性、小规模和低资本充足率的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的“风险化解效应”更为突出;金融监管对于金融科技风险化解效应的调节作用呈现出先弱化后强化的U型影响趋势。本文的研究不仅表明金融科技发展能够以金融体制市场化和机构转型升级这种“合意”的方式促进金融稳定,也对政府有关部门制定金融科技监管政策,高质量推进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等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曹廷求 张光利
银行业的风险程度关系到整个经济体的稳定与发展,控制风险是银行经营的重要目标之一。目前对银行风险承担的研究主要从特许权价值和市场竞争的角度分别展开分析。本文以156家中国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同时分析了银行特许权价值、市场竞争程度对银行风险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发现目前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特许权价值的因素主要来自银行因素而非市场因素;在没有控制内生性的前提下,发现银行特许权价值有效地约束了银行风险,而市场竞争的加剧增加了银行风险行为;在控制银行风险和特许权价值内生性后,发现特许权价值对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的约束效应基本不存在。因此,要维持银行业的稳定,需要规范银行的竞争行为,提高特许权价值的风险约束效...
关键词:
银行风险 特许权价值 市场竞争 内生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永锋
从银行业竞争、银行特征控制变量与宏观经济特征变量三个方面选取相关指标,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GMM)研究了2004—2015年间我国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程度与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并用市场集中度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程度与其风险承担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并根据实证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集中度 竞争 风险承担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永锋
从银行业竞争、银行特征控制变量与宏观经济特征变量三个方面选取相关指标,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GMM)研究了2004—2015年间我国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程度与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并用市场集中度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程度与其风险承担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并根据实证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集中度 竞争 风险承担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郭立宏 季琳 董建卫
本文以银行业竞争与银行风险承担为主要研究视角,采用非结构法中的PR模型,以中国14家银行1997~2008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银行业竞争与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银行业处于垄断竞争状态;银行业竞争与风险承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关系,且银行业竞争度与银行不良贷款比例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银行业竞争程度对个体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影响是有差异的,银行业竞争会促使国有银行(大型银行)承担更大的风险。因此,文章建议应进一步推进银行改革,把好市场准入关口,提高银行监管有效性。
关键词:
银行业竞争 风险承担 市场准入 PR模型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曹廷求 王营
本文运用中国34家商业银行2006~2009年的数据,对特许权价值和公司治理机制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特许权价值能够显著降低风险承担;在未上市城市商业银行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风险承担越高,而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却与风险承担负相关;董事会规模与风险承担负相关,而对未上市城市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未产生显著影响;尽管高管持股现象并不普遍,但高管持股能够显著增加银行风险承担;第一大股东性质、独立董事比例以及薪酬最高的前三名高管的平均薪酬并没有对风险承担产生显著影响,表明独立董事尚未充分发挥职能。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蒋小敏
我国银行卡支付产业的业务许可制度通过准入限制给产业带来了特许权价值,但与此同时产业却呈现风险高发的态势。这与特许权价值假说是相悖的,该假说认为特许权价值具有内生的风险约束效应。本文以银行卡支付产业的网络效应为切入点,通过理论构建和案例分析,论证了当支付机构以序贯方式进入银行卡支付市场时,后进入支付机构不仅自身提供的服务风险水平比先进入支付机构的高,而且还推高了先进入支付机构和行业整体的风险水平。银行卡支付产业特许权价值不具有内生的风险约束效应,反而激励了支付机构采取风险更高的经营行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付蓉 徐莹敏
本文在我国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基于2005年至2013年我国27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GMM模型对我国银行业竞争与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竞争与风险之间呈现U形曲线关系,基于选定的样本区间发现竞争的加剧会提高银行的风险水平。另外对于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运用最小二乘虚拟变量法LSDV分析了个体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承担了更大的风险。
关键词:
竞争 风险 利率市场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尚文程 刘勇 张蓓
本文通过建立计量回归分析模型,探讨了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和风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市场竞争程度与银行系统风险显著相关,即勒纳指数位于0.4附近的银行,承担的风险最大;勒纳指数很小或者很大的银行,其不良贷款率代表的风险系数很小。对中国的银行来说,超大型和小型商业银行的风险系数一般比较低,小型商业银行多受地方政府大力扶植,经营风险也较小。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我国银行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银行特许权价值 银行风险 银行竞争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峁
基于中国60家商业银行2002—2012年微观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进行系统检验,同时对利率市场化背景下货币政策选择对银行竞争和风险承担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机构的行为选择和风险承担均有显著影响,但存在异质性特征,市场竞争能力强的银行,其风险承担行为更多受到数量型工具的刚性制约,而市场竞争能力弱的银行对价格型货币政策变动更为敏感。建议关注银行风险承担,加强资本监管,推动市场有序竞争,完善内控制度等,以协调货币政策选择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程悦 李波
以2013—2018年非金融行业中小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分析银行业市场竞争度对中小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并采用因果链条模型,识别出企业债务融资成本这一传导路径,实证结果发现,银行业市场竞争度的提升显著增加中小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较高的银行竞争水平降低信贷资金的供给成本,使中小企业从事风险性投资项目获得低成本的信贷资金的支持,从而增加其风险承担能力;相对于利率管制情形和那些融资约束水平较低的企业,这一效应在放松存款利率管制以后和在较高融资约束的中小企业中体现得更加明显。研究结果对于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改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推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长军 王光俊
文章基于我国2008—2013年61家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通过检验银行竞争(Lerner指数和HHI代理)与银行破产风险(log Z值代理)之间的关系发现,存在一个阈值,当银行竞争小于这个阈值时,竞争程度越低,银行破产风险越小,银行系统越稳定;而大于这个阈值时,竞争程度越高越稳定。实证结果还显示我国当前的金融自由化改革给银行系统稳定带来正效应但并不显著。
关键词:
金融自由化 银行竞争 银行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