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37)
- 2023(5459)
- 2022(4585)
- 2021(4343)
- 2020(3793)
- 2019(8317)
- 2018(8036)
- 2017(16521)
- 2016(8569)
- 2015(9551)
- 2014(9653)
- 2013(9601)
- 2012(9066)
- 2011(8003)
- 2010(8116)
- 2009(7376)
- 2008(7757)
- 2007(7013)
- 2006(6186)
- 2005(5980)
- 学科
- 济(30243)
- 经济(30206)
- 业(28416)
- 管理(26540)
- 企(25153)
- 企业(25153)
- 银(18925)
- 银行(18780)
- 制(17561)
- 行(17443)
- 方法(16570)
- 数学(14415)
- 数学方法(14301)
- 财(13700)
- 融(11792)
- 金融(11792)
- 务(10538)
- 财务(10533)
- 财务管理(10511)
- 企业财务(10262)
- 度(10219)
- 制度(10213)
- 业务(9593)
- 中国(8402)
- 银行制(8400)
- 体(8202)
- 体制(7498)
- 学(6639)
- 业经(6617)
- 农(5999)
- 机构
- 大学(120192)
- 学院(118302)
- 济(50024)
- 经济(48845)
- 管理(46006)
- 中国(40040)
- 研究(39187)
- 理学(38699)
- 理学院(38260)
- 管理学(37717)
- 管理学院(37479)
- 财(28828)
- 京(25136)
- 财经(22504)
- 科学(22231)
- 银(22077)
- 银行(21100)
- 经(20726)
- 农(20136)
- 所(20085)
- 中心(19912)
- 行(19478)
- 江(18251)
- 研究所(17874)
- 财经大学(17390)
- 经济学(16371)
- 融(16236)
- 金融(15982)
- 农业(15901)
- 北京(15886)
- 基金
- 项目(76063)
- 科学(60378)
- 基金(58125)
- 研究(52930)
- 家(50949)
- 国家(50581)
- 科学基金(43919)
- 社会(35004)
- 社会科(33482)
- 社会科学(33474)
- 基金项目(30228)
- 自然(29330)
- 自然科(28710)
- 自然科学(28699)
- 自然科学基金(28247)
- 省(27769)
- 资助(25099)
- 教育(24190)
- 划(23937)
- 编号(19624)
- 部(17833)
- 重点(17054)
- 成果(16485)
- 性(16326)
- 教育部(15584)
- 创(15348)
- 国家社会(15203)
- 科研(15100)
- 人文(14884)
- 发(14575)
共检索到1895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沈红波 曹军 高新梓
本文从盈余稳健性的角度分析了银行贷款的监督作用,并进一步研究了债务期限以及银行业竞争程度对上市公司银行贷款监督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在债务期限方面,短期银行贷款和长期银行贷款都对稳健性有显著影响,且短期银行贷款的监督作用大于长期银行贷款的监督作用;进一步考虑地域银行业竞争的影响,我们发现,在银行业竞争较强的地区,长期贷款对会计盈余的监督作用并不显著,但是在银行业竞争较弱的地区,长期贷款则表现出一定的监督作用;为了控制银行业竞争对债务期限结构影响的内生性问题,我们采用从短期和长期贷款比例中剔除银行业竞争因素后的残差替代短期与长期贷款比例,发现结论依然成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诗瑶 李星汉 管超
利用KMV模型计算出的债务违约风险衡量债权人监督动力,利用2008—2018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债务违约风险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债务违约风险越高,其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水平越低;相比于国有企业,债权人外部监督对民营企业两种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债权人监督能够降低上市公司通过操纵真实盈余管理向下调整利润的程度。
关键词:
债务违约风险 应计盈余管理 真实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罗立 吴津钰
文章选取2010—2017年国内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对独董监督、成本粘性以及盈余稳健性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成本粘性与盈余稳健性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独董监督与盈余稳健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独董监督可以削弱成本粘性与盈余稳健性之间的相关性。
关键词:
独董监督 成本粘性 盈余稳健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昕 沈红波
本文以Basu(1997)模型为基础,对1999~2004年上市公司银行债权监督对盈余稳健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研究了盈余稳健性的动态变化。实证研究发现:(1)中国上市公司盈余总体上存在着稳健性,会计盈余对"坏消息"的反应程度比对"好消息"的反应程度要大;负的会计盈余变化要比正的会计盈余变化具有更大的反转率;(2)上市公司银行贷款比例越高,稳健性越高;(3)短期银行债务贷款和长期银行贷款对稳健性有显著影响,且短期银行贷款的监督作用大于长期银行贷款的监督作用;(4)银行债权监督对稳健性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不断增强。
关键词:
银行贷款 盈余稳健性 监督效应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白雪莲 张俊瑞 马云高
自2010年我国开展融资融券业务以来,关于该交易制度实施效果的研究不断深入,但尚无文献对债权人如何看待卖空机制这一问题做出回答。从债权人视角出发,分析卖空机制引入后,债权人对标的公司会计稳健性需求的变化,并利用融资融券首次启动提供的准自然实验环境,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上述影响。研究发现,卖空机制引入后,标的公司的会计稳健性显著提升,且这种影响在债务水平较高的公司中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卖空交易越活跃,标的公司会计稳健性越高;卖空机制引入后,标的公司的短期债务比例显著提升而长期债务比重显著下降。研究结果表明,债权人需要债务人采取更加稳健的会计政策来应对卖空交易带来的风险。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祝继高
本文研究了债权人对会计稳健性的需求。本文利用银行起诉上市公司违反债务契约的法律诉讼数据,分析银行是否要求被起诉企业采取更为稳健的会计政策(起诉前两年、前一年和当年),以及不同类型的银行对稳健性的需求是否存在差异。研究发现,相比未被银行起诉的企业,被银行起诉的企业会计政策更为稳健,而且非四大国有银行对会计稳健性的要求更高。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被银行起诉的企业在被起诉前贷款利率不断提高,这也间接支持了会计稳健性能够帮助银行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来保护自身利益。
关键词:
稳健性 债权人 破产风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陶晓慧 柳建华
有效的债权人保护机制能够减少债权人的逆向选择,有利于债务人取得更有利的债务融资条件。会计稳健性通过信号显示机制,可以降低债权人对违约风险的预期,有利于债务人获得长期债务融资。具体而言,在非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会计稳健性程度越高,就越能获得更多的长期负债;而在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未能发现会计稳健性与长期债务比例之间的显著关系。另外,地区金融发展深度会削弱会计稳健性对长期负债比例的影响。
关键词:
会计稳健性 债务期限结构 债权人保护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玲
以2008~2010年新增ST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银行监督、政府控制、法律制度环境以及内部治理交互作用对ST公司被实施特别处理前三年经理人代理成本的综合治理效应。研究发现,银行监督有显著的治理效应,其与股权集中度、内部激励机制有一定的交互治理效应,与政府控制之间没有交互治理效应。在法律制度环境模型研究中,发现银行监督无治理效应,法律制度环境与银行监督之间没有交互治理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提升债权人监督有效性的途径应是加大商业银行改革力度,减少政府干预,加强法律公平性和规范公司内部治理。
关键词:
债权人监督 经理人代理成本 ST公司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赵德武 曾力 谭莉川
本文采用规模、能力、意愿、环境四个维度衡量独立董事监督力,利用A股上市公司2002—2004年的数据,通过因子分析、通径分析等方法实证检验了独立董事监督力对盈余稳健性的影响,发现独立董事监督力对盈余稳健性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随公司治理的改善而增强;独立董事的履职环境对盈余稳健性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人数规模和会计专业能力,薪酬和声誉的影响则相对最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陶晓慧 柳建华
"资产替代"是股东债权人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在实证分析中通常用过度投资来表示。稳健的会计政策能从事前和事后两方面减少股东和管理层的过度投资倾向,从而减少了债务契约中的资产替代行为,保护债权人的权益。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截面的会计稳健性具有真实的投资效应,抑制了非理性的过度投资倾向。经过分样本的实证检验发现,会计稳健性抑制过度投资的作用只存在于非政府控制的样本中,地方政府控制削弱了会计稳健性保护债权人利益的作用。
关键词:
资产替代 会计稳健性 过度投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珊珊 刘德妍
文章借助C-score指标,直接度量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稳健性,在对经理人现金薪酬"准负债"治理效应的分析基础上,检验了二者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现金薪酬的"准负债治理"效应不仅存在,而且受预算软约束的影响,在民营企业中的效应显著强于国有企业。
关键词:
现金薪酬 代理成本 盈余稳健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袁蓉
本文基于2006~2013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会计稳健性视角实证检验了产品市场竞争与高管盈余操纵的关系,盈余操纵运用高管应计盈余管理及真实盈余管理衡量,研究结果如下:1产品市场竞争和管理层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2会计稳健性对产品市场竞争及高管盈余管理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会计稳健性抑制了产品市场竞争与管理层应计盈余管理及真实盈余管理的正相关关系,充分发挥了会计稳健性的内部监管效用;3外部治理水平越高,会计稳健性对产品市场竞争及盈余管理关系的抑制作用越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樊慧 胡奕明 龙振海
本文运用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两权分离与会计盈余稳健性的关系,以及机构投资者对这种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的两权分离程度越高,会计盈余稳健性越低;具有行业专长的机构投资者能够显著抑制两权分离对盈余稳健性的负面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目前的股票市场上,具有行业专长的机构投资者已经发挥了积极的治理作用。
关键词:
稳健性 机构投资者 控制权 现金流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龙振海 胡奕明
文章探讨了上市公司终极控制权和审计师行业专长对会计盈余信息稳健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越大,公司的盈余信息越不稳健;相对于非行业专长审计师审计的公司,专长审计师审计的公司对损失的确认更及时;更重要的是发现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能够显著抑制由于终极控制权分离所造成的会计盈余信息不稳健的行为。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稳健的会计盈余信息能够导致正面的经济后果,文章的研究结论暗示雇佣一个行业专长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存在终极控制权分离的公司是有利的。
关键词:
审计师专长 稳健性 控制权分离 现金流权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玲
以2008—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建立实证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对于国有公司,银行监督能有效降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而对于非国有控股公司,银行债权人治理则表现出无效。在引入内部治理因素考察对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影响时发现,银行监督的治理效应显著,股权制衡也具有显著的控制效应。法律环境对控股股东代理成本抑制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债权人监督 控股股东 代理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