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27)
2023(8120)
2022(6658)
2021(6352)
2020(5287)
2019(12138)
2018(11462)
2017(21923)
2016(11640)
2015(13778)
2014(13554)
2013(13269)
2012(12482)
2011(11283)
2010(11345)
2009(10808)
2008(9908)
2007(8757)
2006(7802)
2005(7421)
作者
(31383)
(25715)
(25714)
(24750)
(16564)
(12300)
(11778)
(10374)
(9903)
(9223)
(9069)
(8772)
(8558)
(8430)
(8197)
(8114)
(7641)
(7515)
(7415)
(7075)
(6730)
(6503)
(6039)
(5908)
(5877)
(5791)
(5780)
(5569)
(5311)
(5239)
学科
(45165)
经济(45127)
(32941)
银行(32796)
(31275)
(29386)
金融(29385)
(25457)
中国(25019)
管理(24678)
(20645)
企业(20645)
方法(20347)
(18870)
数学(18048)
数学方法(17952)
(12004)
中国金融(11835)
(11679)
贸易(11663)
(11541)
(11510)
业务(11317)
(11269)
制度(11263)
业经(10132)
银行制(9890)
(9660)
理论(9436)
地方(9401)
机构
大学(156850)
学院(155996)
(74436)
经济(73083)
中国(59650)
研究(58997)
管理(52625)
理学(43597)
理学院(43109)
管理学(42561)
管理学院(42283)
(35407)
(33975)
科学(30695)
(29433)
中心(29225)
(29131)
银行(28277)
财经(28122)
经济学(26592)
研究所(26442)
(26286)
(25888)
(24979)
(24287)
经济学院(24145)
金融(23896)
(22734)
北京(22542)
财经大学(21368)
基金
项目(98371)
科学(77192)
研究(75867)
基金(72089)
(62188)
国家(61684)
科学基金(52020)
社会(49590)
社会科(47316)
社会科学(47310)
基金项目(36628)
(35897)
教育(35706)
资助(31107)
(30963)
自然(30224)
编号(29662)
自然科(29588)
自然科学(29580)
自然科学基金(29097)
成果(25299)
(23651)
重点(23214)
(22291)
中国(22242)
国家社会(21785)
课题(21773)
(21291)
教育部(20970)
(20767)
期刊
(76242)
经济(76242)
研究(56853)
(45683)
金融(45683)
中国(38315)
(26350)
(23276)
学报(22380)
教育(22052)
科学(20994)
管理(20135)
大学(17772)
学学(16705)
财经(15560)
农业(14063)
经济研究(13887)
(13486)
技术(12591)
国际(11629)
(11386)
世界(10248)
问题(10157)
业经(9263)
(8627)
理论(8022)
(7601)
论坛(7601)
职业(6996)
实践(6874)
共检索到2623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邢炜  
<正>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做到“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这一重大课题,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核心要义。银行业作为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应积极培育和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发挥金融主力军作用,全力做好“五篇大文章”,为金融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关键词: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琪  
<正>中国人很早就有记述和评价货币金融现象的传统。虽然中国现代金融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结果,是逐步从欧美传入的,但其发展与创新始终需要根植在中华民族丰沃的文化土壤上。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是我国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的探索沉淀和集中体现。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明康  
中国特色银行业监管理论体系的有机构成中国特色银行业监管理论体系是银行监管一般规律和良好实践的中国化与理论升华,是指导中国银行业监管工作的纲领和旗帜。它包含四个组成部分:一是清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伦  施丽红  
当前我国大学制度建设正在持续推进,但是大学内部权力运行还不够均衡。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让政府成为"大学发展的指导者、宏观布局的调控者、教育质量的监督者"。制度是文化和理念的载体,大学文化在现代大学制度中更具根本性和长远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谷凌云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做到: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许伟  
<正>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金融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逐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五个方面实践要求为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指明了努力方向。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以下简称中银富登)自2011年由中国银行主发起设立以来,始终坚持扎根县域、支农支小,服务县域乡村实体经济,通过薄利微利经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村镇银行领域大力培育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关键词: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普华永道新近发布的中国银行业报告显示,当前全球不确定因素增多,中国经济在新旧动能转换阶段面临着一定的下行压力。报告比较分析了33家A股和H股上市银行的相关数据情况,发现上述银行在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的内外部环境下,总体上盈利持续增长、信贷资产质量风险承压、资本充足率稳定。与此同时,上市银行也在积极推进业务转型,重视零售银行建设、积极发展普惠金融、调整理财产品结构及加大投入金融科技等。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高振生  
积极培育中国的职业经理阶层高振生职业经理阶层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产物。十九世纪中叶,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生产迅速发展,传统的企业主凭借自身的经验和能力已经无法经营、管理日益扩大的工商企业,也无法处理社会化大生产中遇到的一系列复杂问题。为了适应企业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韦伟  
上市公司和机构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的两大主体。培育机构投资者 ,加大机构投资者比重对改善投资主体结构和运行环境 ,提高市场的整体质量和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快证券市场的市场化进程有着深远意义。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东北地区效益审计课题组  
东北地区组织的效益审计研讨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组织的范围比较广泛;各省审计学会都将经济效益审计研究列为重点课题,在全省范围内组织了研讨。吉林、辽宁不仅召开了全省性的效益审计研讨会,不少市、地也组织了地区性的效益审计研讨会。二是研讨的内容全面,重点突出。不仅研讨了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性质、职能、特点、作用、程序、评价标准、方法、证据、报告和结沦,还用较大力量探讨了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甘时勤  张晋锐  
本文认为,积极发展小城镇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农村工业化的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耕地占用过多,资源浪费严重;(2)基础设施薄弱,服务功能较差;(3)政府职能不清,城市规划不落实。作者指出,积极发展小城镇,加快有中国特色的小城镇建设,必须遵循城市化、现代化、社会化的原则,一是要转变城镇经济和行政管理职能,加强其规划、协调与服务功能;二是要建立严格的耕地占用审批制度,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力度;三是建立合理高效的小城镇投资运行机制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杨兵兵  
<正>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实施的起步之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不断提速,社会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逐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对于商业银行业而言,以金融科技手段加速自身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适应数字经济变革的必由之路,通过数字化转型不断刷新和重塑自身服务业态、发展理念、运营模式等方面的认知,借力金融科技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必然选择。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