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91)
2023(3597)
2022(3096)
2021(3054)
2020(2573)
2019(6130)
2018(6074)
2017(11455)
2016(6551)
2015(7599)
2014(8299)
2013(7994)
2012(7345)
2011(6362)
2010(6563)
2009(6081)
2008(6713)
2007(6301)
2006(5676)
2005(5421)
作者
(18609)
(14863)
(14815)
(14400)
(9650)
(7171)
(7161)
(6104)
(5957)
(5586)
(5253)
(5098)
(4921)
(4884)
(4821)
(4474)
(4458)
(4456)
(4403)
(4357)
(4070)
(3786)
(3747)
(3735)
(3673)
(3530)
(3468)
(3310)
(3038)
(2961)
学科
管理(19715)
(17474)
经济(17448)
(17303)
(15831)
企业(15831)
(15816)
银行(15671)
(14204)
(13354)
(11129)
业务(9492)
(9403)
制度(9398)
(8363)
财务(8349)
财务管理(8321)
银行制(8287)
(7678)
金融(7677)
企业财务(7648)
方法(7453)
中国(6174)
数学(5830)
数学方法(5743)
理论(5243)
(5170)
(4705)
(4627)
会计(4624)
机构
学院(86123)
大学(83311)
(30028)
中国(29604)
经济(28968)
管理(28963)
研究(24796)
(22977)
理学(22481)
理学院(22237)
管理学(21815)
管理学院(21662)
(19324)
(18683)
银行(18527)
(17368)
(17177)
财经(15970)
(14186)
科学(14166)
(14072)
中心(13733)
(13639)
(13562)
北京(12132)
财经大学(11453)
(11433)
研究所(10968)
人民(10683)
会计(10678)
基金
项目(42999)
研究(34194)
科学(31742)
基金(28540)
(23676)
国家(23409)
科学基金(19899)
社会(18705)
(17724)
社会科(17617)
社会科学(17614)
教育(16994)
编号(15996)
基金项目(14649)
成果(14353)
(13990)
资助(12810)
自然(12585)
自然科(12249)
自然科学(12248)
自然科学基金(12028)
课题(11303)
(10540)
项目编号(10060)
(9775)
重点(9650)
(9320)
大学(8942)
(8701)
(8664)
期刊
(38247)
经济(38247)
研究(32153)
(25212)
金融(25212)
(24729)
中国(24300)
教育(13170)
会计(12875)
(12094)
学报(11787)
管理(11058)
财会(9792)
科学(9348)
大学(8960)
财经(8425)
学学(8181)
技术(8089)
(7026)
通讯(6699)
会通(6676)
农业(6110)
(6078)
业经(5995)
理论(5587)
(5393)
实践(5260)
(5260)
图书(5237)
经济研究(5210)
共检索到1604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赵鹏飞  
无论是贴现还是再(转)贴现行为,都是一种有限责任的票据转让行为,因为根据我国票据法及银行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票据到期不获付款的,贴现、转贴现、再贴现银行有权向其前手追索票款,可从申请人的存款账户收取票款。而这一点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田双双  高骕宇  
贴息票据本质上是一种质押贷款,银行对带息票据贴现如何进行账务处理,"金融企业会计"教材对此讲得并不清楚。本文通过举例分析,探讨了银行带息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方法,并提出增设"贴现资产——已贴现票据到期利息"科目,从而解决了银行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问题。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李霞  
现行会计专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中级会计实务》中对于应收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如下:企业以应收票据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贴现,应比照应收债权贴现的核算原则进行处理。一是视同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核算。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企业将应收账款等应收债权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贴现,如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在贴现的应收债权到期,债务人未按期偿还,申请贴现的企业负有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还款的责任时,申请贴现的企业应当按照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的核算原则进行会计处理。二是视同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仇冬芳  
本文根据应收票据是否带有追索权将应收票据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并讨论其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蒋明宣  
首先分析了应收票据贴现业务的两种会计处理方法 ,然后分析了现行《企业会计制度》中对应收票据的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 ,最后提出了改进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蒋有斌  
票据业务是银行与企业、银行与银行间融资结算的有效工具,流动性较高且具有稳定的收益,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营改增"的深入推进,财税部门出台了系列新规及新准则对票据市场进行重新明确与规范,也带来了票据业务会计处理方面的新变化。本文以新会计准则下金融机构票据贴现业务的会计处理为研究重点,以带息商业票据为例,具体计算其贴现利息与贴现金额,并就票据不同持有银行、不同持有期间的贴现与转贴现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探讨,以期为市场各主体提供理论与实务方面的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彭晓红  
企业持有的应收票据在到期前,如果出现资金短缺,可以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经过背书后向其开户银行申请贴现,以便获得所需资金。“贴现”是指企业将持有的未到期的票据转让给银行,银行受理后从票据到期值中扣除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的贴现利息,扣除其他相关的手续费后,将余额付给企业的一种融资行为。可见,票据贴现实质上是企业融通资金的一种形式。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薛方方  
票据业务是银行和企业、银行之间进行融资结算的有效工具,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并且能够带来稳定收益,随着市场规模的增加,在资本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营改增"改革的推动下,财税管理机构颁布了相应的新规定和新准则对票据市场重新定位和不断规范,对票据业务会计处理也带来新变化。本文基于新准则对金融机构票据贴现业务会计处理进行研究,并以带息商业票据为例,对票据的贴现利息和贴现金额进行详细计算,同时讨论票据不同持有银行、不同持有阶段的贴现和转贴现会计处理方法,为市场各主体提供理论与实务参考。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美荣  
商业汇票按其是否计息分为带息商业汇票和不带息商业汇票。不带息应收票据核算比较简单,带息应收票据会计处理涉及到利息的计算,相对复杂一些,尤其是带息应收票据计息时间的确定以及贴现业务,一直是讨论与关注的热点。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对其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以期为会计实务工作者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汪办兴  
2009年,中国上市银行票据承兑与贴现业务在较好地发挥支持和调节信贷投放作用的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的收益。该文对中国14家上市银行2009年年度报告中披露的有关票据业务数据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后发现,在票据产业链中中小型银行更侧重于发挥签票承兑的票源供应商的角色,大型银行更侧重于发挥票据贴现的融资供应商角色;同时,中小型银行票据贴现业务的收益率和运营效率相对较高。以此为基础,文章总结了商业银行开展票据业务的主要经营模式,并提出了票据业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飞  
商业汇票贴现因银行一般附带有追索权而形成贴现企业的潜在债务,会计制度将其视同为质押借款,这种做法是否合理有待商榷。即使在视为质押借款的前提下,企业对商业汇票贴现仍然可以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从而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造成不同的影响,尤其是带息商业汇票贴现的会计处理更是如此。企业应在不违背会计准则基本思想及会计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较小的方法,从而为报表使用者提供尽可能真实的财务信息。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雷洪光  沈艳华  
随着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方式由直接向间接的转变 ,再贴现政策工具在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再贴现政策工具的载体———票据市场发展的分析 ,结合我国实际 ,说明了票据市场发展及对中央银行再贴现货币政策的影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俞自由  李文龙  
本文从若干宏观经济假设模型出发,根据“商业银行再贴现依存度”的不同情况,对紧缩性与扩张性的再贴现政策进行分析,得出了“商业银行再贴现依存度”对紧缩性政策有重要影响,对扩张性政策没有实质影响的结论。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汪办兴  
2009年,中国上市银行的票据承兑与贴现业务在较好地发挥支持和调节信贷投放作用的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的收益。本文对中国14家上市银行2009年年度报告中披露的有关票据业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在票据产业链中,中小型银行更侧重于发挥签票承兑的票源供应商的角色,大型银行更侧重于发挥票据贴现融资供应商角色;同时,中小型银行票据贴现业务的收益率和运营效率相对较高。本文还总结了商业银行开展票据业务的几种主要经营模式,即稳健收益功能型、积极收益进取型以及贸易融资型,并提出了发展票据贴现业务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