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84)
2023(6680)
2022(5607)
2021(5209)
2020(4429)
2019(9953)
2018(9838)
2017(19151)
2016(10353)
2015(11771)
2014(11948)
2013(11576)
2012(10565)
2011(9460)
2010(9595)
2009(9118)
2008(9305)
2007(8558)
2006(7621)
2005(7183)
作者
(28712)
(23774)
(23718)
(22571)
(15113)
(11112)
(10866)
(9123)
(8961)
(8547)
(8219)
(8053)
(7660)
(7608)
(7599)
(7425)
(7045)
(6899)
(6873)
(6746)
(6047)
(5880)
(5584)
(5456)
(5439)
(5409)
(5380)
(5302)
(4807)
(4652)
学科
管理(35566)
(34366)
经济(34293)
(29523)
(26411)
企业(26411)
(21798)
(19816)
银行(19670)
(18337)
方法(14243)
(13707)
(12523)
金融(12520)
(12305)
制度(12274)
数学(12004)
数学方法(11867)
(11179)
中国(10942)
体制(10017)
业务(9798)
业经(9183)
银行制(8652)
(8460)
财务(8441)
财务管理(8410)
(8044)
企业财务(7970)
(6436)
机构
大学(141726)
学院(140607)
(58640)
经济(57280)
管理(54213)
研究(46024)
理学(45046)
中国(44589)
理学院(44575)
管理学(44006)
管理学院(43727)
(34313)
(30052)
财经(25782)
科学(24859)
(23272)
(23120)
中心(23114)
(22352)
(22261)
银行(21282)
(20357)
(19721)
研究所(19607)
财经大学(19329)
经济学(18926)
北京(18771)
(18402)
业大(17401)
(17042)
基金
项目(90070)
科学(71432)
研究(68036)
基金(66255)
(56632)
国家(56184)
科学基金(48922)
社会(44348)
社会科(42150)
社会科学(42142)
基金项目(34612)
(34383)
教育(31807)
自然(30090)
自然科(29370)
自然科学(29364)
(28877)
自然科学基金(28854)
编号(27426)
资助(26780)
成果(23615)
(23229)
(20886)
重点(20517)
课题(19402)
(19076)
国家社会(18921)
教育部(18489)
(18332)
(18053)
期刊
(65857)
经济(65857)
研究(46872)
中国(33659)
(31518)
金融(31518)
(29174)
管理(21648)
学报(18955)
(18592)
科学(18061)
大学(15263)
教育(14701)
学学(14491)
财经(13797)
技术(11796)
(11679)
农业(10383)
经济研究(10092)
业经(9557)
理论(8328)
问题(8299)
会计(8030)
财会(7667)
实践(7539)
(7539)
(6762)
国际(6747)
现代(6408)
(6221)
共检索到231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远企  
改革开放40年来,从最初的少数几家行政管理体制下的国家专业银行,到今天上千家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中国银行业脱胎换骨,在资产规模、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盈利水平方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这一蜕变中,我国银行监管结合银行业实际情况,合理借鉴国际经验,尤其是国际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林志远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以社会公众对货币和银行的信心为基础,整个社会发展了广泛的债权债务契约关系,当社会公众的信心充足,信用扩大,投资兴旺,经济就会加快增长;反之,一旦银行发生清偿力不足,影响存款兑现,就会动摇社会公众的信心,造成货币金融领域的混乱,或者是环环相扣的信用关系突然崩溃,触发经济危机,或者是中央银行被迫扩大货币供给,酿成严重的通货膨胀,所以,银行机构保持必要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嵩  吴育云  
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各国监管当局在反思中发现,金融消费者保护理念的缺失以及对金融消费者保护不力是引发本轮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英国、美国、欧盟、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吸取危机教训,对金融立法和监管进行一系列改革,强化金融消费者保护,提升金融消费者信心。俄罗斯等国家也相继出台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的重大举措,进一步加大金融消费者保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娥  李燕燕  
美国对外资银行监管制度架构的形成是在结合了美国自身的利益和世界经济的局势发展,不断修正和完善的。总的来说,美国对外资银行监管是朝着比较平等的方向发展,但是,其背后市场进入虽放宽了,市场监管则加强了。当今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条件下,美国对外资银行监管制度框架变更和演进对于我国监管制度的完善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玉凤  
在银行服务日益丰富而细致、民众权利意识越来越强的今天,我国银行业消费者保护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尽管如此,监管当局的监管力度不够及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等原因仍使消费者与银行之间的纠纷事件屡屡发生。因此,完善我国银行业的监管制度,保护银行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已势在必行。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四清  
资本监管是审慎银行监管的核心。从1994年以来,我国监管当局持续建立并逐步改进资本监管制度。本文从资本充足率计算监管、审慎资本监管和全面风险资本监管3个阶段,阐述了不同时期的资本监管特点、实施效果和趋势;从不同维度论证了审慎资本监管的实质;分析了监管制度演变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本文认为,资本监管的实质就是风险监管,通过对风险的精细化管理可以实现对资本的有效利用;为应对日趋严格的资本监管,应从4个方面努力:建立资本补充机制、进行业务调整、应用定量风险计量工具、持续建设基础设施和培养人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卜亚  
银行的资本监管一直是银行监管体系的核心,银行只有保持充足的资本才能提高在各种金融或经济压力状态下吸收损失的能力,从而降低金融部门对实体经济的溢出效应,但非常明显的是,过多的资本要求又会加大银行的经营成本压力,从而不利于银行的稳健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银行业资本监管制度的变迁历程,然后着重分析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的激励相容特性,最后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银行业资本监管制度激励相容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家才  阙方平  陈任武  
我国银行业面临的风险与监管制度创新杨家才阙方平陈任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改革的不断深入,在金融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的同时,我国银行业潜存的风险也日益突现出来。客观分析我国银行业面临的风险现状和形成原因,剖析我国银行监管制度安排中存在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冯军政  
近二十年来,我国银行业竞争格局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总资产规模迅速扩大、所有制类型日益多元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业务边界大大扩展,为银行业的监管带来新的挑战。本文指出,建立和完善监管体系、放松管制、提高监管水平是银行业监管主要变化趋势。针对当前我国银行业监管存在的不足,未来必须进一步增强监管政策的有效性、全面性,提高监管国际化程度。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隋平  陈平凡  
对影子银行存在的问题,应当在允许其发挥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从宏观和微观的层面,对其设定事前和事后的监管机制,有效地控制其风险因素的萌生和发展,并且在其发生问题后能够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态的恶化或者在影子银行机构确实无可挽救时进行有条不紊地清算,防范道德风险滋生的同时防止系统性风险的爆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武如顺  王宇  
美国银行的监管制度武如顺,王宇市场金融作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既定取向,其发展必然会带来激烈的竞争和经营风险的扩大;而金融业的公众性这一内在属性则要求健全、规范的银行监督管理制度,以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和保障存款人的利益。美国的银行体系一直处在严格规范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明康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银行业经历了60年不平凡的改革发展历程,服务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持续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对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改善社会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