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48)
2023(8377)
2022(7463)
2021(7205)
2020(6349)
2019(14923)
2018(14994)
2017(29196)
2016(16315)
2015(19028)
2014(19685)
2013(19419)
2012(18625)
2011(16760)
2010(17222)
2009(16144)
2008(16716)
2007(15706)
2006(13681)
2005(12578)
作者
(49280)
(41269)
(40881)
(39431)
(26389)
(19914)
(19108)
(16041)
(15602)
(15298)
(14084)
(14034)
(13163)
(13062)
(13019)
(12911)
(12869)
(12149)
(12126)
(12044)
(10448)
(10223)
(10195)
(9550)
(9438)
(9373)
(9327)
(9217)
(8521)
(8486)
学科
(62890)
经济(62814)
管理(46478)
(44645)
(36806)
企业(36806)
方法(31481)
数学(27425)
数学方法(27085)
(21956)
(21345)
银行(21200)
(19857)
(19763)
(17795)
中国(16855)
(14809)
金融(14806)
(14329)
(13388)
财务(13359)
财务管理(13306)
(12854)
制度(12844)
业经(12763)
企业财务(12588)
(12365)
贸易(12354)
(11988)
地方(11970)
机构
大学(235612)
学院(234405)
(90894)
经济(88496)
管理(85881)
研究(77032)
理学(71606)
理学院(70767)
管理学(69353)
管理学院(68912)
中国(68505)
(51172)
科学(47905)
(47262)
(44617)
(41006)
(39805)
中心(38964)
财经(36520)
研究所(36497)
业大(35496)
农业(35301)
(32840)
北京(32655)
(32128)
(30381)
师范(30016)
经济学(27944)
(27400)
(27004)
基金
项目(142543)
科学(108923)
研究(104235)
基金(100499)
(87017)
国家(86205)
科学基金(72390)
社会(62311)
社会科(58747)
社会科学(58725)
(56393)
基金项目(53086)
教育(49569)
(47246)
自然(47073)
自然科(45924)
自然科学(45908)
自然科学基金(45099)
编号(44632)
资助(43155)
成果(38137)
重点(32100)
(31964)
课题(30728)
(29524)
(28515)
科研(27790)
(27674)
大学(27611)
教育部(27100)
期刊
(104546)
经济(104546)
研究(72054)
中国(52625)
(40932)
(40184)
学报(39325)
(38190)
金融(38190)
科学(33592)
管理(29863)
大学(29185)
教育(28105)
学学(27292)
农业(24862)
技术(21153)
财经(18896)
业经(16802)
(16095)
经济研究(15501)
问题(13927)
(13510)
理论(13110)
图书(12995)
(12519)
财会(12428)
实践(12030)
(12030)
技术经济(11801)
统计(11680)
共检索到3743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赵培显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三大支柱"之一就是对银行实施有效的监督检查,但由于现代银行业创新发展日趋复杂,监管者仅凭对银行自身检查,很难查清问题和风险。因此,许多国家法律规定,银行业监管机构有权对银行以外的相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获取必要的信息和资料。我国银行业监管法在修订时赋予了监管者对银行业客户和关系人的相关调查权,这有利于提高监管有效性。但是,由于相关调查权是一个新生事物,其运用环境、条件、保障机制等许多方面还有待实践,特别是在银行业案件和操作风险高发形势下,加强对其运用研究,从而更高效地辅助于监管很有必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红坤  
我国银行业监管目前处于低激励相容状态,它表现在法定资本金制度、政府注资方案和隐性存款担保三个方面。随着我国银行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监管低激励相容状态须及时加以改革,以逐步提高其激励相容程度。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侯璐  
金融监管,是指国家机关和公权力组织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行使对整个金融业的监督管理的权利。金融监管法制变革,是在金融科技兴勃的背景下,为保证金融行业市场的稳定与健康发展,寻求保证金融安全稳定与包容金融创新发展之间的平衡的法律制度建设与创新的过程。影子银行,指的是具有融通资金的信用中介功能,却未像传统银行那样受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艳红  尹继志  
2010年《巴塞尔协议Ⅲ》发布后,中国银监会出台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文件,对银行业提出了新的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和贷款损失准备要求。监管新规对保障银行体系的稳定、增强银行风险防范和损失吸收能力具有积极意义,但也给商业银行经营活动带来一定压力。为了将落实银行业监管新规与提升银行业风险管理水平有机结合起来,商业银行应平稳有序实施新的资本监管标准,根据新的信用风险权重调整资产结构,积极探索资本工具创新,在加强流动性管理的过程中推进全面风险管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考场  舒杨  
在银行业并表监管指引即将推出的背景下,本文通过与美国业并表监管实践的比较,分析了目前我国银行业并表监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国银行业并表监管的政策建议:健全监管体系和机构设置;完善监管法制建设;加强国际合作,完善对跨国银行的监督;建立金融信息网络,构建监管信息平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丹  
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管是银行稳健经营和银行体系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我国金融开放的步伐也进一步加快,中国的银行业将面临外资银行的巨大冲击,在这样的形势下,对于如何加强银行监管这一问题的探讨再次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本文以加强中国银行业监管为主题,客观地分析了当前我国银行监管存在的问题,针对我国银行监管的现状提出了改进和完善我国银行监管的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喻强  
金融监管治理核心要义2002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了两份关于良好银行监管治理机制标准的研究报告:《监管的独立性和金融稳定》和《危机防范和危机管理:监管治理的角色》。这两份报告提出了良好银行监管治理的四个标准:监管机构的独立性、问责性、透明性、监管操守。独立性意味着银行监管机构享有充分的自主权,能够摆脱利益集团的牵制而作出客观和理性的判断;问责性意味着银行监管机构不仅要对政府和立法机构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燕  
本文全面介绍了英国金融体系概况 ,即以财政部和英格兰银行为核心 ,以零售性银行、商人银行、海外银行、贴现行、房屋互助协会、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单位信托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为主体 ,以英镑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欧洲货币市场及伦敦外汇市场等为依托的多层次、多功能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并存的多元化综合体系 ,其中重点介绍了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等。在此基础上 ,作者重点介绍了近年来英国金融监管的发展和改革 ,主要是英国“金融监管局”(FSA)的功能性监管理念和“RATE体系”的具体内容。最后 ,作者结合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英国金融监管对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借...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柳  
美国银行业监管的新特点杨柳如大多数国家一样,美国的金融体系主要也是由政府进行监管的。监管机构有联邦一级,也有州一级。联邦一级的监管机构主要有货币监理官(OCC)、联储(FR)、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它们分别成立于1863年,1913年和193...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阎庆民  
银行业具有较高的风险聚集性和很高的财务杠杆,信息不对称性的存在使得银行的公司治理从根本上有别于一般公司。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是银行业公司治理的关键,这使银行业需要政府监管职能的介入以实现有效治理。在我国,政府或行政直接干预和银行承担无限责任是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缺失的根本原因。根据现代公司治理的要求,对国有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是我国国有银行改革的根本出路。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贺培  
评析︽银行业有效监管核心原则︾对跨国银行业监管的指导意义贺培随着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快速进展及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我国金融业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将是大势所趋。因此,建立和完善适应金融开放条件下的金融监管制度,向国际银行监管原则和实践靠拢,是保障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立成  范从来  
本文详细梳理了百年来中国银行业中政府监管的演进轨迹,得出了三个基本结论:(1)政府监管的完备程度受到当时经济金融思想的制约,政府对金融越重视,经济金融思想越先进,政府监管的制度完备程度就越高。(2)政府监管效能的发挥与金融体制紧密相关。(3)随着经济金融制度的变迁,1949年以来中国银行业中的政府监管经历了指令性体制、发展型体制和专业型体制三个阶段。下一步,关键是要增强银行监管治理的现代化水平,正确定位政府监管在银行监管中的角色,推动政府监管机构从行业利益的代表者真正转变为公众利益的守护者。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强  
高管人员管理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管“法人”的重要环节,需要监管者用持续监管的理念,对高管人员实行动态管理。高管管理应抓好“四个结合”,突出动态考核、“软件”管理、现实表现、非现场监管四个重点。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乐玉贵  
在现代经济运行中,财政积极参与和干预经济运作,已成为最重要的经济手段之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具有同等重要性。财政政策的实施不仅作用于宏观经济,而且对银行业产生重大影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开始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引入的监管政策导向。财政作为宏观调控和资源优化配置的手段,可以通过收入、支出和国债等政策工具,对金融稳定和宏观经济发展产生直接、积极、有效的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景瑞  
银行是经营货币信用的特殊企业。银行经营特点决定了银行业的高风险性,外部面临着瞬息万变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内部面临着道德风险、操作风险等。我国银行业起步晚,半个多世纪里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商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的金融文化尚未真正形成,风险高企,案件屡发,影响了资产质量。以至于国家不得不斥巨资剥离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 充实资本金,注资为农信社置换不良贷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