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06)
2023(3318)
2022(2700)
2021(2238)
2020(1753)
2019(3980)
2018(3507)
2017(6604)
2016(3659)
2015(4144)
2014(4285)
2013(4213)
2012(3895)
2011(3097)
2010(3545)
2009(3401)
2008(3187)
2007(2881)
2006(2616)
2005(2567)
作者
(10221)
(8130)
(7954)
(7920)
(5377)
(3840)
(3769)
(3187)
(3049)
(2999)
(2854)
(2828)
(2667)
(2573)
(2524)
(2427)
(2411)
(2409)
(2327)
(2238)
(2160)
(2126)
(1969)
(1881)
(1869)
(1852)
(1825)
(1812)
(1690)
(1684)
学科
(14059)
银行(13914)
(12706)
审计(12122)
(11292)
经济(11288)
(10812)
管理(10252)
业务(8848)
(8693)
(8103)
制度(8102)
(7823)
企业(7823)
银行制(7452)
(6702)
金融(6702)
方法(6467)
各类(5865)
中国(5320)
数学(5205)
数学方法(5188)
(4597)
(3520)
财务(3513)
财务管理(3449)
企业财务(3335)
(2902)
体制(2725)
业经(2633)
机构
大学(46338)
学院(45552)
(19646)
中国(19245)
经济(19149)
管理(18062)
(16052)
银行(15360)
理学(14793)
理学院(14685)
管理学(14598)
管理学院(14515)
(14173)
研究(13026)
(12824)
(11055)
财经(10066)
(9160)
(8422)
(8216)
金融(8080)
中心(7965)
财经大学(7728)
(7048)
(6743)
人民(6686)
经济学(6618)
会计(6427)
北京(6337)
(6220)
基金
项目(27633)
科学(21817)
研究(20938)
基金(20544)
(17238)
国家(17116)
科学基金(15303)
社会(13906)
社会科(13450)
社会科学(13446)
基金项目(10518)
(10326)
教育(10023)
自然(9436)
自然科(9154)
自然科学(9154)
自然科学基金(8986)
资助(8938)
(8283)
编号(8202)
成果(6860)
(6609)
重点(6345)
(6074)
教育部(6073)
国家社会(6061)
课题(5864)
人文(5768)
项目编号(5748)
(5651)
期刊
(20507)
金融(20507)
研究(19511)
(18740)
经济(18740)
中国(15899)
(12113)
审计(9288)
管理(5941)
会计(5600)
财经(5149)
(5110)
财会(4953)
学报(4700)
科学(4312)
(4285)
教育(4188)
大学(3936)
经济研究(3773)
学学(3752)
通讯(3217)
会通(3215)
技术(3210)
理论(3200)
实践(3001)
(3001)
内部(2995)
国内(2995)
农村(2961)
(2961)
共检索到86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振宇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对于银行业监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经会计师审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财务、管理等方面数据构成了银行监管数据的重要来源。另一方面,银行外审工作与监管工作的范围与重点存在一定的重合,外审工作是监管工作的延伸,也是提高监管有效性的重要抓手,对银行监管工作具有补充作用。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有效核心原则(2012)》中对"财务报告与外部审计"作为必要标准进行了要求,而银监会也于2010年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曾刚  
近年来,出于对宏观环境变化的担忧以及资本市场估值的压力,转型已成为银行业内热议的一个话题。其核心内容,当然少不了对业务结构调整,特别是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的强调。那么,什么样的银行业务模式才是合理的呢?表1列出了一些国际大银行和中国上市银行的业务结构数据的对比情况。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阎庆民  
银行业具有较高的风险聚集性和很高的财务杠杆,信息不对称性的存在使得银行的公司治理从根本上有别于一般公司。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是银行业公司治理的关键,这使银行业需要政府监管职能的介入以实现有效治理。在我国,政府或行政直接干预和银行承担无限责任是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缺失的根本原因。根据现代公司治理的要求,对国有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是我国国有银行改革的根本出路。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晓芳  高文新  魏冬冬  
文章建立基于外部异质性的银行业发展质量分析框架,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评价中国上市银行2004-2014年发展质量,以降低外部非可控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还原中国上市银行发展的真实原貌。研究结果显示:上市银行整体发展质量呈上升趋势,中国银行业改革成果显著提升;调节外部异质性对各银行排名发生较大影响,相比于股份制银行,国有银行在外部异质性不利的背景下,实现了较好发展;调节外部异质性评价结果的差异性较低,证明它缩小了被评价对象之间潜在的不可比性,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公平性。研究结果尝试为国有企业绩效考核探索新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蔡利  马可哪呐  周微  蔡春  
本文以公允价值审计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外部审计功能的发挥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监控的作用。在剖析了公允价值计量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影响的基础上,本文论证了公允价值审计是有助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监控,并以公允价值审计在银行业的实施状况为基础,从建立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的协同机制,以及构建外部审计与银行监管的协作框架两个方面构建了基于公允价值审计的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监控机制,旨在更好地发挥外部审计的功能作用,加强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监控,促进金融稳定,维护金融安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蒲丹琳  鄢翥  肖小丹  
以中国68家非上市银行和16家上市银行2007-2017年的数据为样本,检验注册会计师审计在抑制商业银行从事影子银行业务风险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探究高质量的审计对商业银行从事影子银行业务风险的具体影响。研究表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更高,更能有效抑制银行从事影子银行业务的风险;股权集中度较高和处于法律保护水平较低地区的银行从事影子银行业务的风险更大,高质量的审计对其风险的抑制效果更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卫  
从银行业竞争的沿革、监管体制、稳定性等方面比较分析我国银行业和外国银行业的竞争格局的外部性特征,对中国银行业国内银行与外资银行竞争格局态势作对比分析,由此提出优化银行业竞争环境的政策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鹏虎  
作为创新型的公司银行服务,交易银行具有不同于传统公司银行的服务手段、方式和特点,也承载了更多的功能和价值。全面深刻地挖掘和展示交易银行的价值对于交易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十分重要,既可以在银行内部统一认识,争取资源投入,推动产品创新,也可以面向客户开展营销服务,让更多的客户接受交易银行服务。本文从交易银行的内部价值和外部价值两个层面研究交易银行的价值。其中,内部价值又可分为微观价值和宏观价值,外部价值又可分为对于客户的价值和对于社会的价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卫  王聪  
中国金融业全面对外资开放,银行业的竞争格局面临重塑。分析了中国银行业竞争态势,揭示了中外银行业竞争格局异同的深层文化因素和外部性理论的起源及其在金融产业经济中的发展过程,提出外部性理论演进对中国银行业竞争的启示。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鹏虎  
作为创新型的公司银行服务,交易银行具有不同于传统公司银行的服务手段、方式和特点,也承载了更多的功能和价值。全面深刻地挖掘和展示交易银行的价值对于交易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十分重要,既可以在银行内部统一认识,争取资源投入,推动产品创新,也可以面向客户开展营销服务,让更多的客户接受交易银行服务。本文从交易银行的内部价值和外部价值两个层面研究交易银行的价值。其中,内部价值又可分为微观价值和宏观价值,外部价值又可分为对于客户的价值和对于社会的价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卫  
外部性对银行业有效竞争的影响显著。在存在外部性的条件下,同样的资本和要素难以通过市场竞争获得同样的报酬,以利润函数作为切入点,分析某一银行的投入和产出之比发生的变化。金融产品的成本组成包含外部边际成本,选取税收负担、营业费用作为外部边际成本关键因素,分析外部性对银行业有效竞争的影响程度,由此提出优化银行业竞争外部环境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林腾斌  
文章通过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经济发展的回顾,对该国银行业的发展做了较详细的介绍,同时,分析了该国银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我国银行进入该国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武恒光  李海彬  
本文以2001~2010年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检验了不同产权性质的商业银行支付给审计师的经济利益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非政府控制的商业银行,政府控制的商业银行支付给审计师的经济利益越大,盈余管理程度更高;审计质量并非在任何情形下都会随着经济利益的增加而降低,审计师在为政府控制的商业银行提供业务情形中,过高的经济利益,促使其接受了客户的盈余管理偏好,审计质量受到损害,而在为非政府控制的商业银行提供业务情形中,审计质量并未随着经济利益的增加而受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庞红  周笑  
国际私人银行业的发展除了有行业内部力量的推动外,法律制度与监管体制等外部环境的成熟也为其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私人银行起源于16世纪的欧洲,最初是由私人独资或合伙投资经营的非股份公司形式的银行,属个人所有,由家族控制。随后,出现了一组专家或者一家银行同时服务多名客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