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8)
2023(1773)
2022(1480)
2021(1441)
2020(1272)
2019(2945)
2018(2969)
2017(6426)
2016(3157)
2015(3833)
2014(4005)
2013(3875)
2012(3624)
2011(3247)
2010(3160)
2009(3027)
2008(3268)
2007(3046)
2006(2954)
2005(2854)
作者
(9483)
(7597)
(7509)
(7308)
(4861)
(3759)
(3609)
(3193)
(3055)
(2832)
(2751)
(2595)
(2533)
(2408)
(2357)
(2355)
(2338)
(2333)
(2154)
(2108)
(2021)
(1943)
(1882)
(1848)
(1781)
(1744)
(1700)
(1689)
(1627)
(1515)
学科
(13897)
银行(13752)
(12539)
管理(11035)
(10398)
经济(10391)
(10273)
(9278)
(8804)
企业(8804)
业务(8564)
(7695)
制度(7694)
银行制(7501)
(6228)
金融(6228)
方法(6105)
数学(5169)
数学方法(5127)
(4692)
(4139)
财务(4130)
财务管理(4124)
企业财务(3994)
信息(3756)
业经(3196)
中国(2967)
理论(2809)
(2697)
体制(2599)
机构
大学(45958)
学院(43557)
管理(19607)
中国(18106)
(17244)
经济(16810)
(15716)
理学(15473)
理学院(15365)
管理学(15249)
管理学院(15159)
银行(15049)
(13893)
研究(12043)
(10988)
(10089)
财经(8544)
(8150)
金融(8027)
中心(8023)
(7736)
(7444)
(6786)
财经大学(6546)
北京(6406)
人民(6399)
(6337)
科学(6049)
国人(5703)
中国人(5700)
基金
项目(25339)
科学(19910)
基金(19347)
研究(19022)
(16080)
国家(15978)
科学基金(14367)
社会(11943)
社会科(11407)
社会科学(11406)
基金项目(10118)
自然(9229)
自然科(9040)
自然科学(9039)
自然科学基金(8912)
编号(8697)
(8679)
教育(8402)
资助(8401)
成果(8103)
(7341)
项目编号(6749)
(5744)
教育部(5257)
国家社会(5190)
人文(5156)
重点(5156)
大学(5075)
(4978)
科研(4922)
期刊
(20574)
金融(20574)
(16132)
经济(16132)
研究(15145)
(9845)
中国(9442)
图书(7036)
管理(6131)
学报(6027)
情报(5534)
理论(5211)
实践(5015)
(5015)
(4880)
财经(4715)
书馆(4575)
图书馆(4575)
科学(4561)
会计(4017)
大学(3997)
(3881)
学学(3533)
财会(3278)
技术(3027)
(2994)
论坛(2994)
农村(2933)
(2933)
农村金融(2680)
共检索到80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端  
信贷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信贷市场结构有一定影响 ,会对潜在的市场参与者造成市场壁垒———信息壁垒 ,从而信贷市场的整体竞争程度受到抑制 ,资源配置因为信息的垄断和不对称而无法实现。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生产信息、提供信息。信贷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对银行业的经营风险有着双重影响 ,为了使信息披露政策在银行风险控制中发挥真正的作用 ,银行必须识别和选择自身的资产风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倩  
加强银行业中的信息公开披露,是目前国际银行监管中出现的重要趋势。近年来,权威的国际银行监管组织--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若干指导性文件,从制度建设方面为监管当局和银行业提出了详细的建议,对银行业监管具有深远的影响。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兴胜  胡婕  
信息披露制度的兴起和完善伴随着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变革及风险管理技术的提升,是推动银行业公司治理改革的重要动力。《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提高银行透明度》、《巴塞尔资本协议Ⅱ》等报告和协议为国际银行业信息披露标准提供了借鉴,折射了国际银行业信息披露制度的变革方向。美国银行业信息披露制度对我国有着明显的借鉴意义,其改进信息披露的举措主要包括提高信息披露效能、加强信用风险披露和按业务线披露经营信息等。以《巴塞尔资本协议Ⅱ》的要求为基础,借鉴发达国家的信息披露制度,细化《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推进信息披露的规范化,是我国商业银行提升信息披露水平的可选思路。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娟  
一、银行业信息披露的重要性 银行体系的稳定对一个国家经济的有序运行至关重要。维护银行体系稳定的方式与方法主要有国家有关监管部门监管和市场约束。无论是政府监管,还是市场约束,其有效性都取决于银行所提供信息的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苏华  
本文基于A股上市公司银行业板块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问题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并提出了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晓枫   傅佳  
巴塞尔委员会在《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中指出,应将信息披露作为对银行机构的监管要求的一个方面,为了保证银行业务的有效运营,维持一个稳健高效的金融体系,市场参与者需要获得准确、及时的信息,因此信息披露是监管的必要补充。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邓丽纯  
本文选择2009—2017年中小板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符合我国中小企业现状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和融资约束评价指标,并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融资约束的作用与影响机理进行实证研究,同时将银行业竞争引入两者关系研究中。分析发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与中小板企业融资约束之间显著负相关;银行业竞争与中小板企业融资约束之间显著负相关,同时银行业竞争正向调节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融资约束之间的相关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汪广松  申鸿云  
我国银行业海外发展的壁垒与策略汪广松,申鸿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适应对外经济不断发展和金融业务对外开放的要求,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参与国际金融竞争,并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我国银行业在海外的业务和机构设置有了较快的发展。以我国最大的外汇指定银行──...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颖  
市场进入壁垒的构成以及程度大小是重要的产业结构特征,可以影响产业的市场结构、竞争程度以及市场效率,影响进入这个市场的企业的各种行为。本文主要分析了银行业市场进入壁垒的类型以及影响,对我国银行业市场进入壁垒的设定以及降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于良春  王冠  
中国银行业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与市场化紧密联系不足的问题,如供给短缺、资本金不足、收益率低、业务创新缓慢等。这些都与银行业进入渠道不畅通及进入数量不足密切相关。只有消除银行业进入的经济性壁垒和政策性壁垒,允许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才能更好地解决因供需失衡引发的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解决民营资本缺少合理出路、解决商业银行资本金不足等问题。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杨肃昌  万湘媛  
本文从环境报告的可信度、广泛度、客观度、重视度、表现度、便捷度六个方面衡量了银行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对环境信息披露指数与银行盈利能力、规模、财务杠杆、实际控股人属性之间的关联度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上市银行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总体上看近几年有较大提升,但各银行环境信息披露指数的差异很大,差异主要体现在信息披露的数量和可信度上;银行资产规模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实际控股人属性也会对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提高,其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也会相应提升。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志伟  
为规范公开发行证券并上市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中国证监会于2008年8月25日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26号——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特别规定》(下称《26号规定》),对上市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规则作出最新调整。这次调整是在2003年3月19日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8号——商业银行信息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夏博辉  
综合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 ,对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原则和商业银行披露信息的质量标准进行了专题研究 ,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必须贯彻有效性、成本效益和重要性原则 ,所披露信息必须具备真实性、相关性和及时性、可比性、完整性、可理解性等质量特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振江  
目前,中国上市银行股价大面积"破净",总体估值水平与行业基本面出现严重背离,反映出资本市场对中国银行业资产负债表的不信任。而中国银行业风险披露缺乏足够的透明度和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市场信任重建的障碍。后金融危机时期,美联储推动上市银行大幅度改进风险披露,有效稳定和提升了市场估值水平。中国银行业可借鉴国际经验,通过增加风险信息供给、提升风险披露透明度,提振资本市场信心,改善行业估值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