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50)
- 2023(7153)
- 2022(5277)
- 2021(4914)
- 2020(3933)
- 2019(9252)
- 2018(9617)
- 2017(18696)
- 2016(10161)
- 2015(11318)
- 2014(11761)
- 2013(11161)
- 2012(9951)
- 2011(9041)
- 2010(9237)
- 2009(9051)
- 2008(9178)
- 2007(8206)
- 2006(7958)
- 2005(7689)
- 学科
- 济(40854)
- 经济(40806)
- 管理(26467)
- 业(23804)
- 企(19447)
- 企业(19447)
- 制(19153)
- 银(18502)
- 银行(18356)
- 行(17086)
- 中国(14714)
- 方法(14511)
- 数学(12737)
- 数学方法(12661)
- 融(12489)
- 金融(12489)
- 农(11641)
- 度(11000)
- 制度(10999)
- 业经(10330)
- 体(10221)
- 业务(9717)
- 财(9389)
- 体制(8700)
- 银行制(8381)
- 地方(7596)
- 发(7365)
- 农业(7325)
- 学(6518)
- 理论(6421)
- 机构
- 大学(140098)
- 学院(138263)
- 济(61493)
- 经济(60129)
- 管理(51816)
- 研究(50513)
- 中国(50147)
- 理学(42078)
- 理学院(41677)
- 管理学(41081)
- 管理学院(40810)
- 财(32778)
- 京(31214)
- 科学(27257)
- 所(25776)
- 银(25682)
- 中心(24785)
- 财经(24644)
- 银行(24622)
- 农(23956)
- 江(23780)
- 行(22892)
- 研究所(22700)
- 经(22456)
- 北京(20434)
- 经济学(20046)
- 州(19238)
- 财经大学(18534)
- 农业(18288)
- 融(18052)
- 基金
- 项目(83103)
- 科学(65524)
- 研究(63070)
- 基金(60672)
- 家(52314)
- 国家(51893)
- 科学基金(44664)
- 社会(40727)
- 社会科(38692)
- 社会科学(38676)
- 基金项目(31060)
- 省(30934)
- 教育(29105)
- 自然(27312)
- 自然科(26571)
- 自然科学(26564)
- 自然科学基金(26123)
- 编号(26100)
- 划(25895)
- 资助(25171)
- 成果(22032)
- 部(19123)
- 重点(18802)
- 发(18359)
- 课题(17870)
- 国家社会(17599)
- 性(16781)
- 教育部(16758)
- 创(16653)
- 制(16486)
共检索到2439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孙亮 柳建华
鉴于我国资本市场弱法律风险和股权高度集中的基本特征,本文提出了一个分析我国银行信贷业务预期违约风险的基本框架。以此为基础,本文考察了我国的银行业改革以及市场化进程对银行信贷资源配置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配置信贷资源时,会认真考虑贷款企业的历史财务绩效和代理成本。并且,银行业改革和地区市场化进程都成功促进了银行信贷资源配置行为的商业化。本文的研究为评价银行业改革的历史进程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进一步的努力方向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线索。一方面,银行在配置其信贷资源时不仅要进一步关注贷款企业的财务绩效;另一方面,也应当致力于促使银行在确立必要报酬率时进一步关注贷款企业的代理成本。
关键词:
银行业改革 市场化 信贷资源配置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罗彩云 傅晓初
中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带给商业银行更强的趋利性 ,使银行信贷资金趋向经济发达地区配置 ,从而导致了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的区域在信贷融资可得性方面的差异。实证研究表明 ,市场化较强、趋利性较强的非国有金融机构对经济发达地区投入更多信贷资金 ,信贷资金配置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显示出正相关性 ;国有商业银行虽然资金配置未显示出较强的市场导向 ,但其资金配置也不断优化 ,对不同区域的信贷资金配置产生一定影响。总的来说 ,中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促使信贷资金更多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孙会霞 陈栋 陈运森
本文利用我国银行业改革的最新企业借款数据,从银行贷前筛选决策与贷后借款企业长期业绩表现两个角度检验了银行业改革对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银行业经历了一系列的市场化改革后,贷前信贷决策与企业财务业绩、代理成本和商业信用等市场化指标的敏感度得到显著增强;从贷后借款企业的长期业绩表现来看,获得长期借款的企业样本未来两年的业绩表现要显著优于未获得长期借款的企业样本。本文的结果意味着商业银行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开始重视贷款企业的现状以及未来盈利能力,银行信贷配置效率随着银行业改革而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
银行业改革 筛选监督功能 信贷配置效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蔚华
党的十四大明确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实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金融体制是整个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中,金融的地位、功能和作用远较计划经济体制下重要得多,因此,金融体制如何尽快地从旧的体制下解放出来,按照市场经济的总体特征去实现自身的改革,其意义远不限于金融体改本身。一、市场经济下的金融必然是市场金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桂珍
银行业市场结构是宏观经济政策布局和微观实力较量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呈现寡头垄断特征,这给我国信贷资源配置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使得信贷资源配置呈现长期化、集中化趋势。就整体而言,我国信贷资源配置是低效的。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提高我国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柴学武
改革中四大国有银行行政性寡头垄断的信贷市场更大程度上表现为一种准信贷市场 ,是以效率损失为代价来为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提供了必要的金融支持。随着我国信贷市场结构的变迁 ,相对于国有银行产权结构的转变 ,一个自由进入和竞争的信贷市场结构需要先行建立。
关键词:
国有银行 信贷市场 市场竞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柴学武
改革中四大国有银行行政性寡头垄断的信贷市场更大程度上表现为一种准信贷市场 ,其以效率损失为代价来为中国的渐进改革提供了必要的金融支持。随着我国信贷市场结构的变迁 ,相对于国有银行产权结构的转变 ,一个自由进入和竞争的信贷市场结构需要先行建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简泽 干春晖 余典范
在一个自然实验的框架下,本文考察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银行体制的变化对中国工业重构的影响。本文发现,银行部门的市场化促进了企业层面的重构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不过,银行体制的变化对盈利能力不同的企业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它在推动盈利能力较强的企业的重构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同时,加剧了产业内不同企业之间生产效率的分化,进而激发了产业层面的重组和跨企业的资源再配置。这个创造性破坏的过程中,产出创造率远远高于产出破坏率,并且跨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呈现明显改善的趋势。于是,银行部门的市场化推动了中国工业部门的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这些结果表明,在中国工业部门面临产能过剩和潜在增长率下降的情况下,进一步推动...
关键词:
银行体制的变化 信贷配置 工业重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肖欣荣 伍永刚
本文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和过程的分析,重点考察了其对银行资产负债业务、向中间业务转型以及行业集中度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导致存贷利差呈缩窄趋势,但由于贷款占资产比重的提升,改革完成初期对银行净息差冲击较小。但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完善和金融脱媒的深化,净息差仍呈现下降趋势。此外,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向中间业务转型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加强了行业竞争,并提升了行业集中度。
关键词:
银行业 利率市场化 净息差 脱媒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曹晶 支俊立
我国当前的银行业结构仍然具有寡头垄断的特征,几家大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后可能会通过价格合谋的行为对市场利率进行把控,造成市场利率偏离均衡利率,信贷总量下降,损害中小银行和借款人的利益,削弱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效。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政府应加强金融监管,鼓励市场竞争,商业银行应大力开展业务创新。
关键词:
银行业结构 银行定价 利率市场化改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白俊 邱善运 刘园园
清理僵尸企业是化解产能过剩的关键举措。本文采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研究了银行部门市场化改革对僵尸企业出清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银行部门市场化优化了信贷配置,通过减少信贷支持从而促进了僵尸企业实现市场出清,表现为产业层面僵尸企业比例减少,且在外部融资依赖程度更高的产业中更为明显。进一步区分僵尸企业出清的形式发现,相对于大规模退出可能引致的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与地方政府的社会性问题,银行部门市场化更可能通过僵尸企业"复活"这一更为"温和"的方式实现其市场出清。上述作用在政府干预更弱、市场化进程更完善的地区更为有效。
关键词:
银行部门市场化 僵尸企业 信贷配置 退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白当伟
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银行业利差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影响银行业利差的因素很多,其中市场结构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通过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银行业利差水平影响的实证分析,研究在中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银行业市场结构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而讨论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及其他因素对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制约。
关键词:
银行业市场结构 利差水平 利率市场化改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韩珣 易祯
本文构建了一个动态均衡模型分析货币政策对企业影子银行业务的理论影响机制,提出了对应的研究假说,并利用2007—2019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紧缩性货币政策会对企业影子银行业务起到正向影响,影响机制是通过影子信贷利率和金融资本配置效率两个渠道作用于企业影子放贷行为。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企业影子银行业务的正向影响,在分析师乐观偏差程度较高、对外担保事件较多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投资者情绪高涨、企业家信心提高及P2P问题平台数量的增加会放大紧缩性货币政策与企业影子银行业务之间的正向关系。拓展性分析结果表明,央行沟通中稳定市场预期、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等词频的提高会减弱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企业影子银行业务的正向影响。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过促进企业影子放贷行为而提高了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金融中介初次信贷配置失衡的问题。本研究对于国内国际双循环背景下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以及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指引意义。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许敏
信贷政策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承担着促进经济增长和引导经济结构调整的双重使命。从行业角度配置信贷资源,是商业银行信贷资源优化配置的重点。本文采用的"三维"行业综合评价法,能够对各个行业进行有效评价,并以此为基础划分行业类别,为行业信贷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商业银行业务 信贷资源配置 综合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