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95)
- 2023(3251)
- 2022(2762)
- 2021(2640)
- 2020(2213)
- 2019(5536)
- 2018(5782)
- 2017(11085)
- 2016(5892)
- 2015(6286)
- 2014(6510)
- 2013(6072)
- 2012(5464)
- 2011(4874)
- 2010(4929)
- 2009(4875)
- 2008(4965)
- 2007(4159)
- 2006(4138)
- 2005(4011)
- 学科
- 济(19909)
- 经济(19880)
- 银(16376)
- 银行(16231)
- 制(15929)
- 行(14979)
- 管理(13365)
- 业(12021)
- 企(10832)
- 企业(10832)
- 度(9846)
- 制度(9845)
- 融(9188)
- 金融(9188)
- 方法(9166)
- 业务(9007)
- 数学(8586)
- 数学方法(8532)
- 银行制(7795)
- 体(7246)
- 财(6788)
- 体制(6686)
- 中国(6526)
- 业经(4491)
- 农(4151)
- 务(3418)
- 财务(3414)
- 财务管理(3405)
- 税(3365)
- 税收(3296)
- 机构
- 大学(71971)
- 学院(70190)
- 济(33587)
- 经济(32886)
- 中国(29984)
- 管理(26764)
- 研究(25520)
- 理学(21532)
- 银(21365)
- 理学院(21352)
- 管理学(21147)
- 管理学院(21013)
- 银行(20506)
- 财(19572)
- 行(19075)
- 京(15393)
- 财经(14279)
- 农(13699)
- 中心(13623)
- 经(13091)
- 江(12499)
- 所(12487)
- 科学(12471)
- 融(12130)
- 金融(11948)
- 经济学(11375)
- 人民(11307)
- 研究所(10988)
- 财经大学(10892)
- 农业(10508)
- 基金
- 项目(42013)
- 科学(33315)
- 研究(32070)
- 基金(31128)
- 家(26479)
- 国家(26275)
- 科学基金(22868)
- 社会(21258)
- 社会科(20329)
- 社会科学(20322)
- 基金项目(16069)
- 省(15980)
- 教育(15390)
- 自然(13762)
- 自然科(13447)
- 自然科学(13443)
- 划(13328)
- 自然科学基金(13229)
- 资助(12946)
- 编号(12341)
- 成果(10460)
- 部(10197)
- 重点(9620)
- 国家社会(9218)
- 教育部(9217)
- 制(9143)
- 创(9062)
- 性(8900)
- 课题(8869)
- 发(8863)
共检索到130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孙会霞 陈栋 陈运森
本文利用我国银行业改革的最新企业借款数据,从银行贷前筛选决策与贷后借款企业长期业绩表现两个角度检验了银行业改革对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银行业经历了一系列的市场化改革后,贷前信贷决策与企业财务业绩、代理成本和商业信用等市场化指标的敏感度得到显著增强;从贷后借款企业的长期业绩表现来看,获得长期借款的企业样本未来两年的业绩表现要显著优于未获得长期借款的企业样本。本文的结果意味着商业银行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开始重视贷款企业的现状以及未来盈利能力,银行信贷配置效率随着银行业改革而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
银行业改革 筛选监督功能 信贷配置效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孙亮 柳建华
鉴于我国资本市场弱法律风险和股权高度集中的基本特征,本文提出了一个分析我国银行信贷业务预期违约风险的基本框架。以此为基础,本文考察了我国的银行业改革以及市场化进程对银行信贷资源配置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配置信贷资源时,会认真考虑贷款企业的历史财务绩效和代理成本。并且,银行业改革和地区市场化进程都成功促进了银行信贷资源配置行为的商业化。本文的研究为评价银行业改革的历史进程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进一步的努力方向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线索。一方面,银行在配置其信贷资源时不仅要进一步关注贷款企业的财务绩效;另一方面,也应当致力于促使银行在确立必要报酬率时进一步关注贷款企业的代理成本。
关键词:
银行业改革 市场化 信贷资源配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韩珣 易祯
本文构建了一个动态均衡模型分析货币政策对企业影子银行业务的理论影响机制,提出了对应的研究假说,并利用2007—2019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紧缩性货币政策会对企业影子银行业务起到正向影响,影响机制是通过影子信贷利率和金融资本配置效率两个渠道作用于企业影子放贷行为。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企业影子银行业务的正向影响,在分析师乐观偏差程度较高、对外担保事件较多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投资者情绪高涨、企业家信心提高及P2P问题平台数量的增加会放大紧缩性货币政策与企业影子银行业务之间的正向关系。拓展性分析结果表明,央行沟通中稳定市场预期、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等词频的提高会减弱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企业影子银行业务的正向影响。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过促进企业影子放贷行为而提高了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金融中介初次信贷配置失衡的问题。本研究对于国内国际双循环背景下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以及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指引意义。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罗彩云 傅晓初
中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带给商业银行更强的趋利性 ,使银行信贷资金趋向经济发达地区配置 ,从而导致了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的区域在信贷融资可得性方面的差异。实证研究表明 ,市场化较强、趋利性较强的非国有金融机构对经济发达地区投入更多信贷资金 ,信贷资金配置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显示出正相关性 ;国有商业银行虽然资金配置未显示出较强的市场导向 ,但其资金配置也不断优化 ,对不同区域的信贷资金配置产生一定影响。总的来说 ,中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促使信贷资金更多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桂珍
银行业市场结构是宏观经济政策布局和微观实力较量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呈现寡头垄断特征,这给我国信贷资源配置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使得信贷资源配置呈现长期化、集中化趋势。就整体而言,我国信贷资源配置是低效的。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提高我国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晔 赵涛 李晓澜
在商业银行占据主导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中 ,由于现存金融市场的种种结构缺陷以及银行体系内外部建设的不完善 ,在发育成熟的金融市场出现以前 ,政府将被迫肩负着维持对银行部门部分控制的义务。
关键词:
信贷配给 逆选择 道德风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冲 杜通 刘莉亚 李明辉
为提高银行业风险管理水平与信贷配置效率,监管部门于2014年开展了资本管理高级方法的试点工作。本文基于上市银行2010至2016年的微观数据,与银监会公布的行业信贷风险进行匹配,采用双重差分和三重差分法,实证分析前述改革如何影响试点银行的风险偏好和信贷调配。研究发现,在资本管理高级方法实施后:(1)试点银行显著降低了风险加权资产的规模;(2)试点银行风险偏好的变化存在非线性的特征,在调减高风险行业贷款的同时,并未显著增加最安全行业的贷款,而是增加了风险略高行业的贷款,体现出试点银行对风险与收益的权衡;(3)进一步将行业划分为"虚"与"实",研究发现试点银行减少了房地产业("虚")、制造业("实")和建筑业("实")贷款,显著增加了金融业("虚")贷款。本文研究不仅丰富了资本监管方面的文献,也对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资本管理高级方法 风险偏好 信贷配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邓旭升 王聪
本文基于随机动态Wurgler模型,对我国信托业与银行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变动趋势和差异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自2008年以来,信托业已成为国内总资本配置效率最高的行业,而银行业的总资本配置效率相对较高,其他行业的总资本配置效率尚未达到有效;在以房地产和工商业为代表的银行传统业务领域,银行业的资本配置效率要高于信托业,而在以证券投资和基础设施所代表的其他领域,受分业经营和资本管制影响,银行业资本配置效率又显著低于信托业。现阶段,由于我国信托业已基本实现市场化运作,因此进一步放松管制,加快市场化进程,虽能在部分领域推动金融业资本配置效率的改善和提高,但这种影响将具有非对称性和非全面性特征。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房巧玲 崔宏 王金涛
本文从行业经济属性特征出发,通过分析信贷资产的行业属性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和收益的影响,初步构建了一个信贷资产行业配置分析框架。基于2011年中国商业银行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了上述分析框架的可靠性。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发现:具有不同经济属性特征的各个行业存在着不同的风险—收益组合,一些行业存在着低风险高收益的特征,另一些行业却存在高风险低收益的特征,不同的信贷资产行业配置结果将导致不同的经营绩效。商业银行应注重动态观察行业经济属性特征的变动,优化信贷资产在各行业间的配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许敏
信贷政策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承担着促进经济增长和引导经济结构调整的双重使命。从行业角度配置信贷资源,是商业银行信贷资源优化配置的重点。本文采用的"三维"行业综合评价法,能够对各个行业进行有效评价,并以此为基础划分行业类别,为行业信贷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商业银行业务 信贷资源配置 综合评价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志军 王善平
银企关系是影响公司债务融资以及债务融资治理作用的重要因素。本文以1999-2008年A股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银行持股是否影响公司投资行为与公司债务融资之间的关系,发现:在债务融资与投资效率的敏感度上,银行持股公司高于非银行持股公司;银行持股公司的银行债务对投资行为的治理效应比非银行持股公司更为明显。结果表明,银行持股提高了信贷配置效率,并改善了债务的投资治理效应。
关键词:
银行持股 投资效率 债务融资 债务治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建军
商业银行信贷资源要实现优化配置应该围绕企业外部市场均衡与内部博弈均衡为中心。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范围的拓宽 ,信贷资源如何实现跨部门分专业的优化配置问题日显突出。本文就提升商业银行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问题 ,围绕实现市场均衡与博弈均衡 ,从有效信息、有效激励与动态结构调整三个角度探讨了制约信贷资源跨部门优化配置效率中的瓶颈问题 ,并相应地给予了政策指导思路。
关键词:
信贷资源 效率 信息 激励 结构调整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飞
本文根据中国商业银行2005~2012年的省域和行业贷款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银行信贷的省域和行业配置效率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商业银行信贷的省域配置并没有完全按照市场化的原则来进行,而受到了政府干预程度、省域市场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银行信贷的行业配置也没有完全按照市场化的原则来进行,同时行业的国有经济比例仍是影响银行信贷的重要因素。另外,无论是银行信贷的行业配置还是省域配置,都考虑了银行贷款的质量。这表明中国近几年的银行信贷配置,既考虑了银行自身的盈利,也兼顾了政府的政策要求。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汪波
进入90年代以来,法国银行业虽然进行了一些较为显著的结构性调整和业务收缩,但基本上仍未能摆脱由于法国80年代初国有化浪潮和银行业外延式扩张性经营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及房地产市场的萎缩所造成的不利影响。面对金融业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和欧洲统一货币的即将实施,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六兵 王竹泉
以2001~201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微观角度研究了信贷歧视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并结合我国银行业股份制改革的制度变迁,动态地检验了上述问题。结果发现,银行股份制改革前,信贷歧视使得国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与非国有企业逐渐拉近;改革降低了信贷歧视,使得两类企业的盈利能力又渐渐拉开。信贷歧视的降低主要表现为,改革后国企与非国企借款成本和债务期限的差异明显减小,表明股份制改革降低了银行对非国企的歧视程度,对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