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202)
2023(20686)
2022(17719)
2021(16548)
2020(13952)
2019(32434)
2018(31769)
2017(61102)
2016(32990)
2015(37391)
2014(37451)
2013(37136)
2012(34477)
2011(31211)
2010(31186)
2009(29173)
2008(28902)
2007(25697)
2006(22560)
2005(20533)
作者
(97148)
(81148)
(80388)
(77021)
(51746)
(38825)
(36895)
(31688)
(30845)
(29036)
(27592)
(27463)
(25836)
(25831)
(25254)
(25137)
(24052)
(23987)
(23387)
(23300)
(20248)
(19912)
(19772)
(18512)
(18264)
(18117)
(17998)
(17712)
(16443)
(15941)
学科
(147859)
经济(147712)
管理(94840)
(89177)
(73690)
企业(73690)
方法(64848)
数学(56838)
数学方法(56169)
中国(38219)
(35805)
(35557)
(30956)
(30832)
业经(30333)
地方(29131)
(28280)
银行(28133)
(27214)
贸易(27196)
(26620)
(26344)
(24618)
金融(24614)
农业(23726)
(22692)
财务(22606)
财务管理(22556)
理论(21595)
企业财务(21410)
机构
大学(481627)
学院(477336)
(202818)
经济(198611)
管理(186175)
研究(165473)
理学(160185)
理学院(158385)
管理学(155560)
管理学院(154718)
中国(131595)
(102924)
科学(99822)
(92311)
(83866)
(79225)
研究所(76149)
中心(75982)
财经(74317)
(70457)
业大(69812)
(67517)
北京(65660)
经济学(62847)
农业(62174)
(61215)
师范(60613)
(59619)
(56931)
经济学院(56507)
基金
项目(318652)
科学(250433)
基金(232992)
研究(230291)
(203366)
国家(201747)
科学基金(173004)
社会(146378)
社会科(138867)
社会科学(138830)
基金项目(122372)
(121961)
自然(112692)
自然科(110106)
自然科学(110075)
自然科学基金(108128)
教育(105785)
(103096)
资助(97955)
编号(92610)
成果(75278)
重点(71457)
(71114)
(67718)
(65040)
课题(63630)
科研(61317)
教育部(61089)
创新(60834)
国家社会(60822)
期刊
(222389)
经济(222389)
研究(145507)
中国(90934)
学报(75802)
(71111)
(70790)
科学(69551)
管理(67882)
大学(57314)
(56014)
金融(56014)
学学(54051)
农业(46874)
教育(46831)
技术(41408)
财经(37642)
经济研究(36522)
业经(33629)
(32265)
问题(28628)
(24831)
技术经济(24627)
(24405)
统计(24140)
理论(23884)
图书(23057)
国际(21764)
世界(21682)
(21648)
共检索到7189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徐成江  
贷款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主要盈利性资产,而贷款的风险控制也是其长期面临的一大难题。银行业贷款质量集中体现着贷款业务的经济效益与风险水平。本文使用2001年12月至2015年12月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构建双对数时间序列模型及结构模型,研究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贷款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下降会提升贷款供给的经济贡献,同时降低不良贷款率,从而显著改善银行业的贷款质量。依据实证结论,本文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徐成江  
本文使用2001年12月至2014年12月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基于双对数时间序列模型及结构模型研究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贷款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下降会提升贷款供给的经济贡献,同时降低不良贷款率,从而显著改善银行业的贷款质量;在利率较高且货币供应量较少的紧缩货币政策环境下,不良贷款率将处在高位,贷款质量不佳;而在总产出与实际产出水平较低时,贷款供给的经济贡献受到抑制,此时如果增加财政赤字与贷款供给,将会使不良贷款率上升,从而使贷款质量恶化。依据实证结论,本文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徐成江  
本文使用2001年12月至2014年12月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基于双对数时间序列模型及结构模型研究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贷款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下降会提升贷款供给的经济贡献,同时降低不良贷款率,从而显著改善银行业的贷款质量;在利率较高且货币供应量较少的紧缩货币政策环境下,不良贷款率将处在高位,贷款质量不佳;而在总产出与实际产出水平较低时,贷款供给的经济贡献受到抑制,此时如果增加财政赤字与贷款供给,将会使不良贷款率上升,从而使贷款质量恶化。依据实证结论,本文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继民  胡坚  
本文利用2004-2007年的数据计算出我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指标和HHI,结果显示我国银行业目前仍处在垄断程度较高的寡占型市场,不过市场集中度呈现缓慢而明显的下降趋势。在借鉴SCP框架思路的基础之上,并考虑可能影响银行绩效的相关因素,构造了两个较为直观的实证模型,分别就市场集中度和规模等因素同银行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主要结论为: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绩效同市场集中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我国银行业整体上表现出规模经济,且股份制银行的规模经济性优于国有商业银行;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对其市场绩效没有起到正面作用,甚至还有负面作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汪义荣  凌江怀  
中国银行业明显表现出负债期限变短和贷款期限变长的发展趋势,这完全背离了经典银行理论的预言。通过一个委托-代理模型,本文发现,在信息不对称和垄断条件下,银行官员明显偏好发放长期贷款。银行官员改善政绩的最好方法是发放长期贷款,以垄断利润充当政绩,以延长期限掩盖贷款风险和逃避个人责任。因此,解决期限结构失衡问题,仅仅依靠产权改革和完善企业内部的监督考核制度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进行外部改革,增加市场竞争并让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化。仅仅注重于产权改革和银行内部治理结构改革,而不增加外部市场竞争,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而可能让事情更糟。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高勤  
本文基于1998~2014年中国银行业非平衡面板数据,建立银行资产配置的两阶段模型,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以Lerner指数衡量的银行竞争程度对货币政策银行贷款渠道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银行贷款渠道中,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率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发挥主要作用;(2)货币政策对银行贷款规模的作用受银行竞争程度影响,并且银行竞争程度的增加削弱银行贷款渠道的作用,这一效应主要通过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中小型银行传导。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钱水土  卢迁  
本文利用14家银行利润的HHI值与金融稳定等指标建立VAR模型,研究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从长期来看,我国金融稳定与银行业市场集中度呈正向相关性,但银行业迅速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过快将导致金融体系的不稳定;从短期来看,银行业市场集中度越高,金融体系越稳定,并且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存在滞后现象。因此,本文认为竞争并不能促进金融稳定,相反,适度地提高银行体系的集中度,更有利于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雷震  彭欢  
本文以我国30个省份1994~2006年的宏观数据为样本,以推测变分模型为基础建立了一个适合于我国银行业地区差异和存贷款差异特征的结构模型,并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对其进行实证检验。得到如下结论:(1)我国存贷款市场均为介于完全垄断和古诺均衡之间的市场结构,且贷款市场的竞争高于存款市场;(2)在利率管制背景下,贷款市场比存款市场更具规模经济特征;(3)我国银行在存贷款市场上的行为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同质性。由此建议,我国现阶段应放松银行准入限制,鼓励更多银行参与竞争,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同时,应加强对银行理财产品的监管,鼓励发展村镇银行、担保公司等具有不同行为的金融机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解凤敏  何凌云  周莹莹  
综合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分位数回归技术对我国影子银行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我国影子银行是在金融二元结构和利率管制格局下,金融活动主体为规避监管、分散风险以及投机套利而进行金融创新的产物。利率管制是促成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的根本原因,经济结构变迁、经济周期运行及宏观调控政策在总量与结构层面作用于金融资源供求关系,通过扩大或收缩监管套利空间,也对影子银行规模变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沈立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主要是解决目前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矛盾,通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来实现促进有效供给、去除过剩产能、培育竞争优势、扩大先进生产、扶持创新创业的五大目标。由于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然需要一个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沈立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主要是解决目前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矛盾,通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来实现促进有效供给、去除过剩产能、培育竞争优势、扩大先进生产、扶持创新创业的五大目标。由于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然需要一个与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郑纯毅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中国银行业与国际银行业贷款分类的比较分析,指出中国银行业贷款分类存在的差距,并提出改进的建议。文章指出目前中国银行业贷款分类技术无论在基本思路、客户细分、行业、规模、区域、国家风险方面,还是统计技术和方法的应用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针对上述差距作者提出了改进的思路和方法,对于中国银行业改进现行的分类技术,缩小与国际同业的差距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隋聪  邢天才  
贷款定价是商业银行控制风险、追求利润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当前中国非完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利用期望效用理论,建立了商业银行单周期的财富期望效用函数,并推导出银行最优的贷款定价和纯利差。在本文的理论研究结果与现有研究结果对比中发现,在非完全利率市场化下,存款利率管制会给银行造成额外的成本。这种成本体现在隐含利息支付中,所以隐含利息支付对纯利差的影响要高于在利率市场化下。本文采用中国33家商业银行和美国52家商业银行2003-2010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用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结果与理论研究结论基本一致。此外,实证研究还发现:中国的商业银行通过贷款定价来覆盖违约风险的能力较差;中国在长...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林毅夫  姜烨  
金融体系的结构特征(包括银行业结构)究竟对经济增长和发展是否具有作用,一直是理论界争论不休、难以达成一致意见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金融结构,包括银行业结构,对于经济发展和增长的重要意义。我们认为,如果金融结构、银行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相匹配,将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增长;反之,则会对经济的发展和增长起阻碍作用。基于此,本文利用中国的分省面板数据,对上述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桂珍  
银行业市场结构是宏观经济政策布局和微观实力较量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呈现寡头垄断特征,这给我国信贷资源配置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使得信贷资源配置呈现长期化、集中化趋势。就整体而言,我国信贷资源配置是低效的。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提高我国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