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11)
2023(15709)
2022(13457)
2021(12837)
2020(10941)
2019(25331)
2018(25116)
2017(49670)
2016(26979)
2015(30564)
2014(30825)
2013(30205)
2012(28014)
2011(25172)
2010(25364)
2009(23571)
2008(23455)
2007(21054)
2006(18195)
2005(16411)
作者
(77897)
(64914)
(64713)
(62039)
(41647)
(31218)
(29812)
(25262)
(24761)
(23696)
(22065)
(21888)
(20789)
(20715)
(20476)
(20320)
(19443)
(19309)
(18999)
(18673)
(16215)
(16143)
(15953)
(14958)
(14752)
(14672)
(14669)
(14349)
(13225)
(12857)
学科
(109307)
经济(109201)
管理(77827)
(76048)
(63308)
企业(63308)
方法(55021)
数学(49252)
数学方法(48488)
(30368)
(28835)
中国(27609)
(26842)
(25304)
银行(25158)
(23740)
业经(22375)
(21974)
贸易(21955)
(21388)
(21377)
(20493)
金融(20490)
地方(19796)
(19783)
财务(19712)
财务管理(19672)
企业财务(18699)
农业(18363)
理论(18302)
机构
学院(384179)
大学(382472)
(159902)
经济(156536)
管理(150376)
理学(129130)
理学院(127783)
研究(125831)
管理学(125292)
管理学院(124584)
中国(102685)
(79651)
(76233)
科学(75682)
(64610)
(63915)
财经(60499)
中心(60065)
(58536)
研究所(57697)
业大(56213)
(54904)
农业(51024)
北京(49878)
经济学(49603)
(47339)
师范(46798)
(46669)
财经大学(45130)
(45082)
基金
项目(253750)
科学(200271)
基金(185647)
研究(182643)
(161550)
国家(160252)
科学基金(138417)
社会(114762)
社会科(108992)
社会科学(108963)
(99099)
基金项目(97107)
自然(91901)
自然科(89856)
自然科学(89832)
自然科学基金(88246)
教育(86382)
(83788)
资助(78938)
编号(73974)
成果(60002)
重点(57263)
(56915)
(53595)
(52764)
课题(51227)
科研(49462)
创新(49303)
教育部(49057)
大学(47996)
期刊
(169773)
经济(169773)
研究(112312)
中国(72507)
(60741)
学报(58252)
(57125)
管理(55483)
科学(54050)
(51274)
金融(51274)
大学(44561)
学学(42332)
教育(38389)
农业(36953)
技术(35609)
财经(30690)
经济研究(28000)
业经(27325)
(26274)
问题(22245)
统计(20759)
(19981)
技术经济(19640)
(19336)
理论(19142)
(18874)
(17637)
商业(17593)
实践(17197)
共检索到571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莹  仲伟周  
通过构造货币政策冲击下的贷款市场总体均衡模型,研究在受到资本充足率和存贷比约束的条件下,银行最优信贷决策行为。分析发现,在垄断竞争的银行业市场结构背景下,银行间在价格竞争方面表现出"战略互补"特征和由此带来的"模仿效应"。因而,当银行满足资本充足率和存贷比要求时,银行业传导的货币政策信贷渠道是有效的,而当贷款市场中的银行不能满足资本充足率或存贷比要求时,信贷渠道则表现出无效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亚明  徐洋  
本文从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特征出发,构建了包含影子银行体系在内的多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重点探究了当影子银行体系存在部分"金融窖藏"功能时,即影子银行系统中有部分资金无法贷出,参与货币创造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冲击对总产出、消费、投资、利率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存在"金融窖藏"现象时,不论是数量型货币政策,还是价格型货币政策,其有效性都受到了削弱。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亚明  徐洋  
本文从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特征出发,构建了包含影子银行体系在内的多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重点探究了当影子银行体系存在部分"金融窖藏"功能时,即影子银行系统中有部分资金无法贷出,参与货币创造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冲击对总产出、消费、投资、利率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存在"金融窖藏"现象时,不论是数量型货币政策,还是价格型货币政策,其有效性都受到了削弱。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周伟  王衡  
货币政策作用于银行等金融中介产生流动性创造,这直接关系到实体经济的发展。本文构建银行与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局部均衡模型,通过对中国银行业79家银行2005-2012年的资产负债表数据进行动态面板回归分析,研究了六种货币政策工具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商业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与调控直接影响着总体流动性创造。一般地,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会激发银行流动性创造,但其效应具有时滞性;基于异质性视角,资产规模较大、资本充足率较高的大型国有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总体流动性创造水平受货币政策的影响不显著;而地方性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对货币政策更具有数量和价格方面的敏感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喜玲  周远慧  程方泽  
本文以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相关数据为样本,运用SVAR模型及其脉冲响应函数对影子银行对经济及货币政策的冲击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结论:影子银行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和贡献度均比较明显,同时影子银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物价上涨,对货币供给量产生一定的负向影响,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带来干扰。最后提出政策建议:了解影子银行运行机制,密切监控并深入研究影子银行体系及其信用创造能力,适当引导影子银行稳定发展的同时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统计监控与业务监管,考虑相适应的救助制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飞  郑霄鹏  翁伟斌  
基于国内1999—2014年134家银行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分析在三种不同的利率水平下,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机制的运行以及监管政策在不同的利率水平下是否对银行的信贷产生挤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的利率条件下,我国银行的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机制存在。(2)对大型银行来说,不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如何变化,资本充足率的提高不会对银行信贷规模产生限制;对城商银行来说,当货币政策较为宽松时,监管政策趋严不会对信贷产生影响,但当货币政策趋紧时,此时若监管政策也趋紧对银行的信贷时会产生一定的限制作用。(3)不管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飞  郑霄鹏  翁伟斌  
基于国内1999—2014年134家银行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分析在三种不同的利率水平下,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机制的运行以及监管政策在不同的利率水平下是否对银行的信贷产生挤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的利率条件下,我国银行的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机制存在。(2)对大型银行来说,不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如何变化,资本充足率的提高不会对银行信贷规模产生限制;对城商银行来说,当货币政策较为宽松时,监管政策趋严不会对信贷产生影响,但当货币政策趋紧时,此时若监管政策也趋紧对银行的信贷时会产生一定的限制作用。(3)不管存款利率水平如何变化,监管政策不会对银行信贷产生限制。(4)对大型银行来说,在同一贷款利率水平下,监管趋严会降低信贷规模,对城商银行的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启示政策当局应协调好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注重银行微观特征,实行差异化的监管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高蓓  陈晓东  李成  
货币政策调控能否有效传导至实体经济,对经济运行和稳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银行产权异质性决定的市场风险偏好,通过理论建模与实证检验,揭示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在影子银行存在与否两种情形下的差异性。研究结果显示:当金融市场不存在影子银行时,股份制银行对货币政策调控的敏感性高于国有银行,主要源于两类银行的股东构成不同,高管任命和考核机制迥异;为了规避监管约束,金融市场催生出影子银行,隐性放松了银行贷款条件,导致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但影子银行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差异性,发展初期对贷款替代率较高,资金60%以上进入实体经济,对经济的边际贡献显著,其中,股份制银行的贷款替代尤为突出。此时,影子银行虽削弱了货币政策有效性,但也缓解了强硬政策"一刀切"迫使银行抽资断贷对经济的损伤;伴随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加强,部分资金转向"同业",此时影子银行对经济的贡献降低,但资金涌入资本市场推高了资产价格泡沫,积聚了大量金融风险。因此,与单一加强监管相比,持续深入的金融改革才是彻底化解金融风险、解决影子银行问题的根本出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曦  金钊  
同业拆借双方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改变了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行为,同业市场摩擦因而通过银行贷款决策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我国同业市场的特殊性又在于,存在着具有不同流动性充裕度和信用风险的大小银行,其中大银行可看作资金批发方,小银行主要是资金拆入方。针对这些特征,本文构建了不确定性条件下我国异质性商业银行资金运用的动态优化决策模型,推导不同类型银行的贷款投放决策,探讨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有效性。结论是,同业市场摩擦阻碍了货币政策传导;面对货币政策冲击,不同类型银行反应不一;特殊的同业市场结构进一步阻塞了政策传导——若同业风险飙升,大银行将急剧减少资金拆出规模,货币政策传导遭遇梗阻并产生类"钱荒"现象。然后使用2007—2019年间279家中国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验证了理论推断。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货币政策操作与金融改革的建议。对于深入理解我国货币市场运行,以及如何疏通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问题,本文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董华平  干杏娣  
本文在构建银行业结构影响货币政策银行贷款渠道传导效率的古诺模型基础之上,通过选取5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105家城市商业银行从2000年至2012年共13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并运用个体固定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如下基本结论:竞争性的银行业结构有利于改善货币政策银行贷款渠道的传导效率。且采用不同的银行业结构衡量指标及对扩展的动态实证模型进行系统GMM估计保证了实证结果的稳健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飞  
通过对中国银行业2006-2010年84家银行的数据建立Panel Data模型,本文分析了货币供应量和银行间市场利率对不同类型银行信贷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信贷要显著地受到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而外资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信贷要受到银行间市场利率的显著影响,农村商业银行没有显著地受到这些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另外,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信贷的影响,也与不同类型银行的规模、资本充足性、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特征有关。因此,中央银行在运用不同的货币政策工具时,要综合考虑不同类型的银行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反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何德旭  
影子银行是二十世纪全球最重大的金融创新,也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最重要原因。相比美国对影子银行定义为常规银行体系之外的投资通道、工具和结构,中国的影子银行通常围绕银行展开,是扮演着“类银行”角色的金融信用中介活动。因此,在中国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融资体系下,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更为明显。但影子银行如何具体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没有成熟理论作为指导,学术研究上也没有形成共识。对此,西安交通大学高蓓副教授团队完成的《影子银行冲击货币政策传导的机制与效应研究》一书是从学理上回答影子银行如何影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一次重要探索。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金春雨  张龙  
时变参数模型可以捕捉货币政策冲击的异质性,常参数模型可以解决自由度问题对变量选取的限制,然而,在没有统一定论货币政策冲击是否存在异质性的情况下,常参数计量模型却在当今研究货币政策冲击过程中得到了无法捕捉异质性的批判,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带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参数因子扩展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异质性指数,基于货币政策冲击的6个经济基本面,从纯粹"量化"的视角研究了中国货币政策冲击的异质性,并通过三维脉冲响应在XOZ和YOZ平面的投影对异质性成分进行了"量化"分解。研究结果发现:(1)货币政策冲击并不具有绝对异质性,对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胡莹  仲伟周  
基于垄断竞争的银行业市场结构,研究银行在受到资本充足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双重约束条件下,在面对货币政策冲击的情况下所做出的最优信贷决策行为。通过构造贷款市场总体均衡模型,得出以下结论:当银行满足资本充足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要求时,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传导渠道表现出有效性;而当贷款市场中的银行不能满足资本充足率或存款准备金率要求时,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传导渠道则表现出无效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战明华  李帅  罗诚剑  
本文以纺织产业为典型案例,分析货币政策通过银行信贷渠道传导对纺织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过银行信贷渠道强化纺织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其实现机制是加速效应改变企业的外部融资边际溢价;在纺织产业链中处在不同层次的企业,货币政策通过银行信贷渠道对于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在制定货币政策过程中,既要关注总量也应关注结构,应考虑对纺织产业等传统产业的市场纠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