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26)
- 2023(14869)
- 2022(12027)
- 2021(10962)
- 2020(8771)
- 2019(19880)
- 2018(19479)
- 2017(37907)
- 2016(20342)
- 2015(23266)
- 2014(23434)
- 2013(23006)
- 2012(21746)
- 2011(19816)
- 2010(20268)
- 2009(18976)
- 2008(18903)
- 2007(17574)
- 2006(16181)
- 2005(15118)
- 学科
- 济(105946)
- 经济(105861)
- 管理(57435)
- 业(53111)
- 企(42385)
- 企业(42385)
- 方法(34356)
- 数学(29861)
- 数学方法(29504)
- 中国(28025)
- 地方(28019)
- 农(27060)
- 制(23833)
- 银(23202)
- 银行(23056)
- 业经(22864)
- 行(21723)
- 财(19527)
- 学(18782)
- 融(18601)
- 金融(18598)
- 农业(18073)
- 地方经济(16348)
- 贸(15785)
- 贸易(15767)
- 策(15340)
- 易(15170)
- 环境(14642)
- 体(14123)
- 发(13888)
- 机构
- 学院(300232)
- 大学(299047)
- 济(135447)
- 经济(132556)
- 管理(111269)
- 研究(108542)
- 理学(93094)
- 理学院(91988)
- 管理学(90502)
- 中国(90351)
- 管理学院(89905)
- 京(64197)
- 财(63024)
- 科学(61508)
- 所(54374)
- 中心(50200)
- 财经(48817)
- 江(48637)
- 研究所(48401)
- 农(45423)
- 经(44086)
- 经济学(42754)
- 北京(41028)
- 范(40529)
- 师范(40210)
- 院(39117)
- 州(38883)
- 业大(38051)
- 经济学院(38049)
- 财经大学(35799)
- 基金
- 项目(185114)
- 科学(146821)
- 研究(139669)
- 基金(134154)
- 家(115039)
- 国家(114045)
- 科学基金(98300)
- 社会(90697)
- 社会科(85978)
- 社会科学(85958)
- 省(71400)
- 基金项目(69145)
- 教育(63310)
- 自然(60353)
- 划(59559)
- 自然科(58934)
- 自然科学(58924)
- 自然科学基金(57870)
- 编号(56963)
- 资助(55362)
- 成果(47480)
- 发(42470)
- 重点(41858)
- 部(41088)
- 课题(40291)
- 国家社会(37794)
- 创(37501)
- 性(35661)
- 教育部(35645)
- 发展(35357)
- 期刊
- 济(166602)
- 经济(166602)
- 研究(101082)
- 中国(64963)
- 财(47996)
- 融(45708)
- 金融(45708)
- 管理(45043)
- 农(42977)
- 科学(40350)
- 学报(39670)
- 教育(32124)
- 大学(31323)
- 学学(29282)
- 农业(27724)
- 技术(27503)
- 经济研究(26548)
- 财经(25764)
- 业经(25057)
- 经(22456)
- 问题(21461)
- 贸(17584)
- 国际(16857)
- 技术经济(16554)
- 世界(15095)
- 现代(14905)
- 理论(14703)
- 统计(14438)
- 业(14300)
- 坛(14159)
共检索到4912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秦雪丽
振兴东北是从传统到现代、从计划到市场的经济制度变迁过程。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使银行业在东北这一特定区域市场化进程中有了采取区域性策略的可能。在分析东北的区域性经济特点的基础上,针对银行业自身改制和振兴东北的企业问题,本文提出了在东北经济市场化进程中的区域性银行业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光远 张巨勇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辽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市场化程度低、产业竞争力下降、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慢以及集群经济发展滞后等许多问题。本文从辽宁地区的现状出发,借鉴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试图从体制改革、产业竞争力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和构建集群经济等方面分析辽宁经济振兴的思路和对策,阐述辽宁经济振兴的策略。
关键词:
体制改革 支柱产业 区域经济 产业集群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平
文章提出从区域智力资本的理论框架出发研究东北问题。在对区域智力资本的涵义进行介绍之后,实证分析了东北地区的智力资本现状,提出了区域智力资本开发的基本原则,最后从区域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三方面具体阐述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战略对策。
关键词:
区域智力资本 东北老工业基地 振兴 战略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靖宇 杨健
党和国家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目标出发,已经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到日程。面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新态势,加大环渤海与图们江地区开发力度,以市场经济先导区拉动“大大连”建设,注重在内部与外部的结合上培育出中国第四大经济增长极、成长因素和良好氛围,才能有效地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进程,使之成长为东北亚区域的新兴工业基地、现代装备基地、生态农业基地和农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凤武
将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发展成为新型产业基地,必须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全力推进国企改革和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必须大力优化投资环境,不断扩大开放领域;必须巩固现代农业的基础地位,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必须实施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积极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及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关键词:
东北 老工业基地 振兴 策略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天宇 荣雨菲
为了验证区域发展战略能否促进经济增长,笔者利用2003年实施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作为准自然实验,实证评估了该战略对促进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净效应。笔者引入项目评估计量经济学中的合成控制法控制了选择性偏差和由此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实证结果表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使得东北三省2003年以来的年均经济增长率增加了1.1个百分点~1.6个百分点,但自2007年以来该战略的经济增长效应呈递减趋势。进一步分析发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经济增长效应,主要是通过增加投资和政府支出、改善基础设施实现的,人力资本积累、科技进步和投资环境并未改善,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虽有改善但作用有限。因此,这种增长效应容易受到经济周期的冲击而缺乏可持续性。进一步深化东北振兴战略,需要调整对东北地区政策扶持的方向、方式和对象。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天宇 荣雨菲
为了验证区域发展战略能否促进经济增长,笔者利用2003年实施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作为准自然实验,实证评估了该战略对促进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净效应。笔者引入项目评估计量经济学中的合成控制法控制了选择性偏差和由此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实证结果表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使得东北三省2003年以来的年均经济增长率增加了1.1个百分点1.6个百分点,但自2007年以来该战略的经济增长效应呈递减趋势。进一步分析发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经济增长效应,主要是通过增加投资和政府支出、改善基础设施实现的,人力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传谌 庄慧彬
本文通过论证市场化制度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东北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制度变迁差异、市场化水平差异与经济发展程度差异的比较,提出改革滞后、制度变迁缓慢、市场化程度低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落伍的主要原因,要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必须加快市场化进程,加快市场化制度创新。
关键词:
市场化 制度创新 东北老工业基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荣 王东
发挥区域优势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张荣,王东一、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与潜力东北区域包括辽、吉、黑三省和内蒙东四盟(市),全区土地面积12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2.9%;1995年底,城乡人口1.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9.6%;国民生产总值6...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郝春禄
本文从区域创新系统的要素入手,阐述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区域创新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创新系统的对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海星 谷成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合理布局和加速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战略选择。东北老工业企业以装备制造业和资源开采业为主,面临着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企业重组,资源开采地区发展接续产业、职工安置,以及解决失业和社会保障等问题。财税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因地制宜地给予东北地区一定的财税政策支持,将有利于推动老工业基地的调整和改造,为实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目标提供政策保障。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 财税政策 区域经济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淮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的战略思考陈淮一、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是跨世纪战略发展的关键之地与关键一役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再振兴的问题应当提到中国工业化和跨世纪战略发展的关键之地与关键一役的高度来认识,应当提到“九五”和本世纪历史使命的高度来认识。我国经济发...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凤华 张镛 栾贵勤
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成分比重过大的客观现实 ,文章指出 ,在调整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所有制结构过程中 ,应把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项重要战略。文章在简要分析了东北民营经济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了加速发展东北民营经济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
民营经济 东北老工业基地 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华新 刘海莺
俱乐部收敛理论可以解释区域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以及造成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也解释了新东北现象产生的部分原因。由此为破解发展桎桍,需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积极引导和激励作用,促进产业升级。研究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剖析了财政政策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机理,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各主要阶段财政政策的目标和重点。研究发现,创新惰性、拥挤效应以及产业同构化会使东北老工业基地陷入技术锁定和路径锁定,实施合理的财政政策能够为产业升级提供有力的支点,对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华新 刘海莺
俱乐部收敛理论可以解释区域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以及造成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也解释了新东北现象产生的部分原因。由此为破解发展桎桍,需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积极引导和激励作用,促进产业升级。研究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剖析了财政政策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机理,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各主要阶段财政政策的目标和重点。研究发现,创新惰性、拥挤效应以及产业同构化会使东北老工业基地陷入技术锁定和路径锁定,实施合理的财政政策能够为产业升级提供有力的支点,对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