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87)
- 2023(19692)
- 2022(17238)
- 2021(16129)
- 2020(13759)
- 2019(32025)
- 2018(31377)
- 2017(59771)
- 2016(32761)
- 2015(37155)
- 2014(37187)
- 2013(36686)
- 2012(33956)
- 2011(30849)
- 2010(30734)
- 2009(28581)
- 2008(28451)
- 2007(25056)
- 2006(21860)
- 2005(19477)
- 学科
- 济(127511)
- 经济(127363)
- 管理(91761)
- 业(88015)
- 企(71849)
- 企业(71849)
- 方法(62011)
- 数学(54473)
- 数学方法(53798)
- 中国(35179)
- 农(34755)
- 财(34178)
- 学(29122)
- 制(28715)
- 业经(28098)
- 银(27213)
- 银行(27065)
- 贸(26172)
- 贸易(26157)
- 行(25582)
- 易(25336)
- 地方(24025)
- 农业(23094)
- 融(22493)
- 金融(22489)
- 务(21783)
- 财务(21703)
- 财务管理(21652)
- 企业财务(20471)
- 理论(20384)
- 机构
- 大学(472306)
- 学院(469519)
- 济(185059)
- 管理(181364)
- 经济(181046)
- 研究(158493)
- 理学(156976)
- 理学院(155172)
- 管理学(152210)
- 管理学院(151376)
- 中国(123148)
- 科学(101688)
- 京(100519)
- 农(87816)
- 财(86432)
- 所(81697)
- 业大(76168)
- 研究所(74764)
- 中心(73352)
- 农业(70026)
- 财经(69514)
- 江(68703)
- 北京(63200)
- 经(63158)
- 范(60291)
- 师范(59544)
- 院(56944)
- 州(56028)
- 经济学(55870)
- 财经大学(51828)
- 基金
- 项目(321208)
- 科学(249544)
- 基金(231924)
- 研究(226043)
- 家(205441)
- 国家(203775)
- 科学基金(172745)
- 社会(140285)
- 社会科(132886)
- 社会科学(132848)
- 省(126007)
- 基金项目(123006)
- 自然(115917)
- 自然科(113197)
- 自然科学(113160)
- 自然科学基金(111132)
- 划(107166)
- 教育(104456)
- 资助(96729)
- 编号(91587)
- 成果(73776)
- 重点(72607)
- 部(70076)
- 发(67754)
- 创(66142)
- 课题(63041)
- 科研(62717)
- 创新(61850)
- 计划(61034)
- 大学(59221)
- 期刊
- 济(195126)
- 经济(195126)
- 研究(135392)
- 中国(86489)
- 学报(84342)
- 农(78618)
- 科学(72642)
- 财(65727)
- 管理(63830)
- 大学(62040)
- 学学(58694)
- 农业(52641)
- 融(50122)
- 金融(50122)
- 教育(47260)
- 技术(39359)
- 财经(33696)
- 业经(32510)
- 经济研究(31960)
- 经(28737)
- 业(27648)
- 问题(25826)
- 图书(23957)
- 版(23517)
- 理论(23310)
- 科技(22805)
- 技术经济(22318)
- 统计(22248)
- 贸(22114)
- 业大(21616)
共检索到6872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甘金龙 郭帅
银行业利差是衡量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也是衡量银行业发展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机构,支撑着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着整个社会生活,银行业利差也由此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银行业利差越低,金融中介的社会成本就越低,社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昊
由美国次级贷款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美国多家银行陷入困境乃至破产,根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统计,2008年2月~2011年2月间,美国倒闭的银行已达344家。虽然银行倒闭原因众多,但归根结底是利润下降造成的,即使在金融体系最为发达的国家,商业银行的生存之本仍然依赖于传统存贷业务所获得的净利息收入。衡量银行净利息收入的主要指标是利差率(NIM),即贷款利息收入与存款利息支出之差与盈利资产或总资产之比,这是评价银行作为中介机构动员和配置资源效率的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林深
净利差反映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深入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净利差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采用16家上市银行2003年~2012年的数据对净利差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增长率、消费者价格指数增长率、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率、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拨备覆盖率、流动性比例、非利息收入占比、成本收入比对净利差有显著影响,后,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赵旭
合理的银行利差有利于商业银行创新业务的发展和效率的提升,本文从多维视角度量了银行利差,拓宽了传统意义上银行存贷利差的含义,考虑了中间业务影响的会计利差和反映市场势力的勒纳指数的边际利差,并对中国商业银行1998~2006年的利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银行利差基本处于一个适中且偏高的水平,并呈现上升态势,这不利于商业银行业务结构的调整。对影响银行利差的主要因素分析表明,银行的风险管理对银行利差影响不显著,国有银行机会成本与银行利差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宏观经济变量对银行利差有一定的影响,中间业务和银行利差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
关键词:
会计利差 勒纳指数 中间业务 影响因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鸿卫 韩忠伟 张蓉
本文利用中国26家商业银行1999—2006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商业银行净利差率影响因素及其变化,揭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利率定价行为的影响。结论如下:(1)资本充足性监管对商业银行利率定价行为影响显著,基准利率对商业银行定价行为影响逐渐减弱;(2)商业银行自主定价能力正逐步形成,其中以2004年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影响最为明显;(3)经营区域限制因素对商业银行净利差决定因素产生一定影响。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陆静 阿拉腾苏道 尹宇明
本文将影响银行盈利的因素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采用面板广义矩估计方法对1997~2010年中国144家商业银行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除了与银行特征有关,还与金融市场结构和宏观经济变量相关。其中,不良贷款率、坏账存量和破产概率等风险指标与利润率显著负相关,银行存款份额和经营效率与利润显著正相关;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存贷款基准利差等外部宏观环境也会显著影响商业银行盈利水平。中国银行业应在发展利息收入的同时,进一步开拓非利息收入业务和提高经营水平,构建多渠道盈利的模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朝华 卿杨
采用DEA法测度2001~2009年样本期间我国13家样本银行的X-效率,发现银行效率基本呈上升趋势,从2001的0.749上升到2009年的0.875。进一步就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发现非利息收入比、流动资产比、流通股比例三因素正向影响银行X-效率,净利差、不良贷款率、第一大股东持股占比三因素负向影响银行X-效率。并针对性给出了引入战略投资者、深化治理机制改革、有效处置不良资产、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加强资产组合管理、控制流动性资产与贷款结构、力促创新、发掘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价值等提升银行效率的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X-效率 影响因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郑录军 曹廷求
本文运用DEA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进行了估计,并利用计量方法对影响银行效率的若干因素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国有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在效率方面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集中型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机制是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重要因素;伴随着股权结构的集中,银行效率呈现出倒“U”型变化趋势。此外,规模的扩大也对银行效率提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效率 DEA 公司治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光岐
以13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2015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银行资产规模水平、传统业务盈利能力、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重要因素。对比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非利息收入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却表明:经营管理水平、传统业务盈利能力对国有银行非利息收入影响显著,资产规模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股份制银行非利息收入影响显著;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影响因素不同。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非利息收入 资产规模水平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光岐
以13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2015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银行资产规模水平、传统业务盈利能力、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重要因素。对比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非利息收入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却表明:经营管理水平、传统业务盈利能力对国有银行非利息收入影响显著,资产规模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股份制银行非利息收入影响显著;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影响因素不同。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非利息收入 资产规模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谢晓霞
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2006年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回归分析中,首先,选取了代表商业银行产权结构、商业银行的规模、资本结构以及资产质量的指标作为解释变量,以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建立模型。其次,以2006年我国12家商业银行为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在回归分析中为了避免多重共线性,采用了逐步回归的方法。最后,得出产权结构是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最重要因素,并提出了改善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效率 回归模型 产权结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媛媛 张宗益
本文利用我国21家商业银行1999—2007年的数据,检验了我国商业银行净利差的影响因素,并具体分析了国有银行、股份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净利差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净利差的影响因素包括违约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水平、风险厌恶程度、暗含利息支付、非利息储备的机会成本、管理质量、市场份额和政策因素,2004年央行改革对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净利差有显著影响。最后,本文针对政策、战略等方面对各类商业银行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净利差 面板数据 影响因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程茂勇 赵红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利差的发展历程,然后在做市商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中间业务变量,对银行利差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数学表达式中未出现但应考虑的变量建立综合的回归模型,并运用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无论静态回归还是动态回归中,银行的市场垄断程度、运营成本对利差的影响程度都是最大的,并且均显著;中间业务中的佣金与手续费收益对利差有显著的负相关作用;动态回归分析亦显示,利差与上一期的利差也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利差 中间业务 决定因素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丽华
本文探讨了决定中国商业银行净利差的主要因素,并对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净利差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说明:从全国来看,年前净利差、违约风险、风险厌恶程度、银行规模和GDP增长率是影响银行净利差的主要因素。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净利差模式有所不同,突出表现在:违约风险和GDP增长率对国有商业银行不显著,但对股份制商业银行显著。银行规模、机会成本和管理质量对股份制商业银行不显著,但对国有商业银行显著。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净利差影响因素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傅丽 石广玉
净利差作为我国商业银行重要的收入来源,其水平高低可以反映出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展程度。本文基于16家上市银行2006~2014年的面板数据,在传统的做市商模型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实际,将影响商业银行净利差的因素分类为风险角度、成本角度、宏观角度,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净利差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过程。最后基于实证结论,本文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和国家宏观调控两个层面提出银行自身应当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加强金融产品创新,转变盈利模式;政府应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强金融监管,保障金融市场稳定运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