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10)
2023(10837)
2022(9508)
2021(9146)
2020(7475)
2019(17791)
2018(17625)
2017(35155)
2016(18730)
2015(21185)
2014(21526)
2013(21233)
2012(19349)
2011(17423)
2010(17263)
2009(15929)
2008(15623)
2007(13776)
2006(12151)
2005(10924)
作者
(54065)
(44509)
(44321)
(42093)
(28617)
(21374)
(20255)
(17436)
(17211)
(15992)
(15526)
(14938)
(14101)
(13962)
(13831)
(13705)
(13255)
(12963)
(12864)
(12610)
(10975)
(10865)
(10787)
(10143)
(9972)
(9965)
(9895)
(9848)
(8993)
(8565)
学科
(74696)
经济(74609)
管理(53214)
(50529)
(43558)
企业(43558)
方法(37298)
数学(31880)
数学方法(31559)
(20798)
银行(20651)
(19393)
(19303)
中国(18791)
(17839)
(17688)
(16548)
业经(16428)
(15571)
金融(15570)
理论(14283)
地方(13541)
(13401)
贸易(13388)
(12962)
(12306)
(11867)
财务(11808)
财务管理(11789)
农业(11591)
机构
大学(269313)
学院(264771)
管理(110196)
(106893)
经济(104464)
理学(95059)
理学院(94092)
管理学(92642)
管理学院(92180)
研究(85293)
中国(72143)
(57757)
科学(51170)
(50331)
(41901)
财经(40965)
(40415)
中心(40103)
(38053)
研究所(38031)
业大(37898)
(37294)
北京(36750)
(33693)
师范(33422)
经济学(32533)
(31978)
农业(31681)
财经大学(30937)
(30670)
基金
项目(179929)
科学(141643)
研究(133023)
基金(131732)
(113345)
国家(112419)
科学基金(97536)
社会(83003)
社会科(78676)
社会科学(78654)
基金项目(70403)
(68664)
自然(63997)
自然科(62491)
自然科学(62479)
自然科学基金(61363)
教育(60709)
(57973)
资助(55004)
编号(54581)
成果(44052)
(40215)
重点(39403)
(37465)
(37188)
课题(36520)
教育部(35000)
创新(34807)
科研(34383)
项目编号(34266)
期刊
(114911)
经济(114911)
研究(83871)
中国(47272)
(40677)
金融(40677)
管理(39864)
学报(39405)
(37320)
科学(37316)
(35719)
大学(30062)
学学(28230)
教育(27833)
农业(23036)
技术(21960)
财经(20803)
业经(17802)
经济研究(17767)
(17537)
理论(16576)
实践(15371)
(15371)
问题(14757)
图书(14065)
技术经济(12904)
现代(12319)
科技(12179)
商业(11545)
(11280)
共检索到3937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邱兆祥  石涛  安世友  
银行业信贷市场永远是一个信息不完全的市场,研究银行业信贷市场永远都应以信息不完全为出发点。信号传递理论有效地解决了在这种环境下企业和银行的最优选择。总体而言,应该通过信号传递在信贷市场内部形成一个激励机制,这个激励机制的作用有两点:银行可以激励企业真实报告自己的信息,防止逆向选择;企业可以激励银行改进金融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韩启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会场结构在不断地变化,虽然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的竞争体系,但在加剧的竞争环境下,商业银行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信贷业务扩张行为,为更好地调整银行业市场结构,规范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本文选取HHI指数测度银行业市场结构,来研究银行业市场结构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银行业垄断程度越来越低,竞争程度越来越高,竞争的环境会促进商业银行发展信贷业务。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刘红生  李帮义  
在市场利率环境下,运用信号传递博弈理论,在成本倒挂情况下,采取利息补贴承诺的方法,设计一种以风险分担实现利润共享的契约机制,利润共享参数起到了传递信息的信号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该契约下企业没有撒谎的动机,契约参数是传达信息的信号。该契约机制下不仅可以实现信贷资金供求信息的共享,而且能够保证系统的协调,系统收益达到最优,使企业能够得到新产品生产所需资金,银行解决信贷资金的风险损失的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文生  汪洋  
文章以AIG为例,揭示了银行业风险向保险业传递的途径,主要有:风险由银行业传递至资本市场,再由资本市场回流至银行业,最后由银行业传递至保险业。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对我国保险业的启示。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强  
信用成本指数是从总体和宏观角度对信用成本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形成的信贷市场资金提供方对特定类型的个体信用状况的总体评价,它是一个相对数平均值指标,与信用评分和评级不同。分析影响信用成本的宏观因素,进行信用成本指数的微观设计,重点探讨信贷成本(C)构成、银行业信用成本评价、信用成本指数计算以及信用成本指数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指数生命周期管理和完善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庆美  吴金克  赵黎明  
针对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文章建立了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信号传递博弈模型,并进行了分离均衡、准分离均衡和混同均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均衡特征取决于中小企业的粉饰成本、银行对不同类型中小企业要求的抵押条件、中小企业投资项目成功的概率以及投资项目成功后中小企业的还款概率。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董四平  方鹏骞  
基于商业信贷融资成为现阶段非营利性医院最主要外源性融资方式的现状,为防范医院经营风险和银行信贷风险,本研究应用博弈论理论对医院商业信贷过程进行了分析。首先,构建了医院商业信贷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信号传递模型;其次,给出了该博弈的精练贝叶斯纳什均衡解;最后,提出了博弈双方及政府在医院信贷过程中的博弈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性玉  杨涛  王开阳  
本文以信号传递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农户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号传递博弈分析框架,研究农户信贷中社会资本的信号传递机制,并讨论了如何依据社会资本来区分不同农户的风险类型。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资本可以作为一种抵押替代传递出农户的风险状况;(2)当社会资本处于一定区间内时,农户与金融机构间的信号传递博弈达到分离均衡,此时社会资本可以准确的传递出农户的风险类型;否则会出现混同均衡,无法传递有价值的信号;(3)金融机构可以在信贷业务中设置社会资本门槛,以规避信用风险;农户可以调整所提供的社会资本,以增加获得贷款的可能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孔春丽  张天龙  张同建  
随着我国信贷市场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贷款定价已成为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的关键性策略。西方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模式主要有成本加成定价模式、基准利率加点定价模式和客户盈利分析模式。本研究在贷款定价现状分析、利率市场化进程分析、贷款定价基础理论解析和贷款定价模式解析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定价方式随意性较大、风险和收益之间缺乏匹配、贷款定价机制僵化、贷款定价的业务数据不足、贷款成本管理滞后和贷款定价机制缺乏,认为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主要深化策略是确定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构建信贷风险评价体系、建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邹朋飞  
本文在充分控制"大而不倒"监管效应、资产多样化效应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美国、日本等9个国家2523家银行1999~2007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非信贷市场竞争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随着银行市场势力的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也跟着提高;随着竞争程度的提高银行整体稳定性降低;随着人均GDP的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性提高,银行整体稳定性提高;随着银行总资产的增长,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降低,整体稳定性也降低。研究结果支持"竞争—脆弱假说",即非信贷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激发了银行的规模扩张冲动,降低了资本充足水平,降低了银行业的整体稳定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桂珍  
银行业市场结构是宏观经济政策布局和微观实力较量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呈现寡头垄断特征,这给我国信贷资源配置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使得信贷资源配置呈现长期化、集中化趋势。就整体而言,我国信贷资源配置是低效的。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提高我国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爱民  
信贷集中趋势与资金需求的广泛性产生矛盾,出现新的信贷结构失衡。中小企业、技改等方面的资金供给不足,信贷集中对货币政策的传导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孙亮  柳建华  
鉴于我国资本市场弱法律风险和股权高度集中的基本特征,本文提出了一个分析我国银行信贷业务预期违约风险的基本框架。以此为基础,本文考察了我国的银行业改革以及市场化进程对银行信贷资源配置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配置信贷资源时,会认真考虑贷款企业的历史财务绩效和代理成本。并且,银行业改革和地区市场化进程都成功促进了银行信贷资源配置行为的商业化。本文的研究为评价银行业改革的历史进程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进一步的努力方向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线索。一方面,银行在配置其信贷资源时不仅要进一步关注贷款企业的财务绩效;另一方面,也应当致力于促使银行在确立必要报酬率时进一步关注贷款企业的代理成本。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谊浩  陈柳钦  
本文利用平均移动投资技术模型分析了不同银行业市场结构下的利率决定和信贷风险,结果显示:竞争性的银行业市场结构比垄断性的银行市场结构能提供更低的贷款利率,这种较低的贷款利率会引致企业投资水平的增加,并能够降低企业因为破产而导致的信贷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