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28)
- 2023(12657)
- 2022(11055)
- 2021(10458)
- 2020(8706)
- 2019(20303)
- 2018(20139)
- 2017(39452)
- 2016(21226)
- 2015(23534)
- 2014(23513)
- 2013(23460)
- 2012(21530)
- 2011(19432)
- 2010(19084)
- 2009(17266)
- 2008(16840)
- 2007(14703)
- 2006(12778)
- 2005(11313)
- 学科
- 济(79709)
- 经济(79616)
- 管理(60431)
- 业(57385)
- 企(48740)
- 企业(48740)
- 方法(39650)
- 数学(34418)
- 数学方法(34055)
- 银(23034)
- 银行(22887)
- 制(22076)
- 财(22016)
- 行(21499)
- 中国(21188)
- 农(19242)
- 学(18773)
- 业经(17682)
- 融(17143)
- 金融(17142)
- 地方(15179)
- 务(14537)
- 财务(14474)
- 财务管理(14443)
- 贸(14068)
- 贸易(14058)
- 理论(13920)
- 企业财务(13794)
- 易(13650)
- 技术(13207)
- 机构
- 大学(296015)
- 学院(291586)
- 管理(118309)
- 济(114795)
- 经济(112195)
- 理学(102787)
- 理学院(101654)
- 管理学(99953)
- 管理学院(99428)
- 研究(97112)
- 中国(77851)
- 京(62654)
- 科学(60875)
- 财(54756)
- 所(48708)
- 农(48381)
- 中心(45073)
- 研究所(44681)
- 业大(44500)
- 财经(44483)
- 江(41721)
- 经(40708)
- 北京(39407)
- 农业(38322)
- 范(37392)
- 师范(37018)
- 院(35298)
- 经济学(35030)
- 州(34493)
- 财经大学(33756)
- 基金
- 项目(205013)
- 科学(161152)
- 基金(150452)
- 研究(146950)
- 家(131787)
- 国家(130728)
- 科学基金(112479)
- 社会(92329)
- 社会科(87623)
- 社会科学(87603)
- 基金项目(80656)
- 省(78853)
- 自然(75075)
- 自然科(73376)
- 自然科学(73361)
- 自然科学基金(72061)
- 教育(67083)
- 划(66988)
- 资助(62131)
- 编号(58792)
- 成果(47149)
- 部(45562)
- 重点(45406)
- 创(42552)
- 发(42222)
- 课题(39756)
- 科研(39738)
- 创新(39677)
- 教育部(39077)
- 大学(38215)
- 期刊
- 济(118261)
- 经济(118261)
- 研究(88556)
- 中国(53195)
- 学报(49267)
- 科学(44409)
- 农(42829)
- 管理(41865)
- 财(40870)
- 融(38185)
- 金融(38185)
- 大学(36726)
- 学学(34662)
- 教育(29910)
- 农业(28680)
- 技术(22994)
- 财经(21591)
- 经济研究(19329)
- 业经(18479)
- 经(18256)
- 理论(16169)
- 图书(15348)
- 问题(15069)
- 实践(14923)
- 践(14923)
- 业(14741)
- 科技(14280)
- 版(13397)
- 技术经济(13317)
- 现代(12930)
共检索到4249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琼
宏观经济的周期性特点早已成为理论共识并得到实践检验。银行业对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产生了放大作用,并在相当程度上积聚了更大的风险,因此对亲周期现象成因的研究十分关键。该文通过梳理、归纳和进一步的分析认为,亲周期性的产生主要来自内生外生两方面:银行业的内在特质以及它在宏观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导致;外部监管部门的监管理念、监管政策、各类监管工具的加剧,对于监管而言,"亲周期"监管效应不仅完全违背了实施监管的初衷,还加剧了金融和经济波动。该文认为,对该问题的研究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缺陷,并从银行业自身和外部监管两方面出发,分别对两种来源的亲周期效应的产生机理进行综述,针对部分原因提出建设性解决方案,最后引出对巴塞...
关键词:
亲周期 内生外生 银行业监管 巴塞尔协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胡俊伟
本文回顾了十年来我国银行监管政策的变化,并与G20相关国家进行了对比,分析其顺周期性,在此基础上指出未来监管周期性的变化方向。通过研究发现,2003年以来我国银行资本监管经历了两个阶段,监管力度呈不断加强的趋势。2003-2012年10年间,银行资本监管表现为逆周期性的年份为2003-2007年、2009-2010年,共计7年;表现为顺周期的年份为2008年、2011年以及2012年,共计3年。从周期性的发布来看,经济上升时期银行资本监管能够很好地保持逆周期性,如2003-2007年以及2010年;但在经济下行时期,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较强。此外,随着我国银行监管的强化,加上未来经济增速预期放缓...
关键词:
银行业 资本监管 顺周期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徐海涛 林学冠
本文在分析我国资本监管亲周期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逆周期资本、跨周期资本计提和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三种方法,以缓解资本监管的亲周期性。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资本监管 亲周期性 非对称性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林欣
银行业顺周期性会引起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在金融危机后受到极大关注。顺周期性的原因主要在于银行贷款供求、盈利能力以及有效市场假说的偏离等,而影响因素则包括宏观经济政策、银行体系的监管以及会计标准等。有必要采取反周期监管政策来减轻顺周期性的负面作用,目标的明确和工具的应用需要具体的政策来实施,这些部分在巴塞尔协议Ⅲ的框架中有所体现,但仍需要将其他有效政策建议纳入使之完善,这将为中国银行业反周期监管的政策措施提供借鉴。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蒋海 袁典
商业银行的亲周期性被认为是导致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它通过"金融加速器"机制加剧了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对经济运行造成不利影响。危机过后各国学界与监管当局纷纷提出逆周期监管的设想。本文根据现有研究成果,总结了引发银行系统亲周期的因素,分析了实施逆周期监管的必要性,总结了逆周期监管政策在各国的实施情况,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归纳了学界对于实施逆周期监管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银行监管 商业银行 亲周期 逆周期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龙菊 汪长春
对顺周期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把握金融运行的规律,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本文旨在通过对资本充足率监管顺周期性和贷款损失拨备顺周期性的进一步研究,探讨缓释顺周期性的主要解决方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肖飞 史璐寒
后金融危机时代,银行顺周期性仍然是金融监管的重点,过度的银行顺周期性使金融市场失去了长期均衡,导致经济过度波动,从而引发危机。《巴塞尔协议Ⅲ》提出逆周期监管工具,用于抑制商业银行信贷顺周期性问题;我国在2013年也出台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加强对逆周期的监管。虽然《巴塞尔协议Ⅲ》对商业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性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但是实际效果仍待检验。基于此,围绕商业银行信贷顺周期性的产生、成因及经济后果等方面,系统梳理了银行信贷顺周期性及其逆周期监管的相关研究,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新智
作为巴塞尔银行委员会的成员国,我国正在推进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BaselⅡ),随着巴塞尔协议Ⅲ(BaselⅢ)的出台,监管当局必将高度关注其中的内容和进展,并反映到银行监管实践中。因此,关注和研究BaselⅢ的有关内容和银行业监管趋势,对于我国银行业前瞻性地把握监管动向,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金城 李成
商业银行信贷和资本监管具有顺周期性。银行信贷顺周期性导致经济繁荣时期的贷款扩张和经济衰退时的贷款紧缩。《巴塞尔资本协议Ⅱ》下的资本监管约束,在经济衰退时会促使银行形成信贷萎缩效应,影响和制约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发挥,次贷危机为《巴塞尔资本协议Ⅱ》下的银行风险管理和监管的创新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要减轻顺周期的影响,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需要建立逆周期动态调整的资本监管制度,构建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并协调运用与宏观经济运行相逆的货币政策,协调各宏微观监管部门,完善风险预警体系和银行的激励约束机制。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蒋海 罗贵君
近期全球金融危机表明,以微观审慎监管为核心的《巴塞尔协议Ⅱ》,不能有效解决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问题,同时还加剧了银行体系的顺周期性。各国金融当局和学界开始关注宏观审慎监管和逆周期监管问题,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我国"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了构建逆周期宏观审慎金融管理制度的目标。为了反映这一最新研究进展,更好地为我国金融监管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在对微观审慎监管缺陷的相关成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全面归纳、梳理了关于逆周期宏观审慎银行监管的最新研究成果。
关键词:
宏观审慎 逆周期性 银行监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文栋 王飞 翁伟斌
针对国内1999—2014年134家银行,构建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对资本监管、银行流动性风险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具有顺周期性,进一步分析发现,大型银行流动性风险的顺周期性较城市商业银行更为严重;(2)银行微观特征对流动性资产规模的影响是不同的;(3)对不同规模的银行来说,资本充足率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流动性资产规模的偏效应是不同的。研究结果启示,应提高逆周期监管思路,减缓顺周期性;不应盲目地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资本充足率,当在一定的范围内时,有利于提高银行的流动性。
关键词:
资本监管 流动性风险 经济周期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华 刘宁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银行业发展和监管面临严峻挑战。本文首先对金融系统顺周期性和银行逆周期监管的相关理论做了简单评述,重点分析了银行顺周期的形成机理,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逆周期监管工具运用的基本原理、存在的缺陷以及在实际操作中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
银行顺周期性 逆周期监管 形成机理 工具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春婵
在对不同主体的信用评级监管依赖以及评级亲周期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评级亲周期性促使危机时期信用评级下调,信用评级下调会使商业银行为满足资本充足率的要求进行资产负债表调整,会使受到评级约束的不同主体的投资行为和业务模式发生改变,会通过评级扳机条款导致借款人流动性压力增加,进而强化金融危机传导,并且,金融危机的传导和恶化会由于信用评级亲周期性再次引发评级下调,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关键词:
信用评级 监管依赖 亲周期性 危机传导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祁绍斌
国家统计局2012年7月13日公布,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8%,二季度增长7.6%,比一季度下降0.5个百分点,GDP跌破8%,这是时隔三年以后经济增速又一次回到8%以下。显然,我国经济正处于长期增长放缓与短期周期下行的交织阶段,为防范经济增长放缓可能诱发的银行业风险,应该强化银行业逆周期监管。本文阐述了逆周期监管有助于化解经济下行期银行业风险,揭示了经济下行期银行经营环境变化与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强化逆周期监管化解经济下行期银行业风险的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漪
金融危机之后,资本监管顺周期问题凸显,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先从理论方面指出,资本监管顺周期会通过银行信贷传导到一国经济产出,造成经济周期波动幅度变大,威胁金融安全,影响经济稳定。再运用1996~2012年GDP和银行信贷同比增长率的季度数据为样本,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的实证方法,证明经济产出和银行信贷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并有单向Granger因果。其次运用两次金融危机前后经济繁荣和萧条时期的数据,具体印证实证和理论的结果。最后提出逆周期操作的监管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