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87)
2023(9373)
2022(7758)
2021(7130)
2020(5970)
2019(12988)
2018(12200)
2017(24532)
2016(12788)
2015(13886)
2014(13544)
2013(13339)
2012(12338)
2011(10828)
2010(11102)
2009(10909)
2008(10306)
2007(9323)
2006(8293)
2005(7881)
作者
(33703)
(27948)
(27331)
(26315)
(17683)
(13239)
(12975)
(10967)
(10624)
(9876)
(9551)
(9443)
(9043)
(8800)
(8762)
(8646)
(8255)
(8218)
(7878)
(7495)
(7042)
(6794)
(6420)
(6386)
(6303)
(6297)
(6292)
(5848)
(5440)
(5422)
学科
(50249)
经济(50188)
管理(39888)
(39713)
(34561)
银行(34416)
(32890)
企业(32890)
(32767)
(31005)
金融(31004)
中国(22036)
(21987)
方法(20644)
(18501)
数学(18359)
数学方法(18248)
地方(14507)
(13871)
财务(13855)
财务管理(13819)
企业财务(12953)
(12753)
制度(12749)
业务(12531)
中国金融(11943)
业经(11667)
(11605)
(11240)
(10941)
机构
大学(167251)
学院(167235)
(74724)
经济(73049)
管理(67000)
中国(60380)
理学(56101)
理学院(55548)
管理学(54841)
管理学院(54520)
研究(53642)
(42183)
(34243)
(32596)
财经(32490)
银行(31246)
中心(29571)
(29523)
(29074)
科学(27584)
(26942)
金融(26491)
(25952)
(25163)
财经大学(24737)
经济学(24539)
(22760)
人民(22480)
经济学院(22354)
研究所(22248)
基金
项目(107831)
科学(87254)
基金(81866)
研究(80683)
(69637)
国家(69056)
科学基金(61376)
社会(54943)
社会科(52309)
社会科学(52298)
基金项目(42806)
(40098)
自然(38232)
自然科(37414)
自然科学(37404)
自然科学基金(36773)
教育(35680)
(33787)
资助(33432)
编号(31821)
成果(25692)
(24835)
重点(24347)
国家社会(23549)
(22800)
(22685)
教育部(22136)
(22070)
人文(21859)
(21757)
期刊
(78822)
经济(78822)
研究(57651)
(52372)
金融(52372)
中国(35312)
(34482)
管理(24158)
科学(20237)
(20110)
学报(19935)
财经(16774)
大学(16436)
学学(15923)
(14060)
经济研究(12664)
技术(11823)
农业(11026)
理论(10889)
业经(10838)
教育(10583)
实践(9971)
(9971)
财会(9749)
问题(9315)
会计(9215)
国际(9129)
中国金融(8212)
(8202)
技术经济(7626)
共检索到2746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乾  高洋  
近年来国际银行的不当行为问题受到各国监管机构日趋严格的审查。文章界定了不当行为风险的定义,分析了国际银行行为成本的表现以及不当行为风险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当行为风险的关注点在于消费者,在行为后果上强调行为本身带来的一系列负外部性;战略风险和声誉风险分别是不当行为风险的可能诱因及后果;操作风险、法律合规风险与不当行为风险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国际银行近年因不当行为所产生的成本已达到相当大的规模,行为成本可以大致作为银行伦理道德的衡量指标;不当行为风险及相关处罚还可能对金融稳定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文章有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乾  高洋  
近年来国际银行的不当行为问题受到各国监管机构日趋严格的审查。文章界定了不当行为风险的定义,分析了国际银行行为成本的表现以及不当行为风险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当行为风险的关注点在于消费者,在行为后果上强调行为本身带来的一系列负外部性;战略风险和声誉风险分别是不当行为风险的可能诱因及后果;操作风险、法律合规风险与不当行为风险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国际银行近年因不当行为所产生的成本已达到相当大的规模,行为成本可以大致作为银行伦理道德的衡量指标;不当行为风险及相关处罚还可能对金融稳定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文章有益于中国银行业和监管层深化认识不当行为风险问题的严峻性,为行为成本概念的标准化、银行道德行为水平评估和判断不当行为风险防控是否有效提供参考依据,并通过该风险的治理以提高消费者福祉、防范系统性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Hans Genberg  胡妍斌  
亚洲新兴市场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恢复良好,成功地在混乱的全球经济中实现了宏观经济和金融的稳定。其适用的政策框架和治理结构吸取了亚洲金融危机中的经验教训。各国当局通过政策组合获得货币和金融稳定,包括通过外汇管制限制币值波动,控制短期利率保持价格等宏观经济指标稳定,利用宏观审慎政策降低金融稳定风险。期望多重目标的工具组合存在着风险,至少对不同工具的实施部门有较高的政策协调要求。新兴市场不应对金融稳定的成绩过于自满,而应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包括发达国家经济政策调整、国内依然脆弱的银行体系、经济持续下滑等挑战,分析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做好政策应对。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Hans Genberg  胡妍斌  
亚洲新兴市场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恢复良好,成功地在混乱的全球经济中实现了宏观经济和金融的稳定。其适用的政策框架和治理结构吸取了亚洲金融危机中的经验教训。各国当局通过政策组合获得货币和金融稳定,包括通过外汇管制限制币值波动,控制短期利率保持价格等宏观经济指标稳定,利用宏观审慎政策降低金融稳定风险。期望多重目标的工具组合存在着风险,至少对不同工具的实施部门有较高的政策协调要求。新兴市场不应对金融稳定的成绩过于自满,而应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包括发达国家经济政策调整、国内依然脆弱的银行体系、经济持续下滑等挑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灏  
为探讨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行为产生的金融风险及相应监管建议,从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行为入手,在微观层次上,分析其对单个银行风险水平影响,在宏观层次上,分析其对金融市场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行为降低银行信贷监督水平,增强风险承担意愿,给单个银行的风险水平带来负面影响;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行为产生流动性扩张机制,当外部冲击使投资者信心下降时,金融市场表现为流动性骤然波动;当外部冲击到来时,次级投资者将先陷入混乱,威胁金融稳定,甚至会传染至整个经济体系。最后,给出相应监管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栾福茂  李华  尹雷  
交叉金融业务是我国银行业探索混业经营的重要实践,在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存在较大风险,需要加强监管。但在目前分业监管模式下,我国银行业交叉金融业务监管存在制度建设滞后、多头监管、缺乏有效监管、监管"穿而不透"、监管约束力有限和现行监管与服务实体经济监管目标存在一定冲突等问题。因此,应预见性地推出相关监管政策,加强监管机构间协调监管,加快建立混业视角风险监管体系,建立完善的监管配套机制,出台支持实体经济的监管政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雨丝  
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的繁荣发展以及金融体系的逐渐丰富,国内金融领域混业运营趋势日益明显,跨领域、跨市场交叉金融项目迅速发展,尽管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了用户多样化的融资要求,但以此引起的监管套利、风险重叠等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诸多银行资本借道流进了限制性行业,严重影响到宏观政策的作用。为此,需要深入探究交叉金融项目的发展原因、业务形式以及风险特点等,逐步优化监管体制。文章首先介绍了交叉金融项目的主要模式、潜藏风险以及管理现状,然后详细阐述了有效的监管策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阎庆民  谢翀达  骆絮飞  
本文简述了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特点,研究提出以"目标"和"过程控制"为导向的信息科技风险核心监管指标构建方法,并建立了一套指标体系,可用于监管部门对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风险的动态监测和预警。在信息科技风险资本计量方面,基于损失数据、情景分析、BEICF(业务经营环境和内部控制因素),构造了信息科技风险资本单独计量的框架,设计出"时间+金额"的科技风险损失(间接损失)量化方法,提出了基于标准法和损失分布法的信息科技风险计量模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谭洪涛  蔡利  蔡春  
系统性风险是金融稳定研究的前沿问题。本文从系统性风险的理论、整体系统性风险的估计、系统性风险的分配和系统重要性四个方面对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研究文献进行评论。本文认为,基于金融稳定监管不断演变的要求,系统性风险的研究经历了从单个机构风险研究,到整体系统性风险研究,再到单个金融机构系统重要性研究这样三个阶段;采用的量化研究模型从单指标模型,到多指标模型,再到网络分析模型;研究范式从线性研究到期望损失概率分布的尾部研究。金融危机后,针对"规模和关联太大,以致不容失败"的金融稳定监管缺失,监管层认识到监管重点必须从市场转到系统重要性机构上。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研究中引申沿用了证券投资领域中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的概念,将区域银行体系风险以是否可以分散为标志划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按照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思路,将河南省银行体系的诸类风险的各类表征细化为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建立了银行体系风险监测评估的应用模型。通过对河南省1999年-2003年实际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河南省银行风险监测和评估模型对区域银行风险监测评估具有实用价值。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高国华  潘英丽  
以资本监管和公司治理水平对银行风险行为的交互影响为逻辑起点,考察了资本约束和公司治理机制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选择行为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资本监管的边际风险约束力度随着公司治理结构中董事会规模、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政府持股比例的增加而递减,对于银行风险行为的外部监管约束与内部治理机制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替代关系。资本要求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管理层降低资产风险的动机,资本监管的有效性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密切相关。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冯乾  高洋  
不当行为风险是公司及其员工的行为方式对客户、投资者或交易对手产生不良后果的风险,包括产品不当销售、违反规则和操纵市场等,严重的不当行为风险还可能对金融系统的有效运行产生负面影响。文章探讨了不当行为风险的概念来源、演进过程及基本特征,并分析了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发布的两份关于不当行为风险治理的进度报告。FSB进度报告的推出和持续完善,有助于深化认识金融机构的不当行为风险及其对客户乃至金融系统的影响,也必然对国际银行业的薪酬结构、治理框架和风险文化、批发市场良好行为实践等方面带来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冯乾  高洋  
不当行为风险是公司及其员工的行为方式对客户、投资者或交易对手产生不良后果的风险,包括产品不当销售、违反规则和操纵市场等,严重的不当行为风险还可能对金融系统的有效运行产生负面影响。文章探讨了不当行为风险的概念来源、演进过程及基本特征,并分析了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发布的两份关于不当行为风险治理的进度报告。FSB进度报告的推出和持续完善,有助于深化认识金融机构的不当行为风险及其对客户乃至金融系统的影响,也必然对国际银行业的薪酬结构、治理框架和风险文化、批发市场良好行为实践等方面带来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于润  孙武军  
通过企业、银行、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四方目标函数的分析和构建博弈模型的论证,得到的结论是:以GDP等数量指标为导向的政绩考核制度和中央与地方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是近年来中央政府时常陷入“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两难”窘境的主要原因。为此,必须尽快改革政绩考核制度,创建银行信贷监测系统,提高中央对地方经济相关信息的可获得性,有效地导向地方政府行为,在制度上提高金融稳定性和管理的科学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