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95)
- 2023(12498)
- 2022(11066)
- 2021(10592)
- 2020(8921)
- 2019(20858)
- 2018(20615)
- 2017(40590)
- 2016(21950)
- 2015(24737)
- 2014(24676)
- 2013(24314)
- 2012(22499)
- 2011(20053)
- 2010(19859)
- 2009(18158)
- 2008(17703)
- 2007(15564)
- 2006(13612)
- 2005(12045)
- 学科
- 济(81348)
- 经济(81257)
- 管理(61083)
- 业(57812)
- 企(46950)
- 企业(46950)
- 方法(38371)
- 数学(33259)
- 数学方法(32917)
- 中国(22803)
- 银(22698)
- 银行(22551)
- 财(22310)
- 制(21737)
- 农(21160)
- 行(21133)
- 地方(19369)
- 业经(17660)
- 学(17276)
- 融(16887)
- 金融(16883)
- 贸(15837)
- 贸易(15822)
- 易(15346)
- 理论(14310)
- 农业(14193)
- 务(13316)
- 财务(13257)
- 财务管理(13223)
- 和(13208)
- 机构
- 大学(299814)
- 学院(296342)
- 管理(121239)
- 济(115354)
- 经济(112601)
- 理学(104147)
- 理学院(102994)
- 管理学(101363)
- 管理学院(100808)
- 研究(97103)
- 中国(81806)
- 京(64269)
- 科学(59765)
- 财(56604)
- 所(47726)
- 农(46506)
- 中心(46346)
- 财经(44852)
- 研究所(43513)
- 江(43326)
- 业大(42943)
- 北京(40893)
- 经(40809)
- 范(38503)
- 师范(38205)
- 州(36310)
- 农业(36303)
- 院(35568)
- 经济学(34120)
- 财经大学(33748)
- 基金
- 项目(204780)
- 科学(160150)
- 研究(150585)
- 基金(148556)
- 家(128303)
- 国家(127260)
- 科学基金(109748)
- 社会(93482)
- 社会科(88443)
- 社会科学(88420)
- 基金项目(80029)
- 省(78560)
- 自然(72298)
- 自然科(70536)
- 自然科学(70521)
- 自然科学基金(69227)
- 教育(68068)
- 划(66612)
- 编号(62365)
- 资助(61416)
- 成果(50162)
- 部(45068)
- 重点(44867)
- 发(42540)
- 创(42187)
- 课题(41739)
- 创新(39333)
- 科研(39134)
- 教育部(38848)
- 项目编号(38648)
- 期刊
- 济(123861)
- 经济(123861)
- 研究(93446)
- 中国(55508)
- 学报(44457)
- 融(42939)
- 金融(42939)
- 财(42337)
- 管理(41922)
- 科学(41913)
- 农(41132)
- 大学(33744)
- 学学(31605)
- 教育(30532)
- 农业(27095)
- 技术(24043)
- 财经(21069)
- 业经(19124)
- 经济研究(18921)
- 经(17681)
- 理论(16780)
- 图书(16560)
- 问题(16378)
- 实践(15670)
- 践(15670)
- 业(14209)
- 科技(14046)
- 现代(13664)
- 资源(13637)
- 技术经济(13449)
共检索到443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宋凌峰 刘志龙 郭亚琳
文章以欧债危机中银行和政府部门间信用风险跨国传导为切入点,基于或有权益分析方法(CCA)建立跨国部门间信用风险模型,构造系统重要性和脆弱性指标,研究信用风险跨国传导与反馈的机制和特点。结果表明,基于银行同业、隐含担保和主权债务渠道的跨国风险外溢效应显著;跨国间部门的风险传导表现出单向性,政府部门能极大影响银行信用风险,但银行风险对他国政府部门影响不大;与系统重要性相比,国别间银行部门系统脆弱性对外部风险冲击更加敏感。基于此,文章提出应加强商业银行国债投资的国别风险管理,减少对本国主权债务的持有;建立基于系统性风险贡献的准备金制度,动态调节风险储备。
关键词:
或有权益分析 部门风险反馈 系统性风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宋凌峰 刘志龙 郭亚琳
文章以欧债危机中银行和政府部门间信用风险跨国传导为切入点,基于或有权益分析方法(CCA)建立跨国部门间信用风险模型,构造系统重要性和脆弱性指标,研究信用风险跨国传导与反馈的机制和特点。结果表明,基于银行同业、隐含担保和主权债务渠道的跨国风险外溢效应显著;跨国间部门的风险传导表现出单向性,政府部门能极大影响银行信用风险,但银行风险对他国政府部门影响不大;与系统重要性相比,国别间银行部门系统脆弱性对外部风险冲击更加敏感。基于此,文章提出应加强商业银行国债投资的国别风险管理,减少对本国主权债务的持有;建立基于系
关键词:
或有权益分析 部门风险反馈 系统性风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宋凌峰 阳浪 周丹
本文从欧债危机对希腊银行和政府部门带来的负面冲击入手,基于或有权益分析方法 (CCA)构建双重隐性担保模型,分析危机演变过程中负面冲击在银行和政府部门间形成的信用风险反馈机制,研究救助意愿、银行持有政府债务与希腊政府违约的关系。结果表明,银行和政府部门分别受到冲击后,风险在两部门间通过显性负债和隐性担保方式转移,政府承担大部分风险损失;政府部门资产市值损失随着政府救助意愿的增加而变大,导致希腊政府部门资产负债表质量恶化;银行资产市值损失随着银行持有政府债务占政府总债务的比重增加而变大;同时,资产波动率的上升进一步恶化两部门资产市值。基于此,本文提出建立动态储备、银行要持有适度规模的国债和降低金...
关键词:
银行 政府部门 负面冲击 风险反馈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叶永刚 杨飞雨 郑小娟
本文以欧元区债务危机为例研究国家信用风险的传导效应,首先,基于"欧猪五国"相对德国的十年期国债利差数据,分析债务危机在欧元区境内风险传导效应;其次,运用GVAR模型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对欧元区冲击的反应,重点分析欧元区GDP冲击对欧元区自身以及贸易关系密切的英国、美国和中国的影响。结果表明:希腊和爱尔兰对各国家信用风险产生的累积影响最为显著,西班牙和意大利较弱;欧元区经济萎缩造成的需求冲击对英国、美国和中国均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国家信用风险 债务危机 GVAR模型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任志涛 雷瑞波
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理念剖析公私合作的内生机理,从系统视域构建公私合作下的政府部门信用风险的传导模型,揭示公私合作下政府部门信用风险的传导机理。研究表明公私合作模式所具有的信用风险内部化特征,促使政府部门信用风险沿着微分动力系统的演变轨迹进行传导,系统均衡状态的均衡点就是信用风险在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最优的配置点。在上述基础上,设计公私合作模式下政府部门信用风险管控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继梅 齐绍洲
随着欧洲银行业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银行风险与主权风险之间的传导效应成为政策当局和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那么,上述两种风险之间是否真的存在相互传导效应?具体的传导方向和影响力度又如何?文章以欧元区代表性国家为例进行研究发现,欧元区国家银行风险与主权风险之间确实存在相互传导效应,这种传导效应不仅发生在一国之内,而且存在于国与国之间。该结论对我国应对国际金融风险、维护本国金融稳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继梅
随着欧洲银行业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银行风险与主权风险之间的恶性循环成为政策当局和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基于欧元区国家的状况,利用危机期间的数据对两种风险的关联性进行研究,发现欧元区国家银行风险与主权风险之间的关联性具有理论和现实依据。我国银行风险与主权风险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这警示政策当局要注意防范两种风险之间的相互传导现象。
关键词:
银行风险 主权风险 关联程度 相关性分析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益言
3月以来,美国、瑞士个别银行接连暴雷,引发全球资本市场对银行业稳健性的担忧,欧洲银行股遭抛售,已抹平了年初以来涨幅。文章分析欧元区银行业风险,指出当前欧元区银行整体表现较为稳健,但在经济放缓、持续加息、企业破产潮将至和信心危机等因素下也面临着盈利承压、信贷条件收紧、信用风险增加、融资成本上升及存款流失等风险。
关键词:
欧元区 银行业风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亚男 李莹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内部复杂的股权关系、投融资关系、债权债务关系等,造成各成员客户授信风险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和传导性。本文利用级联失效模型建立集团客户网络,对各成员风险负载能力、成员之间风险传递与分配方式、集团整体抗风险能力进行量化,通过集团客户网络级联失效仿真结果的分析,对集团成员内部的风险传导及整体抗风险能力给出客户的量化与评价,以期为商业银行度量和量化集团客户成员之间的风险传导及风险负担能力、了解整个集团的抗风险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集团客户 信用风险传导 仿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泰 朱珠
欧元区各国虽然选择使用了统一的货币,但没有进行任何实质性的政府间信用建设,欧元区自建立之初就埋下了爆发危机的种子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石一帆 常佳硕
信用风险事件经过法国某跨国养老集团成立于1989年,在全球范围提供高端的医疗和养老服务,经营业务遍及欧洲、南美洲和亚洲等地区,拥有上千家机构、近十万张床位、七万余名员工,2021年末集团总资产接近200亿欧元,EBITDA为10亿欧元,净利润为6700万欧元,最高总市值超80亿欧元。2022年初,当地媒体揭露该集团存在财务造假、虐待老人、克扣医疗用品和药品等丑闻。政府随即对其进行强烈谴责,
关键词:
信用风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胡峰 曹圣希
从银行跨国并购与银行并购的比重来看,银行跨国并购远远不是银行并购的主流模式。不过2000年以后,银行跨国并购的数量越来越多,逐步成为跨国并购的热点。无论从总风险还是系统风险的角度来看,都没有证据证明银行跨国并购会直接暴露或增大两国银行的系统风险。银行跨国并购不会破坏银行系统的稳定性,也不会增加国际银行业的破产风险。
关键词:
银行 跨国并购 风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靖佳
本文运用因素增广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欧元区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政策的传导渠道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比较了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与欧元区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政策传导渠道的异同。研究发现:(1)从资产组合重新配置渠道来看,欧元区的资产组合重新配置渠道使投资者更倾向于持有国债等安全资产;而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则相反,使投资者持有更多风险资产。虽然二者的传导渠道都是有效的,但其作用迥异。(2)从对实体经济影响来看,欧元区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政策并未推高CPI,但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使CPI不断上升。同时,欧元区和中国的政策对投资类变量的影响具有相似性,都推高了固定资产投资,但对工业产出的刺激能力有限。(3)从对就业...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顾海峰
在信用平稳状态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测度主要依赖于模糊评估方法,但是在信用突变状态下,模糊评估方法存在着功能局限。对此,文章给出了基于信息熵与物元可拓理论的熵权物元可拓方法,构建了基于熵权物元可拓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测度模型,并进行了测度模型的实证分析。文章认为,基于熵权物元可拓的信用风险测度模型的优势在于,通过物元可拓理论与信息熵理论相融合的熵权物元可拓方法,使得信用突变状态下信用风险的测度结果具有较好的平滑性与客观性,提高了信用风险测度结果的精确度,很好地解决了信用突变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测度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